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古四聲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古四聲上古漢語聲調,又特指《詩經》聲調,此術語清朝段玉裁最早使用[1]:126

就上古漢語是否有聲調、上古漢語聲調與中古漢語聲調之間的關係,許多音韻學家有過深入的研究和探討,提出了「古無四聲」、「四聲一貫」、「古無去聲」及「入分長短」等不同的學說。

研究材料

[編輯]

研究古四聲的主要材料是先秦韻文,最重要的是《詩經》[2]:14。而研究上古漢語韻部時常用的楚辭在研究古四聲時很少用到,因為屈原時代的聲調和中古四聲已經非常相近。以《九歌》為例,如果用《廣韻》所記聲調去讀,仍然有95%以上的押韻字都符合平押平、上押上、去押去、入押入。

如《九歌·湘君》:

押韻字 上古韻部[注 1] 中古聲調(《廣韻》)
君不行兮夷、蹇誰留兮中、美要眇兮宜、沛吾乘兮桂、使江水兮安 幽部 平聲
望夫君兮未、吹參差兮誰 支部 平聲
駕飛龍兮北、邅吾道兮洞、蓀橈兮蘭、橫大江兮揚 耕部 平聲
女嬋媛兮為余太、隱思君兮陫 職部 入聲
斲冰兮積、搴芙蓉兮木、恩不甚兮輕 月部 入聲
飛龍兮翩、期不信兮告余以不 元部[注 2] 平聲
夕弭節兮北、水周兮堂、遺余佩兮醴、將以遺兮下、聊逍遙兮容 魚部 上聲

另外一個較重要的材料是諧聲系統。即通過對形聲字及其聲旁的聲調進行分析以分析古四聲。

明清研究

[編輯]

陳第

[編輯]

陳第在《毛詩古音考》中說:「四聲之辯,古人未有。」一般認為,陳第認為上古沒有嚴格的聲調,即「古無四聲」[注 3];《詩經》也不像唐詩那樣必須同聲調押韻,而是平仄互協、不以為嫌。

清人和今人都認為上古存在聲調,否認陳第的「古無四聲」說。

顧炎武

[編輯]

顧炎武則主張「四聲一貫」。他認為古代是有四聲的,但是在誦讀詩歌或其他具體語言環境中,可以臨時改變押韻字的聲調,以求相協。

胡安順認為,顧炎武之看法犯了以今律古之錯誤[3]:244。顧以為上古四聲就是中古四聲,各調類轄字不變。因此遇到一些中古四聲不同的押韻字,他就必須用「四聲一貫」來解釋。如《小雅·四保》第四章的用韻:

押韻字 中古聲調(《廣韻》)
是用孝 上聲
禴祠烝 平聲
於公先 平聲
萬壽無 平聲

顧炎武就認為「享」在此是臨時改變聲調與平聲韻相協。但「享」在《詩經》用韻中出現八次,全都與平聲字押韻,而且「享」在現代閩南語泉州話為平聲字;如此就不宜認為「享」在上古仍然是上聲字了[3]:244

江永

[編輯]

江永的觀點可以稱為「四聲不拘」。與顧炎武不同,江永強調「常規」而非「通押」,認為不同聲調字可以押韻不是因為臨時的改變,而是因為詩韻允許不同聲調的押韻。

其實,江永和顧炎武的觀點在本質上是相同的[3]:245,即都認為上古有四聲,且就是中古四聲;只是對於不合這一觀點的現象有不同的解釋。

段玉裁

[編輯]

段玉裁首倡「古無去聲」說,認為周秦漢初,聲調只有平上入,沒有去聲,直到魏晉才產生去聲。

段玉裁第一個把陳第「時有古今,地有南北,字有更革,音有轉移」的觀點引入了聲調研究,用發展、變化的觀點看待古四聲,認為古四聲和中古聲調有所區別。段玉裁關於去聲在上古與入聲關係密切的論斷也有其道理,但他據此認定上古根本沒有去聲則缺乏充分的論證[3]:245

孔廣森

[編輯]

