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江三角洲
珠江三角洲(英語:Pearl River Delta),由珠江水系的西江、北江和東江及其支流潭江、綏江、增江帶來的泥沙堆積而成,是中國南部最大的沖積平原,海拔多在50公尺以下,地勢平緩,有零星小山丘分布。狹義的珠江三角洲由西江、北江三角洲和東江三角洲兩部分組成,北至西江、北江匯合點的佛山三水河口,東至東江下游的東莞石龍,南至江門新會崖門,面積近6,000平方公里。廣義的珠江三角洲範圍則包括珠江幹流及其所有支流,西起(西江)肇慶羚羊峽東口及(潭江)新會司前,北起(北江)三水黃塘及寶月、(流溪河)廣州及東莞石碣、(綏江)肇慶黃崗,東起(東江)惠州園洲、(增江)廣州增城沙塘 ,面積為8,601平方公里。現代珠江三角洲在中國四大河流三角洲中,其流域面積排名第2,僅次於長江三角洲;在亞洲大河三角洲中排名第6,在世界排名第15。
地貌形成
[編輯]1915年,督辦廣東治河事宜處總工程師、瑞典水利專家柯威廉(G.W.Oliveroa)一行在考察珠江下游時,發現西江羚羊峽口廣利圍出土埋藏的牡蠣殼與澳門附近淺海的生牡蠣相似,指出海水曾浸至羚羊峽口附近,今已推至澳門,並假設肇慶羚羊峽口、三水蘆苞和廣州以下至澳門在史前曾是一個海灣,大小山地、丘陵為昔日海灣中的島嶼,三江泥沙在海灣里合力堆積成「廣州三角洲」。1929年,美國地質地理學家、歐柏林學院教授哈伯德(Hubbard.G.D)在嶺南大學訪問期間,考察了香港至廣州的河口灣和水道,在論文中將珠江河口處稱為「珠江三角洲」。
珠江河口處有近五分之一面積為散落分布的低山丘陵和台地,是否將其劃分三角洲,曾在學術界存在爭議[1]。1929至1930年間,瑞士地質學家、中山大學地質系主任哈安姆 (Helm A)等考察了廣州附近的地質後,稱「珠江口無三角洲存在」,所見的堆積平原為第三紀準平原沉降後由西江等沖積而成。1934年,中山大學地質系的陳國達認為,區內有三分之一基岩、山丘,所謂珠江三角洲只是沖積平原與山嶽的組合,實非一個三角洲,由於珠江口海底沉降過快,沉積物不能出露水面。1937年,中山大學地理系教授、地理學家吳尚時發現了廣州七星崗古海蝕遺蹟,有力地支持了「海水曾深入珠江口內並堆積珠江三角洲」的觀點。1947年,吳尚時與曾昭璇聯名發表《珠江三角洲》一文,提出「珠江三角洲溺谷生成學說」,認為珠江三角洲擁有特殊的成陸模式,是一個複合型三角洲。而三角洲上星羅棋布的台地與山丘曾是淺海中大大小小的基岩島嶼,珠江水系攜帶來的泥沙正是以這些基岩島嶼為沉積核心逐漸淤積擴展,連接成陸[2]。
演變過程
[編輯]珠江三角洲是在海侵、海退的多次旋迴中發育起來的。「三江匯合、八口分流」是珠江三角洲地貌特徵,其1/5面積為星羅棋布的丘陵、台地、殘丘。自晚更新世以來,由西江、北江和東江帶來的泥沙在海灣內堆積複合成為平原,主要水道沿斷裂帶發育為8個口門出海,逐漸形成了山丘羅列、水道如網的三角洲。人類活動的參與加速了珠江三角洲河網水系的形成,也加速了泥沙在河床和河口的沉積,加速了三角洲的外伸。
歷史上隨著中原地區的水利和農業技術引進發展,珠江三角洲在地的漁獵文化逐步被取代、同時加速在地圍海造田進程,沿海地區濱海澤國的地貌形態隨之被徹底改變[3]。珠江的入海口在秦漢之前是深入到現代的佛山一帶,而現代廣州市區到黃埔港一帶在當時則是東西向的溺谷灣,深入珠三角內部的海灣是東寬西窄。到宋代時廣州城下還稱之為「小海」,到黃埔一帶就稱之為「大海」。依據現代考察曾於沿海鹹水生活過的蠔殼層分佈情況,大致可勾勒出舊日珠三角的海岸線——由新會的禮樂、古鎮、海州、潮蓮,至廣州黃埔,東莞石門,番禺欖核、魚窩頭、東涌、黃閣一帶。[3]隨著唐宋以後幾次大規模人口南遷,特別是明代以後,珠江三角洲海岸線每年向南推進十幾米,明末,海岸線已抵達今中山市一帶,清末則推向今珠海斗門一帶[4]。廣州的海岸線亦從番禺沙灣附近推至今南沙一帶。
