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尔塔会议
此条目需要补充更多来源。 (2014年3月21日) |
日期 | 1945年2月4日 | 至1945年2月11日
---|---|
地点 | 苏联雅尔塔里瓦几亚宫 |
参与者 | 美国总统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 英国首相温斯顿·丘吉尔 苏共中央总书记兼苏联人民委员会主席约瑟夫·斯大林 |
结果 | 苏联同意加入对日战争,加速了二战的结束,奠定了美国与苏联主导的雅尔塔体系,造成许多影响至今的主权争端 |
雅尔塔会议(英语:Yalta Conference;俄语:Ялтинская конференция,罗马化:Yaltinskaya konferentsiya),又称克里米亚会议(英语:Crimea Conference),会议代号阿尔戈(英语:Argonaut)。会议的结果之一《雅尔塔协定》(英语:Yalta Accordance;俄语:Ялтинское соглашение,罗马化:Yaltinskoye soglasheniye),又称《雅尔塔密约》,是美国、英国和苏联三国领袖——美国总统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英国首相温斯顿·丘吉尔和苏共中央总书记兼苏联人民委员会主席约瑟夫·斯大林于1945年2月4日至2月11日期间,在苏联克里米亚南部城市雅尔塔里瓦几亚宫内举行之一次首脑会议。这次会议,制定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后的世界新秩序和列强利益分配方针,形成了“雅尔塔体系”,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世界局势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这次会议是继1943年德黑兰会议后,第二次同盟国首脑会议,惟结论在1945年7至8月之波茨坦会议就有争议。许多人批评此次会议,使苏联及各国共产党得以控制中欧、东欧以及亚洲许多国家,主要是会中罗斯福以及丘吉尔都未尊重战时被占领国家之期望,将被苏联“解放”之国家先交由联合国代管[注 1]。此外,为争取苏联对日本宣战,包括帮助远在中国西南与日军僵持的中国从日本关东军手中夺取满洲国,会中部分内容“侵犯”中国权益甚大。会议的3份文件中,“雅尔塔协定”当时没有立即公布,其他国家并不知情,故有“雅尔塔密约”之称。
1944年6月,随着诺曼底登陆,盟军在德国西线展开大规模反攻,第三帝国已无力回天;而1944年4月至12月,日军贯穿中国大陆的一号作战却取得有效战果,攻占了能威胁日本本土的盟军战略轰炸机场。美英意识到以国军的战力难以招架日军,希望苏军能在东亚大陆展开对日作战。
1945年2月,美英认为有必要和苏联商讨德国战败后对欧的权力分配问题,并商讨下一步对日作战。对欧洲大陆,希望苏军加强对德攻势,基本原则以谁攻克的地区战后由谁控制,辅以对重要地区相互交换。在远东,自1944年6月起,B29从中国起飞对日本本土进行大规模无差别轰炸,但随着日军“一号作战”反扑,华东一带的机场被日军占领,此举迫使盟军采取跳岛战术,开始把对日作战的重点从海战转向陆战;1944年10月在道格拉斯·麦克阿瑟将军领导下,美军在菲律宾开展一系列登陆战,终于1945年2月4日,B29从菲律宾的机场起飞重开对日本本土的轰炸,但因航程过远筹载有限,李梅展开了烧夷弹战术试验,后来证明使用有限的弹量取得了更强的效果;此时东亚大陆的战况即显滞后,日军占领大片中国土地,对太平洋上美军的侧翼构成威胁;而满洲地区则透过满洲国拥有大片土地,重工业设施,70万关东军尚未直接参战。因此美英在规划2月19日再次跳岛进攻硫磺岛以便将战略轰炸机场进一步推前的同时,希望苏联尽快转入对东北亚日军的进攻,打消日本依托东亚、东北亚,与盟国长期僵持并得以谈判的念头。
