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奧古斯堡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奧古斯堡
Augsburg
奧古斯堡的位置
地圖
坐標:48°22′08″N 10°53′52″E / 48.3689°N 10.8978°E / 48.3689; 10.8978
國家 德國
聯邦州 巴伐利亞
面積
 • 總計146.84 平方公里(56.70 平方哩)
海拔494 米(1,621 呎)
時區CETUTC+01:00
 • 夏時制CESTUTC+02:00
郵政編碼86150–86199
電話區號0821
政府地址Maximilianstraße 4
86150 Augsburg
網站www.augsburg.de
奧古斯堡市政大廈是城市的標誌

奧古斯堡[1](德語:Augsburg德語:[ˈaʊksbʊʁk] ,又譯奧格斯堡)是一座位於德國南部、巴伐利亞西南的城市。在神聖羅馬帝國時代奧格斯堡就被劃定是一帝國自由城市,直屬於皇帝。今日的奧格斯堡除了是士瓦本行政區的地區政府所在地之外,也是奧古斯堡郡的郡府。

奧古斯堡自稱是繼特里爾之後德國第二古老的城市,其名稱來源於前15年羅馬皇帝屋大維統治時期建立的古羅馬兵營奧古斯塔-溫德利科魯姆Augusta Vindelicorum),而該兵營的命名由來則是屋大維的稱號「奧古斯都」。

2015年12月31日奧古斯堡有286,374名居民,是巴伐利亞州繼慕尼黑紐倫堡後第三大城市。1906年奧古斯堡的人口數量超過十萬人,在德國屬於大城市。它是巴伐利亞的23個地區中央之一。其附近的大城市有慕尼黑(東南約57公里)、紐倫堡(北約121公里)和史特加(西北約133公里)。奧古斯堡的都市地區在巴伐利亞也是第三大的,其總人口約為83萬。

奧古斯堡是德國唯一一座有自己的官方節日的城市:8月8日是奧古斯堡和平節,因此奧古斯堡是德國節假日數量最高的城市。

奧古斯堡是天主教主教的駐地。

地理

[編輯]

奧古斯堡位於萊希河畔,萊希河發源於奧古斯堡西南約150公里蒂羅爾州內,在奧古斯堡以北40公里處注入多瑙河。奧古斯堡最古老的部分以及城市的南部位於一座小山的北麓,地形比較高。

市南被稱為萊希費爾德的地區是冰川期留下來的冰水沉積平原。這個地區是中歐生物多樣性最高的地區之一。

奧古斯堡市區西部有一座巨大的森林,它今天是一座自然公園。不過在市區內也有許多綠地,因此奧古斯堡1997年獲得歐洲「最綠城市」的榮譽。奧古斯堡是巴伐利亞擁有森林面積最高的城市,在全德國占第三名。

水域

[編輯]

奧古斯堡市區內有三條河流:最大的是萊希河、在奧古斯堡北注入萊希河的韋爾塔赫河以及源於東阿爾戈伊郡的辛戈爾特河(Singold),最後者在奧古斯堡市內注入一個人工的溪流和運河系統。奧古斯堡市內的橋樑的數目比威尼斯還要多。

萊希河
河流及其在市區內的長度
萊希河 19.9km
韋爾塔赫河 13.1km
辛戈爾特河 6.2km
29條萊希河運河 77.7km
4條韋爾塔赫河運河 11.6km
19條溪流 45.6km
總長度 173.2km

萊希河流經的林地里有兩個湖泊,這兩個湖泊是非常受歡迎的近郊休養地。市南的林地里還有眾多溪流。

自然

[編輯]

奧古斯堡總面積的1/3是綠地和森林,因此是德國最綠的城市之一。

奧古斯堡市屬森林總面積21.5平方公里,是巴伐利亞面積最大的河灣森林,位於市區的東南。擁有非常高的地區性的休養、休閒和自然保護價值。

市區西南部分地區屬於奧古斯堡西部森林自然公園。整個自然公園總面積1175平方公里。

周邊郡

[編輯]

奧古斯堡被東面的艾夏赫-費里德貝格郡和西面的奧古斯堡郡圍繞。

市區

[編輯]

奧古斯堡市區總面積147平方公里,分17個計劃空間(Planungsraum)和41個市區。這個分化是1938年設立的。

奧古斯堡的計劃空間和市區

這些市區有些本來是獨立的村鎮,後來被合併入奧古斯堡;有些是新建的居民區,有些有多個隔離的居民區。

計劃空間 市區
安東區(Antonsviertel 安東區
貝倫凱勒(Bärenkeller 貝倫凱勒
貝格海姆(Bergheim 班納克(Bannacker)、新貝格海姆(Neubergheim)、韋倫堡(Wellenburg
費恩哈伯勞(Firnhaberau 費恩哈伯勞
格京根(Göggingen 格京根南、格京根東北、格京根西北、沙夫韋德居民區(Schafweidsiedlung
哈馬施米德Hammerschmiede 哈默施米德
豪恩施泰滕-錫本布倫(Haunstetten-Siebenbrunn 豪恩施泰滕東、豪恩施泰滕南、豪恩施泰滕西、豪恩施泰滕北、梅林格勞(Meringerau)、錫本布倫
霍赫費爾德(Hochfeld 霍赫費爾德
霍赫措爾(Hochzoll 霍赫措爾南、霍赫措爾北
內市 火車站區、卑斯麥區、布萊希和普費爾勒(Bleich und Pfärrle)、大教堂區、格奧爾格和克勒伊茨區(Georgs- und Kreuzviertel)、雅克布前市區(Jakobervorstadt)、萊希區、施塔特耶格區(Stadtjägerviertel)、謝夫勒巴赫(Schäfflerbach)、烏爾里希區(Ulrichsviertel
因寧根(Inningen 伊寧根
克里克斯哈伯(Kriegshaber 克里克斯哈伯
萊希豪森(Lechhausen 萊希豪森東、萊希豪森南、萊希豪森西
普費爾塞(Pfersee 普費爾塞南、普費爾塞北、羅森瑙(Rosenau)、泰羅特區(Thelottviertel
奧伯豪森(Oberhausen 奧伯豪森南、奧伯豪森北、韋爾塔赫河左岸南、韋爾塔赫河左岸北、韋爾塔赫河右岸
施皮克爾-黑倫巴赫(Spickel-Herrenbach 黑倫巴赫區、施皮克爾、紡織區、鎢區
大學區 大學區

紡織區部分位於內市,部分位於施皮克爾-黑倫巴赫。奧古斯堡的老城位於今天的內城區。

1998年美軍完全撤出奧古斯堡後其軍區成為民用區,其名稱被保留。

氣候

[編輯]

奧古斯堡位於潮濕的大西洋氣候與乾燥的大陸氣候的過渡區,其地形主要是平原,市區位於一個淺的谷地。

冬季溫和,不十分寒冷,夏季溫暖,不十分炎熱。降雪一般從一月開始到三月中。降水量最大的時候是初夏掛西風的時候。盛夏和初秋往往是比較長的乾旱時期。

年平均溫度約為12 °C,年平均降水量約為850毫米。

其他對當地氣候有影響的因素包括阿爾卑斯山脈多瑙河。這兩個因素使得當地氣候多變。

焚風可以整年從南方越過阿爾卑斯山脈帶來非常熱和乾燥的風。掛焚風時天空碧藍晴朗,視野非常遠,從奧古斯堡可以一直看到阿爾卑斯山。

2003年奧古斯堡測量到的最高溫度達41.9攝氏度,這是有記錄以來測量到的最高溫度。最低氣溫的紀錄是-27.1攝氏度。

總的來說巴伐利亞在德國是雷雨比較多的州,奧古斯堡也經常受到暴雨的襲擊,這往往導致萊希河和韋爾塔赫河發大水。尤其1999年萊希河的一道壩決口,導致多個市區被淹。

秋季奧古斯堡往往多霧,這主要是萊希河谷的位置導致的。此外它是繼慕尼黑後德國降雪量第二大的大城市。

奧格斯堡(1981–2010)
月份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全年
平均高溫 °C(°F) 2.3
(36.1)
4.1
(39.4)
8.9
(48.0)
13.6
(56.5)
18.5
(65.3)
21.4
(70.5)
23.8
(74.8)
23.5
(74.3)
18.8
(65.8)
13.4
(56.1)
6.6
(43.9)
3.1
(37.6)
13.2
(55.8)
日均氣溫 °C(°F) −0.8
(30.6)
0.2
(32.4)
4.4
(39.9)
8.2
(46.8)
13.0
(55.4)
15.9
(60.6)
18.1
(64.6)
17.7
(63.9)
13.6
(56.5)
9.1
(48.4)
3.5
(38.3)
0.3
(32.5)
8.6
(47.5)
平均低溫 °C(°F) −3.9
(25.0)
−3.7
(25.3)
−0.2
(31.6)
2.7
(36.9)
7.3
(45.1)
10.5
(50.9)
12.3
(54.1)
11.9
(53.4)
8.3
(46.9)
4.8
(40.6)
0.3
(32.5)
−2.5
(27.5)
4.0
(39.2)
平均降雨量 mm(吋) 40.1
(1.58)
36.6
(1.44)
47.8
(1.88)
50.7
(2.00)
85.5
(3.37)
90.0
(3.54)
99.7
(3.93)
92.2
(3.63)
65.9
(2.59)
52.8
(2.08)
52.1
(2.05)
53.5
(2.11)
766.9
(30.2)
月均日照時數 64.1 90.1 127.3 173.8 211.8 218.1 240.1 223.2 159.3 107.9 59.1 48.7 1,723.5
數據來源:Météoclimat

