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使用者:星光下的人/沙盒/5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北地泥陽傅氏

[編輯]
傅介子
傅叡
關內侯
傅巽
傅充
陽鄉元侯
傅嘏
傅松
靈川縣公
傅祗
東明亭侯
傅雋
傅宣武鄉亭侯
傅暢
傅純傅詠傅洪傅純傅粹
傅韶
傅弘之

北地靈州傅氏

[編輯]

咸從父弟祗

清泉侯
傅玄
清泉侯
傅敷
傅晞傅纂
傅瑗
傅迪{{{Li}}}


後漢書   卷五十八‧列傳第四十八 晉書  卷四十七‧列傳第十七 

==

[編輯]

二王三恪 任爽先生指出:"恪者敬也。王者立二王三恪,繼絕世,通師法,遂三正也。其後歷代承之,而制度不一。要而言之,不過於大型禮儀場合備賓客之位,示敬於前代而已。"[23]則立二王三恪是為了表示王朝對於前代的敬意,同時象徵自己王朝的合法性和合理性,對前代稍示優容,在政治生活中並無實際的需要。所以五代時期,二王三恪只是備而不用,也從來沒有在國家正式的禮儀場合出現過,可見此種規定的逐步衰落。本文僅就史載有關二王三恪的人選加以探討,其職"助祭"既從未用過,也就無法探討其在禮制中的作用了。 五代時期,各朝均立二王三恪或有意要立二王三恪。 梁開平二年三月,封唐宗室為二王后。


以鴻臚卿李 唐室宗屬,封萊國公,為二王后.[24] 據《新五代史》卷2則為三月戊寅(908年4月10日)。 四月,中書門下奏:


萊國公李 合於西都選地,建立三廟,以備四仲祠祭。每祭仍令度支供給祭料。[25]


另《舊五代史》所載奏議文字不同:


有司奏:"萊國公李 合留三廟,於西都選地位建立廟宇,以備四仲祀祭,命度支供給,以遵彝典."[26]

至開平二年十二月,始立二王三恪。


十二月,立二王三恪.南郊禮儀使狀:"伏以詩稱有客,書載虞賓,實因禪代之初,必行興繼之命.俾之助祭,式表推恩,兼垂恪敬之文,別示優崇之典.征於歷代,襲用舊章.謹按唐朝以後魏元氏子孫韓國公為三恪,以周宇文氏子孫為介國公,隋朝楊氏子孫為酅國公,為二王后.今伏以國家受禪,封唐朝子孫李為萊國公.今參詳合以介國公為三恪,酅國公、萊國公為二王后."[27] 


不過,時間據《新五代史》則為十二月己亥日(908年12月27日)。"十二月己亥,以介國公為三恪,酅國公、萊國公為二王后."[28]後唐時代,史無詳載其二王三恪,蓋因其自命繼唐,當從唐代二王三恪之封。新舊五代史均載有"二王后、秘書丞、酅國公楊仁矩"、"二王后、詹事司直楊延紹"其人。


十二月丁未(931年1月9日),以二王后秘書丞、襲酅國公楊仁矩卒輟朝,贈工部郎中.[29] 十二月丁未(931年1月9日),二王后、秘書丞、酅國公楊仁矩卒,廢朝一日.[30]


另:


五月丁亥(932年6月12日),以二王后前詹事府司直楊延紹為右贊善大夫,仍襲封酅國公,食邑二千戶.[31] 五月己丑(932年6月14日),二王后、詹事司直楊延紹襲封酅國公.[32] 襲封酅國公事,兩史日期稍異,唯後唐有二王后則可定論,且正是唐代所封,足見後唐時代也是二王三恪,其二王三恪全同唐朝。 後晉天福二年正月戊寅(937年3月9日),頒詔立二王三恪。 詔曰:"應天開國,恭己臨人,宜覃繼絕之恩,以廣延洪之道。宜於唐朝宗屬中取一人封公世襲,案:五代會要載原敕云:其唐朝宗屬中,舊在朝及諸道為官者,各據資歷,考限滿日,從品秩序遷。已有出身,任令參選。(舊五代史考異)兼隋之酅公為二王后,以後周介公備三恪,主其祭祀,及赴大朝會。"[33] 《五代會要》載其原敕: 周以杞、宋封夏、殷之後為二王后,兼封舜之後為三恪,唐以周、隋之後封為二王后,又封魏之後為三恪。宜於唐朝宗屬中取一人封公世襲,兼隋之酅國公為二王后,以周后介國公備三恪。其主祀及赴大朝會,委所司具典禮申奏。其唐朝宗屬中舊在朝及諸道為官者,各據資歷,考限滿日,從品秩序遷.已有出身,任令參選.[34]



