企业号航空母舰 (CV-6)
企业 USS Enterprise CV-6 | |
---|---|
概观 | |
舰种 | 航空母舰 |
舰级 | 约克城级(2号舰) |
舷号 | CV-6 |
制造厂 | 纽波特纽斯造船及船坞公司 |
动工 | 1934年7月16日 |
下水 | 1936年10月3日 |
服役 | 1938年5月12日 |
退役 | 1947年2月17日 |
结局 | 1958年7月1日出售拆解 |
除籍 | 1956年10月2日 |
绰号 | 大E(The Big E),幸运的E(Lucky E),灰色幽灵(The Gray Ghost) |
技术数据 | |
标准排水量 | 19,900吨 |
满载排水量 | 25,600吨 |
全长 | 整体:809呎6吋(246.7米) 水线:761呎(232.0米) 1943年10月: 整体:827呎5吋(252.2米) |
全宽 | 整体:109呎6.25吋(33.2米) 水线:83呎2.5吋(25.3米) 1943年10月: 整体:114呎2吋(34.8米) 水线︰95呎5吋(29.1米) |
吃水 | 近25呎 满载:近28呎 |
锅炉 | 9座锅炉 4座1,000千瓦蒸汽轮机 2座200千瓦柴油轮机 4轴 |
功率 | 120,000轴马力 试航:120,517轴马力 |
最高速度 | 32.5节 试航:33.65节 |
续航距离 | 12,000海里/15节 |
乘员 | 227名军官 1,990名水兵 |
武器装备 | 8门单装5吋/38火炮 4门4联装1.1吋75倍径炮 24门.50口径机枪 1945年: 8门单装5吋/38火炮 11门4联装博福斯40毫米高射炮 5门双联装博福斯40毫米高射炮 16挺双联装奥利冈20毫米防空机炮 |
装甲 | 防护甲板:60磅 装甲带:2.5-4吋 防水壁:4吋 指挥塔:2-4吋 舵机:4吋 |
舰载机 | 1934年设计:最大96架飞机 平均80-90架飞机 |
其它 | 3座升降台 3座弹射器 模版参考来源:[1] |
企业号航空母舰(英语:USS Enterprise,舷号CV-6,绰号幸运的E(Lucky E)、大E(Big E)和灰色幽灵(Gray Ghost)),是一艘隶属于美国海军的航空母舰,为约克城级航空母舰的二号舰。它是美军第七艘以企业为名的军舰,舰名源自美国独立战争期间美军俘获并更名的一艘英国单桅纵帆船乔治号。
企业号在1934年开始建造,在1936年下水,并于1938年服役。接着企业号参与了一次舰队解难演习,在1940年编入驻太平洋的战斗部队。1941年美国太平洋舰队重设后,企业号仍旧留在太平洋服役。
1941年12月7日,日本海军偷袭珍珠港。企业号原定在前一日进入港口,但因风浪而有所延误,侥幸避过一劫。此后企业号参与了美国海军在太平洋战争的大部分重要战斗,由早期的空袭东京、中途岛海战及瓜达尔卡纳尔岛战役,到美军反攻的吉尔伯特及马绍尔群岛战事、马里亚纳群岛及帕劳战事、菲律宾战役及莱特湾海战,以及晚期的硫磺及琉球群岛战事。1945年5月冲绳战役期间,企业号接连被神风特攻队自杀飞机击伤,被迫返回美国维修,使之错过日本投降前最后三个月的战斗。虽然本舰最后无缘参加剩下的战斗,但其在太平洋战争期间,击沉敌舰71艘,击伤敌舰192艘,空中击落敌机404架,地面击毁敌机507架,于太平洋战区参战20场,并获得数十枚战争表扬奖章,为人类史上最辉煌战绩,与超过70年人类史上最优秀功勋纪录保持舰。
大战结束后,战绩彪炳的企业号参与了接载美军返国的魔毯行动,最后在1947年退役停放。美国海军部长福莱斯特曾称赞企业号为美国海军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最佳象征,并请求政府将企业号如同宪法号一样永久保存,然而企业号在战后多次的捐赠计划都因故失败。1952年及1953年企业号先后被重编为攻击航母及反潜航母,但舰体并没有作任何改装。1956年海军将企业号除籍并出售拆解。舰艇的老兵组织试图筹款购入企业号不果,而企业号最终在1958年拆解。在老兵的强烈要求下,海军将在同年开始建造的全球第一艘核动力航空母舰命名为企业,以资纪念。
建造及舰队解难演习
[编辑]企业号1934年7月16日于纽波特纽斯造船厂开始建造。其时美国经济尚未从经济大萧条中恢复,而美国国会又紧缩海军经费,使企业号的建造进度缓慢。1936年10月3日,企业号下水,由当时的美国海军部长克劳德·史旺森的夫人掷瓶,但舰只设施尚未建造完毕。1938年5月12日,企业号终于在海军正式服役,旋即与驻舰的航母航空联队在近海训练。7月18日,企业号前往加勒比海及南大西洋试航,期间曾到访波多黎各、海地、里约热内卢及关塔那摩湾,在9月22日返抵汉普顿锚地。[2][3]
1939年1月9日,企业号与约克城号一同离开诺福克,前往加勒比海,并与前来的太平洋舰队军舰会合,预备参与第20号舰队解难演习。[2][3]演习前夕企业号等与驻太平洋的列克星敦号及突击者号集结,在恩斯特·金恩中将指挥下作联合飞行特训。这是美国当时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航母集结,海军要到1943年10月才有能力编组更大规模航母舰队。不过,由于企业号及约克城号的舰载机队欠缺训练,故此只获准在天气良好及日间派出飞机执勤,避免意外发生。[4]
2月20日,解难演习正式举行。演习分为三部分,首部分是战略演习,海军将舰队分为黑方及白方:黑方扮演岛屿防守国家,负责守卫波多黎各;而白方则扮演进攻国家,由亚速尔群岛前往登陆波多黎各。[4]企业号、约克城号及列克星敦号被编入白方,而突击者号则编入黑方。在金恩的指挥下,21日企业号等搜索突击者号不果,仅“击沉”黑方数艘前来拦截登陆部队的巡洋舰。23日金恩派约克城号专责舰队防空,并另外编组以企业号及列克星敦号为中心的特遣舰队。[5]24日早上列克星敦号再派出飞机侦察突击者号,而企业号则派轰炸机空袭黑方机场及水上飞机母舰;但就在两舰派出飞机前夕,黑方PBY发现白方航母,然后接连发动攻击,迫使白方将目标改为防空。下午马克·米契尔上校再带领两队PBY攻击,并“击伤”列克星敦号。[6]25日上午企业号终可派出机队攻击,并先后“击沉”了兰利号及莱特号两艘水上飞机母舰。但与此同时突击者号的舰载电侦系统却发现了企业号,并在不久派出轰炸机将之“击沉”。首阶段演习以双方接近平手告终。[7]第二阶段演习为战列舰之间的舰队决战,企业号等仅从旁辅助,派鱼雷及俯冲轰炸机攻击对方水面军舰。[8]第三阶段则是登陆演习,舰队与陆战队联合登陆波多黎各库莱布拉岛。[9]
解难演习在27日结束后,企业号继续在加勒比海与舰队演习,然后回到汉普顿锚地。起初海军打算在4月29日将所有舰队集结到纽约,为世界博览会揭幕,既向国内宣传海军之重要,亦让舰队水兵可稍作休假。不过美国总统小罗斯福为免太平洋军力过低,在4月15日下令驻太平洋的战斗部队返回驻地。[10]与此同时,企业号与约克城号一同调往太平洋,与突击者号交换岗位。20日企业号离开诺福克并横越巴拿马运河,在5月2日抵达新母港圣地亚哥,并加入战斗部队。[2][3]
转到太平洋后,企业号继续日常训练,并在7月旧金山世界博览会举行期间,于港内下锚停泊。接着企业号主要在美国西岸及夏威夷海域训练,并与其他航空母舰轮流进入船厂维修。1940年4月第21号舰队解难演习结束后,小罗斯福下令战斗及侦察部队将母港由圣地亚哥前移至珍珠港,以威慑加紧侵华的日本。[11]此后企业号与其他航母轮流在中太平洋及美国西岸之间巡航。企业号亦在此段时间装上了CXAM雷达,为海军首批安装舰载雷达的军舰之一。[2][3]
1941年2月,海军重设太平洋舰队,而企业号继续在夏威夷及美国西岸之间执勤。同年11月28日,企业号搭载了美国海军陆战队的飞机,联同第8特遣舰队前往增援威克岛,以增强海军对马绍尔群岛的侦察能力。12月4日企业号派出陆战队的飞机后返航,并预定在6日返抵珍珠港。[2][3]
珍珠港事件与威克岛失陷
[编辑]1941年12月6日,企业号在公海遇到强烈风浪,使航程有所延误。[12]次日早上6时15分,舰队指挥小威廉·哈尔西先派出企业号两架SBD轰炸机前往珍珠港的福特岛机场,以运送有关增援威克岛的机密信息;而到37分企业号则派出16架SBD为舰队作海面侦察。此时企业号约莫在瓦胡岛以西200海里。[13]
8时20分,企业号首两架SBD飞抵瓦胡岛,发现珍珠港上空满布防空炮火,而机场上空又有多架“陆军航空队”飞机盘旋。正当两机狐疑之际,多架零式战斗机突然出现并开始攻击。两机在看到零式机翼的旭日图案,才醒悟珍珠港遭到日本空袭。然而两机最终成功摆脱零式,兼且撑过密集的友军防空火炮,奇迹地降落到珍珠港中央的福特岛机场。不久余下的15架SBD也抵达珍珠港,并有13架成功降落。[14]
在企业号,哈尔西于8时已经接到珍珠港的警报,称港口遭到日军空袭。企业号随即派出F4F战斗机戒备,并且等待日本舰队侦察报告。不久福特岛的SBD起飞向西南索敌,但只发现逃出港口并尝试与企业号会合的美军舰艇。五架SBD最终成功返回企业号,而另外两架则成功在福特岛降落,其他全部遭零式或友军火炮击落。下午哈尔西接获发现日本航母及登陆舰的错误情报,派出舰上的轰炸机前往攻击,最终没有发现,在入黑后安全返航;不过护航的F4F由于燃油不足,最终决定降落到夏威夷,结果又有数架被友军击落。[15]
8日傍晚,企业号进入珍珠港停泊补给,并在次日清晨离开,到夏威夷西北海域搜索。10日早上企业号的SBD发现了日本伊70潜艇,并将之击沉。接着数日企业号多次遭到日本潜艇攻击,但避开了所有鱼雷。16日企业号回到珍珠港补给,再在19日离开,前往掩护增援威克岛的列克星敦号及萨拉托加号,但威廉·培伊在22日中止救援行动,而威克岛则在23日投降。31日企业号返抵珍珠港。[16]
马绍尔、吉尔伯特、威克岛、南鸟岛空袭
[编辑]1942年1月9日,企业号前往南太平洋美属萨摩亚,预备与增援该处的约克城号会合。其时日军迅速控制了俾斯麦群岛,新任太平洋舰队总司令尼米兹决定派航母空袭马绍尔群岛及吉尔伯特群岛,以提升舰队士气。25日企业号与法兰克·杰克·弗莱彻指挥的约克城号编队一同离开萨摩亚,前往中太平洋。31日两舰分道扬镳,企业号前往空袭北部的沃特杰、艾卢克、夸贾林及马洛埃拉普环礁,而约克城号则空袭贾卢伊特、马金和米利三个马绍尔南部环礁。[17]
2月1日早,企业号陆续派出轰炸机攻击各个环礁。攻击夸贾林的机队因迷雾之故,而未能评估日军损毁。战后调查发现企业号当日击沉了一艘运输船以及驱潜艇,并击伤了香取号轻巡洋舰等九艘军舰。至于攻击马洛埃拉普的轰炸机轻伤了该处机场;攻击沃特杰的机队与雷蒙德·斯普鲁恩斯的巡洋舰队作联合进攻,但成效不大;而炮击艾卢克的切斯特号重巡洋舰更遭日军飞机击伤。不过约克城号因天气恶劣之故,其空袭成果比企业号更差,只轻伤了数艘小型船舰。[17]2月7日约克城号返抵珍珠港补给,而企业号则在8日入港。[18]
接着约克城号前往珊瑚海,而在美国海军军令部长金恩的要求下,企业号再次前往中太平洋,试图分散日军在南太平洋的兵力。2月14日企业号离开珍珠港,在24日再次空袭威克岛,并联同巡洋舰一同攻击,不过日军损坏甚少。3月4日企业号空袭了南鸟岛,同样没有太大成效。10日企业号返抵珍珠港休整,并且安装了32挺单装奥利冈20毫米防空机炮,以增强防空火力。[19]
