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西斯主义
此条目翻译品质稍有不足。 (2022年3月24日) |
俄西斯主义[1](俄语:Рашизм,罗马化:Rashizm;乌克兰语:Рашизм,罗马化:Rashyzm;英语:Ruscism)是“俄罗斯”和“法西斯主义”组合而成的混成词,一些学者、政治家及舆论领袖用于描述俄罗斯总统弗拉基米尔·普京执政期间的政治思想和主张。这种意识形态是基于俄罗斯人的“特殊文明使命”,例如莫斯科当局自视为第三罗马的继承者和奉行扩张主义[2][3][4]。在乌克兰方面,“俄西斯主义”是指当前的俄罗斯政权和俄罗斯军事侵略的支持者[5]。
历史
[编辑]20世纪90年代,俄罗斯不少激进民族主义运动兴起,包括极右法西斯主义的俄罗斯人民民族党,该党于1994年由电影导演出身的亚历山大·伊万诺夫-苏哈列夫斯基和阿列克谢·希罗帕耶夫受法西斯主义启发而成立。
在东正教和哥萨克运动中,传播“俄罗斯”意识形态,这种意识形态结合了民粹主义、种族和反犹主义、民族环保主义、东正教和对沙皇时期怀念。该党只有几千名党员,但透过发行报纸增强影响力,如《我是俄罗斯人》、《祖先的遗产》和《俄罗斯时代》,成功在未有跻身俄罗斯议会的情况下,控制议会外的舆论。《我是俄罗斯人》及后因煽动民族仇恨,违犯法律,于1999年被禁,该党及后亦步入衰退而解散,伊万诺夫-苏哈列夫斯基亦被判处监禁几个月,但出狱后亦活跃于俄罗斯作家圈子中,并继续开展“民族主义”活动[6]。
提摩希·D·史奈德认为,普京及其政权直接受到哲学家伊万·伊雷因影响[7][8][9][10][11]。俄罗斯学者弗拉季斯拉夫·伊诺泽姆采夫认为,俄罗斯是一个早期法西斯国家,因此称俄罗斯当前政权为法西斯主义[12]。从事民族主义和种族研究的波兰学者托马什·卡穆塞拉和《每日电讯报》记者阿利斯特·希思称目前俄罗斯的独裁政权是普京的法西斯主义[3][13]。
“俄西斯主义”在乌俄战争开始后在大众媒体上广泛传播[14]俄国于2014年侵占克里米亚并在顿巴斯发动混合战争,入侵的俄军还击落外国民航机,制造了马来西亚航空17号班机空难。[15][16]。
而俄国对克里米亚的觊觎和对乌克兰的入侵曾被时任伊奇克里亚车臣共和国总统的焦哈尔·杜达耶夫于1995年预言:
俄西斯主义比法西斯主义,纳粹主义和种族主义等等反人类的意识形态还要恶劣。......俄国将会入侵克里米亚,乌克兰也将在不可调和的矛盾中与俄国发生冲突。只要俄西斯主义还存在,那它就不会放弃野心。他们会以“斯拉夫民族”之名试图侵占白罗斯和乌克兰,就像曾经做过的一样。没人会想和俄国组成联盟,不管是军事上,政治上,经济上甚至仅仅是贸易上。俄国本质上是个敲诈勒索犯,靠威胁,靠坦克和军队为自己勒索金钱。 现在,他们以核武器作为威胁,勒索自由社会。他们说如果文明社会不想遭受这些痛苦的话,就要给他们钱。这就是典型的敲诈勒索。
2022年俄罗斯入侵乌克兰
[编辑]术语“俄西斯”和“俄西斯主义者”在乌克兰的军政界以及记者、博客作者等普遍使用[19][20]。例如,乌克兰国家安全与国防事务委员会秘书阿列克谢·达尼洛夫主张使用俄罗斯/普京法西斯主义含义的词来描述俄罗斯对乌克兰的侵略。他还表示,俄西斯主义比法西斯主义要恶劣得多[21]。
“ | 今天,我想呼吁所有记者使用“俄西斯主义”这个词,因为这是表示普京先生与他的国家与法西斯主义没有太大区别,亦在世界历史上创造新现象。我会解释为什么:因为以前没有这么多机会使用这么多的航空炸弹摧毁城市,这样的设备,这样的力量,被当作不人道的东西来使用 | ” |
——阿列克谢·达尼洛夫[22] |
俄西斯主义的主要特征和特点