其目的也很明顯:"應天開國,恭己臨人,宜覃繼絕之恩,以廣延洪之道。"降詔後,封后唐宗室子為公: 封唐宗室子為公,及隋酅公為二王后,以周介公備三恪。唐宗室子,史失其名,書之以見二王后、三恪猶存,不必著其人也.[35] 至晉天福四年九月,高祖降敕: 周受龍圖,立夏、殷之祀;唐膺鳳歷,開酅、介之封。乃睠前朝,載稽舊典,宜辟士宇,俾奉宗祧,宜以郇國三千戶封唐許王李從益為郇國公,奉唐之祀,膚色旌旗,一依舊制,以西京至德宮為廟,牲幣祭服悉從官給。[36] 則後晉封后唐許王李從益為二王后: 許王從益,明宗之幼子也.晉天福中,以從益為二王后,改封郇國公,郇國,原本作「鄒國」,考歐陽史及通鑑並作郇國,薛史晉高祖紀亦作「郇」,今改正.(影庫本粘簽)食邑三千戶.[37]

   天福五年,封酅国公杨延寿为太子左谕德,加介国公宇文颉食邑三千户。[38]    天福六年任宇文颉为太子率更令。[39]而杨延寿于开运三年被配流威州。[40] 

據上,則可知後梁、後晉均以隋唐為二王后,通北周后為三恪。[41]且均由國家供給。 後漢國祚短暫,但亦有意要立二王后。高祖登基僅一年,尚未正式進行二王三恪的封贈,但也封郇國公李從益知南朝軍國事。 (天福十二年五月丙申,947年6月3日)以郇國公李從益知南朝軍國事。[42] (天福十二年五月丁酉,947年6月4日)契丹所署汴州節度使蕭翰迎郇國公李從益至東京,請從益知南朝軍國事。[43] 當為丙申日命,丁酉日迎至東京。封號仍為"郇國公",則為二王后,其意可知。秦蕙田《五禮通考》將此入"二王三恪"條中,則秦蕙田也意其為二王后。 漢高祖本紀天福十二年夏五月甲午(947年6月1日)以郇國公李從益知南朝軍國事。[44] 其日定為甲午日,誤。按《新五代史》當為丙申日。 後漢隱帝登基後,頒制,並將"求二王后"與"大赦"、"加恩"、"犒軍"等並列。 乾佑元年二月癸巳(948年4月5日),制:"大赦天下,自乾佑元年二月十三日(948年3月26日)昧爽已前,所犯罪人,已結正未結正,已發覺未發覺,常赦所不原者咸赦除之.中外文武臣僚並與加恩,馬步將士各賜優給.唐、晉兩朝求訪子孫,立為二王后"雲.[45]

   拟立二王后为唐、晋子孙,按前代规制,其三恪当为隋。 

後周太祖廣順元年春正月丁卯(951年2月13日)登基,即位詔書曰: ............ 仍以晉、漢之胄為二王后,委中書門下處分雲。[46]

至正月戊子日(951年3月6日),定晉、漢為二王后: 春正月戊子,有司上言:"准赦書,以晉、漢之胄為二王后,其唐五廟仲祀合廢."從之.[47] 其立二王后為晉、漢,按前代規制,則三恪為唐。 綜上,後梁以隋、唐為二王后通(北)周為三恪;後唐當以北周、隋為二王后通後魏為三恪;後晉以隋、唐為二王后通(北)周為三恪;後漢當以唐、(後)晉為二王后通隋為三恪;後周當以(後)晉、(後)漢為二王后通唐為三恪。



