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州三把刀
此條目需要補充更多來源。 (2022年3月25日) |
揚州「三把刀」 | |
---|---|
江蘇省非物質文化遺產 | |
申報地區或單位 | 揚州市 |
分類 | 民俗 |
序號 | 123 |
編號項目 | JSⅩ-7 |
登錄 | 2007年 |
揚州三把刀是指廚刀、剃刀、修腳刀。揚州是公認的三把刀的故鄉,三把刀成為揚州悠久歷史的又一重要載體和象徵。
廚刀
[編輯]淮揚菜之所以能聞名海內外,成為中國四大菜系之一,揚州廚師使用廚刀的技術可以說是功不可沒。通過歷代名師口傳身授,加之文人墨客總結宣揚,揚州廚刀被列為「三把刀」之首。揚州廚師善於用刀工、雕刻、點綴、配色等方法,做出的菜餚選料嚴格、刀工精細、火工考究清鮮味醇。其刀功有獨到之處,他們運用近百種刀法變化,講究象形、協調、潔淨,色彩豐富、圖案精美。如大煮乾絲中的生薑絲,要求細如絲、勻如發,能穿針;揚州西瓜燈,則是用刀在西瓜皮上運用點綴、圍邊、嵌鑲、套疊等手法,融雕刻與菜餚為一體。 不僅職業廚師,而且尋常人家主婦也大多是灶前能手,不少男性也喜掌勺。揚州廚師在歷屆全國烹飪比賽中,屢獲金牌,出版《中國維揚菜》《中國揚州菜》《淮揚飲食文化史》等專著。
2001 年,揚州市被中國烹任協會授予「淮揚菜之鄉」稱號。
2005 年,全市限額以上餐飲企業28家,有經營網點57個,包括零售或餐飲網點50個,餐飲或零售營業面積8.14萬平方米,從業人員3471人,實現利潤106萬元。[1]
剃刀
[編輯]揚州理髮師憑藉一身的好功夫讓揚州剃刀名揚天下。
揚州理髮與東北、湖北、廣州三地理髮合稱為中國四大理髮流派。揚州專職理髮師出現於明末清初。民國年間,近郊農民為謀生計,入城從事剃頭行業,理髮隊伍壯大。而今,揚州理髮以操作細膩、細剪精修、刀法輕柔而見長,講究根據顧客的頭型、臉型、體態、氣質選擇發樣,與顧客的相貌、年齡、性格、職業相稱,與季節、環境相宜。
1990 年,市區有5家國營理髮店和9家集體所有制理髮店,職工108人,大部分是等級理髮師。
2005 年,市區美發美容行業呈現良好勢頭,僅市區登記註冊的美發美容店即有600多家,從業人員3000人左右,規模較大的美發美容店職工達100多人。美發美容業年營業額達到1億元。品牌企業發展連鎖店,行業的衛生、服務、環境和技術普遍規範。[1]
修腳刀
[編輯]臨床上醫師不方便處理的足部疾病,如雞眼、厚甲等,修腳師應運修腳刀快速、無痛地修除。
宋代有「浴池掛壺」 之稱(宋·吳曾《能改齋漫錄》),揚州俗語亦有「澡堂的燈籠天天掛」一說。每到節日或喜慶之日到來之前,人們都習慣到浴室「洗一把澡」。
據清代林蘇門書中記載,清時,揚州城內外澡堂數以百計。揚州沐浴業之興旺,可見一斑。清代董偉業《揚州竹枝詞》有「求條簽去修雙腳」句,證明當時的浴室有修腳行當的存在。
新中國成立初期,城區共有浴室24家,從業人員近500人。
1956 年公私合營後,建立浴業經理部,浴室合併為20家。
60年代,全市屬商業系統管理的浴室只剩下12家,服務大大簡化。
80年代中期,浴室數量增加,分佈變廣。除私營個體外,尚有工廠、學校、機關、招待所、街道等開辦浴室,計240多家。
2005年,全市有沐浴企業520家,其中市區傳統老浴室計有8家,經營面積在6000平方米以上,投資在1000萬元以上的新型浴室有10多家,沐浴從業人員1.9萬人,年營業收人5.7億元。修腳刀不再局限於浴室內,大街小巷出現大量足部護理店,部分足療店形成品牌。[1]
外部連結
[編輯]參考
[編輯]- ^ 1.0 1.1 1.2 揚州市, 地方志編纂委員會. Yangzhou Shi zhi, 1988-2005 = Yangzhou shizhi, 1988-2005. 扬州市志 第一版. 方志出版社. 2014. ISBN 9787514412871. OCLC 929915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