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太原戰役
太原戰役因符合標準而獲列入優良條目。如有需要,請勇於更新頁面。如條目不再達標可提出重新評選。 | ||||||||||||||||
| ||||||||||||||||
當前狀態:優良條目 |
本條目頁依照頁面評級標準評為優良級。 本條目頁屬於下列維基專題範疇: |
|||||||||||||||||
---|---|---|---|---|---|---|---|---|---|---|---|---|---|---|---|---|---|
|
以下用戶曾撰寫此條目或熟悉其所涉主題,或可解答內容查證與參考來源方面的問題:
|
[編輯]
—Shypanda (留言) 2009年11月6日 (五) 08:24 (UTC)
失效連結
[編輯]機械人搞錯了,三個url最後都多了個"|"。--user:shypanda
一個自動運行的bot發現下列外部連結可能已經失效。請幫助修復錯誤的連結或者移除它!
--Sz-iwbot (留言) 2009年11月11日 (三) 08:04 (UTC)
失效連結 2
[編輯]一個自動運行的bot發現下列外部連結可能已經失效。請幫助修復錯誤的連結或者移除它!
--Sz-iwbot (留言) 2009年11月11日 (三) 08:05 (UTC)
失效連結 3
[編輯]一個自動運行的bot發現下列外部連結可能已經失效。請幫助修復錯誤的連結或者移除它!
--Sz-iwbot (留言) 2009年11月11日 (三) 08:05 (UTC)
機械人搞錯了
[編輯]三個url最後都多了個"|"。連結都是好的。--user talk:shypanda 2009年11月12日
一點建議
[編輯]文章裏有一些帶有主觀色彩,因而語義有些模糊的用詞,比如「極長」、「最大」、「極為重要」等等。建議用對客觀事實的描述代替這類說法,比如,寫明戰役時間是1948年10月到1949年4月,就比直接說戰役時間極長要更準確一些。--Gilgalad 2009年11月25日 (三) 16:14 (UTC)
圖片版權問題
[編輯]infobox里的配圖File:Taiyuan Campaign1.jpg是不是有版權問題?這張照片拍攝於1949年,而根據Wikipedia:非美國版權,中國大陸的作品如果在1996年1月1日還沒進入公有領域(即拍攝於1947年之前),現在在美國依然要受版權保護。--Gilgalad 2009年11月25日 (三) 16:25 (UTC)
- 照片都刪除了。Shypanda (留言) 2009年11月25日 (三) 18:10 (UTC)User_talk:shypanda 2009年11月25日
優良條目評選
[編輯]- ~移動自Wikipedia:優良條目候選~(最後修訂)
太原戰役(編輯 | 討論 | 歷史 | 連結 | 監視 | 日誌),分類:戰役,提名人:Shypanda (留言)
- (+)支持:提名人票。太原戰役被認為是第二次國共內戰中最激烈、歷時最長的戰役。但也許因為閻錫山和徐向前都是「偏師」,太原戰役不經常被提到的。參考了中共、閻錫山和美國三方的報道,完全從零撰寫,力求中立,反映歷史原貌。Shypanda (留言) 2009年12月2日 (三) 03:48 (UTC)
- (+)支持:還不錯,但模板可以換另一張圖片嗎?--圍棋一級 (留言) 2009年12月2日 (三) 11:41 (UTC)
- (+)支持:支持,內容適中明確。—Patrickchang850831 (留言) 2009年12月2日 (三) 13:59 (UTC)
- (!)意見:
缺少閻錫山部作戰序列。--Gilgalad 2009年12月2日 (三) 15:30 (UTC)- 加上了閻錫山部作戰序列。Shypanda (留言) 2009年12月8日 (二) 00:34 (UTC)
- 還有個問題,infobox裏面晉軍傷亡人數比總兵力還要多。。。--Gilgalad 2009年12月9日 (三) 19:27 (UTC)
- 加上了閻錫山部作戰序列。Shypanda (留言) 2009年12月8日 (二) 00:34 (UTC)
- 移動完畢—木木 (發呆中) 2009年12月10日 (四) 07:00 (UTC)
優良條目評選(第二次)
[編輯]太原戰役(編輯 | 討論 | 歷史 | 連結 | 監視 | 日誌),分類:戰爭與軍事 - 戰役,提名人:Shypanda(留言) 2012年5月20日 (日) 16:00 (UTC)
- 投票期:2012年5月20日 (日) 16:00 (UTC) 至 2012年5月27日 (日) 16:00 (UTC)
- (+)支持:提名人票。這個條目經過幾年,好幾位貢獻者的努力,已經很豐富了。所引用的資料和圖片來自中共,台灣和國外,應該是比較客觀的。太原戰役是國共內戰中規模非常大,傷亡很高的戰役。但是由於閻錫山和徐向前都是偏師,一直沒有得到足夠重視。--Shypanda(留言) 2012年5月20日 (日) 16:00 (UTC)