[23] 任爽,《唐代禮制研究》,東北師範大學出版社1999年第1版,第93頁。

[24] 舊五代史卷4

[25] 五代會要卷5

[26] 舊五代史卷4

[27] 舊五代史卷4,另見《全唐文》卷974

[28] 新五代史卷2

[29] 舊五代史卷41

[30] 新五代史卷6

[31] 舊五代史卷43

[32] 新五代史卷6

[33] 舊五代史卷76

[34] 五代會要卷5

[35] 新五代史卷8

[36] 五代會要卷5

[37] 舊五代史卷51

[38] 舊五代史卷79:天福五年春正月庚寅(940年3月5日),以二王后前右贊善大夫、襲酅國公楊延壽為太子左諭德,三恪汝州襄城縣令、襲介國公宇文頡加食邑三千戶.

[39] 舊五代史卷79:二月戊戌(941年3月8日),以三恪汝州襄城縣令、襲介國公宇文頡為太子率更令.

[40] 舊五代史卷84:開運三年春正月己未(946年3月3日),二王后守太僕少卿、襲酅國公楊延壽除名配流威州,終身勿齒.延壽奉命於磁州檢苗,受贓二百餘匹,准律當絞,有司以二王后入議,故貸其死.

[41] 可參見秦蕙田《五禮通考》卷225

[42] 新五代史卷10

[43] 舊五代史卷100

[44] 五禮通考卷225

[45] 舊五代史卷101

[46] 舊五代史卷110

[47] 舊五代史卷110




隋朝奉宇文闡為介國公,食邑一萬戶,車服禮樂仍按周朝天子的舊制,上書皇帝不稱為表,皇帝回復不稱詔。雖有這樣的規定,實際上未能實行。開皇元年五月壬申,宇文闡去世,時年九歲,諡為靜皇帝,葬在恭陵。


開皇元年二月 隋書  卷一‧帝紀第一  高祖上 己巳,以周帝為介國公,邑五千戶,為隋室賔。旌旗車服禮樂,一如其舊。上書不為表,荅表不稱詔。


舊五代史  卷四‧梁書四  太祖紀第四 十二月,立二王三恪。南郊禮儀使狀:「伏以詩稱有客,書載虞賓,實因禪代之初,必行興繼之命。俾之助祭,式表推恩,兼垂恪敬之文,別示優崇之典。徵於厯代,襲用舊章。謹按唐朝以後魏元氏子孫韓國公為三恪,以周宇文氏子孫為介國公,隋朝楊氏子孫為酅國公,為二王後。


北史  卷五十七‧列傳第四十五  周宗室 子洛嗣,位儀同三司。隋初為介國公,為隋室賔雲。



天福五年(940年)春正月 《舊五代史  卷七十九‧晉書五  高祖紀第五》;庚寅,以二王後前右贊善大夫、襲酅國公楊延壽為太子左諭德,三恪汝州襄城縣令、襲介國公宇文頡加食邑三千戶。

清泰三年七月 《舊五代史  卷四十八‧唐書二十四  末帝紀下》辛丑,以將作監丞、介國公宇文頡為汝州襄城令。

來源

[編輯]

開皇元年二月甲子(581年3月4日),宇文闡遜位,隋朝建立。宇文闡被楊堅封為介國公,為隋朝賓客,食邑五千戶[註 1],旗幟、車服、禮樂仍按周朝天子的舊制,上書皇帝不稱為表,皇帝回復不稱詔。雖有這樣的規定,實際上未能實行。開皇元年五月,宇文闡去世,時年九歲,諡為靜皇帝,葬在恭陵。[1][2][3][4][5]在宇文闡死後,楊堅一度打算封宇文導的第五子宇文眾為介國公,但後來還是把他殺了。[6]由於北周皇室近支大多被屠殺[註 2],楊堅便以宇文闡遠房堂叔祖父宇文洛承襲介國公。[7][8]


