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程
儒家 |
---|
儒家文化圈 |
二程,即指中国北宋理学家程颢、程颐兄弟。程颢世称“明道先生”;程颐世称“伊川先生”。二程为洛城伊川人,故其学说,称之为洛学,有《二程集》,故其学说有二程学派、二程儒学之称。
学说
[编辑]二程早年拜周敦颐为师,在哲学上发挥了孟子至周敦颐的性理学,建立了以“天理”为核心的理学体系。二程在学术上提出的最重要的命题是“万物皆只是一个天理”[1],认为阳阴二气和五行只是“理”或“天理”创生万物的材料。从二程开始,“理”或“天理”被作为中国哲学的最高范畴使用,亦即被作为世界的本体。二程而且提出人类社会的制度及与之相适应的社会道德规范,也都是“理”在人间社会的具体表现形态。二程的人性论,祖述子思孟子学派的性善论,但在性善论的基础上又进一步深化了,回答了性为什么至善、为什么会产生恶的因素等一系列问题。二程认为,人性有“天命之性”和“气质之性”的区别:前者是天理在人性中的体现,未受任何损害和扭曲,因而是至善无疵的;后者则气化而生的,不可避免地受到“气”的侵蚀,产生弊端,因而具有恶的因素。
著作
[编辑]二程儒学后来由朱熹发扬光大,在明朝成为官学,称为程朱理学。明代徐必达刊行有《二程全书》。清代涂宗瀛校有《二程全书》。1981年中华书局出版王孝鱼《二程集》校本,包括《遗书》、《外书》、《文集》、《易传》、《经说》、《粹言》,共计87.5万字:《遗书》即《河南程氏遗书》,由朱熹编定;朱熹又编定《外书》12卷,是《遗书》的补编;张栻编《文集》;《易传》即《程氏易传》,是程颐注解《周易》的心得;《经说》是程颐注解儒家四书四经(四书五经不含《礼经》)的著作;杨时编有《粹言》2卷。
影响
[编辑]程颢、程颐所创建的“天理”学说受到了后世历代皇帝的尊崇。宋宁宗嘉定十三年(1220年),谥程颢为“纯”,程颐为“正”。宋理宗淳祐元年(1241年),又追封程颢为“河南伯”,程颐为“伊川伯”,并“从祀孔子庙庭”。元明宗至顺元年(1330年),诏加封程颢为“豫国公”,程颐为“洛国公”。故程颢为“豫国纯公”,程颐为“洛国正公”。
差异
[编辑]程颢、程颐教育思想基本一致,但学术思想略有不同。
学术上,程颢主张“明心见性”,重视“气”,为学“力行”,影响了陆九渊。程颐主张“格物致知”,重视“理”,为学“穷理”,影响朱熹。
教育上,程颢、程颐想法一样,主张教育目的在于培养圣人,“圣人之志,止欲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圣人以天地为心,“一切涵容复载,但处之有道”,因此,教育必须以培养圣人为职志。在教育内容上,主张以伦理道德为其根本,“学者须先识仁。仁者蔼然与物同体,义、智、信,皆仁也。
程颢活泼自然,但程颐严肃刚正,神圣不可侵犯,甚至不通人情,实为后世所见的“道学脸孔”。在妇女贞操方面,程颐认为:“……凡取以配身也,若取失节者以配身,是己失节也。”有人问程颐曰:“寡妇贫苦无依,能不能再嫁乎哉?”,程颐则提出“绝对不能,有些人怕冻死饿死,才用饥寒作为借口,要知道,饿死事小,失节事大。”[2],作为衡量贤媛淑女的标准。朱熹(1130—1200)在〈与陈师中书〉也同意这样的说法:“昔伊川先生尝论此事,以为饿死事小,失节事大。自世俗观之,诚为迂阔;然自知经识理之君子观之,当有以知其不可易也。”主张妇女“从一而终”、压抑“人欲”。[3]
评价
[编辑]姜宸英曾概括说:“河南二程子以持敬之学教学者。其旨以严恭俨恪为要,其功始于动容貌、正颜色、出辞气之间,而推之至于尽性达天知命,盖作圣之基,学者无时而可离者也。”[4]
熊赐履称:“自尧舜以来,圣圣相传,不越一敬。敬者,彻上彻下,成始成终之道也。……二程既以一敬接千圣之传,而伊川则特为主一无适之解,又从而反复发明之,庶几学者有所持守,以为超凡入圣之地。朱子谓程氏之有功于后学,最是主敬得力。”[5]
注释
[编辑]参考书目
[编辑]- 葛瑞汉(A. C. Graham)著,程德祥等译:《中国的两位哲学家:二程兄弟的新儒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