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曼怛羅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天城文
西藏喇嘛用以冥想的在石頭上刻的符咒

ㄉㄚˊ梵語मन्त्र,拉丁轉寫:mantra;巴利語:manta[1];藏語:སྔགས,轉寫:sngags),又音譯作滿怛羅曼特羅曼怛囉滿怛囉曼特囉漫怛攞等,譯為真言[2][3]神咒[4]密咒[5]禁咒[6]秘密語梵頌,指據稱能夠「創造變化」的音、音節、詞、詞組、句子、段落。它們的用途與類型依照與曼怛羅相關的學派和理論而變化。曼怛羅起源於印度吠陀傳統,後來逐漸成為印度教的傳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佛教錫克教耆那教中也有用到。它常被用來祈福、消災、驅魔等,但實際上不同教派之間曼怛羅的用途、結構、重要性都存在差異,並不存在一種普世的曼怛羅[7],對曼怛羅的定義都充滿了爭議[8]

語源學

[編輯]

梵語中的「曼怛羅」來自原始印歐語mén-trom,其中「man」的意思是「思考」,後綴「tra」說明它是一種工具,因此「曼怛羅」的字面意思即「思考的工具」。[9][10] 它出現在公元前1000年以前。[11]

參見

[編輯]

參考文獻

[編輯]
  1. ^ Manta: 3 definitions. [2020-06-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6-07). 
  2. ^ 唐梵文字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ma)(ntra)真言」
    一行阿闍梨《大毘盧遮那成佛經疏》:「真言梵曰漫怛攞,即是真語、如語、不妄、不異之音。龍樹釋論謂之祕密號。舊譯云呪,非正翻也。」
  3. ^ 《唐梵翻對字音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滿怛囉(呪)」
  4.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玄奘譯本):「故知般若波羅蜜多是大神咒」
  5.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法成譯本):「是故當知般若波羅蜜多大密咒者」
  6. ^ 《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當爾之時誦此伽他及禁呪者,不為蛇毒之所中害」
  7. ^ Padoux, André. Mantra. G. Flood (編). The Blackwell Companion to Hinduism. 2005. 
  8. ^ Harvey Alper (1989), Understanding Mantras, ISBN 81-208-0746-4,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age 3-7
  9. ^ Macdonell, Arthur A., A Sanskrit Grammar for Students § 182.1.b, p. 162(Oxford University Press, 3rd edition, 1927).
  10. ^ Whitney, W.D., Sanskrit Grammar § 1185.c, p. 449(New York, 2003, ISBN 0-486-43136-3).
  11. ^ Jan Gonda (1963), The Indian Mantra, Oriens, Vol. 16, pages 244–297

外部連接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