空袭东京
[编辑]此时美国正打算派陆军航空队的中程轰炸机空袭日本,以提升国民士气。早在2月大黄蜂号便曾成功在海上试飞B-25轰炸机,到4月2日大黄蜂号的第18特遣舰队离开阿拉米达,启程直接前往中太平洋,预备空袭东京。由于大黄蜂号的飞行甲板泊满了陆军轰炸机,舰载机无法起飞,故此尼米兹派企业号负责掩护。8日企业号离开珍珠港,在13日与大黄蜂号会合。[20]
詹姆斯·杜立德原希望哈尔西可以在日本400海里外派出轰炸机,但舰队在18日早上7时45分遭到日本情报渔船发现。虽然纳什维尔号轻巡洋舰先后击沉了三艘渔船,但舰队却截听到渔船对外发出“发现三艘航空母舰”信息。恐于被日本海军攻击,哈尔西下令轰炸机即时起飞。8时15分杜立德的轰炸机在离东京约668海里的恶劣海域成功起飞,而企业号及大黄蜂号则即时调头,在4月25日返抵珍珠港。[21]
中途岛海战
[编辑]当企业号返抵珍珠港之际,尼米兹已得悉日军下一个进攻目标为莫尔兹比港,而太平洋舰队只有列克星敦号及约克城号在南太平洋,难以防守日军进攻。28日企业号及大黄蜂号离开珍珠港,赶往珊瑚海。5月6日两舰横越赤道时,珊瑚海海战已经爆发,两舰无法赶及参与。接着企业号及大黄蜂号继续在南太平洋巡航,以防备未有受损的瑞鹤号航空母舰攻击瑙鲁海域。[22]此时尼米兹知道日本即将进攻中途岛,命哈尔西故意让日本水上侦察飞机发现,以迷惑日本美国航母舰队的主力仍在南太平洋,然后在15日才掉头向北,在26日返抵珍珠港。[23]
5月28日,企业号及大黄蜂号组成第16特遣舰队,并在斯普鲁恩斯指挥下离开珍珠港。而弗莱彻的第17特遣舰队与约克城号则在29日离港。两支分队在6月2日会合,并于中途岛东北海域埋伏,静待日本航母攻击中途岛。4日清晨4时30分,日军航母开始派飞机空袭中途岛,而此时弗莱彻则派约克城号10架SBD无畏式俯冲轰炸机前往搜索日本舰队。[24]5时34分,弗莱彻截获一架PBY侦察机的通讯,约莫了解日本“两艘航母”位置,命斯普鲁恩斯先派企业号及大黄蜂号攻击,而约克城号则会殿后,以待更准确情报再作出击。[25]7时2分,企业号及大黄蜂号开始派出舰上全部机队;[25]而约克城号则在8时38分派出舰上一半飞机增援。[26]
然而,企业号及大黄蜂号起初几乎铁定无法找到日本舰队攻击。首先,斯普鲁恩斯的首席航空参谋米尔斯·勃朗宁下令两舰机队在空中编组阵形后,才向西搜索日军机动舰队,而两舰首先起飞的却是油量最少的F4F战斗机。两舰要到8时左右才派出全部机队,而最先出发的F4F已经消耗了不少燃油。[27]第二,两舰机队定下的索敌路线,事实上全部都远离南云忠一的舰队:企业号的机队向西南偏南进发,而大黄蜂号则向正西搜索,只有约克城号定出了准确而直接的西南飞行路线。[28]大部分大黄蜂号的机队最终没有找到日军,并且在半空违抗上级命令而私自转向或调头。
企业号的机队表现起初亦不如人意。7时5分企业号先派出守卫舰队的10架F4F战斗机,然后预备依次派出第6侦察机队及第6俯冲轰炸机队的SBD轰炸机。不过两支机队的SBD在预热发动机时,却有四架飞机出现故障,而要使用前部升降台送回机库。与此同时,第6俯冲轰炸机队因挂载1,000磅炸弹而负重较大,又须要从企业号舰艉飞行甲板起飞,使水兵无法使用舰艉升降台运载战斗机及鱼雷机队上甲板。这使企业号的机队出击不断延误。7时40分,斯普鲁恩斯接获日军侦察机的发现报告(该机隶属利根号重巡洋舰),认为自己的位置已为南云忠一所知,但企业号的俯冲轰炸机仍在上空等待鱼雷机队。虽然勃朗宁是舰队实际的航空司令,而非水面舰艇训练出身的斯普鲁恩斯,但斯普鲁恩斯最终决定绕过勃朗宁。45分斯普鲁恩斯透过灯号下令企业号在空中的俯冲轰炸机先行出发。[29]
当企业号的俯冲轰炸机远离后,第6鱼雷轰炸机队的14架TBD蹂躏者式鱼雷轰炸机才陆续起飞。由于肯定无法追上俯冲轰炸机,机队队长欧根·林西决定采取较直接的西南航向,以缩窄航距。在勃朗宁的指令下,林西与第6战斗机队队长詹姆士·格雷(James S. Gray)议定,将战斗机置于鱼雷机队上空,待林西示意才向下俯冲支援。然而格雷在高空云层的阻隔下,很快便与林西失散,误打误撞地跟上了大黄蜂号的第8鱼雷轰炸机队。9时17分,格雷等F4F看到大黄蜂号的鱼雷轰炸机向下俯冲,但却收不到任何示意,只好继续在日本舰队上空高处盘旋,并顺道等待企业号的俯冲轰炸机。[30]
9时30分,林西的鱼雷机队看到北面有军舰发出黑烟:该等烟雾是利根号及筑摩号重巡洋舰向南云发出的示警信息,指大黄蜂号的鱼雷机队正在迫近。这使林西的机队得以发现日军,而转向攻击。10时林西的机队迫近加贺号航空母舰,使机动舰队转向北方回避。不久零式战斗机前来拦截,林西以无线电示意格雷支援,但当时格雷的F4F机队已经消耗了大部分燃油。几经挣扎下,格雷决定不作支援,并带全体F4F返回企业号,同时以无线电向斯普鲁恩斯报告发现两艘航空母舰。这使林西的鱼雷机队多被零式击落,攻击全部失效。[31]
此时企业号的俯冲轰炸机抵达预定搜索地点,但眼下只有汪洋大海,机队队长克劳伦斯·麦克拉斯基决定转向西北搜索。10时麦克拉斯基发现了岚号驱逐舰的航迹:该舰在早上8时到9时55分期间,一直在追击鹦鹉螺号潜艇,远离机动舰队。到10时岚号决定调头,并加速赶回舰队。麦克拉斯基的32架轰炸机即时展开跟踪。[32]
10时16分,日本机动舰队因美军的鱼雷轰炸机攻击,而阵形四散:赤城号与加贺号偏处南方,而飞龙号及苍龙号则在北方。此时企业号的俯冲轰炸机发现了南面的航母,而约克城号俯冲轰炸机则发现了苍龙号。两舰机队巧合地同时发动攻击,纵然两者之间并没有任何通讯联系。企业号的机队因一时误会,使超过27架轰炸机同时攻击加贺号,迅即将其摧毁;只有三架轰炸机及时转向并轰炸赤城号,更只有一枚炸弹击中。然而该枚炸弹却引爆了赤城号机库的飞机武装,引发多波后续爆炸。再加上约克城号同时摧毁了苍龙号,短短数分钟之内日本机动舰队便丧失了三艘航母。[33]
正午到下午2时42分,约克城号两次被飞龙号的机队反击重创,迫使弗莱彻将旗舰转移至阿斯托里亚号重巡洋舰,所属飞机全部转到企业号及大黄蜂号降落。45分约克城号部分侦察轰炸机降落到企业号,并将飞龙号的动向亲自传达给接管战术指挥的斯普鲁恩斯。下午3时30分,企业号派出24架SBD反击(当中有10架来自约克城号),并在5时将飞龙号摧毁。[34]
傍晚斯普鲁恩斯收回所有飞机后,即时向东后撤,而没有追击日本舰队。5日早上8时,美军接获尚未沉没的飞龙号发现报告,但斯普鲁恩斯碍于情报准确性及SBD的装备考虑,而要到下午3时才派出机队。大黄蜂号先派出32架轰炸机,而企业号则紧接派出33架。傍晚6时20分,大黄蜂号机队发现了谷风号驱逐舰,该舰是山本五十六亲自下令折返,以拯救飞龙号机房的生还者,并且击沉飞龙号。由于飞龙号早在上午9时已经沉没,美日双方自然无法找到目标。入黑后斯普鲁恩斯在7时30分下令两艘航母打开射灯并照向天空,以方便飞机返航。大黄蜂号的射灯在8时已经关掉,但企业号的射灯一直提供照明至10时30分。这时美军只有一架飞机未能成功返航。[35]
6日上午6时45分,企业号的侦察机发现了最上号及三隈号两艘重巡洋舰。两舰在早前于迷雾中相撞受创,正向后方撤退。侦察机起初回报发现一艘战列舰及一艘战列巡洋舰,不过却误传为一艘战列舰及一艘航空母舰。到7时30分侦察机将原报告带返企业号时,斯普鲁恩斯便怀疑日本仍有两支小舰队活动。为确实情报,斯普鲁恩斯先派出巡洋舰的水上飞机再作侦察,在8时命大黄蜂号机队出击,而企业号的机队则在中午出击。中午大黄蜂号的33架飞机同时攻击最上号及三隈号,但仅轻伤了两舰以及朝潮号驱逐舰。中午后企业号共46架飞机再作攻击,才重创两艘重巡洋舰。下午大黄蜂号的机队再次出动,并在2时30分再次攻击。然而日方最终只损失了三隈号,最上号及其他军舰均成功撤返特鲁克。[36]
海战结束后,企业号等返回珍珠港休整,并在13日抵达。接着企业号进入珍珠港船坞维修,并重新编组机队。[37]
瓜达尔卡纳尔岛战役
[编辑]1942年7月15日,以企业号为核心、由托马斯·金凯德指挥的第16特遣舰队离开珍珠港,前往南太平洋,并在24日抵达汤加。26日企业号与萨拉托加号(第11特遣舰队,弗莱彻指挥)及胡蜂号(第18特遣舰队)等在斐济外海会合。三支舰队再合组为第61特遣舰队,然后掩护登陆舰前往瓜达尔卡纳尔岛。8月7日陆战队登陆并占据了图拉吉以及瓜岛部分地区,包括亨德森机场。美日地面部队的长期战斗自此展开。[38]
由于美军登陆顺利,第61特遣舰队司令弗莱彻在9日决定将其航母部队后撤补油。这项争议性举措令凯利·屠纳陆战队的补给舰丧失空中掩护,使美军巡洋舰及驱逐舰在萨沃岛海战遭遇惨败。[39]
东所罗门海战
[编辑]此时南云忠一开始筹备新一波海军攻势,以重夺瓜岛一带海域的控制权,从以孤立登陆的陆战队。8月中旬日军舰队陆续离开特鲁克,前往南太平洋。23日萨拉托加号接获日军的先遣登陆部队情报,但无法找到对方。下午弗莱彻下令胡蜂号离队补油,使接着的海战只有企业号及萨拉托加号两艘航母参加。[40]
8月24日上午9时,原忠一的诱饵舰队被美军发现。接近中午时分,弗莱彻先派企业号的侦察机搜索日军航空母舰,然后在下午1时45分先后派萨拉托加号及企业号的机队攻击原忠一。但当两舰的机队依次起飞之际,企业号的侦察机发现了翔鹤号和瑞鹤号,而此消息却因通讯问题而没有传达给弗莱彻。[41]
下午2时40分至3时50分,企业号的侦察机分别攻击了日军两支分遣舰队,并轻伤了翔鹤号;而萨拉托加号则击毁了用作诱饵的龙骧号航空母舰。然而这波攻击却使南云舰队有机可乘。下午3时及4时翔鹤号和瑞鹤号先后派出两波机队攻击。[42]
此时弗莱彻仍不清楚日军主力航母位置,但他却提早命企业号及萨拉托加号准备F4F迎击。4时20分企业号的F4F雷达发现日军舰载机,但因通讯问题而无法在远距拦截。41分企业号开始遭到数十架日军飞机集中攻击。首枚炸弹穿过舰艉升降台,贯穿飞行甲板及机库甲板,然后在第三层甲板爆炸,引发大火,并摧毁舰艉右舷多座防空炮。30秒后第二枚炸弹在舰岛后方爆炸,并引爆舰内的5吋火炮及20毫米机炮的弹药,引发另一波大火。45分第三枚炸弹击中舰身中央的升降台,但没有爆炸。三枚炸弹攻击一共造成74人死亡,95人受伤,并且卡死舷机。[43]
日军首轮攻击结束后,企业号的损管人员在一小时便控制了火势,并填补了飞行甲板破洞。5时49分企业号可恢复飞行作业,而舵机则在7时恢复正常。晚上企业号向后撤退,在31日于汤加塔布岛短暂停留,最后于9月10日返抵珍珠港维修。[44]
圣克鲁斯群岛战役
[编辑]企业号在珍珠港维修期间,将舰上的4门4联装1.1吋防空炮更换为4联装波佛斯40毫米高射炮,大幅强化舰只的防空火力。[45]此时海军在南太平洋陷入危机:萨拉托加号在8月31日被鱼雷击中,而要返回珍珠港维修;9月15日胡蜂号被潜艇击沉,使南太平洋只有大黄蜂号一艘航母执勤。企业号在赶工抢修下,终于在10月14日离开船坞,预备到南方支援。[46]
10月16日,企业号的第16特遣舰队离开珍珠港,赶往南太平洋。18日尼米兹撤换了南太平洋战区总司令罗伯特·哥姆雷的职位,由哈尔西接任。哈尔西决定主动搜寻日本舰队,以夺取瓜岛四周的海洋及空域控制权。24日企业号与大黄蜂号会合,开始搜索日本舰队。26日早上,日美双方侦察机先后发现对方航母,并派出机队攻击。企业号及大黄蜂号一共派出73架飞机,并在中途与日本舰载机交战。企业号的机队被零式有效拦截,而遭受极大损失,但大黄蜂号的机队却成功突破。[47]