人口

[編輯]

人口發展

[編輯]
奧古斯堡人口發展

早在羅馬帝國時期奧古斯堡的人口數量就已經超過了1.2萬人[2]。但是此後其數量增長很少。1500年左右市內有約3萬人口,是繼科隆布拉格之後神聖羅馬帝國內第三大城市。

19世紀工業化開始後奧古斯堡的人口驟增。從1806年至1895年市內人口從約2.6萬人上升達8萬多,到1939年市內人口又翻了一倍多,達到18.5萬。

第二次世界大戰里市內喪失了約20%的人口(38,958人),1945年奧古斯堡有14.6萬人。五年後市內人口數量恢復到戰前的狀態,其中許多是從東歐逃來的難民。

1992年市內人口達264,852人,是至今為止的最高紀錄。2005年6月30日市內官方居民數為262,140人。

年份 人口
1635年 16,432
1645年 19,960
1806年 26,200
1830年 29,019
1871年12月1日 51,220
1890年12月1日 75,629
1900年12月1日 89,109
1910年12月1日 102,487
1925年6月16日 165,522
1933年6月16日 176,575
1939年5月17日 185,369
1950年9月13日 185,183
1961年6月6日 208,659
1970年5月27日 211,566
1975年6月30日 252,000
1980年6月30日 246,600
1985年6月30日 244,200
1987年5月27日 242,819
1997年6月30日 257,300
2002年12月31日 259,231

人口結構

[編輯]

2006年1月1日奧古斯堡有263,804名居民。2006年市內138,300名能夠工作的居民中有14,242人失業,這意味着失業率為10.3%[3]。相對於巴伐利亞其他城市,奧格斯堡失業率較高,但仍低過德國其他各州平均。

市內的外國人比率為16.7%(44,895人),與德國其他大城市相比是比較高的。大多數非德國人住在奧伯豪森、施皮克爾-黑倫巴赫、霍赫費爾德和萊希豪森等市區,其中大多數來自土耳其意大利南斯拉夫克羅地亞

奧古斯堡的年齡結構相當於德國平均,16.0%(43,213人)的居民在18歲以下,52.2%(140,592人)的居民是女性,47.8%(128,857人)的居民是男性[4]

宗教

[編輯]

基督教

[編輯]

從4世紀或5世紀開始奧古斯堡就已經是主教駐地了,738年再次設立奧古斯堡主教。1518年馬丁·路德的追隨者來到奧古斯堡。新教在奧古斯堡普及越來越廣,1534年至1537年奧古斯堡正式進行宗教改革。奧古斯堡加入施馬爾卡爾登同盟。1548年在奧古斯堡帝國議會上通過了一個解決宗教問題的過渡決議。七年後(1555年)皇帝召開奧古斯堡帝國會議通過了奧古斯堡和約天主教新教被平等對待。

市內的天主教徒依然受奧古斯堡主教管理,他服從美茵茲大主教。奧古斯堡歸屬巴伐利亞後奧古斯堡主教服從新設立的慕尼黑佛萊辛大主教。

新教聖雅各教堂

最晚在威斯特伐利亞和約簽署後奧古斯堡的新教徒獲得了五座教堂。市內的新教徒一開始由市議會管理,在奧古斯堡歸屬巴伐利亞後他們屬於巴伐利亞王國新教教會,這個教會一開始即包括信義宗的,也包括改革宗的教派。

今天奧古斯堡的新教教會屬於奧古斯堡教郡,它還包括奧古斯堡周邊行政郡的新教教會。

1648年的威斯特伐利亞和約也證實了1548年奧古斯堡開始使用的市憲法,按照這個市憲法市政府以及市議會內天主教徒與新教徒的數量要相等。這個規定一直到1805年奧古斯堡被巴伐利亞吞併有效。

老城的巴西利卡

19世紀和20世紀裏奧古斯堡又開始有自由教會組織活動。1863年聯合衛理公會獲得了教會的地位。1870年開始門諾弟兄教會開始在奧古斯堡從事神事。約1925年從慕尼黑來的浸信會開始活動。從1968年開始奧古斯堡還有一個自由新教教會。

19世紀初市內宗教信仰的比例為約60%天主教徒和40%新教徒。通過合併周邊以天主教為主的村鎮這個比例有很大變化。到1950年左右市內僅有23%的新教徒了。

除此之外市內還有許多其他基督教派別如舊天主教教會耶和華見證人等。東正教在奧古斯堡也有組織。

猶太教

[編輯]

從1803年開始奧古斯堡有一個猶太社群,當年市政府以年費和非常高的貸款為代價首次向三名猶太人授予市民的地位,當時市內的商人對此非常反對。

此後市內猶太人的數目增長緩慢(1840年79人,1852年128人),原因是市政府對其定居要求非常嚴格。1857年保守天主教徒在地區選舉中大敗才帶來了一個轉折點。1861年第一個猶太人文化社群得以成立。

此前,1858年奧古斯堡的猶太人就已經買下了一塊地來建造猶太會堂。這座會堂於1865年4月開始使用,此後還擴建了拉比的宿舍等。

奧古斯堡的猶太會堂

通過這個發展在19世紀後半頁市內的猶太人增長迅速。1895年市內有1156名猶太居民。1867年奧古斯堡設立了猶太墓地,此外還成立了一些猶太俱樂部。猶太企業家、銀行家、商人在奧古斯堡的經濟生活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幾乎所有的猶太居民均屬於中上層階層。

從此時開始越來越多的社群成員要求建造一座新的猶太會堂,此外由於老會堂已經年久失修,因此市政府催促改建新會堂。1903年社群買下了一塊新地基,1912年開始進行建築師設計競賽。從1914年至1917年新會堂建成。

1933年納粹上台後奧古斯堡的猶太居民也受到越來越強的迫害:在五年內幾乎所有猶太企業被關閉或者被德國人收購。

在1938年11月10日清晨水晶之夜里約30名納粹黨黨員破壞了猶太會堂的內部設施並縱火。由於顧及到周邊的民房、公房以及一座加油站火被撲滅,因此建築本身未受損害。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會堂的建築成為市劇院的道具倉庫,建築頂穹上還設立了一個防空炮的觀察哨。

儘管從1933年開始許多原來的猶太人離開奧古斯堡,但是由於有許多人從郊區遷入,因此其總數變化不大。356至450人分七批被運送到奧斯威辛里加特雷津等地。只有少數這些人在集中營里倖存。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只有少數過去的猶太居民回到奧古斯堡,其中包括美國軍政府指命的第一位戰後市長。1946年猶太文化社群重新建立,但是長時間裏奧古斯堡的猶太社群幾乎沒有增長:到1987年它只有247名成員。1990年鐵幕破裂後情況驟變,許多來自東歐的猶太人遷居奧古斯堡定居,今天奧古斯堡的猶太社群約有1800人(占城市總人口的0.67%)[5]

伊斯蘭教

[編輯]

與德國總體情況一樣在奧古斯堡穆斯林組成第二大宗教群體。市區內有許多不同民族和國家為重點的祈禱室和協會。

大多數穆斯林是從土耳其來的移民,其中有些已經是第三代在德國生活了。此外還有阿拉伯波斯尼亞伊拉克人的祈禱室以及阿雷吾教派的文化中心。

其他宗教團體

[編輯]

除基督教、猶太教和伊斯蘭教三個主要宗教團體外奧古斯堡還有許多小的宗教團體。比如一個由約130名信徒組成的佛教群體[6]

世界觀團體

[編輯]

除宗教團體外在奧古斯堡還有一個1911年成立的非宗教世界觀團體(思想自由聯盟)。1933年納粹上台後它被禁止,二戰五年後它才於1950年再次成立。一開始其成員數很少,但是從1980年開始其成員數增長很快,到2006年它有692名成員[7]

歷史

[編輯]

古代

[編輯]

前15年在今天的市區奧伯豪森建立了一個羅馬兵營,這個日期被看作是奧古斯堡的建城年。後來這個兵營被用作後勤倉庫。羅馬皇帝屋大維親自命令其養子德路蘇斯提庇留建立了這個兵營。假如將這個年代看作是奧古斯堡的建城年的話那麼奧古斯堡是繼特里爾之後德國第二古老的城市。可以肯定的是它是繼奧古斯塔·特里沃魯姆(Augusta Treverorum;今德國特里爾)後阿爾卑斯山脈以北最大的羅馬聚居地之一。

在兵營的周圍形成了一個居民區,121年哈德良授予它城市權。約從95年開始奧古斯堡是羅馬雷蒂安的省會。這個省的地域一直延伸到今天的意大利北部。不過奧古斯堡成為省會的具體年代不明。考古發掘發現坎普頓可能到1世紀末還是該省的省會。

