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彩蛇龙属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彩蛇龙属
化石时期:白垩纪前期阿普第阶
正模标本的部分后肢骨骼是目前唯一发现的彩蛇龙化石
科学分类 编辑
界: 动物界 Animalia
门: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 蜥形纲 Sauropsida
总目: 恐龙总目 Dinosauria
目: 蜥臀目 Saurischia
亚目: 兽脚亚目 Theropoda
演化支 新兽脚类 Neotheropoda
演化支 鸟吻类 Averostra
演化支 坚尾龙类 Tetanurae
演化支 俄里翁龙类 Orionides
演化支 鸟兽脚类 Avetheropoda
演化支 虚骨龙类 Coelurosauria
演化支 暴盗龙类 Tyrannoraptora
演化支 手盗龙形态类 Maniraptoromorpha
演化支 手盗龙形类 Maniraptoriformes
演化支 手盗龙类 Maniraptora
属: 彩蛇龙属 Kakuru
Molnar & Pledge, 1980
模式种
库氏彩蛇龙
Kakuru kujani

Molnar & Pledge, 1980

彩蛇龙属名:Kakuru)是兽脚亚目恐龙的一,生存于下白垩纪澳洲

化石与命名

[编辑]

彩蛇龙的化石发现于南澳大利亚州安达摩卡,是一根胫骨,经过了很罕见的化石化过程而成为蛋白石。在1973年,一间宝石店收购这根蛋白石胫骨。古生物学家Neville Pledge试图购买这些化石,但先被昵名买者买走。在2004年,南澳大利亚博物馆以2万2000美金的价格买回这个化石。

在1980年,拉弗·莫纳儿(Ralph Molnar)等人将些化石正式命名。属名是来自澳洲原住民神话中的彩虹蛇;种名则是以当地部落Kujani为名[1]

这根蛋白石胫骨被标名为全铸型标本(边号SAM P17926),发现于海相的Marree组地层,地质年代为阿普第阶。一个足部趾爪被标名为边号SAM P18010标本,这个足部趾爪被推测可能来自于同一个体。此外,还发现一些小型腓骨碎片。

这根蛋白石胫骨断裂成约10个碎片,总长度应该约为33公分。胫骨非常修长,可发现距骨升突的痕迹,距骨升突似乎长而狭窄。

古生物学

[编辑]

彩蛇龙被认为是二足肉食性恐龙,身长约2到3米。彩蛇龙似乎有着修长的后肢,与其他兽脚亚目相比,彩蛇龙的后肢较高、较窄。彩蛇龙是于1980年被正式命名的。

分类

[编辑]

由于化石的状态破碎,目前很难确定彩蛇龙的种系发生学位置。拉弗·莫纳儿等人将彩蛇龙归类于兽脚亚目的分类未定属。根据修长的胫骨、狭长的距骨升突,彩蛇龙可能属于虚骨龙类偷蛋龙下目。在2005年,奥利佛·劳赫(Oliver Rauhut)提出阿贝力龙超科也有类似的距骨升突。

参考资料

[编辑]
  1. ^ R. E. Molnar and N. S. Pledge, 1980, "A new theropod dinosaur from South Australia", Alcheringa 4: 281-287

外部链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