背景
[编辑]1944年7月19日,美国总统罗斯福致函苏联领导人斯大林,希望再次举行美、英、苏三国首脑会议。斯大林回信表示,他要亲自指挥苏军对德作战,不可出席。1944年10月,英国首相丘吉尔赴莫斯科会晤斯大林,英苏单独讨论欧洲和巴尔干问题。美国驻苏大使哈里曼以观察员身份列席丘吉尔与斯大林之会谈(史称第四次莫斯科会议)。1944年12月,哈里曼奉命拜会斯大林,询问苏联有关参加对日作战及参战条件等事项。1944年底,三国一致同意三国首脑再次会晤[1]。
在1945年2月4日至11日,三巨头——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温斯顿·丘吉尔和斯大林聚集在克里米亚半岛的雅尔塔(俄罗斯帝国末代皇帝尼古拉二世的行宫里瓦几亚宫)举行会议。这是二战期间,继1943年的德黑兰会议之后,盟国领袖的第二次重要会议。罗斯福去世后,再举行波茨坦会议。
这次会议在苏联境内进行,是因为斯大林拒绝到黑海雅尔塔行宫以外开会。结果,丘吉尔和罗斯福必须再度远涉重洋。
会前未邀请中华民国国民政府主席蒋中正参加[2]。因罗斯福极度鄙视蒋介石的指挥能力,蒋介石又拒绝交出作战指挥权,罗斯福为防中国战线溃败,必须牺牲中国权利换取斯大林对日宣战[3]。
概观
[编辑]三巨头各自带来自己之议程。罗斯福希望游说苏联终止与日本不作战的协定、对日宣战,并且支持盟国在太平洋作战;丘吉尔希望斯大林在东欧战后能放弃部分控制权,自由选出民主政府;斯大林则认为战争中苏联付出巨大代价,希望控制东欧,因为对苏联的战略布局极重要。
还有,三方领袖尚须建立章程以管理战后的德国。1943年,威廉·克里斯林·布利特之论点预告“红色阿米巴变形虫”正进入欧洲。1943年12月底时,战线仍在苏联境内;到了1944年8月,苏联红军已经在波兰及罗马尼亚境内,且继续向西前进[4]。会议进行时,格奥尔吉·朱可夫元帅之部队已经到达柏林40英哩外地方,斯大林自信可在会议上采取强势以争取条件,而罗斯福则希望斯大林承诺苏联加入联合国。
“对于俄国人来说,波兰问题不仅是荣誉问题,而且是安全问题。在整个历史上,波兰一直是敌人入侵俄国的走廊,波兰是关系到俄国生死存亡之问题。”
——斯大林,Berthon & Potts 2007,第285页
因此,斯大林清楚表达他对于波兰的所求是没有谈判空间:苏联将从波兰东部获得领土,而波兰将扩张西面领土作为补偿。在这个要求下,波兰西面数以百万计的德国人将要离开。尽管建立了一个共产党政府,斯大林答应波兰会有自由选举。1947年1月波兰举行选举,结果在1949年,波兰就成为社会主义国家。
会议伊始,罗斯福和丘吉尔即要求苏联在打败德国后也需加入对日作战;斯大林则表示苏日之间没有如同苏德间的巨大冲突,不愿单方面毁约,在苏日互不侵犯条约将于1946年4月到期之前对日发动进攻;罗斯福为此向属下表示焦虑。有人认为罗斯福要求苏联对日宣战之焦虑是多余;事实上,斯大林很紧张能否一雪昔年日俄战争之失败;他也想得回昔年损失之领土,并扩张苏联的影响力及于东亚。
不过,对于罗斯福是否有意让红军登陆日本本土,就存在“争议”。1945年,美军在2月雅尔塔会议后即在西太平洋开展2月硫磺岛战役、4月冲绳战役等一系列夺岛战,遭遇日军强烈抵抗,伤亡惨重,美军与日军伤亡比从菲律宾的1:5升至冲绳的1:2,预计进攻日本本岛,至少需付出伤亡美军百万,英军五十万的代价。罗斯福本人一直希望苏联亦出兵日本本岛,分担一部分伤亡代价,并焦虑苏联是否肯对日宣战。且罗斯福同意了由苏联进攻柏林,以避免英美军队伤亡。1945年4月12日,在苏联进攻柏林的前4天,罗斯福去世。
