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陈时明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陈时明
大明陕西布政使司参政
籍贯山东东昌府堂邑县
字号字际丰
出生九月二十四日
逝世嘉靖十四年
配偶萧氏
亲属曾祖陈善,祖陈睿,父陈玺
前母魏氏;母汪氏
出身
  • 正德十六年辛巳科同进士出身

陈时明(1486年—1535年),字际丰山东东昌府堂邑县人,民籍,治《易经》,明朝政治人物。

生平

[编辑]

世居堠堌,生有异禀,强记绝人,有力善射,嗜酒,每夜读书则妻为扇炉暖酒佐之。酒壶容一升许,探指试之,才中饮,一饮而尽,且饮且读,手目各任,不相废也。既数十升,则披览弥捷,漏三四下,颓然乃就卧,迟明就枕上占夜所读书,一字不脱误,率为常。若酒不副,则读亦不力,率更馀即欠伸睡矣。凡应试,亦以酒从,兴酣摇笔,前言立就。初业春秋,妻家有春秋胡氏善本,借观之,故不求索甚亟,时明笑曰:何不广乃尔。顾已目摄之,不能忘,万一得举,将谓赖此书,生活何解于彼。乃改业礼记,匝月而业成,其伉健自立,不苟就人如此。

正德十一年(1516年)丙子科山东乡试第四十四名举人。正德十六年(1521年)中式辛巳科会试第三百二十九名,登第三甲第一百八十名进士[1][2]。选授兵科给事中,参与议大礼,伏阙痛哭,被廷杖,杖时叫号指斥,气益壮。杖毕倔然而起,推去搀扶之人,被人称为耐杖给事。嘉靖五年(1526年)四月升户科左给事中,会大同兵变大同巡抚被杀,户部侍郎胡瓒被派往讨叛,以时明为山西冀北道参议,先行驻大同,与都督桂勇擒拿首恶,再乱再定,迁四川松潘兵备副使,升陕西右参政,管关西兵备道,时鞑虏入寇,领兵与之作战,时酷热,解甲中风,遂遘疾而卒。侍郎许维新赞其为“天人”,不竟其用,五十而卒,惜哉。无子,祀乡贤。

家族

[编辑]

曾祖陈善,前按察司佥事;祖父陈睿;父陈玺,曾任州判官。前母魏氏;母汪氏。永感下[3]

参考文献

[编辑]
  1. ^ (明)张朝瑞. 《皇明贡举考》卷五. 《续修四库全书》史部第828册. 
  2. ^ 鲁小俊,江俊伟著. 贡举志五种 上. 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9. ISBN 978-7-307-07043-1. 
  3. ^ 龚延明主编. 天一阁藏明代科举录选刊 登科录 点校本. 宁波: 宁波出版社. 2016. ISBN 978-7-5526-2320-8. 《天一阁藏明代科举录选刊.登科录》之《正德十六年辛巳科进士登科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