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国战争
护国战争 | |||||||
---|---|---|---|---|---|---|---|
| |||||||
参战方 | |||||||
中华民国护国军 中华革命党 支持: 进步党 |
中华帝国 支持: 筹安会 | ||||||
指挥官与领导者 | |||||||
| |||||||
兵力 | |||||||
20万人以上 | 70万人以上 |
护国战争,又称讨袁战争,或讨袁之役,是发生在中华民国大陆时期的武力政变。1915年12月12日,时任中华民国大总统袁世凯宣布接受国民大会推选为皇帝,改国号为“中华帝国”,年号“洪宪”,史称“洪宪帝制”。12月25日,蔡锷、唐继尧、李烈钧等起兵,宣布云南独立,袁世凯派兵镇压,其后贵州、广西、广东、浙江、陕西等省亦纷纷独立。
1916年3月,袁世凯取消帝制。6月,袁世凯病逝。袁世凯死后,黎元洪接任大总统,宣布恢复《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各省陆续取消独立,护国战争结束。
起因
[编辑]1913年因国民党代理理事长宋教仁被刺杀引发二次革命,调查结果还未出炉前,孙中山等欲以武力取代袁世凯未果。结果孙中山等被通缉而流亡日本,国民党则于1913年被解散。1915年8月,杨度等人发起“筹安会”,鼓动君主立宪制。袁世凯的法律顾问美国专家古德诺教授发表《共和与君主论》,表示中国适合君主立宪。但梁启超写成《异哉所谓国体问题者》一文,表示反对。10月“国民代表大会”进行国体投票,结果都同意君主立宪国体。由此,国号为中华帝国的君主立宪制国家进入筹备阶段[1],改中华民国五年(1916年)为中华帝国洪宪元年。
过程
[编辑]袁成功镇压二次革命后,乃组织“公民团”,胁迫议员选己为正式总统,解散国会,设立“约法会议”,废止《临时约法》[2]:3。1915年,袁怂恿筹组筹安会,鼓吹恢复帝制[3]:273。1月18日,日本向北京政府提出要求,事关山东、南满和内蒙古东部权利让渡,和日本军事和政治顾问任用[3]:281。3月14日,孙致书日本外务省大臣,向日本政府承诺优于二十一条要求之权利让渡[3]:282。11月10日,陈其美刺杀上海镇守使郑汝成[4],12月,又夺取肇和号巡洋舰,意图在上海再起革命。11月15日,孙委居正为中华革命军东北军总司令[5]。袁着“国体投票”,要各区、各省之国民代表,投票赞成改行君主政体,又指使参议议员上书拥戴袁为皇帝[2]:6。12月12日,袁宣布接受帝位,改国号为中华帝国,以明年为“洪宪”元年[6]:9。
云南独立
[编辑]1915年8月,进步党梁启超与他的学生、参政院参政、前云南督军蔡锷密谋反帝制。12月1日蔡锷秘密潜离北京,假称赴日本治病,绕道香港、河内回云南,12月19日抵达云南昆明。是月23日,唐继尧、任可澄二人致电北京:
立将杨度、孙毓筠、严复、刘师培、李燮和、胡瑛、段芝贵、朱启钤、周自齐、梁士诒、张镇芳、袁乃宽等即日明正典刑,以谢天下,涣发明誓,拥护共和……请乞于二十五日上午十点钟以前赐答[7]
25日,唐继尧、蔡锷、任可澄、刘显世和戴戡五人联名宣布云南独立,诉请其他各省响应讨袁[8]。1916年1月1日,成立云南都督府,推唐继尧为都督,定名“护国军”,増编滇军为七师,分为两军,以蔡锷任第一军长,李烈钧任第二军长,并向四川、贵州、广西三路出兵[9]
袁准备称帝之时,进步党等组织曾派人赴云南策动武装发动反北洋政府的内战。[10]。
为镇压云南的护国军,袁世凯设立“征滇临时军务处”[11],亲自主持用兵计划,分三路进攻:第一路(中路)、第二路(北翼)以北洋军为主力,曹锟为总司令, 马继增率三万余人取道湖南入贵州,张敬尧率五万余人经由四川攻云南[12];第三路(南翼)以龙觐光为司令,率粤军道途广西,侧击云南,三路兵力共十万以上。北洋军在四川遭到蔡锷顽强抵抗。
