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西南戰役
魯西南戰役發生於1947年6月,由劉鄧大軍(晉冀魯豫野戰軍)發起,是第二次國共內戰的中共戰略進攻階段,
戰局走勢、雙方意圖
[編輯]1947年5月16日,華東野戰軍在孟良崮戰役全殲國民革命軍整編第七十四師3.3萬人[1]:8355。
1947年國民革命軍的總兵力已由內戰開始時的430萬下降為370萬人,其正規軍從200萬人下降為150萬人,中共中央認為已到反攻時機,鑑於蔣介石的重點進攻戰略把重兵集中在陝北和山東,中共中央在陝北和山東中間的魯西南開闢戰場,然後相機挺進中原,千里躍進大別山。
中共戰術部署
[編輯]5月8日,中共中央軍委發電報提出了劉鄧大軍(晉冀魯豫野戰軍)南渡黃河,進擊冀魯豫、豫皖蘇,進而進擊中原的戰略計劃,要求華東野戰軍在6月10日前集結全力(27個旅)尋求與創造殲敵機會,並準備於6月10日以後配合劉鄧大軍大舉出擊。
5月16日孟良崮戰役殲滅國民革命軍第七十四師,中共中央軍委於5月22日來電:「殲滅七十四師付出代價較多,但意義極大,證明在現地區作戰只要不性急、不分兵,是能夠用各個殲擊方法,打破國民黨軍隊進攻,取得決定勝利。而在現地區作戰,是於我最為有利,於敵最為不利。現在全國各戰場除山東省外,均已採取攻勢,但這一攻勢的意義,均是幫助主要戰場山東打破國民黨軍隊進攻,蔣管區日益擴大的人民鬥爭其作用也是如此,劉鄧下月出擊作用也是如此。而山東方面的作戰方法,是集中全部主力於濟南、臨沂、海州之線以北地區,準備用六、七個月時間(5月起)六、七萬人傷亡,各個殲滅該線之敵。該線擊破之日,即是全面大勝之時,爾後一切作戰均將較為順利」。 又有所謂三步出擊計劃:[2]
- 第一步:先由劉伯承、鄧小平率領晉冀魯豫野戰軍主力,實行中間突破,渡過黃河開闢魯西南戰場,乘機殲敵,然後直插大別山,建立根據地。
- 第二步:接着由陳賡等率領晉冀魯豫的兩個縱隊組成太岳兵團,從晉南突過黃河挺進豫陝鄂,並由陳毅、粟裕等率領華東野戰軍主力在打破國軍對山東的重點進攻後,出魯西南,向南挺進豫皖蘇。
- 第三步:太岳兵團和華東野戰軍主力在劉鄧突破黃河開闢魯西南戰場後出擊中原,以保證劉鄧大軍首先實施戰略進攻方針的行動。
通過以上設想最終形成三支大軍進攻中原的局面,在長江以北發展中原戰局,魯西南戰役是劉鄧大軍實施戰略進攻的第一步重大行動,為此晉冀魯豫野戰軍進行了周密的準備。
6月22日,中共中央軍委給華東野戰軍發來電報:「據悉蔣以東北危急,令杜聿明堅守兩月,俟山東解決即空運東北等情。山東戰事仍為全局關鍵。你們作戰方針仍以確有勝利把握然後出擊為宜。只要有勝利把握,則不論打主要國民黨軍隊或次要國民黨軍隊均可,否則,寧可暫時忍耐,不要打無把握之仗」。
作戰過程
[編輯]第一階段
[編輯]1947年6月22日,晉冀魯豫野戰軍發布了第16號命令,決心:6月30日夜,發起進攻,以4個縱隊的兵力,在東起張秋鎮,西至臨濮集150餘公里的正面上,突破國軍黃河防線,首先迅速殲滅國軍河防部隊整編第55、第68師。而後,適時轉用兵力,於運動中求殲可能來援的國軍,擴大戰果。6月30日晚、劉伯承、鄧小平、李達等率領晉冀魯豫野戰軍第一、第二、第三、第六共4個縱隊,13個旅、1個騎兵團及直屬隊共12萬人的大軍,一舉突破了黃河防線,打開了國軍中原防禦體系的大缺口。當夜,劉鄧大軍渡過了6個步兵旅,全部主力於第二天晚上渡完,直插國軍後方。