日本舰载机在8时55分被美军舰队雷达发现。此时企业号刚好进入了雨云的掩护区域,使大黄蜂号成为日机众矢之的,并遭受重创。[48]正当大黄蜂号严重受损之际,美军机队抵达了日本舰队上空。大黄蜂号首波俯冲轰炸机重创了翔鹤号的飞行甲板及机库,使其失去作战能力,但后续机队却未能发现日本航母,只击伤了筑摩号及利根号两艘重巡洋舰,以及照月号驱逐舰。而于企业号溃散的机队则尝试攻击雾岛号战列舰,但未有命中。[49]
早上10时,企业号的编队被日本潜艇攻击,波特号驱逐舰因企业号的TBF复仇者式轰炸机迫降时,机件故障而误放鱼雷而重创 ,迫使美军将其击沉。此时翔鹤号及瑞鹤号的44架飞机发现企业号并展开攻击,但在企业号及南达科他号的密集防空火网下,大部分飞机均遭到击落。17分企业号终于被一枚炸弹击中:炸弹击中舰艏飞行甲板,再穿过下层甲板,然后从舰艏斜出,最后在半空爆炸,引发机库小火。第二枚炸弹紧接击中舰艏升降台后方的飞行甲板,并断开两截。炸弹前部一直贯穿至第四层甲板,在损管人员岗位爆炸,造成多人死亡;而后半截炸弹则在机库爆炸,引发大火,同时切断部分电力供应。最后第三枚炸弹则在舰体右舷近距爆炸,其冲击波造成龙骨损毁,并使其中一座蒸汽轮机无法运作。44分九架日本鱼雷机从左右两面夹击企业号,但企业号却侥幸避过全部鱼雷。11时隼鹰号航空母舰的机队再次发动攻击,但未有击中企业号,仅击伤了南达科他号及圣胡安号轻巡洋舰。[50]
由于损失严重,金凯德下令舰队撤退。大黄蜂号最终被美军放弃,而企业号等则成功撤走,在30日返抵努美阿作紧急维修。失去了大黄蜂号之后,太平洋舰队此时只剩下企业号一艘大型航母可用(萨拉托加号仍在维修,而突击者号当时隶属于大西洋舰队)。[51]企业号的船员们在飞行甲板上排列出了“企业对阵日本”(Enterprise vs Japan)的字样。
瓜达尔卡纳尔海战
[编辑]企业号抢修期间,日军再次计划重夺亨德森机场,而哈尔西则要求企业号尽快返回战场。海军工程师起初预计要21日才可使企业号恢复战斗状态,但由于时间紧迫,11月11日企业号便离开努美阿,再次前往瓜岛,而抢修人员则继续在舰内赶工。13日早上企业号派出侦察机搜索隼鹰号及飞鹰号航空母舰,但没有发现。出于安全考虑,哈尔西将企业号调配到南面较安全的海域,而部分舰载机在早上出击后则降落到亨德森机场支援。[52]
13日晚美日水面舰队进行夜战,互有损失。14日早上企业号与亨德森机场的飞机击沉了衣笠号重巡洋舰,并击伤鸟海号重巡洋舰、摩耶号重巡洋舰、五十铃号轻巡洋舰及满潮号驱逐舰。不过企业号的机队却因此错过了日本运输舰。中午企业号的机队再次出击,与陆上机场的飞机联手进攻。全日企业号等共击沉七艘运舰。下午企业号因进入了雨云区,避过了隼鹰号及飞鹰号的侦察。当晚美日战列舰进行炮战,而企业号则在15日早上攻击日军残余的运输舰,于中午撤返努美阿,最后在16日抵达。接着一个月企业号留在努美阿维修休整。[53]
伦内尔岛海战与返国维修
[编辑]12月4日,企业号开始在努美阿近海重新训练,并偶尔到外海作反潜巡航。次日萨拉托加号抵达努美阿,使美军航母力量有所增加。1943年1月28日,企业号的第16特遣舰队离开努美阿,掩护运输舰增援瓜岛,并预定在29日与萨拉托加号会合。[54]
会合前夕,特遣舰队指挥费德烈·薛曼接获美军巡洋舰在伦内尔岛外遭到日军舰队攻击:该等日本军舰正进行克号作战,掩护日军撤离瓜岛,而美军仍未得悉日军即将撤退。较接近的企业号即时加速前往支援。30日企业号派出F4F战机前往掩护受创的芝加哥号重巡洋舰,但日军的一式陆上攻击机最终仍成功发动攻击,并击沉了芝加哥号。2月1日企业号返抵桑托岛,而9日美军则宣告占领瓜岛,瓜岛战役结束。[55]
瓜岛战役结束后,企业号留在桑托岛休整,并替航空联队提供训练。期间企业号曾短暂试飞F4U战斗机。由于前线压力暂时减轻,5月1日企业号终于预备启程返国,前往珍珠港,并在8日抵达。27日企业号接受尼米兹颁发美国总统集体嘉奖勋表,然后留在珍珠港海域训练联队。由于埃塞克斯级航空母舰陆续下水服役,企业号终于可离开前线,并返国维修。7月14日企业号离开珍珠港,在20日返抵布雷默顿,并进入普吉湾海军基地船坞。[56]期间企业号更新了雷达及火控系统、大幅增加波佛斯40毫米高射炮及奥利冈20毫米防空机炮、改建舰岛、增建舷侧防雷鼓包、改善燃料储存库设计等等,使企业号的整体性能可大致追上新式的埃塞克斯级,而舰上联队亦在此时换上新式的F6F战斗机。[57]
吉尔伯特及马绍尔群岛战事
[编辑]马金岛战役
[编辑]1943年10月24日,企业号在普吉湾近海试航,然后作最后阶段检修,预备重返战场。11月1日企业号离开普吉湾,在6日抵达珍珠港,并开始训练舰上第10航母航空联队。[58]此时美军正预备登陆吉尔伯特群岛。海军为此编组了第52及53特遣舰队(Task Force 52 and 53),前者由珍珠港出发,登陆北面的马金岛;后者则由桑托岛出发,登陆南面的塔拉瓦环礁;同时,海军亦将第50特遣舰队编为快速航空母舰舰队(Fast Carrier Forces),以支援陆战队登陆两岛。舰队分成四支分队,企业号编入亚瑟·拉德福少将指挥的第2分队,并担任旗舰,同行的尚有贝劳森林号及蒙特利号两艘轻型航母。分队负责支援马金岛登陆作战。[59]
11月10日,企业号的第2分队与新约克城号的第1分队一同离开珍珠港,在补油后分道扬镳。19日企业号开始派飞机轰炸马金岛,而陆战队则在次日登陆,并在23日占据马金岛。相比同日结束的塔拉瓦战役,陆战队在马金岛战役的损失显然较轻。[60]25日晚日军飞机曾迫近企业号,但在进入攻击范围前便遭北卡罗来纳号战列舰的防空炮击落。为免遭到日军偷袭,26日拉德福决定反击,派出装有雷达的F6F及TBF复仇者式轰炸机。这是美国航母首次进行夜间拦截任务,并成功阻止日军的一式陆上攻击机偷袭,但深受爱戴的海军王牌飞行员爱德华·欧海尔(Edward O'Hare)却遭到日军击落丧生。[61]
战斗结束后,海军重编第50特遣舰队。第1分队由查尔斯·鲍奈(Charles A. Pownall)少将指挥,编制不变;而企业号则编入阿尔弗雷德·蒙哥马利(Alfred E. Montgomery)指挥的第3分队,同行舰有旗舰埃塞克斯号及贝劳森林号。[62]两支分队被派往空袭夸贾林。[63]
空袭夸贾林与特鲁克
[编辑]12月1日,两支航母分队在海上会合,然后绕道前往夸贾林。4日早上,舰队派机队空袭夸贾林,但被日军发现,并派战机拦截,双方爆发空战。企业号与约克城号集中攻击环礁南端的军港,击沉三艘补给舰,并击伤长良号轻巡洋舰,摧毁18架水上飞机。而埃塞克斯号及新列克星敦号则试图轰炸机场及礁湖内的军舰,但因情报失准,只击伤五十铃号轻巡洋舰及朝风丸号运输舰,并摧毁地面16架战斗机及3架轰炸机。整场空袭,美军只损失了五架飞机。[64]
空袭后鲍奈取消第二波攻击,撤出夸贾林海域。10时至11时,舰队开始收回飞机,而正午约克城号则派飞机攻击沃特杰环礁,以削弱日军空中力量,减低航母受袭风险。日军轰炸机不久由海平面迫近,并分别以鱼雷攻击约克城号及列克星敦号,但无一命中。下午舰队加速撤离,以避免日机夜袭,但因海面大浪而有所延误,到傍晚舰队仍未离开日军轰炸机的作战半径。入黑后日机再次发动攻击,并击伤列克星敦号。企业号等在6日于外海补油,到9日返抵珍珠港休整。[65]
1944年1月6日,第58特遣舰队(Task Force 58,第五舰队下的快速航空母舰舰队)编成,由米契尔少将指挥。企业号编入约翰·小李维(Jown W. Reeves, Jr.)少将的第1分队,同行舰有旗舰约克城号及贝劳森林号。[66]16日舰队离开珍珠港,支援即将登陆夸贾林的美军。29日早上,企业号的第1分队空袭马洛埃拉普环礁;埃塞克斯号的第2分队空袭莱岛(Roi island)机场,同时击毁夸贾林所有的日军战机;邦克山号的第3分队空袭夸贾林;萨拉托加号的第4分队则空袭沃特杰环礁。当晚分队的战列舰南达科他号、北卡罗来纳号及亚拉巴马号炮击了莱岛,而舰队则在30日再作空袭。[67]
1月31日,美军开始登陆夸贾林,同时占领无人防守的马朱罗,夸贾林战役爆发;当日企业号掩护陆战队登陆,并作空中支援,直到2月3日美军完全占领环礁为止。4日企业号到马朱罗稍作休整,在12日前往空袭日本海军重镇特鲁克岛。[68]不过环礁内的日本军舰,大多在美军空袭前撤返日本。2月17日美军舰队开始攻击。米契尔在日出前先派F6F夺取制空权,再命后至的18架TBF攻击跑道上的飞机。第一波攻击后,日军空中力量大受打击,环礁上的365架飞机,只有约100架未有受损。清晨美军舰队的轻型航空母舰又派轰炸机攻击岛上设施及礁湖军舰。[69]
傍晚7时,六架装有雷达的九七式轰炸机发现美军舰队,并伺机攻击。约克城号曾在9时派夜战F6F前往拦截,但失败告终。这使无畏号在10时11分被鱼雷击中,被迫撤回珍珠港维修;而舰队在18日再空袭特鲁克岛两次,于中午撤走。两日空袭,美军击沉了三艘轻巡洋舰、四艘驱逐舰,并使日本损失了多达20万吨、占全国海运总吨位4%的33艘运输船。[70]
19日早上,企业号离开第1分队,并在次日顺道空袭贾卢伊特环礁,最后于21日抵达马朱罗休整。接着企业号等待舰队其余军舰返航,并预备到西太平洋作战。[71]
马里亚纳群岛及帕劳战事
[编辑]登陆埃密劳岛及空袭帕劳
[编辑]1944年3月,尼米兹命第五舰队先空袭帕劳,以预备将来收服马里亚纳群岛。[72]此时舰队仍在马朱罗等待各战列舰会合,但企业号的第1分队却在7日提早离开,联同贝劳森林号一同支援陆战队登陆埃密劳岛。是次登陆为麦克阿瑟的马车轮行动的最后一步,以孤立拉包尔并突破俾斯麦群岛。15日企业号途经桑托岛,在20日开始为陆战队提供支援。不过陆战队在没有遭遇抵抗下成功登陆,而企业号则前往桑托岛短暂休整。26日企业号前往会合第五舰队。[73]
27日,企业号与特遣舰队会合,而科本斯号则加入第1分队。[74]舰队起初绕道行驶,以避开日军侦察,然而特鲁克的日军侦察机仍分别在25日及26日发现美军舰队,迫使斯普鲁恩斯提前攻击在30日攻击。28日晚,日军派鱼雷轰炸机夜袭,被悉数击退。30至31日,舰队空袭帕劳港口及雅浦岛,击落多架日军战机,并击沉若竹号驱逐舰。4月1日,舰队改为空袭沃莱艾岛,于6日返抵马朱罗。[75]
荷兰地亚
[编辑]4月13日,舰队离开马朱罗,前往空袭荷兰地亚,以削弱当地的日军空军。[76]21日至24日,企业号等三支分队空袭荷兰地亚各处的机场,但日军的飞机早被陆军航空队的P-38战斗机及B-24轰炸机于30日摧毁,舰队几乎没有遭遇抵抗,只有零星的日军侦察机由梭隆县起飞,并被悉数击落。[77]
由于缺乏攻击目标,舰队在返回马朱罗前,于29至30日顺道攻击特鲁克。不过特鲁克在上月空袭后,已几近荒废,只有少量船只在港口。稍后舰队分别派战列舰及巡洋舰炮轰波纳佩及萨塔万环礁,而企业号等航空母舰则返回马朱罗,于5月4日抵达。[78]
塞班岛战役
[编辑]此时美军正筹划进攻菲律宾。陆军航空队分别于6月3日及9日空袭帕劳、沃莱艾岛及雅浦岛。6日第58特遣舰队前往空袭马里亚纳群岛,以削弱日军空中力。企业号编入小李维的第3分队,并担任分队旗舰,同行舰有舰队旗舰列克星敦号、普林斯顿号及圣哈辛托号。[79]11日四支分队空袭了关岛、天宁岛及塞班岛;12日格洛克的第1分队调往空袭关岛,而企业号等三支分队则继续轰炸天宁岛与塞班岛。13日各分队继续轰炸诸岛,为即将登陆美军清场。14日晚第1分队及第4分队往空袭小笠原群岛,而企业号等继续攻击塞班岛。[80]15日美军陆战队开始登陆塞班岛。
