涿州,唐朝時設置的州。
大曆四年(769年)析幽州的范陽縣、歸義縣、固安縣置,治所在范陽縣(即今河北省涿州市)。下領五縣:范陽縣、歸義縣、固安縣、新昌縣、新城縣[1]。轄境相當今河北省涿州市、雄縣及固安等地。
五代時,為後晉割讓予契丹的燕雲十六州之一。北宋末年,宋朝政府曾短暫收回,復又被金國所占。元太宗八年(1236年)升為涿州路,中統四年(1263年)復降為涿州。明朝洪武初年,省范陽縣入州,僅領一縣:房山縣,屬順天府[2]。民國初年,全國廢府州廳改縣,於1913年降為涿縣。
- 涿州刺史
- ^ 《新唐書·志第二十九·地理三》幽州范陽郡......涿州,上。大曆四年,節度使朱希彩表析幽州之范陽、歸義、固安置。縣五:范陽,望。本涿,武德七年更名。歸義,上。武德五年置,貞觀元年省,八年復置。景雲二年隸鄚州,是年,還隸幽州。固安,上。新昌,上。大曆四年析固安置。新城。上。大和六年以故督亢地置。......瀛州河間郡......
- ^ 《明史·志第十六·地理一》順天府......涿州 洪武初以州治范陽縣省入。西有獨鹿山。北有涿水,西北有挾河,合焉。南有范水。東北距府百四十里。領縣一。房山......
- ^ 《唐刺史考全編》
|
---|
|
|
|
|
|
注釋 |
---|
注1:列出後梁 龍德三年( 923年)、後唐 清泰三年(936年)、後晉 天福十一年( 946年)、後漢 乾祐三年(950年)、後周 顯德六年(959年)各政權實領的節度使及府、州、軍。曾置後廢、改名、改隸他區或為他國勢力所佔領者,於字中以劃線表示。 注2:地望大致相同但名稱不同的節度使、府、州,取最後使用的名稱,並在前標明曾用名稱。 |
|
|
---|
|
上京道 | 府 | |
---|
軍州 | |
---|
州 | |
---|
城 | 河董城 | 靜邊城 | 皮被河城 | 塔懶主城 |
---|
|
---|
東京道 | |
---|
中京道 | |
---|
南京道 | |
---|
西京道 | 府 | |
---|
軍州 | |
---|
州 | |
---|
軍 | |
---|
- 注1:成州先屬上京道,後屬中京道。
- 注2:懿州先屬上京道,後屬東京道。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