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县
外观
秦武公十年(前688年),“伐邽、冀戎,初县之[1]”,此处的邽、冀与一年后置的杜、郑是中国最早有记载的县。当时,郡县制尚不成熟。现代学者周振鹤认为“初县之”,是“县鄙之地”。不同观点认为,“初县之”是县鄙之县向县邑之县转化过程中的“县邑之县”[2]:137—138。
西汉武帝时,冀县属天水郡,王莽时曾改名冀治[3]。东汉时,凉州刺史部治所在陇县,后迁至冀县。县治在今甘肃省天水市甘谷县城关镇附近。刺史迁治于冀县的具体时间不详。《三国志》记,建安十七年(212年)“马超围凉州刺史韦康于冀”,即历史上的冀城之围[4]。
2012年至2014年期间,由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5家单位组成早期秦文化联合考古队,对甘谷县的毛家坪遗址进行全面勘探发掘,发现并确认毛家坪遗址是2700多年前秦国设立的古冀县县治所在[5]。
注释
[编辑]- ^ 《三家注史记·秦本纪第五》武公元年,伐彭戏氏......十年,伐邽、冀戎,初县之。集解地理志陇西有上邽县。应劭曰:“即邽戎邑也。”冀县属天水郡。十一年,初县杜、郑。
- ^ 周书灿. 春秋时期“县”的组织形式和管理形态. 《江海学刊》 (江苏省南京市: 江苏省社会科学院). 2003, (2003年第03期). ISSN 1000-856X.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11) (简体中文).
- ^ 《汉书·卷二十八下·地理志第八下》天水郡,武帝元鼎三年置......冀,《禹贡》朱圄山在县南梧中聚。莽曰冀治。勇士......
- ^ 汪受宽. 【溯源甘肃】读懂汉代凉州刺史部. 甘肃经济信息网,来源:甘肃日报. 2021-07-13 [2025-01-23] (简体中文).
- ^ 朱基钗、陈斌. 甘肃发现中国最早设县的县治遗址:秦国古冀县. 人民网,来源:中国文化报. 2014-12-16 [2025-01-23] (简体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