1945年8月6日和9日,美国在日本投下两颗原子弹,8月8日苏联全线出兵百万对日本宣战;与夺岛战遇到的下层日军强烈抵抗截然相反,日本上层在双重压力下于8月10日6时通过中立国瑞典、瑞士向盟国转达,在保证天皇地位的前提下有条件投降;后在未获答复的情况下于8月15日由昭和天皇广播宣布无条件投降。投降之快出乎盟国意外。
罗斯福的幕僚和继任者杜鲁门副总统,对罗斯福是否有意让红军登陆日本本土,就存在“争议”。原本有美国将领希望能以无差别战略轰炸迫使日本投降,从而避免登陆战的巨大伤亡;继罗斯福之位的杜鲁门,在日本投降后,更宣称使用原子弹即可结束战争;均希望避免红军攻进日本本土,使苏联无法如在德国般地瓜分日本的利益。
实际李梅于2月提出的烧夷弹战术,在日本则取得比在欧洲使用的高空轰炸更好的效果,造成的伤亡比后来的原子弹攻击还要多。日本本土非但没有因B-29轰炸造成的伤亡退缩,甚至上下宣扬“举国玉碎”。同时各国民间对原子弹缺乏认识,日本自广岛受轰至无条件投降间隔仅9天,辐射后效尚未体现,原子弹造成的直接伤亡有限,直观上只是一个大炸弹。日本籍希望苏联中立,决心以满洲为依托,僵持、拒绝投降且最终迫使盟国与其谈判,使盟国无法如在德国般地瓜分日本的利益。
作为一个附带影响,俄国人并没有因此解决当初日本南千岛群岛的主权问题至今。
会议重点
[编辑]20世纪德国领土范围的演变 |
---|
- 协定最重要是纳粹德国无条件投降,这样保证盟国团结,盟国任何一方都不可能和纳粹有任何谈判空间。战后德国和柏林将被分成四个占领区。在德国统一前,柏林将由四国占领。 德国被分裂,美英苏认为这是“今后和平与安全的必要条件”。
- 斯大林同意法国将在德国和奥地利拥有第四个占领区,但必须成立于美国和英国区以外;并同意法国有资格进入同盟国对德国控制委员会。
- 德国将会进行非军事化和去纳粹化。
- 德国战争赔款部分以强迫劳动形式来支付。
- 建立一个位于苏联之赔偿理事会。
- 波兰地位问题。盟国同意重组当时之波兰政府,加入其他组织,例如波兰临时政府进行民主选举,但排除了1939年所成立的波兰流亡政府参与其中。
- 波兰东部边界将按照寇松线,同时波兰将从德国得到西部领土补偿,而精确的边界将晚些决定。
- 斯大林承诺允许在波兰自由选举。
- 无视苏联和南斯拉夫战俘意愿,他们将会被送回国。
- 斯大林同意在击败德国以后三个月内,加入对日本作战。苏联战胜日本后,将可收复库页岛南部、获得千岛群岛,并保障其在大连港、中东铁路、南满铁路的利益,以及恢复俄罗斯海军在旅顺口的租赁作为报酬。
- 罗斯福得到斯大林承诺,苏联将加入联合国,同意联合国安全理事会五个常任理事国均将享有否决权。
- 纳粹战犯都会惩处,并绳之以法。
- 将成立一个“决定分裂德国之委员会”。委员会将决定德国是否要分成六个国家,如果要分割,几个新德意志国家之间的边界和相互关系又将如何确定。
- 成立新国际组织(联合国),取代失败的国际联盟。
会议协议
[编辑]1945年2月11日《苏联参加对日作战的协定》正式签字:
苏美英三大国领袖同意,在德国投降及欧洲战争结束后两个月或三个月内苏联将参加同盟国方面对日作战,其条件为:
二. 由日本1904年背信弃义进攻所破坏的俄国以前权益应须予恢复,即:
甲、库页岛及临近一切岛屿须交还苏联;
乙、大连商港须国际化,苏联在该港的优越权益须予保证,苏联之租用旅顺港为海军基地须予恢复;
丙、对担任通往大连之出路的中东铁路和南满铁路应设立一中苏合办的公司以共同经营之。经谅解,苏联的优越权益须予保证而中国须保持在满洲的全部主权。
三. 千岛群岛须交予苏联。
经谅解,有关外蒙古及上述港口铁路的协定,尚须征求得蒋介石委员长的同意。根据斯大林元帅的提议,美总统将采取措步骤取得该项同意。
三强领袖同意,苏联之此项要求须在击败日本后毫无问题地予与实现。
苏联本身表示准备和中国国民政府签订一项中苏友好同盟协定,俾以其武力协助中国达成自日本枷锁下解放中国之目的。
