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司馬賀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赫伯特·亞歷山大·西蒙1978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
Herbert A. Simon
出生(1916-06-15)1916年6月15日
 美國威斯康星州米華基
逝世2001年2月9日(2001歲—02—09)(84歲)
 美國賓夕凡尼亞州匹茲堡
國籍 美國
母校芝加哥大學
知名於有限理性
獎項1975年圖靈獎
1978年諾貝爾經濟學獎
1986年美國國家科學獎章
1994年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
科學生涯
研究領域人工智能認知心理學計算機科學經濟學政治學
機構卡尼基美隆大學
柏克萊加州大學
伊利諾理工學院
博士導師亨利·舒爾茨英語Henry Schultz
博士生愛德華·費根鮑姆
艾倫·紐厄爾[1]

赫伯特·亞歷山大·西蒙(英語:Herbert Alexander Simon,1916年6月15日—2001年2月9日),漢名司馬賀美國學者、計算機科學家和心理學家,研究領域涉及認知心理學計算機科學公共行政經濟學管理學科學哲學等多個方向。

為1975年圖靈獎得主,1978年,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

生平

[編輯]

西蒙的父親阿瑟·西蒙(Arthur Simon)是德國猶太人,電機工程師,於德國達姆施塔特工業大學獲得學士,並於1903年遷居美國。西蒙母親的家庭是猶太、路德教派及天主教混合背景,自幼家境優渥,是一名專業的鋼琴家。

西蒙在幼年,受大自己三歲的母系親戚哈洛德啟發甚深。哈洛德·默克爾(Harold Merkel)是西蒙母親之弟,這多少也影響西蒙未來選擇以人類行為為終生治學之標地。西蒙自幼熟讀經濟學家理查德·伊利的經濟學書籍,於1933年進入芝加哥大學,師從挪威經濟學家特里夫·哈維默與荷蘭經濟學家特亞林·科普曼斯,1943年獲得芝加哥大學政治科學博士,1949年被聘為卡內基梅隆大學的教授。其與前輩古利克(Luther Gulick)及同輩沃爾多(Dwight Waldo)的爭論亦在學術上留下重要的一頁。

西蒙不僅僅是一個通才天才,而且是富有創新精神的思想者。他是現代許多重要學術領域的創建人之一,如人工智能信息處理決策制定解決問題注意力經濟組織行為學複雜系統等。他創造了術語有限理性(Bounded rationality)和足夠滿意英語satisficing,也是第一個分析複雜性架構(architecture of complexity)的人。

西蒙的天才和影響使他獲得了很多榮譽,如:1975年的圖靈獎、1978年的諾貝爾經濟學獎、1986年的美國國家科學獎章和1993年美國心理學會的終身成就獎。

西蒙對中國大陸學術界有較深影響。 「乒乓外交」打破了中美堅冰後的1972年7月,赫伯特·西蒙作為美國計算機科學代表團成員首次訪問中國,後多次訪華交流講學及合作研究。其中文名字司馬賀,即是他1980年作為美國心理學代表團成員第二次訪華時所起,其本人70多歲的年齡開始學習漢語。1994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2]

參見

[編輯]

註釋

[編輯]
  1. ^ Herbert Alexander Simon. AI Genealogy Project. [2012-03-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4-30). 
  2. ^ 中国科学院院士信息. [2013-03-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10-01). 

參考資料

[編輯]
  • 諾貝爾官方網站赫伯特·西蒙自傳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Barnard, C.I (1938年),《The Functions of the Executive》,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 Lasswell, H.D. (1935年),《World Politics and Personal Insecurity》,紐約:Whittlesey House。
  • Simon, Herbert (1976年),《Administrative Behavior (3rd ed.)》,紐約:The Free Press。
  • H. Simon,《Organizations and markets》,發表於《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1991年第二期第五冊,第28頁。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