孔廣森有「古無入聲」說。孔廣森是曲阜人,學者們一致認為,孔氏之說是囿於方音,也為了遷就其陰陽對轉學說,並不足取[1]:127[3]:246[2]:74

江有誥、王念孫

[編輯]

江有誥起初認為古無四聲,但後來斷定「古有四聲」。

江有誥的觀點的核心貢獻是他認為一個字的聲調古今不一定相同,古四聲不同於中古四聲[1]:126。但是江有誥的觀點依賴於「上古韻文必須用調相協」的前提,完全否認異調通押;而他又沒有提出上古四聲向中古四聲變化的條件,因此他的字調判斷有一定的偶然性[2]:74

道光二年,江有誥寄書與王念孫,論述其古四聲觀點。王念孫此前也剛確定了古有四聲,故答書稱江說與己見「幾如桴鼓相應」[4]:8

今人研究

[編輯]

黃侃

[編輯]

黃侃提出「古音兩聲」說。段玉裁的《六書音均表》中已經提到:「古平與上一類,去與入一類。上與平,一也,去與入,一也。上聲備於三百篇,去聲備於魏晉。」黃侃則更進一步,認為《詩經》時代上聲也不存在,故只有平、入二聲。

黃侃的兩聲說,今人遵信的比較少。入聲字都屬於入聲韻,平聲字則屬於陰聲韻陽聲韻,音節結構不同,聲調區別不構成最小對立對,「古音兩聲」相當於「古無聲調」[2]:76

王力

[編輯]

王力同樣承接段玉裁的觀點,在「古無去聲」說的基礎上提出「長入短入」說。王力認為上古漢語只有平、上、入三種聲調,但入聲內部又分為長入和短入,長入是後世去聲的主要來源。

王力的觀點與段玉裁非常類似,旨在解釋中古去聲和入聲字在上古關係密切這一問題。但王力更明確的提出了長短的分化條件,用以解釋為什麼上古入聲字中一部分在中古為去聲,而另一部分為入聲。

胡安順

[編輯]

胡安順則上接江有誥、王念孫、周祖謨的觀點,主張「古有四聲」,其主要證據就是《詩經》用韻的嚴格統計[3]:260

押韻字組成 段數 陰聲韻 陽聲韻
平聲獨用 693 306 387
上聲獨用 275 259 16
去聲獨用 128 102 26
入聲獨用 243
平上混押 102 63 39
平去混押 127 62 65
平入混押 3
上去混押 67 59 8
上入混押 5
去入混押 64 64
平上去混押 35 20 15
平上入混押 1 1
平去入混押 3 3
上去入混押 5 5
平上去入混押 4 4

《詩經》中平、上、去、入同類相押達到76%,混押只有24%。而且平去混押大大多於平入混押,上去混押大大多於上入混押,平上去混押大大多於平上入混押;所以把去聲和入聲看成同一種調類是不妥的,儘管入聲和去聲確實關係緊密。

胡安順還使用了諧聲偏旁的材料,也有50%以上的諧聲組是平、上、去、入獨用。

張日昇

[編輯]

張氏以《詩經》作統計,指古有去聲,但去聲以ɸ、d、g、m、n、ŋ爲韻尾。[5]

相關條目

[編輯]

注釋

[編輯]
  1. ^ 據王力擬音。
  2. ^ 王力將「翩」列入真部,依周法高改入元部。
  3. ^ 許嘉璐認為陳第認同古音存在平上去入四聲。

參考文獻

[編輯]
  1. ^ 1.0 1.1 1.2 許嘉璐. 传统语言学辞典. 石家莊: 河北人民出版社. 1990. ISBN 7543405709. 
  2. ^ 2.0 2.1 2.2 2.3 王力. 汉语语音史. 北京: 商務印書館. 2008. ISBN 9787100053907. 
  3. ^ 3.0 3.1 3.2 3.3 3.4 3.5 胡安順. 汉语音韵学通论. 西安: 陝西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8. ISBN 7541972320. 
  4. ^ 周祖謨. 周祖谟文选. 北京: 北京大學出版社. 2010. ISBN 9787301177990. 
  5. ^ 〈中國文化研究所學報〉第一期・試論上古四聲 (PDF). [2019-12-13].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0-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