菲律宾海海战
[编辑]美军登陆塞班岛之际,小泽治三郎正执行豊田副武的阿号作战计划,试图与美军舰队决战,以扭转劣势,而斯普鲁恩斯则一直在搜索小泽舰队。18日斯普鲁恩斯发现日本舰队离开菲律宾,前来支援马里亚纳,即时预备迎击日本舰队,并召回北上小笠原群岛的两支分队。四支分队在当日正午于塞班岛以西海域会合,并开始搜索日军的第一机动舰队。[81]
6月18日下午,日军侦察机发现美军第58特遣舰队。小泽治三郎欲善用日机较远的续航距离,命舰队避开美军攻击范围,留待19日与关岛的日机一举进攻。此时斯普鲁恩斯既未得悉日军舰队确实位置,亦要掩护塞班岛登陆部队,故此命舰队于晚上继续向东后撤,待日出后才向西推进,以免遭遇日军埋伏。日出前,日军侦察机多次发现美军舰队,但美军仍未掌握日军动向。[82]次日菲律宾海海战爆发。
19日早上5时30分,蒙特利号一架F6F发现两架日机,并击落一架,海战正式展开。[83]6时30分,贝劳森林号在关岛发现日机,稍后舰队派飞机空袭当地,并歼灭关岛机场的日机。[84]7时30分,日军侦察机发现部分第4分队舰只,但后续侦察机被埃塞克斯号及新兰利号等击落。小泽稍后在8时30分、56分、10时及11时派出四波庞大机队攻击(大凤号及翔鹤号均于早上出击后被潜艇攻击,下午沉没)。[85]
第一波攻击共69架飞机由西面直指美军舰队,于10时被威利斯·李中将的战列舰雷达发现。23分舰队开始派战机拦截。此时日机离舰队只有72海里,但却因浪费过多时间重整阵形,令美军战机得以及时爬升拦截。[85]企业号、列克星敦号、埃塞克斯号、邦克山号、科本斯号及普林斯顿号等战机出动拦截,并驱逐大半来犯日机。[86]最终日军只有一架轰炸机成功突围,在49分投弹命中南达科他号。这也是整场海战中日军仅有的一次直接命中,而第一波攻击日机只有27架成功返航。[87]
第二波攻击共128架飞机在11时7分为美军雷达所发现。半小时后埃塞克斯号的F6F率先迎击,而企业号等其他航母的F6F则在稍后加入。正午六架彗星式轰炸机成功突破拦截网,并轻伤邦克山号及新胡蜂号。至于企业号也遭到天山式鱼雷轰炸机的鱼雷攻击,不过鱼雷在舰体远距爆炸,没有造成损害。最终美军击落最少70架飞机;而日机只有31架飞机成功返航。[88]
第三波攻击共47架飞机由北面进攻,在下午近1时为美军发现。此次美军战机未能有效拦截,只击落七架飞机;几架轰炸机更突破防守,向埃塞克斯号投弹,但无一命中。[89]此时列克星敦号的一架SBD轰炸机发现关岛机场泊有近30架日机,要求支援进攻。第2分队指挥蒙哥马利随即命邦克山号的飞机前往协助,而企业号的部分机队亦在稍后加入攻击。[90]
第四波攻击共82架飞机于下午2时由南面进攻,其中33架往北攻击美舰,另外49架则留在关岛西南海面索敌。此时美军战机正降落补油,拦截再次失效。不过部分日军轰炸机虽成功切入美军舰队,但攻击仍无一命中。23分埃塞克斯号、科本斯号及新大黄蜂号的飞机追击前往关岛的49架日机,使该部日军机团最终只有九架可继续使用。[91]整日战斗,日军损失接近315架飞机,其一面倒之战况,使美军戏称当日战斗为“马里亚纳射火鸡大赛”。[注 1]
6月20日,第4分队被派往攻击关岛一带的日军据点,而企业号等另外三支分队,则往西追击日军舰队。下午3时40分,企业号的侦察机发现小泽的舰队。虽然无线电讯号不清,米契尔仍即时命舰队预备派出机队攻击,冒险在入黑后收回飞机。57分,米契尔终于接收到完整的侦察报告,并在4时5分确认日军舰队位置,下令舰队派飞机前往攻击。21分,企业号等航空母舰(除普林斯顿号外)派出216架飞机升空。小泽勉强派出75架飞机迎战,同时抛弃油船,加速撤退,并准许各舰单独机动回避。[92]
稍后胡蜂号率先攻击落后的油船,并击沉两艘。接着企业号、约克城号及圣哈辛托号一同击伤了瑞鹤号,一度迫使日军下令弃船;企业号同时尝试攻击长门号战列舰及最上号重巡洋舰,但无一命中。至于列克星敦号则误报击沉了飞鹰号及隼鹰号,并击伤龙凤号航空母舰,但实际上龙凤号未有受损,而隼鹰号亦没有沉没。至于飞鹰号则被贝劳森林号及约克城号的机队以鱼雷击沉,而邦克山号、蒙特利号及卡伯特号的机队略过刚被胡蜂号攻击的油船,继续往西索敌,最终轻伤千代田号航空母舰及榛名号战列舰。[93]海战结束后,日军第一机动舰队只剩下35架飞机可用。[94]
此时美军飞机开始返航,并在晚上8时45分开始降落。米契尔仿效斯普鲁恩斯在中途岛海战的做法,下令军舰开启所有照明,并命驱逐舰向天发射信号弹,而航空母舰则以探射灯引导飞机降落。[95]不过美军飞机此时燃油短缺,争先降落,秩序大乱。[96]企业号当晚一共有33架飞机降落,当中只有六架属于企业号的第10联队,其他飞机全部来自其他航母。混乱到近11时终于结束,美军单在降落就损失了80架飞机,而战损只有20架。[97]
20日舰队继续搜索落水的飞行员,并预备向西追击。凌晨企业号及邦克山号先派夜间侦察机索敌,但一无所获。[98]此时小泽舰队已经远超美军航母的作战距离,而斯普鲁恩斯的追击也没有发现,故此舰队在晚上开始撤退,并在22日于海上补油,于23日返回支援塞班岛。[99]接着企业号的第3分队空袭了帕劳及帕甘岛等地。[100]5日企业号提早离开第3分队,在15日返抵珍珠港维修。9日美军宣布塞班岛战役结束。[101]
菲律宾战役
[编辑]空袭小笠原与菲律宾
[编辑]1944年8月16日,企业号完成维修并离开珍珠港,在24日抵达埃尼威托克,与舰队会合。[102]26日,哈尔西接替斯普鲁恩斯指挥美军舰队。由于哈尔西为第三舰队司令,故快速航空母舰编队亦更名为第38特遣舰队(TF 38),仍由米契尔指挥。企业号被编入拉夫·戴维森(Ralph E. Davison)指挥的第4分队,同行的有旗舰富兰克林号、圣哈辛托号及贝劳森林号。[103]29日,企业号等离开埃尼威托克,前往空袭小笠原群岛,而另外三支分队则往空袭菲律宾。[104]
8月31日至9月3日,企业号等进行空袭,于4日返抵塞班岛补给。5日企业号的第4分队离开塞班岛,于次日与其他分队会合,一同空袭帕劳,又于9日至10日空袭民都洛及萨兰加尼湾。由于缺乏目标,哈尔西改命舰队于12日攻击米沙鄢群岛等地。[104]15日美国海军陆战队登陆帕劳,企业号的第4分队负责为陆战队提供空中密接支援;第1分队往支援登陆莫罗泰岛的美军;其他分队则继续在外海巡弋。[103][105]
9月18日,企业号等前往马努斯岛补给,于21日抵达,而其他分队则往空袭吕宋各地的港口。24日企业号等再次前往帕劳,并在稍后于海上与其他分队会合,预备空袭冲绳岛。[103][106]
台湾空战
[编辑]10月10日,美军舰队大举攻击冲绳,出击次数高达1,396架次,重创冲绳港口。此时豊田副武估计美军将空袭台湾,命在台的福留繁预备迎战。其时日军驻台战机约有230架。[107]
一如日军所料,12日美军舰队往南空袭台湾。哈尔西派第1分队空袭台湾南部;第2分队空袭台湾北部;第3分队空袭台湾中部;企业号的第4分队则集中攻击高雄。清晨各舰派战机作第一波攻击;福留繁则派战机拦截,同时派轰炸机攻击美军航母,台湾空战爆发。美军在空战明显占优,第一波攻击后,日军只剩下60架战机可用;第二波攻击后更全被摧毁,没有战机可迎战第三波攻击;福留繁的指挥部亦在空袭后夷为平地。傍晚日军鱼雷机发现美军舰队,陆续展开攻击,但无一成功,更损失42架。美军当日出击数达1,378架次,只损失48架飞机。[108]
10月13日舰队再次空袭台湾,出击数下降至974架。傍晚时分,第4分队遭到日本机队夜袭,但攻击集中在富兰克林号舰艏,故企业号没有受创。而堪培拉号重巡洋舰则被鱼雷重创,要由拖船协助离开战场。[109]
10月14日,舰队派146架战机及100架轰炸机再次攻击台湾,顺道掩护堪培拉号撤退;陆军航空队则在中国大陆派109架B-29轰炸机轰炸高雄。当晚日军鱼雷机再次夜袭,休斯敦号轻巡洋舰被鱼雷重创,一度下令弃船。由于两艘受创巡洋舰离台湾及先岛群岛仅90海里,哈尔西于15日命三艘巡洋舰及八艘驱逐舰组成拯救小队,协助两舰拖行,又派科本斯号及卡伯特号作空中支援。舰队则缓缓向西南撤走。[110]
10月15日,企业号的第4分队改为空袭吕宋卡加延省一带,以支援美军重夺菲律宾,并击落近60架截击机。当日第4分队再次遭到日军反击,但攻击再次集中在富兰克林号,故企业号亦没有受损。[111]同日日军亦空袭了拯救小队,并在16日重创休斯敦号。哈尔西曾一度以拯救小队作饵,引诱日军舰队前来攻击,但埋伏最终以日军巡洋舰撤退而失败告终。[112]
10月18日至19日,企业号的第4分队与第1分队空袭了马尼拉等地。20日,美军开始登陆独鲁万市,而麦克阿瑟则在当日下午登上滩头,宣告自己重返菲律宾。此时小泽治三郎命舰队阻止美军登陆,并以自身航空母舰为饵,引开美军舰队,由栗田健男的第二舰队到雷伊泰攻击美军登陆部队,稍后便因此引发莱特湾海战。
莱特湾海战
[编辑]10月21日,企业号及第1分队在外海补油;而第2及第3分队则继续空袭菲律宾。正当海战近在眉睫,第1分队在补油后离开菲律宾,前往乌利西补给,错过海战。[113]企业号的第4分队部署在莱特湾东面海域;第2分队在圣贝纳迪诺海峡以东;第3分队则在波利略岛以东巡航。[114]
24日早上,美军三支航空母舰分队继续索敌。8时12分,无畏号一架侦察机发现栗田健男的中央舰队,包括大和号及武藏号等舰,正进入锡布延海;仅15分钟后,哈尔西越过米契尔的航母指挥权,命各分队即时派飞机攻击日舰(第2分队最接近日本舰队,第3及第4分队分别在其北面及南面),同时将第1分队调返菲律宾。[114]
此时大西泷治郎派出近60架飞机,由菲律宾飞往空袭第3分队,并成功重创普林斯顿号,使之爆炸焚烧,最终由美军以鱼雷自沉。[115]日军派出第二波攻击之际,美军飞机开始攻击日军舰队。第2分队分别于10时26分、12时45分及下午3时50分发动三波攻击;第3分队在下午1时30分攻击一次;企业号的第4分队则在2时15分作最后攻击。当日美军共出动259架次飞机攻击中央舰队,并击沉武藏号,击伤大和号、长门号及妙高号重巡洋舰。[116]
栗田的中央舰队在下午撤退,先避开美军攻击,稍后再尝试进入莱特湾。这使西村祥治的南方舰队要独自进入莱特湾。[117]当美军舰队在24日围攻武藏号时,企业号及富兰克林号的侦察机就曾于上午9时发现西村的战列舰,并匆忙攻击,轻伤了扶桑号战列舰。此时西村已向粟田表明其战列舰在毫无掩护下,绝不可能完成任务,但粟田从未收到该讯息。事实上美军舰队早已布下埋伏,故未再派飞机攻击。西村舰队最终在25日于苏里高海峡遭美军战列舰伏击惨败。[118]
另一方面,由于第3分队忙于救援普林斯顿号及攻击中央舰队,故此未有发现小泽的北方舰队,要到24日下午3时40分及4时40分,才分别被富兰克林号及企业号的第4分队侦察机发现。[119]
24日晚上10时,哈尔西召集北面三支航空母舰分队,以及李驻守于圣贝纳迪诺海峡的战列舰北上,追击北方舰队的日军诱敌航母。各分队于11时45分会合,哈尔西将航空母舰队交由米契尔指挥,而前往乌利西的第1分队则在加速赶回菲律宾。至此小泽的诱敌计划成功,栗田的中央舰队在毫无抵抗下驶入莱特湾。[120]