7月4日,一縱圍攻鄆城,此時國軍整編第55師中將師長曹福林正在城裡召開連以上軍官會議,得訊後急忙將87團正在開會的軍官遣回南關應戰,但這些軍官沒有走到指揮位置,大半被人民解放軍消滅。
7月7日晚,一縱對鄆城發起總攻,戰鬥至8日拂曉,除國軍整編師師長曹福林化裝隻身逃出外,國軍守軍全軍覆沒,鄆城被解放軍攻克。此戰解放軍殲滅國軍整編第55師師部、整編第29旅、整編第47旅共二個整編旅15,000多人。此戰斃傷國軍2,004人,俘中將副師長理明亞以下8,558人,繳獲山炮10門,戰防炮6門,迫擊炮36門,擲彈筒68具,輕重機槍299挺,長短槍3,900支,汽車9輛,軍馬596匹,各種子彈50餘萬發。第一縱隊傷亡1,928人。[3]7月13日晉冀魯豫野戰軍通令嘉獎一縱「創造了一個縱隊單獨攻堅和殲敵兩個旅的先例,爭取了大反攻中第一個光榮和重大勝利」。 同時,解放軍二縱進軍曹縣,曹縣守軍均系地方雜牌,連夜棄城逃跑,二縱進占曹縣縣城。
7月10日19時至11日凌晨1時,六縱向定陶縣城發起總攻,全殲國軍整編第63師第153旅(旅長黃志鴻)4,000餘人,繳獲火炮15門、輕重機槍123挺、步槍2100餘支槍、軍馬100餘匹;六縱傷亡397人,創造了一個縱隊單獨全殲一個正規旅的戰例。晉冀魯豫野戰軍戰鬥英模王克勤在登城戰鬥爬雲梯時陣亡。7月18日定陶縣和六縱在定陶北門舉行了王克勤烈士追悼大會,會上宣讀了劉伯承司令員、鄧小平政委的唁電和野戰軍司令部、政治部命名王克勤生前所在的第十八旅第一連第一排為「王克勤排」,第一班為「王克勤班」的決定;定陶縣委、縣民主政府決定將定陶城北門命名為「克勤門」。[4]
鄄城守軍整編第181旅撤入菏澤,鄄城被解放軍占領。至此,魯西南右路國軍被解放軍全部殲滅。
第二階段
[編輯]解放軍在鄆城殲滅整編第55師獲勝後,隨即展開向國民革命軍出援的王敬久兵團發起進攻。王敬久在孟良崮戰役之後開始養病,在晉冀魯豫野戰軍強渡黃河後被顧祝同指派擔任出援兵團司令,並把整66師、整32師、整70師、整58師劃給王敬久指揮,於7月6日進抵魚臺。當時,國軍方面未及時察覺解放軍攻克鄆城後的作戰意圖,認為解放軍或者取菏澤或者取濟寧,因而顧祝同、王敬久命令整編第32、第66、第70三個整編師抱團北上支援,彼此相距10公里左右,留下整編58師和整編66師之199旅作兵團預備隊。北上的三個整編師在巨野至金鄉之間的六營集、獨山集、羊山集等地,擺成一字長蛇陣。其中整編第32師駐嘉祥邊境的獨山集,與六營集的整編第70師相隔十幾里,與羊山集的整編第66師相隔20里。
7月11日,劉、鄧決定用突然行動、遠距離奔襲,把國軍分割包圍,然後集中兵力各個擊破。並選擇較弱而孤立的六營集國民革命軍整編第70師作為第二階段的主攻目標。
