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社会生物学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重定向自社會生物學家

社会生物学是数个科学学科的结合,藉考量社会行为演化优势来试图解释所有物种行为。它被视为是生物学社会学的一个分支,但它也借鉴了包括动物行为学演化学动物学考古学族群遗传学以至神经科学等学科的研究手段。在人类社会研究中,社会生物学与人类生态学演化心理学紧密相关。

社会生物学透过对社会性昆虫所进行的社会行为作调查,例如:择偶的模式、地域的争夺战、群体猎食,以及对虫群式社会本身的研究。正由于天择能够使动物演化出各种与天然环境作有用的互动方式,亦能使这些动物产生出对社会行为有利的遗传性演化。对于社会生物学应用于非人类,这学科是没有争议的。

尽管“社会生物学”一词至早出现于1940年代,1975年时,这个概念才获得了广泛认可。社会生物学的批评者主要是理查·路翁亭史蒂芬·古尔德,他们在哈佛大学成立社会生物研究团。他们认为,主于集中于社会生物学认为基因在人类行为扮演了中心角色的主张。他们认为:诸如“进取心”之类的遗传特质的转变能够透过各人在生物学上的差异作解释,而不一定是社会环境的产物。有不少社会生物学家却指出:先天与后天的关系其实很复杂。对于争议的回应,人类学家约翰·托比及心理学家里达·柯斯迈兹从社会生物学开展出演化心理学这条分支,透过回避有关人类在生物多样性的关连问题,使要研究的课题更为单纯及较少争议。

定义

[编辑]

艾德华·威尔森将社会生物学定义为人口生物学进化论向社会组织的延伸[1]

社会生物学的前提是,某些行为(社会和个人的行为)至少部分是遗传的,并且会受到自然选择的影响[2] 。社会生物学始于行为随时间演变的想法,类似于有关身体特征演变的想法。社会生物学预测动物将以经证明在进化上成功的方式发挥作用。此外,这可能导致形成有助于进化适应性的复杂社会过程。

社会生物学试图将行为解释为自然选择的产物。因此,行为被视为一种努力,以在人群中保存自己的基因。社会生物学的理论是,某些影响特定行为特征的基因或基因组合可以代代遗传[3]

与推崇互助的人类社会不同,刚占优势的雄狮常在其它幼狮成年前将其杀死。这种行为具有适应性,因为杀死其它幼狮消除了对自己后代的竞争,并使哺乳期的雌狮更快发情,从而使更多的他的基因进入种群。社会生物学家会认为这种本能的幼狮杀灭行为是通过成功繁殖的雄狮的基因所继承的,而非杀灭行为可能已经消失,因为那些狮子在繁殖方面不太成功[4]

历史

[编辑]

社会生物学在1975年艾德华·威尔森出版的代表作《社会生物学:新综合》中提出。威尔森先锋性的试图解释如利他行为攻击性育幼行为等社会行为的演化机制。虽然威尔森的书主要讨论的是动物行为,尤其是他的蚂蚁研究,但在最后的几页他讨论在人类行为方面运用这些学说的可能性。

社会生物学家认为动物或人类的行为无法仅以完全文化或环境的因素满意地解释,他们说为了完全了解行为必须针对其演化起源作分析。 如果达尔文的天择学说成立,则使生物有较大的机会存活和(或)繁殖遗传的行为机制会较可能出现在现在存在的生物。许多生物学家接受这在动物上成立,但对运用在人类演化却有极大的争议。

社会生物学家经常对本能性或直觉的行为感兴趣,他们对解释文化间的相似处比相异处更感兴趣。借由检验物种历史中天择压力以逻辑地解释行为如何被获得的。

举例来说许多哺乳动物物种的母亲包括人类非常保护她们的后代。社会生物学家提出的理由是这个行为随着时间演化可能因这有助物种生存,经过一段时间物种中那些没有表现此行为的个体可能失去她们的后代并最后灭绝。依这种模式社会行为就类似那些非行为的适应譬如说毛皮或嗅觉,因此社会生物学家可以争论行为之下的演化机制是遗传性的。