- "資料和圖片來自中共,台灣和國外",這個說法很不中立,哈哈哈。-- 豆腐daveduv編寫上海留言 2012年5月21日 (一) 06:23 (UTC)
- (+)支持:語言清晰易懂,大致都有註腳,不錯的條目--Hans Li(Li|Sn|ΔH) 2012年5月21日 (一) 01:49 (UTC)
- (+)支持,閱讀起來還挺通順,優良大致沒問題。-- 豆腐daveduv編寫上海留言 2012年5月21日 (一) 06:25 (UTC)
- (+)支持。不過信息框裏閻錫山部的傷亡數字比參戰人數還要大,是不是參戰單位漏算了什麼?--Gilgalad 2012年5月21日 (一) 14:39 (UTC)
- (!)意見:參考文獻裏的「李宗仁3月29日電文"能否給個可以查證的地方?例如某出版書籍?或者網頁? 222.175.103.98(留言) 2012年5月21日 (一) 14:50 (UTC)
(-)反對,列表成分有點多。別的也沒什麼了。--達師 - 218 - 372 2012年5月22日 (二) 06:43 (UTC)- (:)回應: 戰鬥序列壓縮了。可讀性好一些。Shypanda(留言) 2012年5月23日 (三) 01:42 (UTC)
- 首段加長一點吧。--達師 - 218 - 372 2012年5月26日 (六) 11:55 (UTC)
- (:)回應: 戰鬥序列壓縮了。可讀性好一些。Shypanda(留言) 2012年5月23日 (三) 01:42 (UTC)
- (+)支持,完整詳細客觀--Huandy618 (留言) 2012年5月22日 (二) 13:45 (UTC)
- (!)意見:閻軍兵力八萬二,傷亡十萬人?--如沐西風(留言) 2012年5月23日 (三) 01:34 (UTC)
- (:)回應: 閻錫山搞兵農結合,帳比較糊塗。徐在戰前估計閻的正規部隊有6萬餘,民衛軍約萬餘人。還有空運的部隊。所以,開戰時候8萬左右還是合理的。但是到後期,被 抓壯丁守城而傷亡的人數就很難算了。有報告說後期消滅了2萬多,總共就被消滅了10萬人。還有資料說國軍守軍被消滅了13萬多。反正是比最早的人數多。Shypanda(留言) 2012年5月23日 (三) 02:18 (UTC)
- 繼續提(!)意見:1, 閻軍的損失人數既然如此,那應當至少在infobox里做腳註說明;2,File:1949 map taiyuan battle A.jpg與File:1949 map taiyuan battle B.jpg看起來是同一張圖的兩個部分,建議使用軟件拼合後重新放在條目里,現在的放法容易誤導讀者;3.參考資料方面引用閻錫山一方的資料極少,不知中 立性是否達到了GA標準;4.部分細節缺乏引用腳註,例如航空公司的運量等等;5.希望有地圖,恐怕是太原人也會被文中的地名搞暈,看不明白仗是怎麼打 的。不過或許評選GA不必這麼苛刻?--如沐西風(留言) 2012年5月23日 (三) 07:50 (UTC)
- (:)回應: 閻錫山搞兵農結合,帳比較糊塗。徐在戰前估計閻的正規部隊有6萬餘,民衛軍約萬餘人。還有空運的部隊。所以,開戰時候8萬左右還是合理的。但是到後期,被 抓壯丁守城而傷亡的人數就很難算了。有報告說後期消滅了2萬多,總共就被消滅了10萬人。還有資料說國軍守軍被消滅了13萬多。反正是比最早的人數多。Shypanda(留言) 2012年5月23日 (三) 02:18 (UTC)
- (-)反對戰鬥序列做成表格或許好一些,隱藏起來做什麼?--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12年5月23日 (三) 02:25 (UTC)
- (:)回應: 排版和內容剪綵,仁者見仁,眾口難調。只希望能符合Wikipedia:甚麼是優良條目中的8點要求。Shypanda(留言) 2012年5月23日 (三) 02:51 (UTC)
- 真是眾口難調。我建議戰鬥序列不用隱藏,做成附表放在條目最後就行了。--Gilgalad 2012年5月23日 (三) 07:27 (UTC)
- 嗯,這樣應該比較好。--達師 - 218 - 372 2012年5月23日 (三) 15:23 (UTC)
- (:)回應:改好了。Shypanda(留言) 2012年5月24日 (四) 01:28 (UTC)
- 或者單獨列一個條目,把戰役各個階段的戰鬥序列寫出來。比如太原戰役戰鬥序列。--Walter Grassroot (♬) 2012年5月23日 (三) 18:48 (UTC)
- 嗯,這樣應該比較好。--達師 - 218 - 372 2012年5月23日 (三) 15:23 (UTC)
- 真是眾口難調。我建議戰鬥序列不用隱藏,做成附表放在條目最後就行了。--Gilgalad 2012年5月23日 (三) 07:27 (UTC)
