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Aizag/工作區21
比亞韋斯托克-明斯克戰役 | |||||||
---|---|---|---|---|---|---|---|
第二次世界大戰東線巴巴羅薩行動、邊境戰役與白俄羅斯戰略防禦行動的一部分 | |||||||
1941年7月,德軍開進被戰火波及的明斯克廢墟。 | |||||||
| |||||||
參戰方 | |||||||
納粹德國 | 蘇聯 | ||||||
指揮官與領導者 | |||||||
兵力 | |||||||
首批接戰部隊: 634,900名士兵 12,500門火炮與迫擊炮 810輛坦克 1,677架飛機 中央集團軍全軍:[2] 1,455,900名士兵 15,161門火炮 2,156輛坦克 1,712架飛機 |
西方面軍:[3] 625,000名士兵 10,296門火炮和迫擊炮 2,189輛坦克 1,539架飛機 平斯克區艦隊:[3] 2,300名士兵 西方面軍與第11軍合計:[2] 791,445名士兵 16,151門火炮 3,852輛坦克 2,129架飛機 | ||||||
傷亡與損失 | |||||||
不詳,至少有12,157人傷亡 |
蘇方來源:[4] 341,073人陣亡、失蹤和被俘 76,717人傷病 4,799輛坦克 9,427門火炮 1,777架飛機 總損失417,790人 |
比亞韋斯托克-明斯克戰役(俄語:Белостокско-Минское сражение,德方稱之為比亞韋斯托克-明斯克包圍戰(德語:Kesselschlacht bei Białystok und Minsk)或比亞韋斯托克-明斯克雙重會戰(德語:Doppelschlacht bei Bialystok und Minsk)[5])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德軍於「巴巴羅薩作戰」初期實施的一次大規模包圍戰,也是蘇軍「邊境戰役」之一[1]、「白俄羅斯戰略防禦行動」的主要作戰。此戰德國中央集團軍在18天內以第2與第3裝甲兵團為主力,以傷亡1萬餘人為代價圍殲了蘇軍於比亞韋斯托克與白俄羅斯首都明斯克之間的西方面軍主力,後者傷亡高達40餘萬人、損失幾乎全部的重型裝備,並迅速推進了460公里,此一豐碩戰果使許多人相信德國已贏得對蘇戰爭的勝利。
戰役結束後,蘇聯以西方面軍司令德米特里·格里戈里耶維奇·巴甫洛夫為首,共6名將軍被逮捕處決。
背景
[編輯]1940年7月31日,納粹德國「元首」阿道夫·希特拉在貝格霍夫的軍事會議上宣佈將於來年春季發動對蘇戰爭,並在此前便命令軍事規劃機構制定策劃工作[6]。陸軍參謀長弗朗茲·哈爾德認為「俄國問題」唯一的解決方案便是以陸軍全力攻向莫斯科,即使不計入政治與心理價值,莫斯科與其週邊地區也是蘇聯極重要的工業區,還是鐵路網中心樞紐[7]。1940年9月3日,第6軍團參謀長腓特烈·保盧斯中將任陸軍總司令部第一軍需長,負責協調與策劃東線戰爭,預定戰爭第一階段優先殲滅第聶伯河—西德維納河一線以西的蘇軍主力、阻止其向後退卻,第二階段則挺進至莫斯科,南北兩翼佈署的集團軍則保證前者側翼的安全[8]。12月5日,哈爾德在軍事會議上向希特拉再度陳述其作戰方案,指出普里皮亞季沼澤北部的鐵路與公路狀況較南部為佳,有利於機動戰,還錯誤地判斷蘇軍主力當前集中於邊境地區[9]。希特拉則在這場會議上明確表示本次作戰的軍事目的為殲滅蘇聯野戰軍,而非實現具體的地理或政治目標[10]。兩週後,希特拉將對蘇作戰代號定為「巴巴羅薩」[11],於12月18日以《元首第21號訓令》發佈[12],並明確指出該作戰之目的為殲滅蘇聯野戰軍[13]。