最新研究指出上日耳曼-雷蒂安邊牆是98年在圖拉真統治時期建成的。與此同時建成的還有從美茵茲經過巴特坎施塔特至奧古斯堡的道路。有可能就是在這兩個戰略設施建成時雷蒂安的省會被遷到了奧古斯堡,但是這個理論尚無證據支撐。

294年雷蒂安省被分為兩半後奧古斯堡成為第二雷蒂安省的省會。約450年阿爾曼尼人入侵,結束了羅馬的統治。奧古斯堡沒有被摧毀,當地聖阿弗拉的墓始終是一個朝聖的地方。

從古代晚期開始奧古斯堡就已經是一個主教的駐地。約300年左右有一位名為納西索斯(Narcissus)的主教的名字被傳下來。聖阿弗拉估計也是這個時期的人。

中世紀

[編輯]

此後數百年中奧古斯堡默默無聞。955年奧托一世在奧古斯堡主教的支持下在奧古斯堡南部的第二次萊希菲爾德之戰中擊敗了向西擴張的匈牙利

1156年腓特烈一世授予奧古斯堡城市地位,1251年奧古斯堡又獲得了擁有自己的印章和對其市民徵收稅的權利。1276年魯道夫一世授予奧古斯堡自由城市的地位。奧古斯堡城市的自由地位使得它與主教的世俗統治權的衝突越來越大,最後奧古斯堡將其駐地遷到了迪林根

此後數個城市貴族家庭相繼統治奧古斯堡。不過他們的統治並非完全順利:1368年市內的手工業者發動暴動,此後市內引入了一個行會憲法。11年後奧古斯堡加入施馬爾卡爾登同盟。不過1388年這個同盟就瓦解了。

這個行會憲法使得所有手工業事務全部要通過行會處理,其結果是行會的權力大增。1540年奧古斯堡交易所成立。1547年行會參加市政府。

近代

[編輯]

這個階段的高潮是1469年稱為市長的烏爾里希·施瓦茨(Ulrich Schwarz)的獨裁時期。施瓦茨上台是有宏偉的政治計劃。一開始他也達到了使得到當時為止在市政府里勢力比較小的低級的行會獲得發言權,奧古斯堡的債務問題得到解決。但是當城市貴族開始反對他的政策時,他開始使用殘暴的手段。他判處城市貴族死刑,最後這個決定卻導致了他自己的下台。1478年他被處死。

1547年行會徹底敗落後奧古斯堡到文藝復興結束為止成為一個重要的國際商業和經濟中心。這個地位主要是通過富格爾家族韋爾澤這兩個商人家族獲得的。

宗教改革時期

[編輯]

在1529年在詩貝亞召開的帝國大會上奧古斯堡代表新教少數派。其代表要求新教可以不受限制地擴展。這個要求在1530年奧古斯堡的帝國大會上正式由菲利普·梅蘭希通寫成《奧古斯堡信條》。這份文件一般被看作是信義宗的成立文件。

1493年的奧古斯堡,木刻

從1524年至1573年奧古斯堡市內有再洗禮派社群。1527年8月20日至24日在奧古斯堡還召開了再洗禮派的大會。後來大多數參加這次會議的人均被殺。

1534年7月22日市議會決定只有它批准的牧師才可以在市內從事神事。天主教神事僅限於八座教堂。小的教堂和修道院被關閉。由此市議會從形式上獲得了處理宗教事務的權利。

1550年的佩爾拉赫廣場

1548年查理五世頒佈了一部以城市貴族為主的新城市憲法。按照這部憲法市內的管理和統治交給了城市貴族。1555年頒佈的《奧古斯堡和約》在市內也造成了兩種宗教和平共處的氣氛。1584年奧古斯堡引入格里曆

三十年戰爭中1632年4月20日瑞典軍隊佔領奧古斯堡。

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中巴伐利亞選帝侯馬克西米利安二世的軍隊於1703年12月13日佔領奧古斯堡,不過1704年他就不得不撤出奧古斯堡。

18世紀裏在奧古斯堡儀表製造業發展巨大。奧古斯堡生產的儀表在整個歐洲均獲得好評。

1784年和1785年市內發生紡織工動亂,1794年1月29日市內的紡織工發生暴動。這次暴動的原因是因為工業化紡織業的引入威脅到了手工業紡織的生存。

現代

[編輯]

1771年在奧古斯堡開設了歐洲大陸上第一座工廠。奧古斯堡啤酒廠,奧古斯堡啤酒廠一夜之間,成為全世界銷量最大的奧古斯堡啤酒廠。

1805年12月21日巴伐利亞軍隊佔領奧古斯堡,26日通過簽署了一份和約奧古斯堡正式喪失了其自由,被巴伐利亞吞併。此前奧古斯堡由市內的七個城市貴族家庭統治。此後則由巴伐利亞的管理機構統治。在行政級別上它相當於一個郡(不律屬郡的城市),擁有自己的警察局。

1862年設立的奧古斯堡地區政府是後來奧古斯堡郡的前身。在1972年的行政區域改革中這個郡擴大了許多。奧古斯堡始終是這個郡的郡府所在地,但是它本身不屬於這個郡管理。

在19世紀裏奧古斯堡再次成為紡織品和機器製造業的中心。後來的MAN股份公司的一支就是從這裏開始的。1927年梅塞施米特公司將其總部移到奧古斯堡。在奧古斯堡發行的《匯報》是當時德國最重要的日報

1881年市內的公共馬車開始在鐵軌上行走,1898年電動有軌電車開始使用。1917年市內的路燈開始被改造為電燈(此前為氣燈)。

納粹時期和第二次世界大戰

[編輯]

在1933年的帝國議會大選中納粹黨在奧古斯堡獲得32.3%的選票。3月9日的「巴伐利亞民族革命」也是奧古斯堡對政治反對派的恐怖統治的開始。3月末1929年被選的市議會被解散,根據3月5日的帝國議會大選結果重新設立,但是德國共產黨的當選人被排除。此後在議會中納粹黨員的壓力下幾乎所有德國社會民主黨的成員被從市委員會中革除,5月社民黨的議員也被迫離開市議會。7月5日巴伐利亞人民黨的議員也被逐出議會。德國國家人民黨的議員被吸收入納粹黨。

4月28日社民黨的副市長被革職由一名納粹黨黨員取代。7月31日巴伐利亞人民黨的市長被革職,8月3日由一名納粹黨黨員取代。這樣在奧古斯堡納粹黨的奪權就徹底完成了。

此前,在3月9日市內的共產黨幹部就已被拘留。一開始這些拘留和逮捕主要是針對共產黨員和社民黨員,但是後來擴展到猶太人和其他不符合納粹黨政見的人,比如巴伐利亞人民黨的議員等。

1934年4月30日市內一座禮堂的火災也被用來逮捕政敵。

1938年11月10日猶太會堂被點燃,此後猶太商店和住房被毀。除抵抗運動人員外還有許多政敵在納粹統治時期被害。

由於市內有重要的軍事工業(比如梅塞施米特公司和MAN),奧古斯堡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遭到巨大的破壞。最嚴重的轟炸是在1944年2月25至26日夜,這次轟炸使用了30萬枚燃燒彈,內市區大部分被毀,730人死亡,1300多人受傷。此後市內約半數的居民離開市區。

1945年4月28日美國第七軍進入奧古斯堡,他們沒有受到任何抵抗。美軍在奧古斯堡設立了一個據點和多座兵營。這些兵營一直到1998年才完全撤除。

聯邦德國

[編輯]

戰後老城裏的重要建築被修復或者重建,有些重建工作一直延續到今天。

奧古斯堡成為士瓦本地區的首府。

通過建造羅森瑙運動場奧古斯堡通過舉辦國際田徑比賽在體育方面獲得了一席之地。1972年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划艇以及一些籃球、足球和手球的預賽是在奧古斯堡舉行的。

1970年通過多個高校的合併奧古斯堡大學建校。一開始大學只有經濟和社會科學兩個系,1974年通過設立新的系以及建造一座校園使得大學的重要性增長。今天大學有11500多名學生。

多年來奧古斯堡市內的醫院是分散的和不一致的。1982年奧古斯堡設立了一座中心醫院,從此急救和手術在一個醫院裏進行。小的醫院則專業化。

1999年春由於多日降雨加上阿爾卑斯山脈雪水融化導致萊希河與韋爾塔赫河發大水。由於一座堤壩決口使得數個市區被淹造成巨大經濟損失。

近年來奧古斯堡由於多座重要公司倒閉而受到危機的衝擊,今天奧古斯堡的失業率高於巴伐利亞平均值。此外一些大型計劃如飛機場的擴建擱淺也對城市發展帶來了打擊。

近年來奧古斯堡試圖通過舉辦大型文化活動如「莫扎特年」等來豐富其文化生活。

城市傳說

[編輯]

女神西薩

[編輯]

據說奧古斯堡有一名叫做西薩(dea Ciza)的女神。一份約1135年成書的歷史記載的邊上有關於羅馬軍隊徒勞地圍攻萊希河與韋爾塔赫河之間的一座叫做西薩里斯(Cisaris)的聚居地的紀錄。按照這個記錄奧古斯堡在羅馬佔領前是女神西薩的聖地。在同記載中還有關於奧古斯堡一些市區名稱來源於的記載。