- (:)回應: 排版和內容剪綵,仁者見仁,眾口難調。只希望能符合Wikipedia:甚麼是優良條目中的8點要求。Shypanda(留言) 2012年5月23日 (三) 02:51 (UTC)
- (!)意見:戰鬥序列一節中人名的連結有些是錯誤的,比如前期晉中軍區部隊政治部主任何輝連結到足球運動員,前期國民政府軍第34軍暫編第44師參謀長周密連結到一位古人等。建議全部藍鏈都重新檢查一遍。--Fyd09(留言) 2012年5月24日 (四) 10:42 (UTC)
- (+)支持:內容詳盡。--沙田友(留言) 2012年5月27日 (日) 14:42 (UTC)
優良條目評選(第三次)
[編輯]太原戰役(編輯 | 討論 | 歷史 | 連結 | 監視 | 日誌),分類:歷史-戰爭,提名人:Walter Grassroot (♬) 2014年10月16日 (四) 03:46 (UTC)
- 投票期:2014年10月16日 (四) 03:46 (UTC) 至 2014年10月23日 (四) 03:46 (UTC)
- 此條目 符合優良條目標準,故提交候選,理據:第三次申請提交這個條目的優良評選。在過去的兩次中,主要的問題是集中於參考資料的中立性和有效性,這些我完全更新成已經出版的書籍,而且對其中的一些邏輯、過程進行了更細的修改。我認為已經足夠達到優良條目的標準,請大家給予建議。謝謝。—Walter Grassroot (♬) 2014年10月16日 (四) 03:46 (UTC)
- (!)意見:建議參考外國學者的研究,擴充條目,提高學術性,使內容更中立:1. Donald G. Gillin著,牛長歲等譯:《閻錫山硏究》(哈爾濱:黑龍江教育出版社,1990);2. Suzanne Pepper著,王海良等譯:《中國的內戰:1945-1949年的政治鬥爭》(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1997)。Banyangarden(留言) 2014年10月16日 (四) 05:50 (UTC)
- 謝謝,我已經直接閱讀原著,補充這兩本書的信息。--Walter Grassroot (♬) 2014年10月16日 (四) 08:55 (UTC)
- 符合優良條目標準:內容充實,資料豐富。Banyangarden(留言) 2014年10月16日 (四) 09:36 (UTC)
- 符合優良條目標準:同上。飛賊燕子(留言) 2014年10月17日 (五) 11:05 (UTC)
- 符合優良條目標準:內容充足、語句順暢,參考資料足以支撐全文,段落大致上都有注腳,以yesGA票作獎勵。—ArikamaI 墮落者的復仇(謝絕廢話|全面戰爭) 2014年10月17日 (五) 11:26 (UTC)
- 符合優良條目標準:同上。--如沐西風(留言) 2014年10月17日 (五) 15:58 (UTC)
- 符合優良條目標準:同上。來自江西的某隻(留言) 2014年10月18日 (六) 14:58 (UTC)
- 符合優良條目標準:支持精心編寫的戰役類條目,但希望您能提供關於戰鬥序列資料之來源,以及補上地區字詞轉換,謝謝。--Ai6z83xl3g(留言) 2014年10月18日 (六) 15:03 (UTC)
- 符合優良條目標準:內容完整,文筆曉暢,圖文並茂,參考資料全面細緻。--神機軍師MtBell 2014年10月18日 (六) 22:33 (UTC)
- 符合優良條目標準:內容完整全面,引用充分,支持。(!)意見:字句上仍有不通順之處;比如:背景:「自辛亥革命後,閻錫山就長期統治着山西,歷經北洋政府、中原大戰和抗日戰爭,晉系亦是中國非常重要的地方軍閥之一」、「1946年內戰全面爆發之始,中共在部署戰略計劃中,即包括對太原周圍防區的進攻策略」,東山爭奪戰:「雖然身體尚未恢復,徐向前則堅持躺在擔架指揮前線部隊進攻,此舉也鼓舞着解放軍士氣」,等等。-- SzMithrandir(留言) 2014年10月22日 (三) 01:24 (UTC)
- 符合優良條目標準:支持。——開成(留言) 2014年10月22日 (三) 01:56 (UTC)
- 開成:建議換個支持理由……--175.156.214.74(留言) 2014年10月22日 (三) 02:18 (UTC)
- 符合優良條目標準:很全面。——巴伐利亞的亨利十七世(留言) 2014年10月22日 (三) 14:02 (UTC)
- 符合優良條目標準:資料豐富,支持。--Alfredo ougaowen(留言) 2014年10月22日 (三) 15:48 (UTC)
- :12支持,0反對,入選。--59.34.84.142(留言) 2014年10月24日 (五) 15:03 (U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