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马克西米利安·冯·魏克斯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马克西米利安·冯·魏克斯
马克西米利安·冯·魏克斯陆军元帅
昵称帝国男爵(Reichsfreiherr)
出生(1881-11-12)1881年11月12日
 德意志帝国安哈尔特公国德绍
逝世1954年6月27日(1954岁—06—27)(72岁)
 西德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波恩附近的勒斯贝格
效命德意志帝国 德意志帝国(—1918年)
德国 魏玛共和国(—1933年)
纳粹德国 纳粹德国(—1945年)
军种
服役年份1901年—1945年
军衔陆军元帅
统率第1装甲师
第7军
第13军
第2集团军
南方集团军群
F集团军群
参与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
获得勋章橡叶骑士铁十字勋章

马克西米利安·冯·魏克斯(德语:Maximilian von Weichs,1881年11月12日—1954年6月27日),全称马克西米利安·马里亚·约瑟夫·卡尔·加布里尔·拉莫拉尔,格隆河魏克斯帝国男爵(德语:Maximilian Maria Joseph Karl Gabriel Lamoral Reichsfreiherr von und zu Weichs an der Glonn),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一名德国元帅,也是最资深的德国军官之一。贵族出身,拥有“帝国男爵英语Reichsfreiherr”一头衔。二战期间魏克斯率兵先后进攻波兰法国巴尔干苏联,直到1945年3月被阿道夫·希特勒免职。战争结束后魏克斯于盟军军事法庭以不起诉判决而释放,死于1954年。

生平

[编辑]

早年生涯

[编辑]

魏克斯出生于德绍的一个贵族骑兵军官家庭中[1],父亲为德意志帝国陆军的一名上校,曾任过安哈尔特邦公爵的厩长。魏克斯原本要就读德绍当地国立学校,但在父亲于1895年过世后全家转往慕尼黑定居,因而就读当地的威廉文科中学(Wilhelms-Gymnatium)[2]。1900年中学毕业后,魏克斯加入了兰茨胡特巴伐利亚王国骑兵团,1902年昇任少尉,1905年至1908年担任了一个团副官,1910年进入巴伐利亚战争学院受训,之后又被派到巴伐利亚参谋部受训,于1914年3月晋升骑兵上尉。同年8月,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魏克斯先后担任了传令军官、巴伐利亚第4骑兵旅副官,在洛林伊珀尔佛兰德等地战斗,隔年被调任为巴伐利亚第5师的参谋官直到1917年[2][3]

战争结束后,魏克斯成为德国国防军10万陆军的成员之一,先后担任第3骑兵师参谋官、骑兵第18团的骑兵连连长。1930年任驻法兰克福的骑兵第1师参谋长,并晋升上校。1933年,魏克斯赴任波茨坦第三军区步兵指挥官,之后又成了魏玛的第3骑兵师师长,该师于1935年改编为第1装甲师。1936年,魏克斯升为骑兵上将,任第7军指挥官。1937年10月,魏克斯赴任第13军军长(驻纽伦堡),并曾参与过德国对捷克斯洛伐克苏台德地区以及全国的占领行动。

第二次世界大战

[编辑]
1938年在纽伦堡的魏克斯(戴钢盔者)

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魏克斯指挥第13军参与了波兰战役,对其首都华沙进行攻击。之后在1939年10月26日被任命为第2集团军司令[4],参与1940年的法国战役,于格特·冯·伦德施泰特指挥下的A集团军群兰斯方向进攻,并于6月13日穿过马斯河,19日魏克斯获得了骑士铁十字勋章[4],同时升为大将。

1941年4月10日,魏克斯率军对南斯拉夫王国发动攻击,德国军事介入巴尔干半岛,魏克斯麾下的军队也是第一批攻入贝尔格莱德的德军。巴尔干战役结束后,魏克斯的第2集团军被配入入侵苏联计划—巴巴罗萨行动中央集团军群的一部分,于6月22日进军苏联,魏克斯指挥军队进行了基辅战役斯摩棱斯克战役以及维亚济马布良斯克等地的军事行动。1942年,德军为弥补台风作战的失败而重整旗鼓,发起蓝色行动的攻势,魏克斯则被派为新建的B集团军群的指挥官。B集团军群除了由德军的汉斯·冯·扎尔穆特第2集团军赫尔曼·霍特第4装甲集团军弗里德里希·保卢斯第6集团军组成外,另有匈牙利第2集团军意大利第8集团军罗马尼亚第3集团军第4集团军,其中德军第6集团军被派往拿下斯大林格勒,并要负责周围800公里的战线。魏克斯曾向上提出警告表示战线拉的太长,导致各地兵力不足,然而他多次要求兵力与补给,希特勒却不予理会。希特勒的决定导致苏军发动天王星行动,突破轴心军两侧薄弱的军队,包围了斯大林格勒里的第6集团军,最后全部损失该集团军,德军也元气大伤。