這份記錄主要由非常模糊的、對日耳曼人佔據該地區前遺留下來的地名的意思的猜測組成。因此其內容非常不可靠。除西薩這個名稱外今天一般認為其他記載均毫無根據。

是否在今天的巴西利卡處過去有一座日耳曼人的神廟從考古學的觀點上無從考證。事實是在中世紀晚期在奧古斯堡曾經發掘出一顆羅馬時代的美杜莎頭像。今天這尊頭像陳列在羅馬博物館中。

今天在佩爾拉赫塔的信風旗上可以看到西薩的圖像。此外大教堂的銅門上的一些圖像據說也代表了西薩。

石人

[編輯]

「石人」(Stoinerne Ma)是一個高於人的、位於東城牆內的一座人像。它顯示了一位只有一隻手臂的麵包師,他手裏拿着一塊麵包和一面盾。他腳下的台階呈渦旋狀。

傳說這個石像顯示的是一位叫做康拉德·哈克赫的麵包師。據說有一次奧古斯堡被長期圍攻,他就用木屑烤麵包,完了將這些麵包投到城牆外。圍攻的人看到市里還有這麼多糧食,以至於他們還將麵包扔出來,又氣又怕,志氣大減。有圍攻的人用箭射他,結果射斷了他一臂。然後圍攻的人就撤退了。據傳這個故事是發生在三十年戰爭時期,1634年或35年天主教軍隊試圖從瑞典人手中奪回奧古斯堡的時候。不過這個傳說是否是真的卻無法考證了。

據考證今天的這幅石像是19世紀裏在建造城牆邊的房屋時通過使用不同的建築材料造成的。後來才說它代表了麵包師康拉德·哈克赫。

傳說摸這幅石像的鼻子可以帶來福氣,因此沿城牆散佈的人喜歡到這裏來。

合併

[編輯]

在20世紀前奧古斯堡就一再通過吸收合併周邊的村鎮擴大了自己的範圍。20世紀裏這個合併的速度加大。第一次大規模合併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和戰內期間,第二次是1972年巴伐利亞的行政管理改革過程中。當時奧古斯堡的市長甚至打算將周邊的城市也合併進來,但是由於當地市民的反對而沒有成功。

時間 區域名稱 面積
1910年年1月1日 Meringerau 9.5 km²
1911年1月1日 普費爾塞 3.5 km²
1911年1月1日 奧伯豪森 8.6 km²
1913年1月1日 萊希豪森 27.9 km²
1913年1月1日 霍赫措爾 4.4 km²
1916年4月1日 克里克斯哈伯 59,000 m²
1972年1月1日 格京根
1972年1月1日 豪恩施泰滕
1972年1月1日 伊寧根

名稱來源

[編輯]

奧古斯堡的名稱來源於其羅馬名稱Augusta Vindelicorum),這個名稱的前部Augusta說明它是在皇帝屋大維德命令下由其兩個養子德路蘇斯和提庇留於前15年建立的。後部Vindelicorum是拉丁語對當地部落稱呼的眾數屬格(即「溫得利人的」的意思)。

政治

[編輯]

市政府

[編輯]
奧古斯堡市議會席位分佈(共60席)

可以證實的是最晚從1266年開始市議會的主席被稱為「市護長」(Stadtpfleger),這個職位有時也被稱為「市長」,有時兩個名稱並用。從1548年開始市護長這個名稱成為官方名稱。市護長在位數年後就成為終身,因此有時市內有多名市護長並存。

歸屬巴伐利亞後奧古斯堡的市政府有兩名市長,領導一個市政府,1818年市政府還獲得一個由市區代理人組成的委員會協助。

1919年原來的市政府與市區代理人委員會合併為市議會,市議會的主席是市長。

從2002年起市長為社民黨的保羅·溫格特博士(Paul Wengert),他領導着一個由社民黨、德國綠黨、自由市民聯盟、自由選民和生態民主黨組成的聯盟政府。

1972年以來市政府選舉結果
年代 拜恩基督教社會聯盟CSU 德國社會民主黨SPD 德國自由民主黨FDP 德國綠黨Grüne 生態民主黨ödp 德國共產黨DKP)/左派黨PDS 德國共和黨REP 德國國家民主黨NPD 其他
1972年 44.9 46.5 2.3 - - 0.7 - 0.9 4.7
1978年 46.8 44.5 2.7 - - 0.4 - 0.6 4.9
1984年 32.9 44.9 1.3 4.2 - 0.2 - 0.7 15.8
1990年 43.1 28.4 2.5 10.8 - - 10.0 - 5.2
1996年 44.1 29.4 1.7 10.5 - - 2.8 - 11.5
2002年 43.5 36.4 3.5 8.7 1.8 1.2 - - 4.9

聯邦議會代表

[編輯]

奧古斯堡市自成一個選區。

2005年德國聯邦選舉在奧古斯堡拜恩基督教社會聯盟的選手以49.2%的選票獲選。除此之外通過全國的候選人排名還有一名自民黨、一名社民黨和一名綠黨候選人入選。

市徽

[編輯]

徽章底色為左邊紅色,右邊銀色,千方百計有一枚綠色的松果和一座綠色的株頭。城市的顏色是紅-綠-白。

最早可以證實的奧古斯堡的印章上有一座有兩座瞭望塔的城門,中間是一棵生命樹。從1260年開始地下還有一串葡萄。

15世紀裏市徽是紅白色的底墒有一串綠色的葡萄。1467年市內發掘出一枚石頭的松果(顯然是羅馬時期的墓碑上的),從此葡萄串改為松果。從1521年開始松果下有一柱頭。從1811年開始徽上還有一頂城牆冠。這兩個標誌的來源不詳。紅-綠-白作為市色從1372年就已經有記錄了。1985年進行建市2000年慶祝時整個市徽按照現代的美術觀進行了改造。

松果是羅馬軍團的軍仗上的標誌,後來成為羅馬雷蒂安行省的省會的標誌。

今天奧古斯堡市內有許多建築物和牆上有松果的圖案。

友好城市

[編輯]

與所有德國其他城市一樣在奧古斯堡友好城市和姐妹城市的歷史是從二戰後開始的。1956年駐慕尼黑的英國總領事向奧古斯堡表示願意讓一座蘇格蘭城市與奧古斯堡建立友好城市關係,他提議蘇格蘭第三大城市因弗內斯

   

同年雙方進行官方會晤後開始持續的文化交流,這個交流後來成為了友好城市的關係,但是這個關係從未通過條約的形式正規化。

第一個德國日本姐妹城市關係也是從一個個人出發的。二戰前有一名日本人在慕尼黑學大學,由於他的研究工作涉及到魯道夫·狄賽爾,因此他經常到奧古斯堡來。戰後他在奧古斯堡的一個公園裏還建立了一座日本紀念林。

此後他使用他的政治和私人影響促成了奧古斯堡與尼崎長濱(他的公司在這兩座城市中有工廠)的友好城市關係。這個友好關係是1959年建立的。

五年後奧古斯堡與美國城市代頓建立了聯繫。這個聯繫的起因是1956年美國總統德懷特·艾森豪威爾發動的「人與人」(People to People)運動。選擇代頓的原因還有總部在那裏的美國公司安迅信息系統股份有限公司將其德國總部設置在奧古斯堡。這個姐妹城市關係通過設立了一個「姐妹城市委員會」正式化。

隨着德法合作的開展和1963年愛麗舍條約的簽署,次年奧古斯堡市議會成員表示願意與法國的一座城市結成友好城市。通過國際市長聯盟最後奧古斯堡選擇了位於法國中心的布爾日。經過雙方互訪和接觸後雙方於1967年4月簽署了姐妹城市條約。

31年後奧古斯堡又獲得了一個新的姐妹城市。這個姐妹城市的起源來源於第二次世界大戰末:1955年奧古斯堡決定接受所有從捷克城市利貝雷茨逃離的難民。大多數這些難民後來在奧古斯堡定居。

冷戰結束後過去的難民開始與其過去的家鄉首先進行文化接觸,這後來發展位一個有規則的交流活動。最後這個過程發展為2001年5月1日簽署的官方的姐妹城市關係。

目前最近的姐妹城市起源於一個官方的友好省份。1987年7月9日巴伐利亞與中國山東省結成友好省份。山東的省會濟南希望能夠與一個巴伐利亞城市結成友好城市。

經過互相訪問和接觸後雙方市長於2004年9月3日正式簽署了姐妹城市的文件。

目前奧古斯堡在三個大陸有七個姐妹城市,奧古斯堡與這些城市擁有緊密的接觸,目的在於改善民族之間的理解。其交換活動包括學生交換、體育、音樂和藝術訪問團等[8]

贊助

[編輯]

1954年在德國城市議會的建議下格京根市接受輔助從蘇台德地區涅捷克Nejdek)被驅逐的難民。格京根被合併入奧古斯堡後奧古斯堡繼續接受了這個任務。

同年奧古斯堡接受了輔助剛剛被提升為城市的德國城市伊勒蒂森的任務。

一年後奧古斯堡接受了輔助左右從捷克利貝雷茨地區被驅逐的難民的任務。2001年鐵幕倒塌後這個活動後來導致了兩座城市結成友好城市。

從1967年開始德國聯邦海軍的奧古斯堡號驅逐艦由奧古斯堡資助。

文化與名勝

[編輯]

