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陳時明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陳時明
大明陝西布政使司參政
籍貫山東東昌府堂邑縣
字號字際豐
出生九月二十四日
逝世嘉靖十四年
配偶蕭氏
親屬曾祖陳善,祖陳睿,父陳璽
前母魏氏;母汪氏
出身
  • 正德十六年辛巳科同進士出身

陳時明(1486年—1535年),字際豐山東東昌府堂邑縣人,民籍,治《易經》,明朝政治人物。

生平

[編輯]

世居堠堌,生有異稟,強記絕人,有力善射,嗜酒,每夜讀書則妻為扇爐暖酒佐之。酒壺容一升許,探指試之,才中飲,一飲而盡,且飲且讀,手目各任,不相廢也。既數十升,則披覽彌捷,漏三四下,頹然乃就臥,遲明就枕上占夜所讀書,一字不脫誤,率為常。若酒不副,則讀亦不力,率更餘即欠伸睡矣。凡應試,亦以酒從,興酣搖筆,前言立就。初業春秋,妻家有春秋胡氏善本,借觀之,故不求索甚亟,時明笑曰:何不廣乃爾。顧已目攝之,不能忘,萬一得舉,將謂賴此書,生活何解於彼。乃改業禮記,匝月而業成,其伉健自立,不苟就人如此。

正德十一年(1516年)丙子科山東鄉試第四十四名舉人。正德十六年(1521年)中式辛巳科會試第三百二十九名,登第三甲第一百八十名進士[1][2]。選授兵科給事中,參與議大禮,伏闕痛哭,被廷杖,杖時叫號指斥,氣益壯。杖畢倔然而起,推去攙扶之人,被人稱為耐杖給事。嘉靖五年(1526年)四月升戶科左給事中,會大同兵變大同巡撫被殺,戶部侍郎胡瓚被派往討叛,以時明為山西冀北道參議,先行駐大同,與都督桂勇擒拿首惡,再亂再定,遷四川松潘兵備副使,升陝西右參政,管關西兵備道,時韃虜入寇,領兵與之作戰,時酷熱,解甲中風,遂遘疾而卒。侍郎許維新贊其為「天人」,不竟其用,五十而卒,惜哉。無子,祀鄉賢。

家族

[編輯]

曾祖陳善,前按察司僉事;祖父陳睿;父陳璽,曾任州判官。前母魏氏;母汪氏。永感下[3]

參考文獻

[編輯]
  1. ^ (明)張朝瑞. 《皇明贡举考》卷五. 《續修四庫全書》史部第828冊. 
  2. ^ 魯小俊,江俊偉著. 贡举志五种 上. 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 2009. ISBN 978-7-307-07043-1. 
  3. ^ 龔延明主編. 天一阁藏明代科举录选刊 登科录 点校本. 寧波: 寧波出版社. 2016. ISBN 978-7-5526-2320-8. 《天一閣藏明代科舉錄選刊.登科錄》之《正德十六年辛巳科進士登科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