1月18日,袁世凯曾邀请前国务总理熊希龄到北京商议,请他南下劝蔡锷取消独立[13],熊却于2月8日借口回乡省母[14],而一去不返。
1月20日,护国军攻陷四川叙州,27日,刘显世宣布贵州独立。2月上旬,云贵联军占领湖南黔阳、沅州、麻阳。3月初,北军夺回叙州、麻阳等地,15日,广西都督陆荣廷、梁启超宣布广西独立,19日,直隶巡按使朱家宝将要求取消帝制的“五将军密电”[15]呈送袁世凯,22日,袁被迫取消帝制[16]:108,23日,废止“洪宪”年号[17]。北京即以黎元洪、徐世昌、段祺瑞三人名义发电,要求停战商议,但是护国军坚持袁世凯必须下台[18]。
4月1日,四川将军陈宧与蔡锷同意休战。是月6日,龙济光、张鸣岐宣布广东独立,12日,浙江亦宣布独立,将军朱瑞出逃,屈映光被推任浙江都督,同日广东发生海珠事变。5月8日,滇、黔、桂、粤四省在广东肇庆成立军务院,宣告以黎元洪为大总统,唐继尧任抚军长,梁启超任抚军兼政务委员长,统一指挥。陕西陈树藩(5月9日)、四川陈宧(5月22日)、湖南汤芗铭(5月29日)等相继独立[2]:6。
4月1日江苏都督冯国璋通电劝袁世凯退位。4月16日冯国璋再次通电劝袁世凯及早退位。4月22日袁世凯被迫重新启用段祺瑞组阁[19]
随后旧桂系军队北进湖南,于5月6日至5月19日进行的武冈衡阳战斗中,旧桂系一支偏师以少打多,决定性的歼灭当地北洋军队。此战的结果迫使湖南脱离北洋政府的统治。而袁世凯将最后的希望寄托在国际支持上,但是英国公使朱尔典带来的消息是:各国都不赞成洪宪帝制。无奈之下,袁世凯下令,全国各机关对外仍称民国,对内才叫洪宪,一时出现纪年混乱,帝国与民国并存的荒唐景象。[20]而北京政府高层亦出现离心。
5月18日,袁买凶刺杀陈其美[3]:286。
6月6日,袁病逝[16]:112,7日,黎元洪继任总统,即于29日宣布恢复《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和国会。7月14日,唐继尧通电撤销军务院。7月25日中华革命党也发出通告,宣布停止一切军事行动,护国战争宣告结束。各省陆续取消独立。
日本在护国运动中的角色
[编辑]袁世凯在《二十一条》交涉前后日益向欧美列强靠拢以制衡日本,日本决定取代袁世凯政权。1916年1月19日,大隈重信内阁通过了“要注视南方动乱的发展”的决议。[21]2月21日,大陆政策的急先锋田中义一向冈市之助建议:“现在,采取让袁彻底退出之手段,同时采取扶植我政治势力之手段为有利”,其眼中的“我政治势力”,既包括宗社党这种复辟组织,也包括孙文领导的革命党。日本在袁世凯、孙文两边布局。3月7日,大隈重信内阁决定“袁氏掌握支那之权力,不能不成为帝国完成上述(指日本在华权益)之障碍。为完成帝国的上述方针,要袁氏退出支那权力圈是适宜的”。[22]
参考文献
[编辑]- ^ 郭廷以. 中華民國史事日志 第1册.
12月11日,参政院代行立法院汇查国民代表决定国体票数一千九百九十三票,一致推戴袁世凯为皇帝,即将推戴书奏达袁氏,请登大宝。袁咨复逊谢,该院又上第二次推戴书,乞速正位登极。12月12日,袁世凯复参政院,承认帝位,接受文武官员祝贺,令各部院会同筹备一切事务(惟仍申令事体繁重,未可急遽举行,以践外交上之宿诺)。
- ^ 2.0 2.1 2.2 袁大卫、陆迪河编著. 《中國歷史問題精解》下冊. 香港: 现代教育研究社. 1993. ISBN 962-11-2592-8.
- ^ 3.0 3.1 3.2 3.3 白吉尔(Marie-Claire Bergère)著、温哈溢译(第九章协力林添贵,人物小传协力杨诗韵). 《孫逸仙》. 台北市: 时报出版. 2010-06-21. ISBN 978-957-13-5208-4.
- ^ 中國大事記. 东方杂志. 1915-12, 12卷 (12期).