名勝

[編輯]

在其歷史上奧古斯堡始終是一個文化中心,至今為止它在文化和藝術的部分領域依然擁有跨地區性的意義。

羅馬時代的遺蹟今天很少了,大多數保存在博物館中。最顯眼的是羅馬時代的克勞迪亞·奧古斯塔之路Via Claudia Augusta)其走向基本上依然保存在今天的道路走向中。

中世紀遺留下來的建築中主要是教堂建築,其中最重要的有奧古斯堡聖母主教座堂((Hohe Domkirche Unserer Lieben Frau zu Augsburg))和聖烏爾里希聖阿夫拉聖殿(Basilika St. Ulrich und Afra)。這兩座建築今天依然在市內非常顯著。其中主教座堂中的玻璃畫是世界上唯一留存下來的羅曼時代的玻璃窗畫。其他重要的中世紀藝術包括大教堂的銅門,鑄於1065年。

在中世紀在奧古斯堡有許多金匠和銀匠定居,他們在中世紀享有很高的聲譽,他們的製品今天可以在不同的博物館和展覽中看到。直到今天在奧古斯堡依然有許多這個行業的手工業者。

奧古斯堡的頂峰時代是文藝復興時代。許多知名的藝術家在這裏生活,使得奧古斯堡成為中歐的一個重要文化中心。在這段時間裏產生了一些最重要和最有名的名聲,尤其是巨富的商人家族如富格爾和韋爾澤出錢建造了許多重要的建築,比如奧古斯堡市政大廈被譽為阿爾卑斯山一輩子最重要的世俗文藝復興建築。富格爾福利院是世界上今天依然被使用的最老的福利設施。

但是後來的時代在奧古斯堡也留下了其跡象。比如洛可可風格的建築在德國也被稱為「奧古斯堡風格」。主教宮殿等建築就是這個時代建成的。

工業革命時期遺留下來的許多工廠設施今天一般都改作他用(一般為博物館或者畫廊),此外當時還留下了一些企業家的豪華別墅。新藝術運動的建築包括奧古斯堡猶太會堂等。

1937年奧古斯堡動物園開放。今天它每年有50萬多游者。

戰後的建築中主要是大型建築對市容產生了改變。比如當時非常現代化的羅森瑙體育場,此外還有奧古斯堡體育館、奧古斯堡會議中心等等。

博物館和畫廊

[編輯]

奧古斯堡有許多博物館,這裏僅介紹其中最重要的。

馬西米利安博物館是1855年建立的,2000年時完全改新,在多層樓的展覽中有雕塑、金銀匠工藝、建築設計和城市歷史的展出以及定期更變的展出。

奧古斯堡羅馬博物館位於一個過去的多明我會修道院中,它展出奧古斯堡及附近地區考古發現的文物,其陳列品從石器時代開始,通過青銅器時代和古代至中世紀初期。主要部分是奧古斯堡為古羅馬省會時的文物。

士瓦本手工業博物館

士瓦本手工業博物館由士瓦本手工業協會開辦,其中展出歷史上的手工業作坊以及已經消失了的手工業如制馬鞍匠、鞋匠、表匠、書匠等。其中有原始的工具、設備和原料。此外還有一個關於行會的展覽。

歇茨勒宮(Schaezlerpalais)2006年整修後包含三個重要的展覽:德國巴洛克畫展、繪圖收藏和奧古斯堡州立畫展——德國老畫家。其中包括丟勒的作品。

現代化藝術館中最著名的是基於一個私人收藏組成的藝術博物館。

奧古斯堡玩偶劇的玩偶博物館位於一個中世紀的醫院裏。

此外奧古斯堡市內還有許多其他的博物館和畫廊。奧古斯堡鐵路公園、巴伐利亞防治和工業博物館以及煤氣博物館正在籌建中。

劇院

[編輯]

奧古斯堡有許多劇院。

奧古斯堡市立劇院

奧古斯堡市立劇院是市內最重要的劇院,其中包括音樂劇、話劇和芭蕾舞劇團。它在市內有多個演出場地。

奧古斯堡玩偶劇在全德國享有非常高的名聲。

奧古斯堡還有一個跨地區性著名的試驗性劇院,其演出內容包括話劇、音樂劇、即興劇、表演劇等等。

市內還有許多其他(大多數業餘的)劇團。許多學校也有自己的劇團。大學也有一個劇團。

電影院

[編輯]

奧古斯堡電影院的歷史悠久,最早的可證實的電影是在1896年10月19日在一座咖啡館裏放映的。其內容是多部短片(比如火車開入火車站等)。此後不斷有巡迴放映電影的團體來到奧古斯堡。

傳統的電影院「電影宮」

1906年11月奧古斯堡的一名食品商正式向市政府申請了一份開辦電影院的執照。他的「塔莉亞電影院」是奧古斯堡最早的影院,不過這個名字是從1909年開始才能夠證實[9]

大多數早期的電影院今天不存在了,或則已經改名了。在20至21世紀交替的時由於在市內建造了兩座大型電影院使得許多傳統的影院倒閉。今天這兩座大型影院主要放映當代的大眾電影。

此外還有一些小電影院,它們主要放映不大眾的、比較藝術性的電影。這些電影院也舉辦其他文化活動。

夏季在奧古斯堡不同場地(比如游泳池)有露天電影放映。開場總是在日落時。

音樂

[編輯]

樂隊和歌手

[編輯]

奧古斯堡有數個在德國國內比較出名的搖滾樂樂隊。

羅伊·布萊克出生於奧古斯堡南,但是其青年時代是在奧古斯堡度過的並且在這裏中學畢業。

合唱團

[編輯]

奧古斯堡最著名的合唱團是奧古斯堡主教座堂兒童合唱團。這個合唱團歷史悠久,最早在官方文獻中提到是在1439年。除在教堂伴隨神事外這個合唱團還進行巡迴演出,他們已經發行了多張唱片和光碟。

奧古斯堡市立劇院有自己的合唱團,一般他們為歌劇音樂劇伴唱,但是也舉辦音樂會。

奧古斯堡莫扎特合唱團是1976年成立的,其成員全部是業餘的,其演出內容主要是清唱劇

除此之外市內還有許多其他合唱團,主要是基督教會、組織、音樂學校和一般學校的合唱團。

交響樂團

[編輯]

儘管是1990年成立的,巴伐利亞室內愛樂樂團是奧古斯堡最著名的古典音樂樂團。其演奏內容包括古典和當代音樂。

奧古斯堡交響樂樂團屬於市立劇院,一般為劇院演出伴奏。目前它有70名音樂家,他們也自己組織音樂會或者與其他音樂團體合作表演[10]

奧古斯堡的東歐研究所有一個約30人的沙龍樂隊,其成員主要是紐倫堡-奧古斯堡音樂高校的學生[11]

此外許多學校、組織、協會等也有業餘樂團。

文化活動

[編輯]

在其漫長的歷史中在奧古斯堡誕生了許多重要的文人、藝人,奧古斯堡市往往利用他們的周年來舉辦大型的文化活動。比如市內定期舉辦與貝爾托·布萊希特有關的文學和戲劇活動。

布萊希特故居

2006年莫扎特周年時奧古斯堡將自己成為是德國的莫扎特城,原因是莫扎特的父親及其家庭來自奧古斯堡地區。市內舉辦了許多音樂會和報告。

從1985年開始每年3月在奧古斯堡舉行奧古斯堡國際電影日。這個活動分四個部分:奧古斯堡兒童電影節、獨立電影日、奧古斯堡短片周末和為年輕的製片人和學生組織的會議「明日電影」。2006年由於財源問題電影日未能舉辦,但是同年秋這個問題得以解決,因此電影日今後依然將年度進行[12]

除此之外在奧古斯堡還有許多其他定期的或者不定期的文化活動。

其他活動

[編輯]

每年春(從復活節周日開始)和盛夏(八月末、九月初)在奧古斯堡舉辦巴伐利亞西部最盛大的大眾娛樂節日,為期兩周。

2006年春的娛樂節日

這個節日有上千年的歷史,每次平均每日吸引上千遊客。1917年貝爾托·布萊希特在一首詩中描述過它。

奧古斯堡第二大的大眾節日本來是一個教堂節日。今天它主要是一個手工業節日。每年沿着一條約一公里長的街道有許多手工業者和小販搭鋪販賣。這個節日也每年兩次,一次在復活節,一次在9月29日左右。

作為1555年奧古斯堡和約的簽署地奧古斯堡每三年頒發奧古斯堡和平獎,其獲獎者包括戈爾巴喬夫里夏德·馮·魏茨澤克

飲食

[編輯]

據說用西洋李子做的蛋糕是在奧古斯堡發明的,今天這種蛋糕在德國非常普及。

西洋李子蛋糕據說是在奧古斯堡發明的

另一個非常普及的食品是巴伐利亞白香腸。這種香腸原產慕尼黑,但是在奧古斯堡也非常普及。巴伐利亞肉產品生產商協會甚至相德國專利局申請奧古斯堡的肉商也可以使用「真正慕尼黑白香腸」的品牌。食用白香腸時典型的主食是麵疙瘩,它由面、蛋和鹽混合組成。奶酪麵疙瘩本來來自阿爾高,但是今天在奧古斯堡非常普及。它也常與炸洋蔥圈和沙律一起食用。