25日凌晨,美军侦察机发现小泽舰队大约位置。清晨米契尔命列克星敦号先派侦察机前往索敌,并在发现日舰前命航空母舰派飞机升空,以争取时间。7时10分侦察机发现日舰,第3分队己升空的轰炸几率先攻击。小泽虽早在7时便发现美机,但因舰载机折损过多,最终只能派出15架战机防守。为使诱敌成功,小泽命瑞凤号航空母舰离队吸引美军攻击。8时美军第一波空袭抵达,埃塞克斯号及列克星敦号的鱼雷轰炸机开始攻击瑞凤号,但无一命中;无畏号的轰炸机则先后命中瑞凤号及千岁号航空母舰,并击沉后者;圣哈辛托号(或无畏号)的鱼雷轰炸机亦命中旗舰瑞鹤号,迫使小泽将指挥转移至大淀号轻巡洋舰;秋月号驱逐舰亦在稍后被击沉。[121]
8时22分,金凯德的第七舰队被栗田的中央舰队攻击,以明码向哈尔西求救,但哈尔西未有调动北上的舰队,只命第1分队加紧前往菲律宾。[122]10时尼米兹在珍珠港电问哈尔西第三舰队位置,却因解密问题而激怒哈尔西。要到11时15分哈尔西才命第2分队及李的战列舰南下。此时两分队最快要到26日半夜才可抵达圣贝纳迪诺海峡,且分队必须在中途补油方可继续前进,不可能追上粟田舰队;[123]舰队其他航空母舰则继续攻击小泽。美军第二波空袭在9时45分开始,富兰克林号及列克星敦号重创了千代田号,并击伤其他舰只;下午1时10分美军第三波空袭抵达,埃塞克斯号集中攻击瑞凤号,而列克星敦号则集中攻击瑞鹤号;前者中弹后加速逃离,而后者则逐渐失速倾侧。第4分队近两波各40架轰炸机紧随其后,并先后追击瑞凤号,终于将之重创,而瑞鹤号则在2时14分沉没。45分美军第四波攻击抵达;由于伊势号战列舰的防空火力密集,且中瀬溯大佐指挥得宜,回避了美军所有攻击,美军仅击沉了重创的瑞凤号。下午5时10分,美军最后一波攻击抵达,再次攻击伊势号。中瀬溯再次回避,使美军34次投弹,均无一命中。富兰克林号发现日向号战列舰后亦发动攻击,同样无一命中。[121]此时美国航空母舰预备撤退,由巡洋舰追击日军舰队。下午千代田号及初月号驱逐舰,分别于4时25分及11时被美军炮火击沉。[124]海战于当日结束。整日美军航空母舰出击数达527架次(201架为战机),但多波空袭仅击沉了三艘航空母舰及一艘驱逐舰。[121]
10月26日舰队望南前往菲律宾,而企业号的第4分队则到外海补油。27日第4分队空袭了吕宋北部,又于28日负责为雷伊泰的美军作空中警备,同时空袭宿务港口,击落13架战机。当日第4分队几乎被日军潜艇近距攻击,但为驱逐舰及时发现,并以深水炸弹击沉。29日第4分队短暂为第2分队所接替,在30日恢复作空中警备。[125]
10月30日,第4分队遭遇神风特攻队进攻。当日下午2时,四架零式成功突破美军战斗机防线,其中两架撞入富兰克林号及贝劳森林号,造成严重损坏。接着企业号及圣哈辛托号亦各遭到一架神风自杀飞机攻击,但及时将之击落。由于分队一半的航母受创,企业号等在补油后撤回乌利西,在11月2日抵达。[126]
莱特岛与吕宋
[编辑]11月5日,企业号离开乌利西,与圣哈辛托号一同前往菲律宾。[127]
此时日军步兵多次乘运输舰增援欧墨克市(Ormac),舰队取消在10日的补油,赶往菲律宾轰炸运输舰,并先后击沉了滨波号、长波号、岛风号及若月号四艘驱逐舰,以及所有运输舰只。[128]13及14日,企业号等集中攻击日军舰只,以阻止日军增援,又击沉了木曽号、曙号、秋霜号、冲波号、初春号及十多艘运输舰,并击伤潮号,摧毁地面多架飞机。[127]15日舰队暂时撤向雅浦岛西面海域休整;而第3分队则返回乌利西休整,由第2分队接替。[129]
11月17日,第1、第2及第4分队再次空袭吕宋,于20日撤到后方补油。21日企业号离队空袭雅浦岛,然后到乌利西休整,在次日抵达。接着企业号返回珍珠港,并与独立号一同改装为夜战航空母舰。[127][130]
南海空袭
[编辑]1944年12月24日,企业号离开珍珠港,并在1945年1月5日与舰队会合。重编为夜战航空母舰后,企业号的机队由34架F6F及21架TBF组成,不再有俯冲轰炸机,并专责夜间战斗。日间企业号及独立号从属于波根指挥的第2分队,但到夜间则独立为第5分队,由马提亚·贾纳(Matthias B. Gardner)少将指挥。[131]接着舰队先后空袭台湾、吕宋及琉球群岛的日军机场,但攻击效果不大。[132]
1月10日,企业号等舰穿过巴斯海峡,前往空袭法属印度支那的日军补给据点。哈尔西认为伊势号及日向号两艘战列舰在莱特湾海战后撤到越南,故先攻击金兰湾。[133]
1月12日,舰队抵达越南外海。凌晨3时30分,企业号的第5分队先派飞机侦察,而到早上6时40分,战列舰及巡洋舰等则开往炮轰金兰湾的战列舰。到7时30分,第1、2及3分队的航空母舰开始派飞机空袭。[134]整日舰队空袭了归仁及西贡等地,并一共击沉45艘日军军舰及商船,摧毁多艘油船。由于港内没有日军战列舰,美军的炮舰在早上8时已经撤返。晚间舰队撤往东面补油,并回避台风。海面大浪使舰队到14日才完成补油。[135]
1月15日上午,舰队空袭了高雄及左营港,并击沉了旗风号及松号两艘驱逐舰,惟低能见度使空袭成效欠佳。[136]下午舰队再次西进,并于16日空袭了香港、广州及海南。恶劣天气及密集防空火炮虽令空袭多有阻滞,但美军仍击沉多艘日军运输舰。连日空袭前夕,企业号都先派飞机在日出前侦察,然后在日间加入攻击。17日东北季候风加强,迫使舰队撤回吕宋西面海域补油,然后再次空袭台湾。[137]
1月21日早上,舰队开始派飞机攻击台湾各地机场及海港。日军的自杀飞机于中午发现美军第3分队,并先后击伤兰利号及提康德罗加号。第2分队在同日亦有遇袭,但未有受损。[138]傍晚提康德罗加号撤返乌利西,而企业号等则往北航行,预备空袭冲绳岛及硫磺岛。22日,舰队空袭了冲绳,并作详细摄影侦察,搜集情报,以作日后登陆之用。晚上舰队撤走,于26日返抵乌利西休整修理。[139]同日斯普鲁恩斯接替哈尔西指挥美军舰队,编制上改为第五舰队,而快速航空母舰编队亦再次易名,为第58特遣舰队,由米契尔指挥。[140]
硫磺及琉球群岛战事
[编辑]硫磺岛战役
[编辑]1945年2月10日,第五舰队鱼贯离开乌利西,前往空袭日本本土。企业号继续担任夜战航母分队旗舰,同行舰尚有萨拉托加号。舰队先往东北,于12日在天宁岛与陆战队作演习,然后加速往北前进,准备空袭东京。[141]
2月16日,舰队先派五波战机,扫荡东京湾一带的机场。第3分队的战几率先抵达东京上空,并攻击了港口设施;而第2分队虽遭遇近百架日机拦截,但击落日机近40架。中午米契尔派轰炸机空袭东京大田区等地的工厂;傍晚则派企业号的夜间战斗机攻击机场。17日舰队前往硫磺岛,预备支援即将登陆的美军。[142]
2月19日,美国陆战队开始登陆硫磺岛,硫磺岛战役爆发。由于登陆部队及舰队都需要夜间战斗机保护,米契尔将企业号留下保护舰队,而萨拉托加号则保护登陆部队。然而萨拉托加号在21日甫进入执勤岗位,便遭日本神风特攻队重创,被迫撤出战争。无奈之下,米契尔只好派企业号接替萨拉托加号。23日企业号暂时脱离快速航母舰队,加入支援陆战队的护航航空母舰阵列。当日下午4时25分起,企业号开始昼夜为陆战队提供战机掩护,其飞行作业一直到3月2日晚上11时30分,才因恶劣天气而暂时停止,创下美国航母持续最长的飞行作业纪录。6日陆军夜间战斗机陆续接管支援工作,而企业号则在9日离开琉磺岛,于12日返抵乌利西休整。[143]
冲绳战役
[编辑]3月14日,舰队离开乌利西,前往支援冲绳战役,并先空袭九州,削弱该处的日军空中力量。企业号被编入拉德福的第4分队,同行舰有旗舰约克城号、无畏号、兰利号及独立号。[144]
3月18日上午,舰队开始派出机队,空袭九州各地机场,但宇垣缠在美军攻击前,已派出仅余的飞机升空,正前往攻击第4分队,故美军收获不大。早上7时25分,企业号被日军轰炸机突袭,并被一枚炸弹击中。虽然炸弹因投弹高度过低而未有引爆,但企业号却遭友军的5吋防空炮弹破片击中,造成两死四伤。下午约克城号遭到日本飞机击伤,在抢修后继续作战。[145]次日第2分队的富兰克林号遭到自杀飞机重创。由于第2分队的航母多已受损,企业号及部分军舰临时调入第2分队,协助受损军舰撤退。20日企业号及富兰克林号再次遭受自杀飞机攻击,企业号虽勉强避过攻击,但再次遭到友军防空炮击中,造成数人死亡,并引爆企业号舰上的5吋防空炮弹,一度引起火灾。下午企业号扑灭火灾后,继续跟随舰队作战。22日企业号掩护受创的富兰克林号及胡蜂号离开战场,在24日一同进入乌利西维修。[146]
两次自杀飞机攻击
[编辑]4月5日,企业号离开乌利西,并在次日与伦道夫号会合。7日坊之岬海战爆发,而企业号两舰要到8日才与舰队会合,未能赶上参战。接着戴维森重组第2分队,并以企业号为旗舰,同行舰包括伦道夫号及独立号。舰队继续支援参与冲绳战役的陆战队。由于日军俘虏称将在11日发动大规模自杀飞机攻击,米契尔加紧战机警备。11日日军一如所料,在下午1时30分起大举进攻。2时5分,企业号的防空炮击伤了一架冲向埃塞克斯号的自杀飞机。该飞机即时转向攻击企业号,迫使企业号转向回避。虽然首轮攻击未有命中,企业号却因此转为顺风而驶,防空炮火的烟雾无法迅速吹散,影响防空炮手视野。不久另一架彗星轰炸机从后迫近,机翼撞上两座40毫米防空炮之间,而所携炸弹则在舰侧右舷爆炸。炸弹使舰岛剧烈摇晃,支撑SK雷达的桅杆因此受损,造成雷达无法运作;舰体部分发电机以及螺旋桨齿轮也受损失灵。 [147]
下午3时,企业号再次遭到自杀飞机攻击。一架彗星轰炸机突然从高空俯冲而下,并撞落企业号右舷外25呎海面,然后在水下爆炸。爆炸将大量碎片及飞行燃料炸上半空,然后洒落企业号的飞行甲板,引发火灾。虽然飞行甲板的火势很快便扑灭,但企业号仍被迫中止飞行作业48小时。攻击一共造成一死18人伤。[148]由于受损不轻,14日企业号离开舰队,返回乌利西作紧急维修。[149]
5月3日,企业号离开乌利西,在6日再与舰队会合。企业号加入薛曼指挥的第3分队,同行舰有旗舰埃塞克斯号、舰队旗舰邦克山号、伦道夫号及巴丹号,继续支援冲绳战役。[150]11日上午,邦克山号被日军轰炸机重创,迫使米契尔将舰队旗舰转到企业号。接着两日,企业号的夜间战斗机成功拦截日军自杀飞机,使舰队在白昼完全免于日军飞机攻击。[151]
不过到14日,企业号的防线终于被攻破。当日清晨时分,26架日军自杀飞机同时攻击舰队,舰队虽成功击落25架,但其中一架零式成功在云层藏匿,然后伺机进攻。6时56分该架零式突然在企业号上方俯冲,击中舰艏升降台及后方飞行甲板,然后随同炸弹在机库甲板爆炸。爆炸使舰艏飞行甲板严重扭曲,升降台彻底损毁,而舰艏亦无法隔开入水。攻击造成13人死68人受伤,并使企业号无法派出飞机。火灾虽然在半小时后扑灭,但企业号已无法执勤。次日米契尔将旗舰转到伦道夫号,而企业号则在16日离开舰队,途经乌利西及珍珠港,返回美国维修,自此未再参战。[152]
魔毯行动、退役与拆解
[编辑]1945年6月7日,企业号返抵普吉湾海军基地,并进入船坞维修。8月15日日本投降时,企业号仍在船坞之内。离开船坞后,9月初企业号参与首阶段魔毯行动,最后一次前往太平洋,到珍珠港搭载美军返国。25日企业号搭载1,141名乘客,前往纽约,在10月17日抵达。接着企业号留在纽约,并参与27日纽约海军日的庆祝活动。[153][154]