7月13日,解放軍軍以長途奔襲的突然動作,迅速將國民革命軍三個整編師切成三塊,分割隔離。當國軍發覺被分割包圍時,陷入混亂狀態,此時解放軍抓住戰機,將國民革命軍整編第32師分割圍攻,師長唐永良沒有遵照王敬久的命令南撤羊山集,而是率部北撤往六營集。結果整32師師部率一個旅成功退入六營集,該師之整編149旅則被解放軍包圍殲滅在嘉祥以西地區。駐嘉祥的國軍整編第93旅第278團聞解放軍兵至,未戰而棄向濟寧撤退,解放軍第六縱隊主力迅速趕到薛扶集地區,立即緊縮對六營集整70師的包圍。
劉鄧採用"網三閥一"戰法,在集外布成袋形陣地,由六縱從六營集西南方向猛攻,由一縱在六營集以東狼山腳下紙坊街以西的開闊地上,張着口袋等待國軍突圍。
六營集缺水缺糧,供不起兩萬多人的消耗,王敬久命令陳、唐合兵南下向羊山集靠攏,但幾次突擊都被擋了回來。兩位師長陳頤鼎、唐永良決定不顧顧祝同的南下突圍命令,而是向東突圍奔足可堅守的嘉祥縣城,由兵員更足的整70師先突圍,整32師殿後掩護。7月14日晚,對六營集總攻開始後,解放軍從西南方向猛攻。唐永良借整70師向東突圍與解放軍交戰,率整32師奔東南方向的濟寧。整70師被全殲,陳頤鼎被俘;整32師跑出去數千人。
六營集戰役斃傷國軍3000餘人,俘國軍師長陳頤鼎以下15000餘人,獲得第二階段的勝利。
第三階段
[編輯]宋瑞珂率整編第66師主力,遵照顧祝同、王敬久命令留守羊山集四天,等待、接應從六營集合兵南下的陳頤鼎整70師、唐永良整32師。結果,六營集國軍被殲滅,羊山集整66師守軍陷入孤立。羊山守軍是國軍土木系嫡系整編第66師,作戰經驗豐富,訓練有素,裝備精良。但其下屬的整編第199旅被王敬久留下作為兵團預備隊,整編第13旅第38團西出偵察時被二縱殲滅於謝集,所以羊山集守軍為整編第66師師部、整編第13旅旅部、整編第185旅旅部,以及3個團,共一萬餘人。為此,劉鄧二人決定乘國軍各路援軍尚在途中未到之機,集中優勢兵力對羊山發動攻擊。7月15日開始,二縱、三縱三萬多人輪番向羊山集發起衝擊。但由於羊山守軍占據各制高點,工事堅固且進行固守防禦,解放軍先後四次攻擊均未成功。當羊山集被圍向蔣告急時,蔣介石立即嚴令作為王敬久兵團預備隊的整編58師和整編66師199旅由金鄉迅速北援,同時於7月19日乘飛機到開封親自指揮解圍,試圖解羊山集之圍。
劉鄧二人針對戰局發生的變化,制定"圍點打援"的作戰方案,先消滅從金鄉北援的國民革命軍整66師之第199旅(旅長王仕翹)。於是採取以冀魯豫第七軍分區和冀魯豫軍區獨立旅用阻擊、截擊的方法阻擊北援的國軍,然後在正面敞開一個缺口,誘使國軍先頭部隊整編199旅渡過萬福河,再切斷199旅與整編58師的聯繫,將整編58師殲滅。整編199旅花了三天時間突破阻擊、渡過萬福河。7月22日,王敬久令199旅當天必須衝進羊山集,王仕翹整199旅在離羊山只有三里的劉莊遭三縱強力阻擊,部隊全部被打散殲滅,王仕翹頭部中彈,最終只有一個連長帶着兩個兵沖入羊山集和宋瑞珂會合。
7月23日,中央軍委電示劉鄧,考慮二、三縱強攻羊山集傷亡極大,準備放棄羊山集撤軍。當天劉鄧鑑於國軍援軍行動緩慢,緊急趕到羊山集前線指揮部,當面命令兩位縱隊司令員陳再道和陳錫聯親臨前沿探查地形、找出防守漏洞,要堅決吃掉整66師殘部,劉鄧還集中了晉冀魯豫野戰軍唯一的榴彈炮營,又調來一縱炮兵團,以壓制羊山集守軍的炮兵火力。解放軍調整作戰部署,集中兵力先取羊山制高點,然後四面八方包圍,分割圍殲滅國軍。王敬久電告宋瑞珂突圍,但宋瑞珂回電願意固守待援。