 膳部   旧唐书·志第二十三
  郎中、员外郎之职,掌二王后及诸蕃朝聘之事。二王之后,酅公、介公。

皇帝每年春天舉行耕藉儀式時,介公、酅公位於皇帝位置的西南,南向北上。

 新唐书·志第四

皇帝孟春吉亥享先農,遂以耕藉。前享一日,奉禮設御坐於壇東,西向;望 瘞位於壇西南,北向;從官位於內壝東門之內道南,執事者居後;奉禮位於樂縣 東北,贊者在南。又設御耕藉位於外壝南門之外十步所,南向;從耕三公、諸王、 尚書、卿位於御坐東南,重行西向,以其推數為列。其三公、諸王、尚書、卿等 非耕者位於耕者之東,重行,西向北上;介公、酅公於御位西南,南向北上。

《新唐書·列傳第二十》:高宗時,許敬宗以不敘武后世,又李義府恥其家無名,更以孔志約、楊仁卿、 史玄道、呂才等十二人刊定之,裁廣類例,合二百三十五姓,二千二百八十七家, 帝自敘所以然。以四后姓、酅公、介公及三公、太子三師、開府儀同三司、尚 書僕射為第一姓

天復元年四月丙子(901年)《新唐書·紀第十》:丙子,大赦,改元。武德、貞觀配饗功臣主祭 子孫敘進之,介公、酅公後予一子九品正員官。


《新唐書·志第三十六》主客郎中、員外郎各一人,掌二王后、諸蕃朝見之事。二王后子孫視正三品, 酅公歲賜絹三百,米粟亦如之,介公減三之一。

唐六典·卷四 主客郎中、員外郎掌二王後及諸蕃朝聘之事。二王之後:酅公,介公。

《新唐書 ·志第三十八》

典客署 令一人,從七品下;丞三人,從八品下。掌二王后介公、酅公之版籍及四 夷歸化在藩者,朝貢、宴享、送迎皆預焉。

祭祀中「陳設」這項程序時,介公、酅公於西壝之外道南

《新唐書·志第一》:前祀三日,尚舍直長施大次於外壝東門之內道北,南向。衛尉設文武侍臣之 次於其前,左右相向。設祀官次於東壝之外道南,從祀文官九品於其東,東方、 南方朝集使又於其東,蕃客又於其東,重行異位,北向西上。介公、酅公於西 壝之外道南


《新唐書·志第一》:明日,奉禮郎設御位於壇之東南,西向;望燎位當柴壇之北,南向;祀官公 卿位於內壝東門之內道南,分獻之官於公卿之南,執事者又於其後,異位重行, 西向北上。御史位於壇下,一在東南,西向,一在西南,東向。奉禮郎位於樂縣 東北,贊者在南,差退,皆西向。又設奉禮郎、贊者位於燎壇東北,西向。皆北 上。協律郎位於壇上南陛之西,東向。大樂令位於北縣之間,當壇北向。從祀文 官九品位於執事之南,東方、南方朝集使又於其南,蕃客又於其南,西向北上。 介公、酅公位於中壝西門之內道南,武官九品又於其南



《通典·卷第一百九》介公、酅公於西壝之外道南,武官九品以上於介公、酅公之西


八議

八曰議賓。謂承先代之後為國賓者。

   【疏】議曰:書云:「虞賓在位,群後德讓。」詩曰:「有客有客,亦白其馬。」禮云:「天子存二代之後,猶尊賢也。」昔武王克商,封夏后氏之後於杞,封殷氏之後於宋,若今周後介公、隋後酅公,並為國賓者。



陰曆二月、五月、八月用祭品祭祀隋文帝、周武帝,酅公、介公主祭。《唐六典·卷04》四仲月享隋文帝、周武帝廟,酅公、介公主祭。

啟殯

大唐元陵儀註:「啟前十日,皇帝不坐以過山陵。前啟一日,門下省奏:『某日某時,啟太極殿欑宮。』啟日之晨,奉禮郎設御位於太極殿之東閒,當帷門,西向。諸王位在後,以南為上。典儀設酅公、介公、皇親、諸親、文武九品以上及前資常參官、都督、刺史版位於太極殿中庭。又設蕃客,酋長位於承天門外之西,僧道位於承天門外之東,並以北為上。左右金吾與諸軍計會,量抽隊仗,隨便設禁。其日質明,皇帝服初縗絰杖,入就位,晨哭。諸王具縗絰去杖,入就位哭。酅公、介公、皇親、諸親等及文武九品以上,各服初喪服,去杖,入就位哭。