10月31日,企业号前往波士顿海军船厂稍作改装,以腾出更多空间搭载乘客。11月初企业号前往英国作另一次魔毯行动航行,在23日抵达南安普敦。期间英国第一海军大臣艾伯特·维克托·亚历山大(Albert Victor Alexander,后成为第一代希尔斯堡的亚历山大男爵)曾经登舰参观。按照英国皇家海军传统,第一海军大臣登上的舰只必须悬挂英国海军部的旗帜,而企业号亦遵从此传统。这是自1628年英国海军部成立以来,海军部旗帜首次在非英国舰只上升起。亚历山大在离开企业号时,将该面海军部旗帜送企业号留念。接着企业号搭载了4,668人返回美国。[155][153]
1946年1月1日,企业号最后一次离开港口,前往亚速尔群岛,并接载了3,557人。18日企业号返抵新泽西州贝永,在5月进入贝永船坞,预备退役。[156][153]
1947年2月17日,企业号在贝永退役,并自此在纽约封存。早在企业号预备退役前夕,美国国内已有声音要求将企业号永久保留。1945年8月二战结束后,美国海军部长詹姆斯·福莱斯特曾向总统杜鲁门撰信,称企业号是海军在二次大战的绝佳象征,建议政府以战争纪念物方式保留企业号,并获杜鲁门同意。当时美国海军并没有保留军舰的传统,全国只有宪法号及星座号两艘帆船在行政指令下获得保留。1946年,海军先后向纽约州、新奥尔良、波特兰及西雅图等地政府提出捐赠,但各地均以维护成本过高为由而拒绝。1948年11月,新任海军部长约翰·苏利民(John L. Sullivan)只好向杜鲁门提出延迟捐赠计划。[157]
企业号自此继续在贝永封存。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企业号在1951年被重编为攻击航母,舷号改为CVA-6;到1953年企业号又成为首批重编为反潜航母的军舰,舷号改为CVS-6。然而企业号显然无法在喷气机年代继续服役,故此海军并没有对企业号作任何改动。不过,企业号并没有自此被公众遗忘。1949年,旧金山科学及工业博物馆(San Francisco Museum of Science and Industry)曾提议海军将企业号调到旧金山的金银岛海军基地,并改装为博物馆及实验室两用舰,但海军却以转移费用过高为由拒绝。[158]此外,当金凯德上将在1950年退役时,也特意在企业号上举行退役典礼。金凯德本人在圣克鲁兹海战曾以企业号为旗舰。企业号的老兵则在1954年成立老兵联谊组织。[157]
1956年10月2日,海军将企业号从海军名册除籍,预备出售拆解,在退伍老兵中引起极大回响。企业号的老兵组织(由退役上将哈尔西率领)即时向海军及国会抗议。1957年5月22日,美国参议员、企业号老兵沃伦·麦格努森向国会提出第96号联合决议案,要求海军部长将企业号转交老兵组织,并置于华盛顿特区永久保留。这项议案在参众两院获得支持,并获时任总统艾森豪威尔于1957年8月28日签署生效。不过,决议案却同时要求老兵组织必须在半年内筹募二百万美金,以支付舰艇保存费用,否则海军部长将可在半年后出售企业号。[159]
由于时间紧绌、金额过高及经济不景,筹款运动最终失败。结果,老兵组织与海军达成妥协,放弃保留企业号,换取以下三项条件:第一,正在建造的全球第一艘核动力航空母舰须命名为企业号;第二,组织可以10,000美元的低价捐款,将建造中的海军及陆战队纪念球场两座升降机大楼命名为企业;第三,海军须捐赠企业号可留为纪念的物品或建筑。按照起初的协定,海军打算把企业号独特的三脚桅杆放置到纪念球场的升降机大楼顶部,并充当海军旗的旗杆。然而场馆建筑师却大力反对,指此举会令维修非常困难,海军最终只好作罢。[160]后来,由于企业号的拆解地点在新泽西州卡尼,舰体必须通过布鲁克林大桥的高度限制才可抵达,结果企业号的三脚桅杆被提早拆毁。[157]
1958年7月1日,企业号舰体以561,333美元出售。同年秋季企业号开始拆解,工序在1960年3月完成。[161][157]
荣誉及纪念
[编辑]企业号在太平洋战争一共获得20枚战斗之星,为美国海军舰艇之最;排行第二的圣地亚哥号总共获得18枚战斗之星,企业号亦是美国第一艘获颁美国总统部队嘉许奖的航空母舰。1995年5月15日,美国国防部向企业号等追赠第16特遣舰队嘉奖,以表扬舰队空袭东京。企业号所获的全部军事荣誉见下:[162]
美国总统部队嘉许奖 | 海军部队嘉奖 |
美国防御服役奖章: “舰队”横扣 |
美国战役奖章 | 太平洋战争奖章: 20枚战斗之星 |
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奖章 | 菲律宾总统部队嘉许奖 | 菲律宾解放奖章: 一枚战斗之星 |
目前企业号仍有数项遗物留落民间。企业号在圣克鲁兹海战升起的美国国旗,现存放于彭萨科拉的海航博物馆展出。企业号舰艉的舰名钢板亦没有拆毁,由船坞工人转送给新泽西州河谷镇(River Vale),并在当地展出。至于企业号的舰钟则在1950年转移到海军官校。[163]
文化描写
[编辑]- 1976年电影《中途岛》
- 2019年电影《决战中途岛》
- 战列舰世界等舰船游戏企划创作了以该级战舰为原型的变种形象
- 战列舰少女,碧蓝航线,深渊地平线,黑潮:深海觉醒,拂晓:胜利之刻,胜利佳丽等舰船拟人企划创作了以该舰为原型的拟人化形象。
参见
[编辑]相关条目
[编辑]- 舰队解难演习
- 太平洋战争
- 偷袭珍珠港
- 空袭东京
- 中途岛海战
- 东所罗门海战
- 圣克鲁斯群岛战役
- 瓜达尔卡纳尔海战
- 伦内尔岛海战
- 马金岛战役
- 塞班岛战役
- 菲律宾海海战
- 台湾空战
- 莱特湾海战
- 莱特岛战役
- 硫磺岛战役
- 冲绳战役
- 神风特攻队
- 企业号航空母舰 (CVN-65)
注释
[编辑]资料出处
[编辑]- ^ Friedman 1983,第392页Sumrall 1990,第141-142页
- ^ 2.0 2.1 2.2 2.3 2.4 企業號老兵網站:USS Enterprise CV-6: 1933-1940. [2012-05-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25).
- ^ 3.0 3.1 3.2 3.3 3.4 STArchive: A History of Ships Named Enterprise. [2021-02-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20).
- ^ 4.0 4.1 Nofi 2010,第241页
- ^ Nofi 2010,第241-243页
- ^ Nofi 2010,第243-244页
- ^ Nofi 2010,第244-245页
- ^ Nofi 2010,第245页
- ^ Nofi 2010,第245-246页
- ^ Nofi 2010,第246页
- ^ Nofi 2010,第262页
- ^ Stafford 2002,第19页
- ^ Morison 1988,第121-122页 第3册。
- ^ Morison 1988,第122页 第3册。
- ^ Morison 1988,第122页 第3册;Stafford 2002,第23-30页企业号老兵网站:USS Enterprise CV-6: 1941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Morison 1988,第216-217, 241页 第3册;Stafford 2002,第32-36页
- ^ 17.0 17.1 Morison 1988,第262-264页 第3册。
- ^ Morison 1988,第264-265页 第3册。
- ^ Morison 1988,第264-268页 第3册;Stafford 2002,第74页Sumrall 1990,第141-142页
- ^ Morison 1988,第391-392页 第3册。
- ^ Rose 1995,第48-74页Morison 1988,第394页 第3册。
- ^ Rose 1995,第77, 94页
- ^ Henry 2003,第84页
- ^ Morison 1988,第102页 第4册。
- ^ 25.0 25.1 Morison 1988,第103页 第4册。
- ^ Morison 1988,第114页 第4册。
- ^ Symonds 2011,第254-255页
- ^ Symonds 2011,第256-257页
- ^ Symonds 2011,第274-275页
- ^ Symonds 2011,第275-276页
- ^ Symonds 2011,第276-279页
- ^ Symonds 2011,第295-298页
- ^ Symonds 2011,第295-308页
- ^ Symonds 2011,第331-335页
- ^ Symonds 2011,第345-347页
- ^ Symonds 2011,第350-355页
- ^ Stafford 2002,第118, 122页
- ^ Stafford 2002,第123-124页Morison 1988,第14-16页 第4册。
- ^ Morison 1988,第58-63页 第4册。
- ^ Morison 1988,第83页 第4册。
- ^ Morison 1988,第87-89页 第4册。
- ^ Morison 1988,第89-91页 第4册。
- ^ Morison 1988,第92-99页 第4册;Stafford 2002,第149-151页
- ^ Morison 1988,第99-104页 第4册;Stafford 2002,第149-151页
- ^ Stafford 2002,第171页Sumrall 1990,第142页
- ^ Stafford 2002,第173页
- ^ Morison 1988,第201-209页 第5册。
- ^ Rose 1995,第236-240页
- ^ Morison 1988,第213-214页 第5册。
- ^ Morison 1988,第215-218页 第5册;Stafford 2002,第191-198页
- ^ Stafford 2002,第199-211页
- ^ Stafford 2002,第214-215页Morison 1988,第259-262页 第5册。
- ^ Stafford 2002,第225-241页Morison 1988,第263-269页 第5册。
- ^ Stafford 2002,第249-251页
- ^ Stafford 2002,第252-258页Morison 1988,第259-363页 第4册。
- ^ Stafford 2002,第261-271页
- ^ Sumrall 1990,第148-150页
- ^ Stafford 2002,第282-285页
- ^ Morison 1988,第114-118页 第7册。第一分队包括旗舰新约克城号、新列克星敦号及科本斯号,负责夺取制空权;第三分队有旗舰埃塞克斯号、邦克山号及独立号,负责攻击拉包尔及支援登陆塔拉瓦;第四分队则有旗舰萨拉托加号及普林斯顿号,作后备支援。
- ^ Morison 1988,第121-135页 第7册。
