駱賓基
駱賓基(1917年—1994年),原名張璞君,齋號夜聞雁鳴齋,男,祖籍山東平度,生於吉林琿春,中華民國及中華人民共和國作家,中國共產黨黨員。[1][2]
生平
[編輯]從北平到上海
[編輯]駱賓基出生在琿春縣一個小茶商的家庭。 1931年九一八事變發生時,14歲的駱賓基是高小學生,班主任選讀了都德《最後一課》的譯文。駱賓基決心離開東北,不接受日本的奴化教育。16歲時,駱賓基離開家鄉,到濟南正誼中學學習,後來轉到北平學習。那時,其父親因債務纏身已鬱鬱而亡。駱賓基寓居北平山東會館,到大學旁聽,到圖書館自修,學習文學及社會科學理論。[2]
1935年在上海,蕭軍、蕭紅在魯迅幫助下,分別出版了《八月的鄉村》、《生死場》。駱賓基讀後受到震動。1936年5月初,駱賓基來到上海。在上海法租界汶林路一處亭子間住下後,長篇小說《邊陲線上》剛寫完前兩章,就寄給魯迅。重病的魯迅回信稱:「體力不支,一時恐難看稿;況且既是長篇,僅憑開端也無以觀其全貌……」駱賓基失望地給魯迅回信:「退稿已經收到,請勿懸念,祝願先生早日痊癒……」1936年10月,寫作《邊陲線上》即將收尾時,駱賓基得知魯迅病逝,悲痛難抑。過了一段時間,駱賓基又致信茅盾,很快收到茅盾回信,茅盾答應看稿,駱賓基迅速將《邊陲線上》寫完,謄清並寄去。這時,駱賓基窮得已近「斷頓」,寄居在上海郊區一個同鄉朋友的親戚家。不久茅盾回信說,從《邊陲線上》的「氛圍氣」看得出青年作者的筆力與未來,並同意在修改後介紹出版。後經茅盾三次推薦,1937年5月,上海天馬書店主編巴人(王任叔)約見駱賓基,表示準備出版《邊陲線上》。1937年8月,上海八一三事變發生,王任叔從印刷廠里搶出《邊陲線上》的書稿還給茅盾。此後,茅盾第四次推薦,將書稿給了巴金主持的文化生活出版社,1939年11月出版。[2]
上海八一三事變發生後,駱賓基要到浙東前線從事戰地服務。行前,茅盾知道駱賓基的書稿未付印,沒有經濟來源,便資助駱賓基40塊大洋。[2]駱賓基由1937年起步入文壇,開始發表作品。[1]在僅出版20期《烽火》周刊中,茅盾刊登過駱賓基的10篇報告文學及短篇小說。[2]
從抗戰到內戰
[編輯]1937年,駱賓基到浙東宣傳抗日救亡。1938年,經中共寧(波)紹(興)特委批准加入中國共產黨。1940年夏,到達皖南新四軍中,留在新四軍軍部編寫文化課教材。1940年秋後,與中共黨組織失去聯繫。隨後,駱賓基到浙東義烏拜訪馮雪峰。經馮雪峰支持,駱賓基1940年底赴廣西桂林從事文學創作。在桂林,剛寫完第二部長篇小說《人與土地》,1941年1月皖南事變發生,駱賓基乃被迫流亡香港。[2]在香港期間,駱賓基曾受蕭紅的丈夫端木蕻良之託,幫助照看病中的蕭紅,陪她走完人生最後一程。[3]1941年12月太平洋戰爭爆發後,駱賓基回桂林。他和聶紺弩合編《文學報》,很快遭到查禁,乃寫作自傳體長篇小說《姜步畏家史》。這部小說奠定了駱賓基在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的地位。這一時期是他創作的豐產期,除了《姜步畏家史》,他還創作了短篇小說《老女僕》、《北望園的春天》、《鄉親康天剛》等。[2]
駱賓基曾任中華全國文藝界抗敵協會桂林分會理事,紹興《戰旗》主編,重慶東北文化協會常務理事、秘書長。[1]
1944年秋,駱賓基在重慶附近的酆都當教員時,因為在課堂上講解毛澤東的《論聯合政府》,被校內分子向中國國民黨地方當局告密。駱賓基和其他幾位同志相約出逃時,遭到軍統特務逮捕。審訊中,軍統要他在「悔過書」上簽字,他當即擲還,宣佈自己「無過可悔」。後經中共地下黨營救,他才獲釋。[2]
1947年春,駱賓基通過中國民主同盟的關係,到東北動員一股地方武裝接受八路軍改編,途經長春市郊時,遭到杜聿明手下的特刑隊逮捕,當夜押往瀋陽秘密監所。對方勸他在報紙上發表聲明稱「在戡亂政策下作一個守法公民」,馬上可獲釋。他回答:「我又不是國民黨,我怎麼能站在戡亂政策底下呢?我到東北來就是為了反對戡亂,反對打內戰的!」「你們公開槍斃我好啦!我們搞文學藝術的人,是講氣節的!」此後,他被當作「頑固不化」的要犯,專機押到南京軍法局監獄,以「武裝叛亂」的罪名待決。1949年1月中華民國總統蔣介石下野,李宗仁上台釋放政治犯,駱賓基才獲釋,再度流亡香港。在香港期間,中國人民解放軍發動渡江戰役,攻佔南京。1949年6月,駱賓基自香港啟程北上北平。[2]