魏克斯与伦德施泰特(左)

1943年2月1日,魏克斯晋升为陆军元帅。苏军开始对德军反攻后,魏克斯对军队下达撤退以缩短战线的命令,希特勒对魏克斯不满,将其指挥的B集团军群抽调部分兵力,另组成顿河集团军群(由埃里希·冯·曼施坦因指挥),到了2月,剩余的B集团军群与顿河集团军群合并,并整合为南方集团军群(一样由曼施坦因指挥),而魏克斯则在7月10日被免职,降为后备指挥人员[5]

1943年8月,魏克斯被任命为F集团军群指挥官,负责防御巴尔干半岛可能遭受盟军入侵和镇压当地逐渐增强的游击反抗势力,然而魏克斯的指挥权受到希特勒严格限制。1944年3月,苏军已大规模反攻,有攻入罗马尼亚的可能,同时当匈牙利王国有如意大利退出战争的迹象时,魏克斯受命率军布署于匈牙利边境,但之后并未进攻。魏克斯在苏军攻入巴尔干的同时也与海军合作,撤出当地大量的德军至后方。1945年1月,苏军攻入东普鲁士海因茨·古德里安大将建议希特勒将剩余可用兵力集结起来,另组一个维斯瓦河集团军群,并交由魏克斯指挥,但希特勒因为魏克斯贵族阶级的身份以及阿尔弗雷德·约德尔大将进言希特勒:“虔诚的天主教徒是不能胜任这种职务的[5]。”因而再次被解除指挥权,降为后备指挥人员,而维斯瓦河集团军群则交给海因里希·希姆莱指挥。5月2日,魏克斯被美军俘虏。

战后

[编辑]

战后魏克斯于1947年初于盟军法庭上受审,原本因为其镇压游击队的活动而起诉,但因为健康因素而未予起诉释放。1954年9月27日,魏克斯病逝于波恩附近的吕斯山

资料来源

[编辑]
  1. ^ (德文)马克西米利安·冯·魏克斯男爵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2. ^ 2.0 2.1 (中文)《德军元帅小传》,第263页。
  3. ^ (中文)《德军元帅小传》,第264页。
  4. ^ 4.0 4.1 (德文)1881-1954 马克西米利安·冯·魏克斯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5. ^ 5.0 5.1 (中文)《德军元帅小传》,第268页。

参考书目

[编辑]
  • (中文)《德军元帅小传》,Otto E.Moll著,黎明文化事业出版(1979年)。
  • (德文) Fellgiebel, Walther-Peer (2000). Die Träger des Ritterkreuzes des Eisernen Kreuzes 1939-1945. Friedburg, Germany: Podzun-Pallas. ISBN 3-7909-0284-5.
  • (德文) Hürter, Johannes (2006). Hitlers Heerführer - Die deutschen Oberbefehlshaber im Krieg gegen die Sowjetunion 1941/42.
  • (德文) Helden der Wehrmacht - Unsterbliche deutsche Soldaten. München, Germany: FZ-Verlag GmbH, 2004. ISBN 3-924309-53-1.

外部链接

[编辑]
军职
前任:
第1装甲师指挥官
1935年10月1日 - 1937年9月30日
继任:
鲁道夫·施密德中将
前任:
第2集团军指挥官
1939年10月20日 - 1942年7月13日
继任:
汉斯·冯·扎尔穆特上将
前任:
费多尔·冯·博克元帅
南方集团军群指挥官
1942年7月 - 1943年2月12日
继任:
埃里希·冯·曼施坦因大将
前任:
F集团军群指挥官
1943年8月26日 - 1945年5月25日
继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