- ^ Stafford 2002,第300-308页Morison 1988,第143-144页 第7册。
- ^ Morison 1988,第190页
- ^ Morison 1988,第190页 第7册。
- ^ Morison 1988,第192-193页 第7册。
- ^ Stafford 2002,第313-315页Morison 1988,第194-197页 第7册。
- ^ Morison 1988,第208页 第7册。其时第2分队由蒙哥马利指挥,有旗舰埃塞克斯号、无畏号及卡伯特号;第三分队由薛曼少将指挥,下辖旗舰邦克山号、蒙特利号及科本斯号;第四分队由山姆·坚达(Samuel P. Ginder)少将指挥,下辖旗舰萨拉托加号、普林斯顿号及新兰利号。
- ^ Morison 1988,第219页 第7册。
- ^ Stafford 2002,第324-327页Morison 1988,第218, 257-258页 第7册。
- ^ Stafford 2002,第328-345页Morison 1988,第320页 第7册。
- ^ Morison 1988,第321-325页 第7册。
- ^ Stafford 2002,第346-347页
- ^ Morison 1988,第27-29页 第8册。
- ^ Stafford 2002,第347-348页;企业号1944年3月航海日记:Enterprise (CV-6) War Diary - March 1944 - Page 2 - WWII Archives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Enterprise (CV-6) War Diary - March 1944 - Page 3 - WWII Archives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Enterprise (CV-6) War Diary - March 1944 - Page 4 - WWII Archives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Enterprise (CV-6) War Diary - March 1944 - Page 5 - WWII Archives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Enterprise (CV-6) War Diary - March 1944 - Page 6 - WWII Archives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Enterprise (CV-6) War Diary - March 1944 - Page 7 - WWII Archives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第58特遣舰队行动-空袭帕劳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第2分队有旗舰邦克山号、新大黄蜂号、蒙特利号及卡伯特号,由蒙哥马利指挥;小李维同时指挥第3分队,包括其旗舰约克城号、舰队旗舰列克星敦号、普林斯顿号及兰利号;第5分队有旗舰萨拉托加号,在3月4日前往会合英国舰队,空袭沙邦市(Sabang)。
- ^ Stafford 2002,第347-357页Morison 1988,第29-34页 第8册。
- ^ Morison 1988,第36页 第8册。此时第1分队旗舰为大黄蜂号,由约瑟·J.·格洛克(Joseph J. Clark)少将指挥,下辖贝劳森林号、科本斯号及巴丹号;第2分队仍由蒙哥马利指挥,有旗舰邦克山号、约克城号、蒙特利号及卡伯特号;第3分队由小李维指挥,有旗舰企业号、列克星敦号、普林斯顿号及兰利号。威利斯·李的五艘战列舰:北卡罗来纳号、印第安纳号、马萨诸塞号、南达科他号及亚拉巴马号,随同第3分队作战,以预防日军联合舰队攻击,后来则分成第七分队单独作战。
- ^ Morison 1988,第37页 第8册。
- ^ Stafford 2002,第357-370页Morison 1988,第38-41页 第8册。
- ^ Morison 1988,第174页 第8册。第1分队由格洛克少将指挥,有旗舰大黄蜂号、约克城号、贝劳森林号及巴丹号;第2分队由蒙哥马利少将指挥,有旗舰邦克山号、胡蜂号、蒙特利号及卡伯特号;第4分队由威廉·赫利尔(William K. Harrill)少将指挥,有旗舰埃塞克斯号、兰利号及科本斯号。
- ^ Stafford 2002,第371-386页Morison 1988,第175, 234-237页 第8册。
- ^ Morison 1988,第240, 250-251页 第8册。
- ^ Morison 1988,第251-256页 第8册。
- ^ Morison 1988,第260页 第8册。
- ^ Morison 1988,第262-263页 第8册。
- ^ 85.0 85.1 Morison 1988,第263-274页 第8册。
- ^ Stafford 2002,第391-392页Morison 1988,第266-267页 第8册。
- ^ Morison 1988,第268页 第8册。
- ^ Stafford 2002,第393-394页Morison 1988,第270-271页 第8册。
- ^ Morison 1988,第272页 第8册。
- ^ Stafford 2002,第396-397页Morison 1988,第274-276页 第8册。
- ^ Morison 1988,第273-274页 第8册。
- ^ Stafford 2002,第400-402页Morison 1988,第290-294页 第8册。
- ^ Stafford 2002,第402-407页Morison 1988,第295-301页 第8册。
- ^ Morison 1988,第301页 第8册。
- ^ Morison 1988,第302页 第8册。
- ^ Morison 1988,第303页 第8册。
- ^ Stafford 2002,第408-414页Morison 1988,第304页 第8册。
- ^ Morison 1988,第307页 第8册。
- ^ Morison 1988,第307-309, 311页 第8册。
- ^ Morison 1988,第311-313页 第8册。
- ^ Stafford 2002,第416-417页
- ^ Stafford 2002,第419-420页
- ^ 103.0 103.1 103.2 第38特遣舰队行动-莱特湾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8月26日时,第一分队由老约翰·席德尼·麦凯恩中将指挥,下辖旗舰胡蜂号、大黄蜂号、科本斯号及蒙特利号;第二分队由杰拉德·波根(Gerald F. Bogan)少将的第二分队,同行舰有旗舰无畏号、邦克山号、卡伯特号及独立号;第三分队由薛曼指挥,下辖旗舰埃塞克斯号、舰队旗舰列克星敦号、兰利号及普林斯顿号。
- ^ 104.0 104.1 Morison 1988,第13页 第12册。
- ^ Stafford 2002,第420-428页
- ^ Stafford 2002,第428-430页
- ^ Stafford 2002,第430-433页Morison 1988,第91页 第12册。
- ^ Stafford 2002,第434-442页Morison 1988,第93页 第12册。
- ^ Stafford 2002,第443-444页Morison 1988,第94页 第12册。
- ^ Morison 1988,第95-100页 第12册。
- ^ Stafford 2002,第445-449页Morison 1988,第101页 第12册。
- ^ Morison 1988,第101-104页 第12册。
- ^ 第38特遣舰队行动-莱特湾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24日海战爆发前,美军四支航空母舰分队如下:第1分队仍由麦凯恩中将指挥,下辖旗舰胡蜂号、大黄蜂号、汉考克号(于22日调自第2分队)、科本斯号及蒙特利号,蒙哥马利则于30日接替麦凯恩;第2分队继续由波根指挥,下辖旗舰无畏号、卡伯特号及独立号,而邦克山号则于23日撤返普吉湾海军船坞维修;第3分队的指挥仍为薛曼,航空母舰编制不变(分队旗舰埃塞克斯号、第38特遣舰队旗舰列克星敦号、普林斯顿号及兰利号);第4分队续由戴维森少将指挥,有旗舰富兰克林号、企业号、圣哈辛托号及贝劳森林号。
- ^ 114.0 114.1 Morison 1988,第175页 第12册。
- ^ Morison 1988,第182-183页 第12册。
- ^ Morison 1988,第184-186页 第12册。
- ^ Morison 1988,第189页 第12册。
- ^ Morison 1988,第190页 第12册。
- ^ Morison 1988,第192页 第12册。
- ^ Morison 1988,第193-195, 320页 第12册。
- ^ 121.0 121.1 121.2 Morison 1988,第322-328页 第12册。
- ^ Morison 1988,第308-312页 第12册。
- ^ Morison 1988,第329页 第12册。
- ^ Morison 1988,第331页 第12册。
- ^ Morison 1988,第341-342页 第12册。
- ^ Stafford 2002,第474-477页Morison 1988,第342页 第12册。
- ^ 127.0 127.1 127.2 第38特遣舰队行动-莱特湾-11月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11月1日,美军四支航空母舰分队如下:第1分队由蒙哥马利指挥,下辖旗舰胡蜂号、大黄蜂号、汉考克号、科本斯号及蒙特利号;第2分队由波根指挥,下辖旗舰无畏号、卡伯特号及独立号;第3分队由薛曼指挥,有旗舰埃塞克斯号、第38特遣舰队旗舰列克星敦号、提康德罗加号、普林斯顿号及兰利号。受创的富兰克林号与贝劳森林号在11月初抵达乌利西,然后返回美国修理。
- ^ Morison 1988,第353页 第12册。
- ^ Morison 1988,第356页 第12册。
- ^ Stafford 2002,第481-483页
- ^ Stafford 2002,第484-487页Morison 1988,第315-319页 第12册。第二分队由波根指挥,有旗舰列克星敦号、汉考克号(麦凯恩旗舰)、大黄蜂号及卡伯特号;第三分队由薛曼指挥,有旗舰埃塞克斯号、提康德罗加号、兰利号及圣哈辛托号。第12册。
- ^ Morison 1988,第88-91页 第13册。