个体遗传优势通常无法解释较复杂的社会行为,但是遗传演化出现在社会团体的行动。对选择力反应的机制在团体中是可统计的并较决定个体的选择力易掌握。当解释社会团体中的行为时社会生物学的分析程序使用类似保险业或对局论所用的精算分析做范例或族群统计。

人类学家柯林·顿布尔发现另一个支持的例子有关一个非洲部落因极缺乏利他行为以致输掉对相邻部落的战斗。他的具争议性结论激起人类学家与记者们的反应。

威尔森经逻辑推演利他者必须繁殖他们所拥有利他遗传特质以使利他存在,当利他者浪费他们的资源在非利他者身上利他者会倾向灭绝,换句话说利他者必须实行慈善始于家中的伦理。

一个社会生物学的重要概念影响性情的基因彼此间达成平衡,利他的基因扩张的同时依赖的基因也会扩张。

现时,人类有不少行为都难以用传统的生物发展学说来解释[4],透过社会生物学,可以尝试去了解这些特殊事例的发生可能。

理论

[编辑]

社会生物学家认为,人类行为以及非人类动物行为可以部分解释为自然选择的结果。他们认为,为了充分理解行为,可从演化的角度对行为进行分析。

自然选择是进化论的基础。增加生物体生存和繁殖能力的遗传性状的变异将在后代中得到更大的体现,即,它们将被选择。因此,使生物在过去有更大生存或繁殖机会的遗传行为机制更可能在目前的生物中存活。生物学家已经多次证明动物中存在遗传的适应行为,这已成为进化生物学的基础。

社会生物学基于两个理论前提:

  • 某些行为特征是遗传的。
  • 遗传的行为特征已通过自然选择得到磨练。 因此,这些特征可能在物种演化的环境中具有“适应性”。

社会生物学使用尼古拉·丁伯格(Nikolaas Tinbergen)的四类问题和对生物行为的解释。有两种解释,其一是在个人层面上。物种层面的解释是:

争议

[编辑]

将社会生物学套用到人类立刻引起了争议,许多人如古尔德、路翁廷怕社会生物学是生物决定论,将被用来就如过去类似的思想以改变现状、分出统治菁英、承认威权政体。他们指出这是二十世纪初的社会达尔文主义优生学,而近一点的例子是七零年代具争议的智商测验就是对演化学科应用在人类的警示。

他们认为威尔森导出了一个自然谬论,数位学者反对威尔森的社会生物学并组成社会生物研究团来反制他的想法。

其他批评者认为威尔森的理论就如后继的认同者一样并未获得科学上的支持,反对者针对早期社会生物学者的种族优越假设以及其导出结论所用样本和数学方法。许多站不住脚的早期结论被攻击。

社会生物学家被指控为超适应论者,认为所有的型态和行为必须是演化上有利的适应。

另外以哲学性的立足点,科学之所以与伪科学不同是因其可以经新的科学理论改动,他们认为社会生物学的提倡者不许理论的更动因此是伪科学。

威尔森和其支持者藉否认威尔森有其政治目的反驳这些批评,威尔森个人接受许多自由派的政治观点并因他直率的环境主义而受同情。他们辩称科学家有发掘真实的责任不论其政治正确与否,他们辩称社会生物学并不一定就如许多批评指出的导向特定的政治理想。

许多后进的社会生物学家包括Robert Wright, Anne Campbell, Frans de Waal 和 Sarah Blaffer Hrdy 利用社会生物学争论许多相当不同的论点。

语言学家诺姆·乔姆斯基意外地替社会生物学的研究方法辩护,他也是用相同方法在语言学上的研究。但是他也大致批评了社会生物学家实际上关于人类在缺乏支持下作结论。他也注意到一位无政府主义者彼得·克鲁泡特金在其写的书《互助:一个演化的变因》提到类似的争议虽然他注重利他更重于攻击性,并提出无政府社会是可行的因为人类行善的本质。他指出社会生物学家的宣称超出了不太多的证据所能支持的范围。[5]