[编辑]政治学家斯坦尼斯拉夫·别尔科夫斯基认为,俄西斯主义伪装成反法西斯主义,但却有法西斯主义的面目和本质[23]。政治学家鲁斯兰·克柳奇尼克(Руслан Ключник)指出,俄罗斯精英阶层认为自己有权不参照西方标准,而是考虑到俄罗斯的国家建设传统,建立自己的“主权民主”。俄罗斯的行政资源是维护民主外衣的手段之一,它隐藏着对公民意志的绝对操纵机制[24]。
俄罗斯政治学家安德烈·皮翁特科夫斯基认为,俄西斯主义的意识形态在许多方面与德国法西斯主义(纳粹主义)相似,而弗拉基米尔·普京的讲话亦反映了与阿道夫·希特勒相似的思想[25][26] 。
根据美国历史学家和政治学家亚历山大·J·莫蒂尔的说法,俄西斯主义具有以下特点[27]
- 非民主的政治制度,但与传统的独裁主义和极权主义不同。
- 国家主义和超国家主义。
- 对最高领导人的超男性化崇拜(强调他的勇气、好斗和体能)。
- 民众对政权及其领导人的普遍支持。
俄西斯主义的意识形态
[编辑]根据亚历山大·科斯坚科教授的说法,俄西斯主义是一种意识形态,它“建立在幻想的基础上,为被曲解的俄罗斯社会利益,为任何任意性的接纳进行辩护。在外交政策中,俄西斯主义违反国际法原则,将自己的历史版本强加给世界,使世界只对俄罗斯有利,例如在联合国安理会滥用否决权等。在国内政治中,俄西斯主义侵犯人权,如思想自由、迫害异议运动成员、利用媒体误导其人民等等。”科斯坚科也认为俄法西斯主义是一种社会病的表现。
一些观察家注意到普京在 2022 年入侵乌克兰期间的言论和行动与希特勒在二战前和二战开始时的言论和行动之间的相似之处。因此,美国前国防部副部长、经济和政治学博士多夫·扎克海姆(Dov Zakheim)认为,希特勒占领苏台德地区的言论与普京入侵乌克兰的言论有相似之处——希特勒声称德国人住在苏台德地区,他们不想成为捷克斯洛伐克的一部分,普京声称在顿涅茨克人民共和国和卢甘斯克人民共和国有些俄罗斯人不想成为乌克兰的一部分,并受到乌克兰政府的骚扰。历史学家本杰明·内森斯(Benjamin Nathans)也指出了这一点,并补充说,普京的动机可能是苏联解体后的民族屈辱感,就像希特勒的动机是德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失败。
延伸阅读
[编辑]参考文献
[编辑]- ^ 防空系統發威! 烏國空軍:成功摧毀俄軍3枚巡弋飛彈. 自由时报. 2022-04-05 [2022-04-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4-15).
俄西斯主义者(Ruscist,俄国人与法西斯的组合词)
- ^ Gregor, A. James. Fascism and the New Russian Nationalism. Communist and Post-Communist Studies. 1998, 31 (1): 1–15 [2022-03-24]. ISSN 0967-067X.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3-19).
- ^ 3.0 3.1 Is Putin's Russia Fascist?. Atlantic Council. 2015-04-23 [2022-03-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3-22) (美国英语).
- ^ The antisemitism animating Putin’s claim to ‘denazify’ Ukraine | Jason Stanley. the Guardian. 2022-02-26 [2022-03-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3-24) (英语).
