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嗣谌(?—?),山东登州府莱阳县人,军籍,明朝政治人物。
天启元年(1621年)辛酉科山东乡试举人,五年(1625年)乙丑科二甲第十一名进士。授户部主事,升员外郎、郎中,崇祯元年(1628年)出为归德府知府,升河南布政使司左参政、河南按察使[1]。
父董献策,县庠生,人称“老儒”,好学安贫,言动不苟,因子董嗣朴、董嗣谌贵,赠衡州府知府、再赠湖广布政使司参政。母王氏,治家严整,训督五子有成。五子:董嗣德、董嗣儒、董嗣醇、董嗣朴(山西按察司副使)、董嗣谌。妻赵氏(封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