皇帝春分朝日於東郊秋分夕月於西郊

《通典·卷111》:皇帝停大次半刻頃,通事舍人分引從祀文武群官、介公、酅公、諸國客使先入就位。


皇帝巡狩要祭祀天壇,介公、酅公

設告官司徒、執事者、御史、奉禮、贊者、協律郎、太樂令、望燎位、東方諸州刺史縣令、介公、酅公、文武九品以上官、西方北方蕃客等位,並如上辛圜丘儀。



皇帝季秋大享於明堂攝事 前祀七日 介公、酅公於璧水西門之外道南,武官九品以上於介公、酅公西 通典/卷110

前祀一日 介公、酅公位於西門之內,道南,武官九品以上於介公、酅公之後 通典/卷110

祭祀當天 皇帝停大次半刻頃,通事舍人、贊引各引從祀群官、介公、酅公、諸方客使先入就位。 通典/卷110


通典卷第一百十二 皇帝夏至祭方丘 陳設這項程序 前祭三日 介公、酅公於南壝之外道西,東向


前祭一日 介公、酅公位於道西,北向東上。 西方北方於介公、酅公西南,重行,北面東上。

一日 設門外位 介公、酅公於道西東向:皆北上。


奠玉帛 通事舍人分引從祀群官、介公、酅公、諸方客使,皆先入就位。




《舊五代史·梁書·太祖紀四》: 十二月,立二王三恪。南郊禮儀使狀:「伏以《詩》稱有客,《書》載虞賓, 實因禪代之初,必行興繼之命。俾之助祭,式表推恩,兼垂恪敬之文,別示優崇 之典。征於歷代,襲用舊章。謹按唐朝以後魏元氏子孫韓國公為三恪,以周宇文 氏子孫為介國公,隋朝楊氏子孫為酅國公,為二王后。今伏以國家受禪,封唐 朝子孫李為萊國公。今參詳合以介國公為三恪,酅國公、萊國公為二王后。」


天福二年 《舊五代史·晉書·高祖紀二》戊寅,以兵部侍郎、判戶部李崧為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充樞密使;以 權知樞密使事、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集賢殿學士桑維翰為樞密使。是 日,詔曰:「應天開國,恭己臨人,宜覃繼絕之恩,以廣延洪之道。宜於唐朝宗 屬中取一人封公世襲,兼隋之酅公為二王后,以後周介公備三恪,主其祭祀, 及赴大朝會。」


《新五代史·晉本紀第八》封唐宗室子為公,及隋酅公為二王后,以周介公備三恪。

軼事

[編輯]

開皇元年四月辛丑(581年6月9日),南陳使者韋鼎王瑳來北周聘問,到達長安時,楊堅已受禪讓稱帝,於是就帶着使者去見介國公宇文闡[9][10]