上海日本领事馆本日举行日皇加冕祝贺礼,上海镇守使郑汝成前往道贺,中途突遇刺客二人用枪袭击,立时殒命,凶手当场被获。
- ^ 张磊; 张𬞟. 孫中山傳.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11: 376页.
- ^ 王尔敏校订. 现代教育研究社编辑委员会 , 编. 《會考版中國歷史(中學五年級適用)》. 香港: 现代教育研究社. 1993. ISBN 962-11-2588-X.
- ^ 黄毅 (编). 第四章 民軍之起義. 袁氏盜國記. 上海: 国民书社. 1916-05-15 [2023-04-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4-17).
- ^ 同上。“尧等深受国恩,义不从贼,今已严拒伪命,奠定滇黔诸地,为国婴守,幷檄四方,声罪致讨”
- ^ 杜亚泉. 帝制運動始末記. 东方杂志. 1916, 13卷 (中文).
遂于二十五日通电各省,宣布独立,并劝各省同伸义愤……五年一月一日,云南都督府成立,废除将军巡按使名义,公举唐继尧为都督……军队初名‘共和军’,旋经军事会议讨论……决议改称‘护国军’,嗣后各省独立,遂皆沿用……增招军士,合成七师,分为两军,蔡锷任第一军长,李烈钧任第二军长……向川边、湘边、桂边三处分头出发
- ^ 历史上的今天:护国运动开始 蔡锷被袁世凯幽禁何处?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来源:华声在线-历史频道综合 时间:2013-12-25 10:28:08
- ^ 軍事機關之特設. 申报 (上海). 1916-01-13.
- ^ 專電·岳州電. 申报 (上海). 1916-01-23.
征滇军分三军,曹锟为总司令,自统第三师全部,由四川前进;马继增为第一路司令,率第六师及第五旅,由湖南经贵州前进,附飞机二架,冯国镛统之;张敬尧为第二路司令,率第七师及第六旅,附飞机四架,王鹗统之。现第一路前部已抵黔边,第二路前部将抵重庆,曹总司令及幕僚、护卫兵等,于本月二十日,由岳州起程入川
- ^ 籌議對滇計畫之所聞·計畫與傳說之相沿. 申报 (上海). 1916-01-22.
熊希龄参政抵京,于十八日上午十时诣新华宫,在抱膝轩晋见,密询要政甚久……闻为预商宣慰云南,劝令蔡锷等取消独立之问题
- ^ 專電·北京. 新闻报 (上海). 1916-02-10.
北京报载熊希龄闻原籍扰乱,急拟省亲,八日早车出京
- ^ “五将军密电”是江都都督冯国璋联络江西都督李纯、浙江都督朱瑞、湖南都督汤芗铭、山东都督靳云鹏联名向其他各省将军征求收拾时局意见的密电,其电文内容,要求南方者:(一)取消独立,(二)退出战区,(三)保护战地人民。要求北方者:(—)取消帝制,(二)惩办帝制罪魁,(三)请元首自行辞职以觇全国人民之意思。
- ^ 16.0 16.1 孙中山. 叶匡政 , 编. 《孫中山非常言:論道1896-1925》 第1版. 北京: 人民日报出版社. 2011.
- ^ 命令 (PDF). 政府公报. 1916-03-24, (78号).
告令:前据大典筹备处奏请建元,现在承认帝位一案,业己撤销,筹备亦经停办,所有洪宪年号应即废止,仍以本年为中华民国五年。此令
- ^ 退位問題之北京消息. 申报 (上海). 1916-03-31.
帝制撤消之翌日,中央曾以黎、徐、段三氏名义致电……请其先行停战,提出调停之意见,昨闻已来覆电,不允先行停战,所提出调停条款甚为严重,仍有要求袁总统退位及严惩帝制祸首等款
- ^ 命令 (PDF). 政府公报. 1916-04-23, (108号).
- ^ 壮族通史,第3册第909页,张声震著,北京市民族出版社,ISBN 7105025336。[1][永久失效链接]
- ^ 《日本外交文书》大正5年,第2册,第13页
- ^ 田崎末松:《评传.田中义一》,和平战略综合研究所,1981年,第546页
外部链接
[编辑]- 民國五年大事記(其一). 盛京时报 (奉天). 1917-01-01.
- 谢本书:护国战争时期孙中山与反袁联合战线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