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爪龍屬
外觀
角爪龍屬 化石時期:白堊紀晚期
| |
---|---|
科學分類 | |
界: | 動物界 Animalia |
門: | 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
綱: | 蜥形綱 Sauropsida |
總目: | 恐龍總目 Dinosauria |
目: | 蜥臀目 Saurischia |
亞目: | 獸腳亞目 Theropoda |
科: | †阿爾瓦雷斯龍科 Alvarezsauridae |
亞科: | †小馳龍亞科 Parvicursorinae |
族: | †角爪龍族 Ceratonykini |
屬: | †角爪龍屬 Ceratonykus Alifanov & Barsbold, 2009 |
模式種 | |
斑點角爪龍 Ceratonykus oculatus Alifanov&Barsbold, 2009
|
角爪龍(學名:Ceratonykus)是獸腳亞目阿瓦拉慈龍科的一屬,化石發現於蒙古的Baruun Goyot組,年代為白堊紀晚期。化石是一副破碎的骨骼。角爪龍的發現,科學家對於阿瓦拉慈龍科的演化關係與位置,再度產生爭議。
敘述
[編輯]角爪龍是小型恐龍,後肢長,可能善於奔跑。角爪龍屬於阿瓦拉慈龍科,這科物種的體型多介於0.5到2公尺之間。阿瓦拉慈龍科曾經被認為是最早的無法飛行鳥類之一,直到近年,阿瓦拉慈龍科被歸類於非鳥獸腳亞目,但演化與分類位置不明。阿瓦拉慈龍科具有小而短的前肢,手掌退化,外形類似鳥類。根據骨骼結構,阿瓦拉慈龍科具有獨特的胸部、手臂肌肉,適合做出挖掘、撕開的動作。牠們的嘴部長、呈三角形,具有為小的牙齒,顯示牠們可能以昆蟲為食,例如白蟻。
爭議
[編輯]在2009年,瑞欽·巴思缽(Rinchen Barsbold)等人提出,阿瓦拉慈龍科的前額骨大、上隅骨骨突長、下頜有短的角突,與一般的獸腳類恐龍相反。另外,阿瓦拉慈龍科缺乏腹肋、骨盆結構獨特,這些特徵造成分類上的爭議。角爪龍的手部有小型的骨質突刺,研究人員推論這是退化的第四、第五指。
阿瓦拉慈龍科的分類歷史相當曲折。在1993年,阿瓦拉慈龍科被認為是無法飛行的鳥類,離侏羅紀的始祖鳥的關係較遠,而較接近於現代鳥類。近年來的研究,多認為阿瓦拉慈龍科屬於非鳥獸腳亞目恐龍,但牠們在獸腳亞目的分類、演化位置則未定。某些研究人員認為牠們是偷蛋龍類的近親,某些研究人員則認為牠們屬於手盜龍類。從角爪龍的腦殼顯示,阿瓦拉慈龍科並不屬於鳥類[1]。
參考資料
[編輯]- ^ Alifanov, V.R.; and Barsbold, R. Ceratonykus oculatus gen. et sp. nov., a new dinosaur (?Theropoda, Alvarezsauria) from the Late Cretaceous of Mongolia. Paleontologischeskii Zhurnal. 2009, 2009 (1): 86–99 (俄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