時間 | 演變 | 結果 |
---|---|---|
距今40000至32500年 | 珠江三角洲全境為陸地 | 西江、北江、東江、潭江等河流下切,形成平行嶺谷地貌。 |
距今32500至22000年 | 第一次海侵 | 海水沿河谷入侵,約兩成面積為海侵,形成三條溺谷。 |
距今22000至7500年 | 第一次海退 | 南海海面大幅度下降,珠江三角洲全境又為陸地。 |
距今7500至5000年 | 第二次海侵 | 整個珠江三角洲被海水淹沒,古海岸線至少延伸至今廣州及佛山一帶,河口發生淤積,河水及海水帶來的泥沙充填溺谷,形成近代三角洲平原。 |
距今5000至2500年 | 第二次海退 | 西北江三角洲中、南部海域大大縮小,東江三角洲由海灣變為陸地,三角洲約一半的海侵區沉積了厚3-5公尺的砂質淤泥。 |
距今2500年至今 | 第三次海侵 | 海面上升緩慢,河流搬運作用強烈,淤積物增多,溺谷及海灣面積縮小,濱線不斷向海方向推移。 |
水文
[編輯]珠江三角洲河網密布,「三江匯合,八口分流」成為三角洲水系的重要特色。其中東部的虎門水道、蕉門水道、洪奇門水道、橫門水道構成伶仃洋河口,南部的磨刀門水道、雞啼門水道構成磨刀門河口,大廣海灣經濟區的虎跳門水道和崖門水道構成崖門河口。珠江三角洲河網區承泄西江、北江、東江三江河川年平均流量3004億立方公尺,在三角洲內及其諸河產流256億立方公尺,使八大口門出海河川總徑流量為3260億立方公尺[5]。在三角洲接納珠江水系的來水中,西江占珠江總徑流量的43.5%,北江、東江各占13.5%、7.3%。來沙亦以西江最多,次為東江,北江較少。
氣候
[編輯]珠江三角洲地處亞熱帶季風氣候,暖濕多雨,氣候宜人;年均降水量1600~2300公釐,汛期4-9月降水量占全年的81%~85%。冬季盛行北風、東南風,年平均風速2.0~2.6公尺每秒,颱風一般發生在每年7-9月,每年平均1.6次。水面蒸發量1200~1400公釐,陸地蒸發量800公釐左右。多年平均日照天數240天左右。[5]
參考文獻
[編輯]- ^ 珠三角. 中國國家地理網. [2020-03-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3-01).
- ^ 溯源珠江三角洲的形成历史. 中國社會科學雜誌社. [2020-03-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3-01).
- ^ 3.0 3.1 吳, 水田; 陳, 平平. 第2章 疍民“亲水”文化形成与发展的地理环境基础. 岭南疍民文化景观. 社會科學文獻. 2017. ISBN 978-7520113090.
- ^ 廣州日報. 虎门蕉门横门……百年内六门变八门,珠江为什么有这么多门. 微信公眾平台. [2024-07-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7-20).
- ^ 5.0 5.1 《中國河湖大典》編纂委員會. 《中国河湖大典·珠江卷》 (M) 1. 北京: 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 2013年1月: 277~279頁. ISBN 978-7-5170-05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