- ^ Ідеологія рашизму має бути засуджена світом, як нацизм і фашизм – історик. [2022-03-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3-11) (乌克兰语).
- ^ Laruelle, M. In the Name of the Nation: Nationalism and Politics in Contemporary Russia. Springer https://web.archive.org/web/20220324124946/https://books.google.com/books?id=Apq_AAAAQBAJ&hl=zh-CN. 2009-10-26 [2022-03-24]. ISBN 978-0-230-10123-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3-24) (英语). 缺少或
|title=
为空 (帮助) - ^ Snyder, Timothy. Opinion | How a Russian Fascist Is Meddling in America’s Election. The New York Times. 2016-09-20 [2022-03-24]. ISSN 0362-43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9-20) (美国英语).
- ^ Nikiforuk, Andrew. Meet the Face of Global Fascism. The Tyee. 2022-02-25 [2022-03-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5-04) (英语).
- ^ Timothy Snyder: How a Russian fascist is meddling in America's election - Sep. 20, 2016. KyivPost. [2022-03-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5-04).
- ^ Understand Putin by understanding his favourite thinkers. The Economist. 2018-04-05 [2022-03-24]. ISSN 0013-06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3-09).
- ^ Timothy Snyder: “God Is a Russian” | Russian, East European, & Eurasian Studies at Yale. reees.macmillan.yale.edu. [2022-03-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4-22).
- ^ Inozemtsev, Vladislav. Putin’s Russia: A Moderate Fascist State by Vladislav Inozemtsev. Center for Transatlantic Relations. [2022-03-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5-04) (美国英语).
- ^ Heath, Allister. Putin’s monstrous new fascism has destroyed the globalised world order. The Telegraph. 2022-03-09 [2022-03-24]. ISSN 0307-123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5-26) (英国英语).
- ^ законы, Конфликты и. Рашизм – не пройдет, или трудно быть человеком. Конфликты и законы. [2022-03-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3-12) (ru-RU).
- ^ Томенко назвал борьбу с рашизмом новым серьезным мировым испытанием. OBOZREVATEL NEWS. 2014-07-18 [2022-03-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3-19) (俄语).
- ^ Остановить рашизм. Новый урок для мира. www.unian.net. [2022-03-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3-19) (俄语).
- ^ 'The Ukrainians will never agree with russification' Dzhokhar Dudayev, Interview 1995 (English dub), [2022-12-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2-11) (中文(中国大陆))
- ^ Dzhokhar Dudayev: Ukraine will still clash with Russia, [2022-12-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2-11) (中文(中国大陆))
- ^ "Рашисти будуть вигнані з нашої землі": Ігор Кондратюк підтримав ЗСУ. www.unian.ua. [2022-03-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3-23) (乌克兰语).
- ^ Рашисти влаштували бомбардування території Білорусі | Defense Express. defence-ua.com. [2022-03-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3-13) (乌克兰语).
- ^ Рашизм – нове явище, вони вже перевершили фашистів, – Данілов про жорстокість окупантів. 24 Канал. [2022-03-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5-24) (乌克兰语).
- ^ Данілов за використання слова "рашизм" для визначення агресії Росії проти України. ukranews_com. 2022-03-11 [2022-03-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3-11) (ua).
- ^ Путин будет захватывать новые территории, чтобы проложить путь к Балканам - эксперты. ТСН.ua. 2014-03-23 [2022-03-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3-19) (俄语).
- ^ Західна аналітична група. web.archive.org. 2014-09-05 [2022-03-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9-05.
- ^ Що переможе: здоровий глузд чи імперські амбіції? Андрій Піонтковський., [2022-03-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2-27) (中文(中国大陆))
- ^ "Путинский режим — постмодернистский фашизм", [2022-03-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3-02) (中文(中国大陆))
- ^ Війни творять нації, а народні війни творять непереможні нації. Олександр Мотиль — Локальна історія. localhistory.org.ua. [2022-03-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5-05) (乌克兰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