承襲

[編輯]
姓名 世系 朝代 地位 在位時間 史書記載
宇文闡 宇文贇之子 隋朝 開皇元年二月己巳-開皇元年五月辛未/壬申
(581年3月9日-591年7月9日/7月10日)
《北史·隋本紀上第十一》[1][5]
《周書·帝紀第八》[2]
《隋書·帝紀第一·高祖上》[3]
《北史·周本紀下第十》[4]
宇文洛 宇文闡堂叔祖父,宇文系五世孫 隋朝 不詳 《北史·列傳第四十五 ·周宗室》[7]
《周書·列傳第二》[8]
《元和姓纂·卷六》[11]
《新唐書·宰相世系表一》
宇文裕 宇文洛之子 不詳 《元和姓纂·卷六》[11]
《新唐書·宰相世系表一》
宇文延 宇文裕之子 不詳
宇文離惑 宇文延之子 不詳
宇文庭立 宇文離惑之子 不詳
宇文超 世系不詳 唐朝 二王后 不詳 《冊府元龜·卷一七三》[12]
《全唐文·卷0023》[13]
宇文晏 宇文超之子 開元二十五年六月辛酉-?
(737年7月20日-?)
宇文仲達 世系不詳 ?-元和十五年閏正月甲寅
(?-820年2月28日)
《舊唐書·本紀第十六》[14]
宇文士元 世系不詳 ?-開成五年十月
(?-840年)
《唐會要·二王三恪》[15]
宇文頡 世系不詳 後唐 清泰三年七月辛丑(936年8月4日)前後 《舊五代史·唐書·末帝紀下》[16]
後晉 三恪 天福五年春正月庚寅(940年3月5日)、天福六年二月戊戌(941年3月8日)均有記載 《舊五代史·晉書·高祖紀五》[17][18]

世系圖

[編輯]
宇文系
宇文韜宇文阿頭
周德帝
宇文肱
宇文仲
周文帝
宇文泰
宇文興
周武帝
宇文邕
介國公
宇文洛
周宣帝
宇文贇
介國公
宇文裕
周靜帝
宇文闡
介國公
宇文延
介國公
宇文離惑
介國公
宇文庭立

相關詩詞

[編輯]

二王后-明祖宗之意也 白居易

二王后,彼何人,介公酅公為國賓,周武隋文之子孫。 古人有言天下者,非是一人之天下。周亡天下傳於隋, 隋人失之唐得之。唐興十葉歲二百,介公酅公世為客。 明堂太廟朝享時,引居賓位備威儀。備威儀,助郊祭, 高祖太宗之遺制。不獨興滅國,不獨繼絕世。 欲令嗣位守文君,亡國子孫取為戒。


注釋

[編輯]
  1. ^ 1.0 1.1 《北史·隋本紀上第十一》:辛未,介公薨,上舉哀於朝堂,諡曰周靜帝。
  2. ^ 2.0 2.1 《周書·帝紀第八》:隋氏奉帝為介國公,邑萬戶,車服禮樂一如周制,上書不為表,答表不稱詔。有其文,事竟不行。開皇元年五月壬申,崩,時年九歲,隋志也。諡曰靜皇帝,葬恭陵。
  3. ^ 3.0 3.1 《隋書·帝紀第一·高祖上》:己巳,以周帝為介國公,邑五千戶,為隋室賔。旌旗車服禮樂,一如其舊。上書不為表,答表不稱詔。
  4. ^ 4.0 4.1 《北史·周本紀下第十》二月甲子,帝遜位於隋,居於別宮。隋氏奉帝為介國公,邑萬戶,車服禮樂,一如周制;上書不稱表,答表不稱詔。有其文,事竟不行。
  5. ^ 5.0 5.1 《北史·隋本紀上第十一》:己巳,以五千戶封周帝介國公為隋室賓;旌旗車服禮樂,一如其舊;上書不為表,答表不稱詔。
  6. ^ 《周書·列傳第二》:眾字乾道。保定初,封天水郡公。少而不惠,語默不常,人莫能測。隋文帝踐極,初欲封為介公,後復誅之,並二子仲和、孰倫。
  7. ^ 7.0 7.1 《北史·列傳第四十五 ·周宗室》:子洛嗣,位儀同三司。隋初為介國公,為隋室賓雲。
  8. ^ 8.0 8.1 《周書·列傳第二》:洛字永洛。九歲,命為虞國公世子。天和四年,詔襲興爵。建德初,拜使持節、車騎大將軍、儀同三司。及靜帝崩,隋文帝以洛為介國公,為隋室賓雲。
  9. ^ 《北史·隋本紀上第十一》:辛丑,陳人來聘於周,至而上已受禪,致之介國。
  10. ^ 《隋書·帝紀第一·高祖上》:辛丑,陳散騎常侍韋鼎、兼通直散騎常侍王瑳來聘於周,至而上已受禪,致之介國。
  11. ^ 11.0 11.1 《元和姓纂·卷六》:生洛,封介公。洛生裕,裕生延,延生離惑,離惑生庭立,並襲介公。
  12. ^ 《冊府元龜·卷一七三》:《夏典》有虞賓之位,《周書》載微子之封,皆所以啟迪前王,發揮後嗣。故介國公宇文超男晏,倬彼茂緒,曰予嘉客。肅雍成性,溫潤合禮。雅有助祭之容,宛是宜邦之具。爰復爾國,以承天休。可襲封介國公。
  13. ^ 《全唐文·卷0023》:《夏典》有虞賓之位,《周書》載微子之封,皆所以啟迪前王,發揮後嗣。故介國公宇文超男晏,倬彼茂緒,曰予嘉客。肅雍成性,溫潤合禮。雅有助祭之容,宛是宜邦之具。爰復爾國,以承天休。可襲封介國公。
  14. ^ 《舊唐書·本紀第十六》:甲寅,二王后介國公宇文仲達卒,有司與舊典葬祭之。
  15. ^ 《唐會要·二王三恪》:開成五年十月敕。介公宇文士元亡。宜輟今月五日朝參。便為例程。
  16. ^ 《舊五代史·唐書·末帝紀下》:辛丑,以將作監丞、介國公宇文頡為汝州襄城令。
  17. ^ 《舊五代史·晉書·高祖紀五》:庚寅,以二王后前右贊善大夫、襲酅國公楊延壽為太子左諭德,三恪汝州襄城縣令、襲介國公宇文頡加食邑三千戶。
  18. ^ 《舊五代史·晉書·高祖紀五》:戊戌,以三恪汝州襄城縣令、襲介國公宇文頡為太子率更令。

