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名為李元白的其他人物,請見「
李元白」。
李養正 |
---|
大明太子少保刑部尚書 |
籍貫 | 直隸大名府魏縣 |
---|
字號 | 字若蒙,號玄白 |
---|
出生 | 嘉靖三十八年二月初六日
|
---|
逝世 | 崇禎三年十一月十七日
|
---|
配偶 | 馬氏 |
---|
親屬 | 以兄子李菃為嗣子,蔭授左軍都督府經歷 |
---|
|
- 萬曆十六年戊子科舉人
- 萬曆二十三年乙未科禮部中式貢士
- 萬曆二十六年戊戌科賜同進士出身
|
李養正(1559年—1630年),字若蒙,號玄白,直隸大名府魏縣人,明朝政治人物。
萬曆十六年(1588年)戊子科順天鄉試第四十名舉人[1],萬曆二十三年登禮部會試,丁內艱,未殿試。萬曆二十六年(1598年)補戊戌科廷試,登三甲第216名,賜同進士出身。
初授山西聞喜縣知縣,赴任不久調繁光山縣,分考三十一年癸卯科河南鄉闈,薦五人,劉可法、李若星、杜文煥三人為名宦。
萬曆三十二年(1604年)舉卓異,擢授南京吏部主事。萬曆三十四年改北京吏部驗封司主事,萬曆三十六年(1608年)晉稽勲司郎中,給假歸省。萬曆三十八年起復考功司郎中,萬曆四十一年春任癸丑科會試同考官,門生周之楨等二十四人,同年秋調任文選司郎中,歴任太常寺少卿,萬曆四十六年升都察院右僉都御史、巡撫河南。
泰昌元年(1620年),晉總督漕運戶部右侍郎。天啟二年(1622年)十月,升南京刑部尚書。四年致仕。天啟五年正月,以前平山東白蓮教妖寇,加太子太保,起復入為刑部尚書。魏忠賢擅政,即致政歸[2]。魏璫伏誅,崇禎元年(1528年)十月起為南京刑部尚書[3],辭病不赴,崇禎三年十一月十七日卒,享年七十二,賜祭葬。
原籍山西襄垣人,至明初李得林徙居魏縣。祖父李郡,衛知事。父李萬策,官教諭。母劉氏,贈夫人。
- 成基命《明資政大夫太子少保刑部尚書玄白李公墓誌銘》
- ^ 《大名府志》
- ^ 天啟五年十二月,刑部尚書李養正乞休,許之,命給傳以歸。
- ^ 崇禎元年十月,起升李養正為南刑部尚書,仍兼太子少保。
萬曆十六年(1588年)戊子科順天鄉試榜 |
---|
中式舉人 135名 | 王 衡囗囗囗 - 董其昌 - 鄭國望 - 李 袠囗囗囗 - 囗囗囗 - 囗囗囗 - 囗囗囗 - 囗囗囗 囗囗囗 - 囗囗囗 - 囗囗囗 - 囗囗囗 - 李 鴻 - 囗囗囗 - 囗囗囗 - 囗囗囗 - 囗囗囗 - 囗囗囗 屠大壯 - 囗囗囗 - 囗囗囗 - 囗囗囗 - 馮嘉會 - 囗囗囗 - 囗囗囗 - 囗囗囗 - 囗囗囗 - 囗囗囗 囗囗囗 - 李 鼎 - 囗囗囗 - 囗囗囗 - 囗囗囗 - 囗囗囗 - 囗囗囗 - 囗囗囗 - 囗囗囗 - 李養正朱 瑛 - 囗囗囗 - 陳廷謨 - 郭存謙 - 囗囗囗 - 囗囗囗 - 囗囗囗 - 囗囗囗 - 囗囗囗 - 囗囗囗 囗囗囗 - 囗囗囗 - 囗囗囗 - 囗囗囗 - 囗囗囗 - 囗囗囗 - 囗囗囗 - 囗囗囗 - 囗囗囗 - 囗囗囗 囗囗囗 - 囗囗囗 - 囗囗囗 - 囗囗囗 - 囗囗囗 - 囗囗囗 - 囗囗囗 - 囗囗囗 - 丘應和 - 張毓塘囗囗囗 - 祁光宗 - 囗囗囗 - 囗囗囗 - 囗囗囗 - 囗囗囗 - 囗囗囗 - 囗囗囗 - 囗囗囗 - 囗囗囗 囗囗囗 - 囗囗囗 - 囗囗囗 - 囗囗囗 - 囗囗囗 - 囗囗囗 - 囗囗囗 - 囗囗囗 - 囗囗囗 - 囗囗囗 囗囗囗 - 囗囗囗 - 囗囗囗 - 囗囗囗 - 囗囗囗 - 囗囗囗 - 囗囗囗 - 囗囗囗 - 囗囗囗 - 囗囗囗 囗囗囗 - 囗囗囗 - 囗囗囗 - 囗囗囗 - 囗囗囗 - 囗囗囗 - 囗囗囗 - 囗囗囗 - 囗囗囗 - 囗囗囗 囗囗囗 - 囗囗囗 - 囗囗囗 - 徐雲逵 - 囗囗囗 - 囗囗囗 - 李思誠 - 囗囗囗 - 囗囗囗 - 囗囗囗 囗囗囗 - 囗囗囗 - 囗囗囗 - 囗囗囗 - 囗囗囗 - 囗囗囗 - 囗囗囗 - 囗囗囗 - 囗囗囗 - 囗囗囗 囗囗囗 - 囗囗囗 - 囗囗囗 - 囗囗囗 - 囗囗囗 - --- - --- - --- - --- - --- |
---|
|
萬曆二十六年(1598年)戊戌科殿試金榜 |
---|
第一甲 賜進士及第 共3名 | |
---|
第二甲 賜進士出身 共57名 | |
---|
第三甲 賜同進士出身 共232名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