- ^ Morison 1988,第164-165页 第13册。航空母舰将集中力量攻击补给;而炮舰则往攻击港内战列舰。
- ^ Stafford 2002,第489页Morison 1988,第165-166页 第13册。第2分队为轰炸主力,第1及3分队则主力派战机夺取制空权。
- ^ Morison 1988,第168-170页 第13册。
- ^ Morison 1988,第170-171页 第13册。
- ^ Stafford 2002,第491-493页Morison 1988,第171-172页 第13册。
- ^ Morison 1988,第180-181页 第13册。
- ^ Stafford 2002,第495-496页Morison 1988,第182页 第13册。
- ^ Morison 1988,第183页 第13册。
- ^ Morison 1988,第21页 第14册。第1分队由格洛克指挥,有旗舰大黄蜂号、胡蜂号、本宁顿号及贝劳森林号;第2分队由戴维森指挥,有旗舰列克星敦号、汉考克号及圣哈辛托号;第3分队由薛曼指挥,有旗舰埃塞克斯号、邦克山号(舰队旗舰)及科本斯号;第4分队由拉德福指挥,有旗舰约克城号、伦道夫号、兰利号及卡伯特号。
- ^ Morison 1988,第22-25页 第14册。
- ^ Stafford 2002,第504-506页Morison 1988,第52-57页 第14册。
- ^ 第58特遣舰队行动-冰山行动-至1945年4月7日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第1分队与硫磺岛战役时相若;第2分队旗舰改为富兰克林号,同行舰有伦道夫号及圣哈辛托号。列克星敦号在3月初随舰队到乌利西后,返回美国普吉湾维修;而伦道夫号在3月11日于港内被自杀飞机攻击受创,要到4月7日才启程往会合舰队。卡伯特号在此时加入第3分队。由于第2及第4分队屡屡受创,使舰只在作战期间有多次转移,编制并不持续完整。
- ^ Stafford 2002,第509-511页Morison 1988,第94-95页 第14册。
- ^ Stafford 2002,第509-518页Morison 1988,第94-97页 第14册。
- ^ Stafford 2002,第509-524页
- ^ Stafford 2002,第524-525页Morison 1988,第210页 第14册。
- ^ Stafford 2002,第527页
- ^ 第58特遣艦隊行動-冰山行動-1945年4月8日至5月28日. [2012年5月22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年7月16日).
- ^ Stafford 2002,第530-534页Morison 1988,第262-263页 第14册。
- ^ Stafford 2002,第534-538页Morison 1988,第263-264页 第14册。
- ^ 153.0 153.1 153.2 企業號老兵網站:USS Enterprise CV-6: 1945. [2012-05-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20).
- ^ Stafford 2002,第540-542页
- ^ Stafford 2002,第542页
- ^ Stafford 2002,第542-543页
- ^ 157.0 157.1 157.2 157.3 企业号老兵网站:USS Enterprise CV-6: 1946-1958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Information Concerning the Preservation of USS Enterprise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Scrapping the Big E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Ewing 1982,第97-100页
- ^ Ewing 1982,第100-101页
- ^ Ewing 1982,第100-103页
- ^ Ewing 1982,第105-107页
- ^ Navsource網站:Aircraft Carrier Photo Index: USS ENTERPRISE (CV-6). [2012-05-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11).
- ^ 企業號老兵網站:Remembering Enterprise. [2012-05-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0-21).
参考资料
[编辑]- Ewing, Steve, USS Enterprise (CV-6): The Most Decorated Ship of World War II, Missoula, Montana: Pictorial Histories Publishing Company, 1982 (英语)
- Friedman, Norman, U.S. Aircraft Carriers: An Illustrated Design History, Annapolis, Maryland: Naval Institute Press, 1983, ISBN 0-87021-739-9 (英语)
- Henry, Chris, Battle of the Coral Sea, Annapolis, Maryland: Naval Institute Press, 2003, ISBN 1-59114-033-1 (英语)
- Morison, Samuel Eliot, History of United States Naval Operations in World War II 3, Boston: Little, Brown and Company, 1988 (英语)
- Morison, Samuel Eliot, History of United States Naval Operations in World War II 4, Boston: Little, Brown and Company, 1988 (英语)
- Morison, Samuel Eliot, History of United States Naval Operations in World War II 5, Boston: Little, Brown and Company, 1988 (英语)
- Morison, Samuel Eliot, History of United States Naval Operations in World War II 7, Boston: Little, Brown and Company, 1988 (英语)
- Morison, Samuel Eliot, History of United States Naval Operations in World War II 8, Boston: Little, Brown and Company, 1988 (英语)
- Morison, Samuel Eliot, History of United States Naval Operations in World War II 12, Boston: Little, Brown and Company, 1988 (英语)
- Morison, Samuel Eliot, History of United States Naval Operations in World War II 13, Boston: Little, Brown and Company, 1988 (英语)
- Morison, Samuel Eliot, History of United States Naval Operations in World War II 14, Boston: Little, Brown and Company, 1988 (英语)
- Nofi, Albert A., To Train the Fleet for War: The U.S. Navy Fleet Problems, 1923-1940, Annapolis, Maryland: Naval Institute Press, 2010, ISBN 978-1-884733-69-7 (英语)
- Rose, Lisle A., The Ship that Held the Line: The USS Hornet and the First Year of the Pacific War, Annapolis, Maryland: Naval Institute Press, 1995, ISBN 1-55750-729-5 (英语)
- Stafford, Edward P., The Big E: the Story of the USS Enterprise, Annapolis, Maryland: Naval Institute Press, 2002, ISBN 1-55750-998-0 (英语)
- Sumrall, Robert F., The Yorktown Class, Warship, 1990: 132–150 (英语)
- Symonds, Craig L., The Battle of Midway,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1, ISBN 978-0-19-539793-2 (英语)
- Naval War in Pacific 1941-1945 [美国海军舰队于太平洋战争调配列表]. [2012-07-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0-28) (英语).
- NavSource Online: Aircraft Carrier Photo Archive. [2012-07-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2-25) (英语).
- USS Enterprise CV-6 [企业号老兵网站]. [2012-07-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25) (英语).
- WWII Archives [第二次世界大战数据库]. [2012-07-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6-22) (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