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爾斯·L·本內特
外觀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查爾斯·L·本內特 | |
---|---|
![]() | |
出生 | Charles Leonard Bennett (1956-11-16)1956年11月16日 美國新布藍茲維 |
母校 | 馬里蘭大學 (BS, 1978) 麻州理工學院 (PhD, 1984) |
獎項 | 亨利·德雷伯獎章 哈維獎 邵逸夫獎 格魯伯宇宙學獎 基礎物理學突破獎 艾薩克·牛頓獎章 狄拉克獎章 |
科學生涯 | |
研究領域 | 天體物理學 |
機構 | 戈達德太空飛行中心 約翰·霍普金斯大學 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 |
博士導師 | Bernie Burke |
查爾斯·倫納德·本內特(英語:Charles Leonard Bennett,1956年11月16日—),美國天體物理學家,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物理學和天體物理學教授。他是美國航空航天局威爾金森微波各向異性探測器項目負責人。2005年之前,本內特是戈達德太空飛行中心高級研究員。[1]
榮譽
[編輯]參考資料
[編輯]- ^ Bennett, Charles L. (Charles Leonard), 1956-. history.aip.org. [2019-11-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9-09).
天文學獎 |
| ||||||
---|---|---|---|---|---|---|---|
生命科學與醫學獎 |
| ||||||
數學科學獎 |
| ||||||
突破獎獲得者 | |||||||||||||||||||||||||||||||||||||
---|---|---|---|---|---|---|---|---|---|---|---|---|---|---|---|---|---|---|---|---|---|---|---|---|---|---|---|---|---|---|---|---|---|---|---|---|---|
基礎物理學突破獎 |
| ||||||||||||||||||||||||||||||||||||
生命科學突破獎 |
| ||||||||||||||||||||||||||||||||||||
數學突破獎 |
| ||||||||||||||||||||||||||||||||||||
格魯伯宇宙學獎獲得者 | |
---|---|
2000年代 | |
2010年代 |
|
2020年代 |
|
1980年代 | |
---|---|
1990年代 | |
2000年代 |
|
2010年代 |
|
2020年代 |
|
亨利·德雷伯獎章獲得者 | |
---|---|
1886年-1900年 |
|
1901年-1925年 |
|
1926年-1950年 |
|
1951年-1975年 |
|
1976年-2000年 |
|
2001年-至今 |
|
2000年代 | |
---|---|
2010年代 | |
2020年代 | |
拉姆福德獎(英語:Rumford Prize)獲得者 | |
---|---|
1830年代 |
|
1860年代 |
|
1870年代 |
|
1880年代 |
|
1890年代 |
|
1900年代 |
|
1910年代 |
|
1920年代 |
|
1930年代 |
|
1940年代 |
|
1950年代 |
|
1960年代 |
|
1970年代 |
|
1980年代 |
|
1990年代 |
|
2000年代 | |
2010年代 | |
2020年代 |
|
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