其他奧古斯堡常見的當地食品有在巴伐利亞其他地區也很常見的燒豬肉等。

方言

[編輯]

在奧古斯堡的方言中它的名字被說成是「奧格施堡」(Augschburg)。

從語言學來看奧古斯堡的方言(屬於所謂的前東士瓦本方言)是介於士瓦本方言和巴伐利亞方言之間的方言,其中還結合了一些中高地德語的遺留。

這個方言的特徵包括其發音比較硬,另外許多在標準德語中不發出來的輔音h被發成ch音。除此之外元音里的i音變成u音。不過在奧古斯堡市內這些特徵不十分明顯。

在奧古斯堡市內的方言非常顯著的是sch的發音,許多s發為sch音。除此之外r的捲舌音非常明顯。

體育與休閒

[編輯]

體育協會

[編輯]

奧古斯堡足球會成立於1907年,2006年它獲得德國南部聯賽冠軍重新回到德國足球乙級聯賽,這是它23年後終於重歸德乙。這支球隊尤其在1970年代裏達到其頂峰。於2010-2011賽季於乙級聯賽取得亞軍,目前位列德國足球甲級聯賽,成為巴伐利亞州第三個德甲足球城市。

另一體育協會(TSV士瓦本奧古斯堡)的足球隊目前參加巴伐利亞聯賽。這個協會的其他體育項目也非常有名,尤其是其划艇項目,其運動員曾在1992年和1996年的夏季奧運會中獲得過兩枚金牌。

奧古斯堡有三個冰球隊,其中奧古斯堡豹隊參加德國冰球聯賽

1847年成立的奧古斯堡體育協會是市內第二大的體育協會,在不同項目中它的運動員曾經獲得德國冠軍。

奧古斯堡郵政體育協會是1966年德國乒乓球聯賽的開創協會之一。

體育活動

[編輯]

奧古斯堡最大的體育活動是每年5月進行的「奧古斯堡市長跑比賽」,2006年有3000多人參加[13]

奧古斯堡第二大體育活動是「奧古斯堡溜冰夜」,每年夏天舉行數次。市內的一些街道和廣場被改為溜冰場,每次平均有4000人參加[14]

奧古斯堡擁有世界上最好的人工野水設施,德國的聯邦皮划艇運動中心也在這裏,因此這裏時常舉辦皮划艇世界盃比賽。

市內還有其他許多地方進行舉辦許多體育活動。比如每年聖誕節前在維利·勃蘭特廣場舉辦的雪板比賽。

休閒和體育設施

[編輯]

奧古斯堡目前最大和最著名的體育場是1949年至1951年建造的羅森瑙運動場。當時它是歐洲最大和最先進的運動場之一。在慕尼黑的奧林匹克運動場建成前它在德國體育中有非常重要的地位。1972年奧林匹克運動會中多場足球預賽是在這裏舉行的。在這裏還舉行過多次國際田徑賽。今天它主要作為奧古斯堡足球會的場地。

羅森瑙運動場

1963年11月2日開始使用的庫爾特·弗蘭策爾運動場是德國冰球聯賽中唯一一座不完全封閉的賽場,它主要被奧古斯堡豹隊使用。今天這座運動場已經非常陳舊,它開用時被看作是混凝土建築的代表作。

奧古斯堡體育館1965年啟用,當時是奧古斯堡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第一座大型大廳建築。其預應力混凝土懸頂構造結構被看作是建築傑作,因此它於2003年被納入受保護的建築。1972年奧林匹克運動會的一些手球和籃球比賽是在這裏進行的。今天它主要被用作音樂會和其他藝術表演的場地。

奧古斯堡第三個奧林匹克運動會比賽場地是為1972年奧運會建造的人工野水設施。在這個設施中可以進行所有皮划艇比賽項目,其觀眾席可容納2.4萬觀眾。今天世界盃比賽依然在此進行。

庫爾特·弗蘭策爾運動場

恩斯特-雷納運動場是奧古斯堡第二大的足球運動場,它是TSV士瓦本奧古斯堡的場地,位於市南的一座體育場地上。這裏除這個運動場外還有許多其他場地和跑道。

除此之外在市內還有一些其他體育設施,一些市區有其自己的體育設施。

目前已經決定建造的奧古斯堡競技場將取代羅森瑙運動場。假如其第二期擴建後將可容納48,860觀眾[15]

綠地和公園

[編輯]

在1997年奧古斯堡被授予歐洲「最綠和生活最佳城市」前就已經享有綠地非常多的名聲。綠地、公園和花園為市內建築密集的區域帶來了生機,因為居民提供休息和修養的機會。

奧古斯堡最著名的公園是市中心的國王廣場。這個由綠樹環繞的三角形綠地中心是一座噴泉。公園的周圍有許多公共汽車和有軌電車的車站,它是市內的一個公共交通樞紐站。這個公園是1911年在重新規劃奧古斯堡火車站區時建造的。今天它的名聲不是很好,因為夜間這裏往往有酗酒的人聚集,還有人在此販賣毒品。

植物園中的日本花園

市郊的植物園佔地約10公頃,門票低廉。其中包括日本花園、草藥花園等景致。其中種植有上百萬球莖植物、1200多種蕨類植物草本植物灌木和草藥、280種玫瑰、450種樹木,在溫室中還有1200多種可供觀賞的植物。

維特爾斯巴赫公園面積20.8公頃,是市內建築區內面積最大的綠地,從1980年起它是風景保護區。公園東北還與城市公園相接。這個公園的歷史悠久,從1906年開始以維特爾斯巴赫家族命名。過去其空地上還舉行奧古斯堡春季博覽會,今天這些空地上建造了奧古斯堡展覽會。

雖然宮殿花園是從1739年至1744年建造的,但由於它位於主教宮殿裏,因此一直到1965年才相公眾開放。第二次世界大戰後這個公園曾一度被用作果園。1960年代宮殿被修復時公園裏種了各種樹木、灌木、花壇等,此外今天公園裏還有一個大的荷花池和噴泉。

經濟和基礎設施

[編輯]

交通

[編輯]

公路

[編輯]

通過奧古斯堡市區的最重要的遠距公路是連接慕尼黑與史特加的德國8號聯邦高速公路。在奧古斯堡市區內它有四個出入口。

此外奧古斯堡是四條聯邦公路交叉的樞紐:2號聯邦公路、10號聯邦公路、17號聯邦公路和300號聯邦公路。

2號聯邦公路在進入奧古斯堡市區時已經達到了高速公路的標準,它與同樣達到高速公路標準的17號聯邦公路在市北會合,然後多股道地進入內市,在部分階段它位於地面以下,除兩個交叉路口外其他均是高速公路式的出入口。到2009年這兩個交叉路口也將被改造。17號聯邦公路向南離開市區。17號聯邦公路在市內有一段以奧古斯堡的姐妹城市代頓命名為代頓環。

10號和300號聯邦公路只在內市區里以及在一些村鎮中是多股的,在其他地區是單股的。

從1993年至2004年10多年時間裏建造了一條在南面環繞內城的、四股道的半環城公路。這條環城路大大地減輕了市內的交通。其部分階段也是以奧古斯堡的姐妹城市命名的。

8號聯邦高速公路 卡爾斯魯厄–史特加-烏爾姆–奧古斯堡–慕尼黑–羅森海姆–薩爾茨堡
2號聯邦公路 波蘭邊境–柏林–萊比錫–紐倫堡–奧古斯堡–慕尼黑–加爾米施-帕滕基興–奧地利邊境
10號聯邦公路 卡爾斯魯厄–史特加-烏爾姆–奧古斯堡
17號聯邦公路 奧古斯堡–萊希河畔蘭茨貝格–雄高–菲森–奧地利邊境
300號聯邦公路 蓋森菲爾德–奧古斯堡–梅明根

公共交通

[編輯]

奧古斯堡與其周邊的郡組成一個交通聯盟,這個聯盟里有兩個公共交通公司,在奧古斯堡市內共有四條有軌電車、27條公共汽車以及6條夜車線路[16]

奧古斯堡的有軌電車

在過去幾年中有軌電車線路被加長,今天其總長度達35.5公里。到2011年為止計劃繼續增加兩條線路。

市內的七座火車站均有地區性火車停車。今後這些火車將擴展為捷運,此外市內的一個被停用的火車站將重新恢復使用。

長途汽車的中心在奧古斯堡火車站,在市內也可以作為市內交通工具使用。

市內公共交通的樞紐是國王廣場。

鐵路

[編輯]

奧古斯堡目前有七個火車站,其中其中心火車站是最重要的。從這裏到慕尼黑的鐵路是德國交通最繁忙的鐵路線。從慕尼黑出發的ICE列車城際列車通過這裏開往柏林多蒙特法蘭克福漢堡和史特加。此外通過歐洲洲際列車它與阿姆斯特丹巴黎維也納相連。