參考資料

[編輯]

韓國公世系圖

[編輯]
過繼
魏道武帝
拓跋珪
魏明元帝
拓跋嗣
陽平王
拓跋熙
廣平王
拓跋連
京兆王
拓跋黎
魏太武帝
拓跋燾
南平康王
拓跋渾
江陽王
拓跋根
魏景穆帝
拓跋晃
南平安王
拓跋霄
魏文成帝
拓跋浚
江陽武烈王
元繼
魏獻文帝
拓跋弘
韓國公
元羅
魏孝文帝
元宏
魏武穆帝
元懷
廣平文懿王
元悌
廣平王
元贊
韓國公
元謙
韓國公
元菩提
韓國公
元寶琳
元昭
元穎
元庭珍
韓國公
元伯明
韓國公
元紹俊
韓國公
元文贄


  • 558年 永定二年 資治通鑑   卷一六七 【陳紀一】 九月,甲申,周封少師元羅為韓國公以紹魏後。
  • 568年 天河三年 周書 卷五 帝紀第五 武帝上 八月乙丑,韓國公元羅薨。
  • 周書 卷五 帝紀第五 武帝上 五月己丑,帝制《象經》成,集百僚講說。封魏廣平公子元謙為韓國公,以紹魏後。
  • 569年 天和四年 北史  卷十‧周本紀下第十 五月己丑,帝製象經成,集百僚講說。封魏廣平公子元謙為韓國公,以紹魏後。


舊五代史 卷四 梁書四 太祖本紀四 十二月,立二王三恪。南郊禮儀使狀:「伏以《詩》稱有客,《書》載虞賓,實因禪代之初,必行興繼之命。俾之助祭,式表推恩,兼垂恪敬之文,別示優崇之典。征於歷代,襲用舊章。謹按唐朝以後魏元氏子孫韓國公為三恪,以周宇文氏子孫為介國公,隋朝楊氏子孫為酅國公,為二王后。

酅國公世系圖

[編輯]
過繼
隋煬帝楊廣
隋孝成帝楊昭
隋恭帝楊侑
酅國公楊行基
酅國公楊棻
楊潤楊溫
酅國公楊幼言



孔子衣冠墓,又稱孔宅孔廟夫子廟,位於上海市青浦縣大盈鄉市級青浦工業園北隅,是安放孔子衣冠環壁的衣冠冢

來源

[編輯]