威尔森的辩护者也宣称批评者过度夸大了生物决定论的程度。他从来没要指出什么该做,在他作品中仅是叙述性不是预言性的案例。

科学与社会生物学

[编辑]

双胞胎研究提供了行为特质如创造力、外向和攻击性介于45%到75%遗传相关,智力有大约80%相关。

科学性的社会生物学通常进行研究程序:找到一项演化稳定策略与观察的行为吻合先提出的假设。“稳定”难以被证实,但通常一项已成形的策略可预测其基因的普及性,可由确定预测策略基因普及性的相关性和表现在族群里。量测基因跟基因普及性可能也会有问题,若基因普及性的量测不直接使用跟描述策略相同的测量法,可能发生圆圈。虽然困难,但这整组的程序找到了支持社会生物学的证据。

成功的例子之一:在社会昆虫跟litter-mates之间的利他是首先藉这些方法满意的解释,利他共享基因的相关也如同预测。杀女婴跟胚胎再吸收是现在研究的范围。通常有较多生殖机会的雌性可能会较不重视其子嗣,另外雌性可能分配生殖机会,以从配偶那边得到最多的食物和保护。

犯罪学目前正在研究但极富争议,争论一些环境犯罪行为可能具适应性。[6]部分专家说死刑可能是传统去除遗传库中犯罪特质的途径。

有些类型的社会生物学成果可能可以解释大量压迫无辜人类行径的原因。举例来说Dr.Norman Hall写了一篇论文《Zoological Subspecies in Man》说种族主义普遍存在大部分哺乳动物中存在,因哺乳动物的种族团体之间偏向于竞争空间和打斗更胜于彼此交配跟生育后代。因此,种族主义可能是人性的本能成分之ㄧ,如同其他哺乳类。Sir Arthur Keith也说种族主义具适应性,因其有助于基因在族群内部的优越性和保留遗传优势。如果这些陈述是正确的,种族主义可能具适应性。

这些理论在政治及科学界皆引起燎原大火。许多政客主张:就算种族主义具适应性,在道德伦理上依然是不能接受,因道德上的考量必须顾及被迫害的对象。科学上对此类研究,通常批评其理论操弄过程,以使结果符合其偏好的政治立场的结论。举例来说,完整的内外族群繁殖的基因动力,在上述种族主义适应性理论中,可能导致不同的的结论。

社会生物学必须与更具争议的迷因学(memetics)研究做区别。在社会生物学演化的主体是基因而在迷因学他们是迷。社会生物学主要研究人类行为的生物性基础(不否认事实上其他因素存在),而迷因学视人类为生物以及文化演化的共同产物。

参考文献

[编辑]
  1. ^ Wilson, E. O. On Human Nature需要免费注册. Harvard. 1978: x. ISBN 978-0674016385. 
  2. ^ Mohammed, Sulma I.; Alfarouk, Khalid O.; Elhassan, Ahmed M.; Hamad, Kamal; Ibrahim, Muntaser E. Sociobiological Transition and Cancer. 2019 [2020-05-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31) (英语). 
  3. ^ Wilson, David Sloan Wilson; Wilson, Edward O. Rethinking The Theoretical Foundation of Sociobiology. The Quarterly Review of Biology. 2007, 82 (4): 327–348. PMID 18217526. doi:10.1086/522809. 
  4. ^ 4.0 4.1 Packer, Craig; Pusey, Anne E. Adaptations of Female Lions to Infanticide by Incoming Males (PDF). Am. Nat. 1983, 121 (5): 716–728 [2020-05-21]. doi:10.1086/284097.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5-12-29). 
  5. ^ 存档副本. [2005-11-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5-12-01). 
  6. ^ 存档副本. [2002-10-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2-10-26). 

外部链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