7月27日連天暴雨結束放晴,羊山集守軍的炮彈打光了失去炮兵優勢,7月27日黃昏解放軍進行第五次總攻,集中四個縱隊的炮兵對準羊山制高點轟擊,在炮兵掩護下解放軍當晚22時占領羊山制高點,並趁勢把羊山守軍分割包圍,激戰至28日拂曉,國民革命軍精銳部隊整66師被全部消滅。宋瑞珂整整堅守了15天,讓晉冀魯豫野戰軍付出了重大傷亡,陳再道二縱共傷亡4300人,其中團級以上的幹部19人,營級幹部32人。陳再道回憶錄中把羊山集稱為「自己打過的最難的仗」。
解放軍方面俘獲國軍中將師長宋瑞珂以下23,452人,擊落飛機2架,繳獲各種火炮142門及大批槍支彈藥和軍用物資,至此魯西南戰役以解放軍方面勝利告終。[5][6][7]
戰役結果
[編輯]劉鄧率領晉冀魯豫野戰軍主力,在魯西南連續作戰28天,殲滅國軍4個整編師師部,9個半旅,共5.6萬餘人,俘國軍整編第六十六師師長宋瑞珂、第七十師長陳頤鼎、第三十二師副師長理明亞以下4.3萬餘人,占領了魯西南解放區,從而打開了千里躍進大別山的突破口。[8]
評價
[編輯]魯西南戰役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由戰略防守轉入戰略進攻的關鍵性的一戰,在國共內戰歷史上具有極其重要的地位和意義,解放軍魯西南戰役獲勝從根本上打亂了國軍重點進攻的戰略部署,有力地支援陝北、山東解放區,粉碎國軍的重點進攻計劃,改變了國共內戰的戰略態勢;也為中共方面把戰爭引到國民政府心臟地區,發展中原戰局奠定了有利的條件。[6]兩位兵團司令王仲廉和王敬久被撤職查辦,此後再未擔任帶兵主官。
參考文獻
[編輯]- ^ 李新總主編,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中華民國史研究室編,韓信夫、姜克夫主編 (編). 《中華民國史大事記》. 北京: 中華書局. 2011.
- ^ 《劉伯承軍事文選》,頁數不詳。摘錄於千里跃进大别山( 二 ). 人民網. 2007年11月13日 [2014年2月24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年5月2日).
- ^ 賈曉明:「解放軍聲東擊西破鄆城」,來源:《人民政協報》,2021年9月30日
- ^ 「紅色菏澤:定陶攻堅戰創造我軍光輝戰例 一個縱隊單獨殲敵一個旅」,《菏澤日報》,2021-4-23
- ^ 《解放戰爭》第五章 破釜沉舟 戰略反攻 王樹增著 人民文學出版社
- ^ 6.0 6.1 《中國人民解放軍全史》軍事歷史研究部 編,軍事科學出版社,2000年,ISBN 7-80137-315-4,卷「中國人民解放軍戰役戰鬥總覽」
- ^ 鲁西南战役. 山東省情網. [2014-02-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3-06).
- ^ 《劉伯承傳》 第十三章 千里躍進大別山 作者: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大學《劉伯承傳》編寫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