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寒蟬效應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寒蟬效應(英語:Chilling Effect法律用語,是指當下對言論自由的「阻嚇作用」——即使是法律沒有明確禁止的。然而,在一般情況下,寒蟬效應現在經常以法律或其他行動讓公眾感受到壓力,從而使得合法的講話被實際上禁止。該詞詞源自美國法律,早於1950年使用。然而,進一步明確使用,是在美國最高法院法官小威廉·布倫南,用在司法判決中,作為一個法律術語。

在中文裏,將「Chilling Effect」翻成寒蟬效應,是源自成語「噤若寒蟬」[1]。蟬鳴於夏秋,不久即死。古人不察,以為蟬於天寒,不能發聲,乃以噤若寒蟬形容不敢作聲。中國古代本亦有另一形容寒蟬效應的術語:「刑不可知,威不可測,則民畏上也。」[2]

在討論言論自由時,人民害怕因為言論遭到法律的刑罰,或是必須面對高額的賠償,不敢發表言論,將導致公共事務乏人關心,被視為過度限制言論或過度維護自身利益的不良後果。

參見

[編輯]

參考文獻

[編輯]
  1. ^ 後漢書杜密傳》云:「劉勝位為大夫,見禮上賓,而知善不薦,聞惡無言,隱情惜己,自同寒蟬,此罪人也。」
  2. ^ 春秋正義》<卷二十二·昭公六年> 唐·孔穎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