蘇聯領導人約瑟夫·史達林雖透過各種渠道取得德軍即將入侵的大量情報,但卻深信由德方代號為「鯊魚」與「魚叉」的欺騙行動,認為後者即將發起實際上早已取消的「海獅行動」登陸英國,而集結於東線的大軍僅是假象。史達林還認為希特拉在解決英國前,必定不會引發「兩線戰爭」,且即便真要發生也必定會在事前發出某種最後通牒,使史達林有時間做出讓步、動員軍隊,甚至是先發制人[14]。為此,史達林指示內務人民委員部確保蘇軍部隊禁止倉促動員、集結與宣傳部門的用詞,以防招惹德國,引爆一場過早、甚至是不必要的戰爭[14]。儘管如此,在當前各種跡象已顯示德軍入侵在即時,史達林還是在與鐵木辛哥、總參謀長格奧爾基·康斯坦丁諾維奇·朱可夫長談後下達指示,命令軍隊進入一級戰鬥準備[15]。這道命令在午夜後發給各軍區司令部,邊防部隊因為德軍的破壞部隊而未受到命令,內陸的軍區司令部雖然在3點收到,但因內容充滿矛盾而引起極大的混亂,若德軍發起進攻該將其認定為邊境衝突還是全面戰爭?命令「不受任何挑釁行為影響」的話那是否應予以反擊?[15]
即將與為德軍中央集團軍首當其衝的西部特別軍區已在數小時前改編為西部方面軍,司令員德米特里·格里戈里耶維奇·巴甫洛夫聽從史達林「毋需擔心」的指示,放心地去邊界線以東250公里的明斯克戲院觀賞音樂劇,而在午夜前巴甫洛夫的情報主任特地前來告知德軍集結的情況,反遭其斥喝:「屁話,這根本不可能![16]」第4軍團司令亞歷山大·安德烈耶維奇·科羅布科夫則致電西部方面軍參謀長弗拉基米爾·葉菲莫維奇·克里莫夫斯基赫少將,請求批准命令部隊進入戰鬥陣地,後者雖否決其要求,但基於當前局勢有異,命令他立即前往自己的司令部待命、保持警惕。科羅布科夫返回司令部後立刻將參謀人員全部召集,但在凌晨2點多,第4軍團司令部駐地科布林停電,30分鐘後,科羅布科夫才意識到他司令部與巴甫洛夫的方面軍司令部以及邊境部隊的聯繫已被德軍切斷[16]。1941年6月22日凌晨3點05分,德軍中央集團軍左翼部隊與北方集團軍在整條戰線上的數千門火炮同時開火,蘇德戰爭爆發[17]。
雙方的佈署
[編輯]德軍
[編輯]德國陸軍總司令部為「巴巴羅薩作戰」分配了三個集團軍,由北至南分別為北方、中央和南方集團軍,其中中央集團軍作為主力,由50.5個師組成,分別為31個步兵師、9個裝甲師、6.5個摩托化步兵師、3個保安師和1個騎兵師,是「巴巴羅薩作戰」三個集團軍中最強大的,其將以第2、第3裝甲兵團作為先鋒,在第2航空隊支援下實施主要突擊[18],於別洛斯托克和明斯克週邊實施一次合圍,殲滅白俄羅斯一帶的蘇軍,再以裝甲部隊向東奪取斯摩倫斯克,達成此目標後調集部隊支援攻擊列寧格勒的北方集團軍。作為第一階段首要目標的白俄羅斯首府明斯克距離蘇德邊境約250至300公里,根據第2裝甲兵團司令海因茲·古德林大將的估計,約5至6天即可抵達[19]。然而德國軍方對蘇聯的情報工作準備嚴重不足,雖然空中偵查、無線電通信分析等對蘇軍在邊境的集結狀況了解的非常準確,但對於後者巨大的動員能力完全低估,也沒注意到在邊境之後、沿着第聶伯河—西德維納河集結的巨大第二梯隊部隊,使德軍原預想殲滅邊境的蘇軍重兵集團即可不受阻礙地東進之企圖完全落空[20][21]。