此外從中心火車站還有向周邊城鎮的地區性列車。

奧古斯堡的中心火車站是1843年至1846年建造的,它是今天德國最老的大城市裏原始的火車站建築。

奧古斯堡中心火車站

目前計劃將奧古斯堡中心火車站的建築,其中包括地下的有軌電車站[17]

從2008年開始地區性列車將逐漸被擴建為捷運。

其他比較重要的車站有霍赫措爾站和奧伯豪森站,這裏每半個鐘頭有去其他南德城市如烏爾姆和紐倫堡的列車停車。其他火車站只停地區性列車。

2005年4月1日德國鐵路關閉了奧古斯堡的調度站後奧古斯堡不再是貨運樞紐,但是2007年開始在奧古斯堡附近將開設一個公路/鐵路裝運站。

比較特殊的是奧古斯堡有一條自己的地區鐵路,這條鐵路是1898年建立的,它橫穿市區,連接各大工業企業與火車線。2004年其總運輸量達95萬噸,目前它也在相周邊地區擴張[18]

航空

[編輯]

奧古斯堡機場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建造的,位於市區東北。從1980年至2005年它是一個地區性機場,有班機飛往德國國內其他機場。

由於旅客數目不斷增加本來計劃擴建這座機場,但是出於周邊居民的抗議這個計劃未能落成。使用市區內的一個軍用機場的計劃也未能實現,因為德國空軍為此需要將其彈藥庫轉移,而這個行動的價格對奧古斯堡來說太高了。

總的來說機場賠款,奧古斯堡市每年要為機場支付一百萬歐元費用,2005年機場的班機航班停止。

2006年4月決定讓機場主要吸引商務人員,此外在機場周圍建造一座約8萬平方米的工業區,其企業主要以航空為主。

經濟

[編輯]

大企業

[編輯]

由於其交通便利在歷史上奧古斯堡是一個重要的工業區,過去甚至是紡織業的中心。今天紡織業幾乎已經完全從市區消失了。

市內有一些工業企業的大工廠。比如在老城表上有MAN、奧古斯堡(Augsburg)啤酒廠、斯圖皇家啤酒、電燈公司歐司朗、造紙公司芬歐匯川集團的工廠。2005年德國第三大建築公司沃特建築公司倒閉前其總部也在奧古斯堡。

安迅信息系統股份有限公司在奧古斯堡的主樓

第二個大工業區是豪恩施戴藤(Haunstetten)工業區,這裏有航空航天公司歐洲宇航防務集團EADS)、富士通-西門子電腦公司的電腦發展和組裝以及西門子公司的一個技術部。

在萊希豪森有工業機械人和焊接設備製造商庫卡以及世界上最大的天主教出版社世景出版集團。安迅信息系統股份有限公司在德國的總部在奧古斯堡西的克里克斯哈伯區。

其他在奧古斯堡有駐地的大公司包括阿文美馳等。

傳統企業

[編輯]

奧古斯堡有許多傳統企業,有些甚至已經有數百年的歷史了。 也許我們曾經看過這樣一篇報道,美國有一個叫卡瑟爾的人,1972年,他受聘於德國的奧古斯堡啤酒廠,期間,他曾異想天開地建議開發生產美容啤酒和'奧古斯堡啤酒'斯圖皇家啤酒、就是這麼一條建議,不僅使奧古斯堡啤酒廠一夜之間成為全世界銷量最大的啤酒廠,也給卡瑟爾帶來了3000萬美元的年收入。

比如奧古斯堡有五個現在依然營業的啤酒廠,其中最老的開創於1386年。

富格爾和韋爾澤是中世紀末期非常大的兩個富商,其中富格爾是1468年世界上第一個被稱為「銀行」的企業。今天奧古斯堡市內依然有一座以此為名的私人銀行。

奧古斯堡最老的,現在依然存在的出版社成立於1719年。

市內此外還有許多各個行業的歷史愈百年的企業。

博覽會和會議

[編輯]

雖然奧古斯堡有悠久的博覽會歷史,但是其今天的博覽會會場是1988年啟用的,此前奧古斯堡的博覽會在維特爾斯巴赫公園的帳篷里舉辦。

奧古斯堡旅店塔高158米,1972年建成

奧古斯堡的博覽會是巴伐利亞第三大的,共12個廳,5.7萬平方米展出面積,1.8萬平方米露天面積,此外還附帶一個3500平方米的會議中心。會議中心最大的大廳可容納一萬名觀眾,因此常用作大音樂會的場地[19]

奧古斯堡最重要的博覽會包括當地的春展、美國騎術和西部文化博覽會、國際磨削技術展覽會等。

由於這座博覽會會址太大了,而在這裏舉行的博覽會用不着這麼多地方,加上其基礎設施不足,因此從2007年開始它將縮小和改建。比如部分將改建為一四星級旅館。

奧古斯堡會議場位於安東區奧古斯堡旅館塔下,這裏舉辦音樂會、文化、其他會議活動和各種銷售展覽。這個會議場是1972年開辦的,它與旅館塔一起組成奧古斯堡會議中心。它有四個大廳和三個前庭,其中最大的大廳可以容納1400名觀眾。

不遠的奧古斯堡體育館可以容納4000名觀眾,因此往往被用作比較大的音樂會和藝術表演的場地。

媒體

[編輯]

報刊

[編輯]

奧古斯堡唯一的一份日報是《奧古斯堡匯報》,其每日發行量為35.6萬份,是德國最大的地區性報紙之一[20]。其主要讀者來於奧古斯堡市區以及士瓦本地區和上巴伐利亞部分地區。

最近剛剛開始發行的《奧古斯堡周日報》是一份以圖片為主,附加短小文字的小報。

最普及的免費的周報是《市報》[21]。同一出版社還出版一份收費的月刊《奧古斯堡月刊》。

月刊《奧古斯堡新景》(Neue Szene Augsburg)的重點是生活形態音樂夜生活和活動、演出日期等,其主要讀者是年輕人,它的發行量為2.55萬份,是巴伐利亞最大的城市雜誌之一[22]

奧古斯堡南部1972年合併進來的市區有一份自己的月刊《南奧古斯堡導報》,其內容主要是當地題材。

從2004年春開始當地大學的學生發行一份針對奧古斯堡三個高校學生的半年刊,發行量一萬份,是巴伐利亞發行量最高的學生雜誌。

廣播

[編輯]

在奧古斯堡最重要的電台是當地的電台Hitradio RT.1,通過舉辦體育和社群活動它在當地非常著名。另一個著名的當地電台是Radio Fantasy,其重點是音樂和幽默。這兩個當地電台可以在奧古斯堡市內通過天線或者有線傳播接受。在奧古斯堡市內其普及率遠高於跨地區的電台。

Rock Antenne是一個專門播放搖滾樂的電台。在巴伐利亞其他地區均必須通過數字解碼接受,只有在奧古斯堡可以直接接收。

Smart Radio是一個只播音樂,沒有任何語言說明的電台,其音樂以爵士樂為主。

到1998年為止美國駐軍擁有一座中波電台,美國撤軍後這座電台停播,但是其設備依然在原處。

電視

[編輯]

巴伐利亞電視台在奧古斯堡有一個地區性電台並從這裏發波地區性內容。

奧古斯堡唯一的一座當地的電視台是augsburg.TV,它通過有線電視傳播。2007年1月1日前它的名字是Template:TV Augsburg。它僅播放地區性內容。

第二德國電視台的一部以一個紡織業家庭為內容的肥皂劇是在奧古斯堡拍攝的,其最後一集於2005年2月10日播放。

公共設施

[編輯]

出於其悠久的歷史以及作為士瓦本地區的首府奧古斯堡有許多政府和其他公共設施。

奧古斯堡工商協會

奧古斯堡唯一的一個州級的部門是巴伐利亞州環境局,它是近年來搬到奧古斯堡的。其另一部分位於霍夫

士瓦本地區政府、奧古斯堡郡政府和奧古斯堡市政府均在這裏。

德國聯邦地產辦公室德國聯邦銀行德國養老金保險等聯邦金融機構在奧古斯堡有地區分局和詢問處。

士瓦本地區的手工業協會、工商協會以及警察總局和附屬的監獄也位於奧古斯堡。

巴伐利亞紅十字會、巴伐利亞足球協會和德國服務業總工會的士瓦本或南德總部在奧古斯堡。

醫療設施

[編輯]

2006年經過重組後奧古斯堡有兩座可以提供所有醫療服務的意願以及一些小的、部分非常專業的醫院。此外還有一個急救診所以及一個地區心理醫院。

奧古斯堡醫院

最大的醫院,同時也是急救中心,是奧古斯堡醫院,它也是慕尼黑大學的一個實習醫院。它位於市區西部,通過兩條聯邦公路交通非常方便。

它的旁邊是兒童醫院,兩個醫院合作密切。

另一個大醫院是奧古斯堡南醫院,其重點除內科外科外還有皮膚科耳鼻喉科[23]

奧古斯堡地區醫院提供精神病科心理治療心身疾病的治療服務。它位於奧古斯堡醫院附近。

教育和科研

[編輯]

高校

[編輯]

儘管奧古斯堡歷史悠久,而且始終是一座非常重要的城市,但是一直到1970年市內才開辦了一所大學。奧古斯堡大學與奧古斯堡應用技術大學和音樂大學一起提供多樣性的學科。目前市內有約1.5萬名大學生。