约瑟夫‧斯大林
富兰克林‧D‧罗斯福
温斯顿‧S‧丘吉尔[5]
会议达成的结果有:
- 所有被解放之欧洲国家内应该举行民主选举。
- 4月在旧金山进行就联合国成立之会议。基本确定联合国组织方式,采纳联合国安全理事会之主意。美国和英国同意当时属于苏联之乌克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和白俄罗斯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为联合国独立成员。
- 分裂德国,解散纳粹德军,德国不准再拥有军队。美英苏认为这是“今后和平和安全之必要条件”。
- 德国应该为“她对同盟国在战争中造成的之损失”负战争赔款。战争赔款可以以德国国家资源(机器、船只、企业所有等)、一段时间内应该支付的之偿款或劳动力的之方式赔偿。美国和苏联达成协议偿款总额约220亿美元。英国认为在当时偿款总额还无法估计。
- 暂时搁置战争罪问题。
- 一个“广泛民主临时政府”,应在波兰“尽快进行自由和不受他国控制、全民和秘密之选举”。
- 应在南斯拉夫建立一个保皇党和共产党联合政府。
- 暂时搁置关于意大利—南斯拉夫、意大利—奥地利、南斯拉夫—保加利亚、罗马尼亚、伊朗以及土耳其管理之黑海与地中海间之海峡使用之问题。
- 不论被俘苏联公民愿不愿意,一律遣返回苏联。
就未来德国问题之处理,雅尔塔协议相当含糊,用词也为后来东西德分裂诠释造就许多想像空间,亦有人认为这次会议为战后冷战之滥觞。
这次会议的结果,就事后来看,永远的改变了许多国家的命运(东欧诸国成为苏联卫星国、朝鲜半岛南北分裂、外蒙古独立和中国国共内战等),也悬留许多问题至今尚未解决。
后果
[编辑]雅尔塔会议是二战欧洲战事结束前及罗斯福总统去世前,最后一次的重要会议。东欧大部分地区的纳粹军队已被红军消灭了,所以斯大林有条件和美英谈判,结果苏联在东欧得到一个梦寐以求之缓冲区。过程中,一些小国利益因为要保持盟军内部稳定而被牺牲,苏联继续统治波罗的海国家:拉脱维亚、立陶宛和爱沙尼亚。
雅尔塔会议促使苏联对满洲关东军发动进攻,而苏联曾承认满洲国,将满洲作为独立的敌对国看待,随后中华民国与苏联签订《中苏友好同盟条约》,以苏联击败关东军后退出满洲为条件,允诺外蒙古在战后进行公民投票以决定其前途。最后在苏联和中华民国监视下,公民投票赞成独立。1946年1月,中华民国政府通知库伦方面,同意其独立;1947年7月28日,中华民国驻联合国代表徐淑希在联合国安理会发表演说,指责蒙古人民共和国军队入侵中国新疆,反对外蒙古加入联合国[6]。1955年12月13日,中华民国代表在安理会否决蒙古人民共和国加入联合国,理由是“蒙古是中国的一部分”。[7][8][9][10]1961年在美国和苏联的压力下,中华民国最终不得不在缺席的情况下让蒙古人民共和国加入联合国。
另一方面,雅尔塔会议更造成了今日的领土、领海问题。丘吉尔、罗斯福为了要让苏联参战,同意了斯大林的要求:“南库页半岛、北方四岛和部分的阿留申群岛归苏联所有,不得异议,苏联便参战。”在苏联参战之后美英又有部分反悔,造成了今日的北方四岛和靠近美国阿拉斯加州的几个离岛的经济海域、荷兰港外围的海底资源探勘等地的诸多国际问题。
经此会议后。苏联即对日宣战促成五日后日本投降,并一次性出动89个师包括1,500,000人、3,704辆坦克、1,852具自走炮、85,819部车辆及3,721架飞机进攻日本关东军控制下的满洲国。引发了其后的苏联占领满州及国共争夺接收满洲(今中国东北地区)问题。
参考文献
[编辑]引用
[编辑]- ^ 侯成德. 《苏美英首脑雅尔塔会议》. 中国世界史研究网. [2010年2月].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10-17).