蘇軍
[編輯]蘇聯在1941年6月時擁有世界上最大規模的常備軍事力量,僅西部各軍區合計便有290萬人,總兵力達500萬人[22],然而無論從兵員素質、軍事體制和戰術思想方面考量,此時的蘇聯紅軍正處於極為混亂不刊的狀態:一、蘇共中央總書記約瑟夫·維薩里奧諾維奇·史達林指導的「大清洗」肅清行動消滅了蘇聯的軍官團的大部分,現有的指揮員缺乏經驗與行事僵化[23];二、軍隊的擴編倉促,全軍有50%的士兵為1941年後才入伍者[24][25];三、雖採取防禦性地沿着邊境佈署軍隊,戰役理論卻仍為進攻性的大縱深作戰理論,忽視發展防禦理論與程序[26]、蘇德邊境的築壘工事「莫洛托夫防線」也不完善[27]。戰略上,蘇聯的戰爭規劃同樣因為史達林的介入而變成有利於中央集團軍。總參謀長鮑里斯·米哈伊洛維奇·沙波什尼科夫曾判斷德軍主攻方向為普里皮亞季沼澤以北,但史達林斷然否決這個設想,認定後者必定將主力用於攻佔沼澤以南、極富經濟價值的烏克蘭,並要求以此構想於10月制定新計劃[28],即「1941年動員計劃」(MP-41)與「1941年國防計劃」(DP-41)[29]。
「1941年國防計劃」預計將蘇聯紅軍303個現役師中的237個分成186個師的第一戰略梯隊,佈署在波羅的海沿岸特別軍區、西部特別軍區、基輔特別軍區和敖德薩軍區內,一旦戰爭爆發則將立即改組為西北方面軍、西部方面軍、西南方面軍和南方面軍[29]。另外的51個師則為第二戰略梯隊,將由蘇軍大本營直接掌握,在動員補充後編為五個軍團增援第一線[29]。
戰鬥序列
[編輯]
|
|
戰鬥進程
[編輯]格羅德諾-比亞韋斯托克-布雷斯特
[編輯]明斯克
[編輯]結果
[編輯]白俄羅斯方面的慘敗對蘇聯領導層產生強烈的心理震撼,根據阿納斯塔斯·伊凡諾維奇·米高揚的回憶錄,史達林在明斯克被德軍佔領的6月28日向政治局成員說道:[1]
列寧給我們留下了偉大的遺產,而身為他繼承者的我們卻把這一切都搞砸了。
6月29日,史達林兩度前往國防人民委員部,表達了對西部戰場的擔憂[30]。史達林認為,紅軍最初的失敗與退卻有部份原因在於紀律渙散,特別是處於指揮職位的高階軍官,因此7月16日透過國防委員會宣佈逮捕巴甫洛夫將軍,史達林對此命令表示,他是在給任何違反紀律的高級軍官一個實實在在的教訓[31]。7月20日,史達林再與紅軍總政治部部長列夫·扎哈洛維奇·麥赫利斯將軍向所有政治委員發出指示,強調以嚴刑峻法處置擾亂軍心、膽小怯戰的人和逃兵[32]。
巴甫洛夫被捕後,先被控以「參與反蘇陰謀」,直到7月22日軍事法庭以怯戰、製造恐慌、玩忽職守和擅自撤退等罪名,將其判處死刑[33],直到1957年7月31日才取消該判決、恢復名譽。除此之外,西部方面軍的多名指揮員,包括參謀長少將弗拉基米爾·葉菲莫維奇·克里莫夫斯基赫、通信司令安德烈·捷連季耶維奇·格里格耶夫少將、炮兵司令尼古拉·亞歷山德羅維奇·格里契中將和西部方面軍航空軍副司令安德烈·伊凡諾維奇·塔尤爾斯基(該人在航空兵少將伊凡·伊凡諾維奇·科別茨自殺後,名義上已是西部方面軍的航空兵司令)也陸續被捕處決。另外,第14機械化軍司令斯捷潘·伊里奇·歐柏林少將也於7月8日被逮捕並處決。第4軍團司令亞歷山大·科羅布科夫也在7月8日被解除職務、隔天被捕,於7月22日被處決。蘇聯前總參謀長基里爾·阿法納西耶維奇·梅列茨科夫也差點成為史達林的清洗對象,在受到嚴刑拷打情況下被迫稱承認為「反蘇陰謀」的同謀者,直到9月才無罪釋放返回列寧格勒擔任大本營代表[33]。