奧古斯堡大學

[編輯]

奧古斯堡大學於1970年建校,它是由多個此前奧古斯堡教省的高校合併建立的。

目前奧古斯堡大學有人文歷史系、哲學社會科學系、經濟學系、法學系、數學自然科學系、天主教神學系和新建立的信息學系。其重點是社會學和經濟學,因此不是傳統性的綜合大學。

從1974年開始奧古斯堡市將市南的舊飛機場改造為校園,現在這個區域已經成為一座新的市區。

奧古斯堡應用技術大學

[編輯]

奧古斯堡應用技術大學是1971年建立的,但是其前身擁有悠久的歷史。

其一個前身是1660年成立的一座私人藝術學院,通過多次轉換後來演化為奧古斯堡工藝學校。另一個前身是19世紀成立的一座技術學校。1971年這兩座學校合併為奧古斯堡應用技術大學。

奧古斯堡應用技術大學的學業方向包括技術、造型和經濟學,目前這裏有約4100名學生。

紐倫堡-奧古斯堡音樂大學

[編輯]

紐倫堡-奧古斯堡音樂大學是通過1998年紐倫堡和奧古斯堡的音樂學校合併建立的。

學業包括音樂教學和藝術學業(歌唱、樂器)。此外還可以學天主教宗教音樂、結他和音樂療法。這座大學是德國唯一提供銅管樂隊指揮課程的音樂學院。

2006年巴伐利亞文化部不顧學生和教師的反對出於費用考慮將大學的奧古斯堡部分關閉了。

普及教育

[編輯]

奧古斯堡市內有10座文理中學、9座實科中學、42座小學和國民中學、13座特別學校和一座華德福學校[24]

文理中學

[編輯]

奧古斯堡有10座文理中學以及一座華德福學校,這些學校提供高中畢業證書。

荷爾拜因文理中學的老樓

絕大多數學生來自當地。

有些文理中學有一定的專業性(比如強調音樂教育或者人文教育),因此這些中學往往有從整個地區來的學生。三座文理中學只收女生,數年前還有過一個只收男生的文理中學,但是現在它改為混合的了。

幾乎所有的學校均有著名的畢業生如貝爾托·布萊希特、魯道夫·狄賽爾、羅伊·布萊克、約翰·戴森豪弗爾等。

實科中學

[編輯]

在奧古斯堡市區有九座實科中學,在都市地區還有其他六座實科中學。它們既提供普及教育,也提供具體的職業教育。

所有三座女生文理中學也有附屬的實科中學,此外那座華德福學校也提供實科中學畢業證書,因此市內僅有五座「純」實科中學。

由於在鄉村地區實科中學比較少,因此奧古斯堡的實科中學裏不少學生來自比較遠的郡。

大眾學校、特殊學校和綜合學校

[編輯]

市內的42座小學和國民中學提供基礎教育。奧古斯堡學校中的一個特殊點在於其有些國民中學僅提供兩個學年的課程,比如第5和第6級,或者第7和第9級。

此外市內還有13座特殊學校,它們是為需要提供特殊教育手段的或者無法參加一般的職業教育的學生設立的。它們的目的在於讓這些學生儘可能獲得相應的普及教育畢業證書。

市內的華德福學校和奧古斯堡國際學校是兩座在同一教學樓內提供所有年級的綜合學校。

高級專業學校和高級職業學校

[編輯]

奧古斯堡有兩座高級職業學校(一座州立,一座市立)和一座州立高級專業學校。實科中學或國民中學畢業生可以在此深造獲得專科學校的入學條件或者大學的入學條件,後者的前提是學生還必須學會一種第二外語(第一外語是英語)。

職業學校和學院

[編輯]

出於其在士瓦本地區的中心地位奧古斯堡擁有幾乎所有方面的職業學校:市內有七座市立和一座私立職業學校、18座職業專門學校、四座專業學院和四座專業學校以及三座經濟學校。除專業學校外其他所有學校均與企業合作或者獨立進行職業培訓。專業學校的入學前提是已經完成職業教育,其畢業生獲得師傅的稱號。

其他學校

[編輯]

除以上這些學校外奧古斯堡還有許多其他學校如成人業餘大學、不同的音樂和歌唱學校、語言學校等。這些學校大多數沒有具體的入學要求,其畢業證書也不是官方的,而是作為市民業餘教育使用。

科學研究

[編輯]

大學和高級專業學校有一些研究所從事研究工作。這些研究所也合作來進行大規模的、跨學科的研究工作。

尤其在環境學環境保護方面奧古斯堡擁有重要的研究設施。巴伐利亞州在奧古斯堡設立了奧古斯堡-士瓦本環境專業中心來協調所有該地區研究機構和公司的通訊與合作。

巴伐利亞州環境局位於大學附近,以便與那裏的研究人員和學生合作[25]

布科維納研究所是一座領先的東歐研究所,其研究內容包括東歐的文化、歷史和地理。

圖書館和文獻館

[編輯]

早在帝國城市時期奧古斯堡就已經有豐富的圖書館歷史。今天市內依然有許多圖書館。除此之外市內還有許多重要的公共和私人機構的文獻館。

奧古斯堡州立和市立圖書館

奧古斯堡有一座州立文獻館、一座市立文獻館以及一座州立和市立圖書館。這些設施是公共的,不過一般這些設施不向外借書。奧古斯堡市圖書館及其市區分館是向市民出借圖書、雜誌和其他印刷品的機構。

目前市圖書館的建築已經年久失修,而且太小,因此目前正在建造一座新的、現代化的圖書館建築。

巴伐利亞歷史屋是1983年由巴伐利亞州設立的部門,從1993年起起駐地為奧古斯堡。它擁有一個由27萬幅畫組成的圖片檔案。其目的在於向所有居民(尤其是年輕人)展現巴伐利亞歷史和文化的多樣性。

市圖書館

與其他大學一樣奧古斯堡大學也有一座圖書館。它主要是為大學的學生和學者提供書刊,但是也向公眾服務。它位於大學的校園裏,在不同的系裏它還有小的專業分館。

奧古斯堡大學文獻館是大學圖書館的附屬。它主要收藏當代文獻,為研究工作提供材料。此外可以通過它來調查大學過去的學生和教師。

大學附近的布科維納研究所也有一個大圖書館,其重點是東德和東歐文學、歷史和文化。

奧古斯堡教省文獻館主要收集神學著作。其藏品包括奧古斯堡教省歷史和發展的書籍、文獻以及圖片。這個文獻館對學者開放。

此外市內還有許多小的和私人圖書館,不過大多數這些圖書館不對公眾開放。

名人

[編輯]
雅各·富格爾肖像

其他

[編輯]
  • 奧古斯堡守護聖人Saint Afra, 304年被羅馬人殺害。An earlier patroness was Zisa, referenced in the 11世紀, feast day 9月28日), possibly an early 日爾曼女神and originally the consort of Tiwaz.
  • 1972年夏季奧運會White Water Canoeing項目在這裏的Lech河舉行。
  • 奧古斯堡也是重工業公司MAN股份公司的創始地(MAN 是 Maschinenfabrik Augsburg-Nürnberg(奧古斯堡-紐倫堡 機械公司)),主要生產大型汽車,電梯等。
  • 單詞Augsburg中的Burg (德語的"城堡" ) 跟英語裏面 自治城鎮 borough同源詞

參考資料

[編輯]
  1. ^ 民政部地名研究所 (編). Augsburg 奥格斯堡. 世界地名译名词典. 北京: 中國社會出版社: 167. 2017-05. ISBN 978-7-5087-5525-0. OCLC 1121629943. OL 28272719M. NLC 009152391. (簡體中文)
  2. ^ 巴伐利亞經濟、基礎設施、交通和技術部:度假道路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3. ^ 奧古斯堡市政府統計:就業市場和經濟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4. ^ 奧古斯堡市-統計:居民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5. ^ Alemannia Judaica—猶太歷史研究工作組:奧古斯堡猶太會堂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6. ^ 奧古斯堡市:跨文化地圖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7. ^ 思想自由聯盟:思想自由聯盟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8. ^ 奧古斯堡市:姐妹城市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9. ^ 奧登堡大學:奧古斯堡電影院歷史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10. ^ 奧古斯堡劇院:奧古斯堡交響樂團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11. ^ 奧古斯堡沙龍樂隊:自我介紹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12. ^ 奧古斯堡電影日:佈告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13. ^ 體育活動:奧古斯堡市長跑比賽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14. ^ 奧古斯堡溜冰夜:首頁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15. ^ 奧古斯堡競技場:介紹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16. ^ 奧古斯堡城市公司:公共交通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17. ^ 奧古斯堡城市公司:奧古斯堡運輸樞紐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18. ^ 奧古斯堡地區鐵路:企業介紹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19. ^ 奧古斯堡地區:奧古斯堡博覽會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20. ^ 奧古斯堡匯報:自我介紹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21. ^ 奧古斯堡市報:出版社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22. ^ 奧古斯堡新景版本說明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23. ^ 奧古斯堡南醫院:自我介紹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24. ^ 奧古斯堡市:教育主頁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25. ^ 奧古斯堡大學環境科學中心:奧古斯堡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