孔子去世後,他生前穿過的衣服,戴過的帽子,使用過的琴、車子、書籍等都被收藏於孔子故居之中。東漢末年,孔子二十二代孫孔潛避居會稽,將孔子衣冠環壁帶到南方,他的後代世居會稽,成為著名的會稽孔氏。隋朝大業二年(606年),孔潛的後代孔禎因出任蘇州長史,擔心攜帶孔子衣冠在路途意外遺失,因此將衣冠築冢葬於青浦。孔禎之子孔季詡的後裔失考,而孔季詡的堂侄孔至遷居河南魯山縣。


==

[編輯]

1959年,孔宅被列為縣級文化保護單位。文革中,殿宇大部分被廢。1983年,孔宅僅存的大殿建築移置於大觀園遊覽區。至1985年僅存清代大石碑2塊、古銀杏2棵。1986年11月,該地的文化保護單位被撤銷。[1]


孔宅奉祀世系

[編輯]
  • 孔思構,字基道
  • 孔克勛,字誠夫,思構長子,衣冠奉祀,授迪功郎
  • 孔希聲,字大聞,克勳長子,郡庠生
  • 孔言課,原名友課,字敬敷,希聲長子,庠生
  • 孔公麒,字景瑞,言課長子
  • 孔彥稷,字崇本,公麒長子,廩生
  • 孔承彪,字樂耕,彥稷長子
  • 孔宏瓚,字逸齋,承彪長子
  • 孔聞約,字見溪,宏瓚長子,衣冠墓奉祀
  • 孔貞成,字趨庭,聞約長子
  • 孔尚卿,字載之,貞成長子,衣冠墓奉祀生
  • 孔衍安,字欽文,尚卿長子,郡庠生
  • 孔興豫,字起逸,衍安長子,國子學錄
  • 孔毓行,字鍾敏,興豫四子。乾隆三年奉大部給剳,世襲五經博士,為奉祀生,世祀青浦孔宅衣冠墓。
  • 孔傳鏜,字駿聲,毓行長子,青邑庠生。
  • 孔繼烈,字承先,傳鏜長子,奉祀衣冠墓。
  • 孔廣德,字星源,繼烈長子,奉祀衣冠墓。
  • 孔昭明,字鎮海,廣德長子,奉祀衣冠墓。
  • 孔憲晉,字松濤,昭明長子,奉祀衣冠墓。
  • 孔慶榮,字荷卿,奉祀衣冠墓。
  • 孔繁邦,字用之,奉祀衣冠墓,民國六年加委奉祀官。

軼事

[編輯]

錢民聽說青浦有孔子衣冠墓,齋戒後前去祭祀孔子,希望成為聖人的門徒。當天晚上,錢民夢見有人對他說:「謝絕漢代以來諸位儒者的理論學說,才可以成就學問。」錢民從此開始讀《四書》,這一年他已三十歲。[2][3][4]

參考資料

[編輯]
  1. ^ 《青浦縣誌》 上海市青浦縣縣誌編纂委員會 ISBN 7-208-00761-6
  2. ^ 陳文和主編《嘉定錢大昕全集》 第823頁:(錢民)聞青浦有孔子衣冠墓,齋戒往謁,願為聖人之徒。其夕夢有告己者曰:謝絕漢以來諸儒論說,乃可為學。自是始讀四書正文,年已三十矣。
  3. ^ 彭紹升 《儒行述》: :(錢民)聞青浦有孔子衣冠墓,齋戒往禱,願為聖人之徒。其夕夢一丈夫引而告之曰:道之不明,由後儒之說亂之也,子欲為學,屏去漢以後書其可。既歸,始取四子書讀之,時年已三十矣。
  4. ^ 江藩 《宋學淵源記》:(錢民)聞青浦有孔子衣冠墓,齋戒往祭,願為聖人之徒。其夕夢一偉丈夫告之曰:道之不明,由後儒之說亂之也,子欲為學,屏去漢以後書其可。既歸,始取四子書讀之。


引用錯誤:頁面中存在<ref group="註">標籤,但沒有找到相應的<references group="註" />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