共和國時期
[編輯]1949年在北平參加第一屆文代會後,駱賓基留在北平(1949年9月更名北京),被分配到人民日報社工作。1949年冬天,上級批准了駱賓基到山東工作的請求。駱賓基舉家遷往山東濟南,很快當選為山東省文聯副主席。1952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1953年,調到北京電影製片廠劇本創作所,當專業作家,從事專業創作。歷任北京市文史研究館研究員,北京市文聯委員,中國作協理事,中國文聯全委,北京市作協副主席。[1][2]
1953年至1955年,駱賓基先後寫出並發表了描寫農村生活變革,讚美新生活與新人物的短篇小說《王媽媽》、《夜走黃泥崗》、《年假》等,全都被安排在《人民文學》雜誌較顯著位置發表,獲得讀者歡迎及文藝界好評。1956年,駱賓基因胡風問題受牽連,被審查一年,其中有3個月不准回家。1957年,去北京南郊農業社體驗生活。1958年,下放黑龍江省農村人民公社體驗生活,並繼續寫報告文學、散文等,包括採訪東北抗日聯軍將領李延祿,創作反映東北抗日聯軍戰鬥生活的紀實作品。《人民文學》雜誌一直同他保持聯繫。1961年,駱賓基給《人民文學》雜誌一篇《山區收購站》。[2]
1962年,駱賓基調回北京。但隨着政治運動頻繁發生,駱賓基無法集中精力創作。
文革時期
[編輯]文化大革命期間,駱賓基度過8年「牛棚」及半「牛棚」生活,身心受到很大摧殘。但他堅持原則。1967年,在單位的一次批鬥會上,駱賓基站起來說:「邵荃麟是活着的焦裕祿!」全場皆驚。後來,造反派將他叫到辦公室,要他揭發邵荃麟、馮雪峰,被他拒絕。駱賓基的妻子鄒民才回憶:「因為駱先生堅持不改變對邵荃麟、馮雪峰的看法,一直沒有工作,每月只有極少的生活費,家裏不得不靠變賣東西過日子。當時有人好心勸他下個台階,他毅然拒絕,說:『這台階太高了。』」1976年夏,唐山大地震波及北京,當天地震剛發生,駱賓基就從地安門的住處出門,到大雅寶胡同的邵荃麟家看望邵荃麟的遺孀及女兒,那時邵荃麟的遺孀尚頂着「叛徒、走資派」帽子。[2]
1972年起,由於無法繼續自由從事文學創作,駱賓基開始研究金文。
晚年
[編輯]1976年粉碎「四人幫」後,駱賓基已積累了40餘萬字手稿,不忍捨棄,便繼續從事金文研究。駱賓基憑藉訓詁學修養,根據出土金文資料,提出新創見,又糾正了傳統看法的謬誤,寫出專著《金文新考》。《金文新考》是馮雪峰讀了他的手稿後命名。1981年,茅盾為駱賓基的專著作了題簽。在研究金文的同時,駱賓基還研究《詩經》、《左傳》各家註釋,寫出《〈詩經〉新解》、《〈左傳〉批註》等著作,對傳統看法提出新解釋,例如從《詩經·周頌》考釋出殷周三代婚姻關係。駱賓基最後20年左半側肢體不遂,視力衰退,一些老朋友勸他不要再寫,學術界也對他的古文字學研究經常潑冷水。但他不但堅持研究,還陸續寫了些回憶散文。[2]
1994年6月,駱賓基在北京病逝,享年77歲。[2]
著作
[編輯]- 長篇小說《邊陲線上》、《幼年》、《混沌》
- 報告文學集《大上海的一日》、《夏忙》
- 中篇神話集《藍的圖們江》
- 短篇小說集《北望園的春天》、《年假》、《駱賓基短篇小說選》
- 話劇劇本《結婚之前》
- 專著《金文新考》[1]
參考文獻
[編輯]- ^ 1.0 1.1 1.2 1.3 1.4 骆宾基 (1917~1994),中国作家网,于2015-03-18查阅. [2015-03-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10-24).
- ^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骆宾基:用心中温情穿透苍凉,中工网,2014-12-10. [2015-03-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6-03).
- ^ 萧军、端木蕻良、骆宾基 因何成仇,光明网,2000-04-30. [2015-03-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