- ^ 林思云. 《蒋介石的眼泪》. 中国报道周刊. 2003年5月18日 [2010年2月22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年1月24日).
- ^ 汪荣祖 <评说蒋介石> P283起
- ^ Traktuyev, Michael Ivanovich, The Red Army's Drive into Poland in Purnell's History of the Second World War, editor Sir Basil Liddell Hart, Hatfield, UK, 1981, vol.18, p.1920-1929
- ^ 《国际条约集》(1945-1947年),世界知识出版社,1962年版,页8-9
- ^ 徐淑希演說 認外蒙無入會資格 (pdf). 大公报. 1947年7月30日 [2013年5月23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年3月31日).
- ^ 因常任理事国投反对票而未获通过的决议草案或修正案各段 (PDF). 联合国. [2013-05-23].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4-03-23).
- ^ The veto and how to use it. BBC News Online. [2013-05-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7-26).(英文)
- ^ Changing Pattern in the Use of Veto in the Security Council. Global Policy Forum. [2013-05-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5-08).(英文)
- ^ Subjects of UN Security Council Vetoes. Global Policy Forum. [2013-05-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1-16).(英文)
来源
[编辑]- Berthon, Simon; Potts, Joanna, Warlords: An Extraordinary Re-creation of World War II Through the Eyes and Minds of Hitler, Churchill, Roosevelt, and Stalin, Da Capo Press, 2007, ISBN 978-0-306-81538-6
- Best, Geoffrey. Churchill: A Study in Greatness. London: Hambledon and London, 2001.
- Black, Conrad. Franklin Delano Roosevelt: Champion of Freedom. Cambridge, MA: Perseus Books Group, 2003.
- Clemens, Diane S. "Yalta Conference." World Book. 2006 ed. vol. 21. 2006, 549.
- "Cold War: Teheran Declaration.". CNN. 1998. 26 March 2006.
- Meacham, John. Franklin and Winston: An Intimate Portrait of an Epic Friendship. New York: Random House Inc., 2003.
- O’Neil, William L. World War II: a Student Companion. New York: Oxford UP, 1999.
- Perisco, Joseph E. Roosevelt’s Secret War. New York: Random House, 2001.
- “Portraits of Presidents: Franklin D. Roosevelt.” School Arts Magazine February 1999: 37. Student Research Center. EBSCO Host. Philadelphia. 2 Apr. 2006. Keyword: FDR.
- Snyder, Louis L. World War II. New York: Grolier Company, 1981.
- Sulzberger, C L. American Heritage New History of World War II. Ed. Stephen E. Ambrose. New York: Viking Penguin, 1998.
- Waring, J. G. A student's experience of Yalta
- "Yalta Conference." Funk and Wagnalls New Encyclopedia. World Almanac Education Group, 2003. SIRS DISCOVER. Philadelphia. 2 April 2006. Keyword: Yalta Conference.
外部链接
[编辑]- Foreign relations of the United States. Conferences at Malta and Yalta, 1945 Archive.is的存档,存档日期2012-12-05
- WW2DB: 雅尔塔会议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Protocol of proceedings of Crimea Conference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The Yalta Betrayal
- Mr Bush and the Riga axioms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Positive view on Yalta)
- MilitaryHistoryOnline Yalta Conference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How good was the Good War?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The Division of Europe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Online Documents Collection
- The Real Myths of Yalta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Special German series 2. The Committee on Dismemberment of Germany Allied discussions on the dismemberment of Germany into separate states, March 29, 1945. The commite was ordained at Yalta.
- Yalta casts its shadow 60 years on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BBC, February 7, 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