明斯克自此戰過後此被德軍佔領約三年,直到1944年6月22日蘇軍對盤踞於白俄羅斯的中央集團軍發動夏季攻勢——「巴格拉基昂行動」,並成功實施「明斯克攻勢」才將該城收復。
註解
[編輯]註腳
[編輯]- ^ 1.0 1.1 1.2 Русская историческая библиотека(2020年)
- ^ 2.0 2.1 Мельтюхов(2000年),第480頁
- ^ 3.0 3.1 Кривошеев(2011年)
- ^ 格蘭茨(2019年),第19頁,引自弗拉基米爾·安東諾維奇·佐洛塔列夫著《偉大衛國戰爭,1941—1945年》(История Великой войны, 1941-1945)第一卷
- ^ Keilig(1956年),第3頁
- ^ 盧瑟(2020年),第20頁
- ^ 盧瑟(2020年),第22頁
- ^ 盧瑟(2020年),第25-27頁
- ^ 盧瑟(2020年),第28頁
- ^ 格蘭茨(2019年),第3頁
- ^ 盧瑟(2020年),第36頁
- ^ 格蘭茨(2012年),第34頁
- ^ Kirchubel(2013年),第45頁
- ^ 14.0 14.1 盧瑟(2020年),第195-196頁
- ^ 15.0 15.1 盧瑟(2020年),第333頁
- ^ 16.0 16.1 盧瑟(2020年),第334-335頁
- ^ 盧瑟(2020年),第303頁
- ^ 格蘭茨(2019年),第4頁
- ^ 盧瑟(2020年),第264頁
- ^ 格蘭茨(2019年),第5頁
- ^ 盧瑟(2020年),第274頁
- ^ 盧瑟(2020年),第169頁
- ^ 盧瑟(2020年),第166頁
- ^ 朱世巍(2018年),第114頁
- ^ 盧瑟(2020年),第167頁
- ^ 格蘭茨(2012年),第37頁
- ^ 艾力森(2019年),第51頁
- ^ 盧瑟(2020年),第187頁
- ^ 29.0 29.1 29.2 格蘭茨(2019年),第6頁
- ^ 羅伯茨(2013年),第129頁
- ^ 羅伯茨(2013年),第134-135頁
- ^ 羅伯茨(2013年),第134頁
- ^ 33.0 33.1 羅伯茨(2013年),第135頁
參考
[編輯]- Keilig, Wolf. Das Deutsche Heer, 1939-1945, Volume 1. Podzun-Verlag. 1956 (德語).
- Мельтюхов, Михаил Иванович. Упущенный шанс Сталина. Советский Союз и борьба за Европу: 1939-1941. Вече. 2000. ISBN 5-7838-0590-4 (俄語).
- Кривошеев, Г. Ф. Действующая армия - Страница 5. liewar.ru. 2011 [2020-11-20] (俄語).
- Белостокско-Минское сражение (1941) – кратко - Русская историческая библиотека. rushist.com. [2020-11-26] (俄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