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字戏
白字戏 | |
---|---|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
申报地区或单位 | 广东省汕尾市海丰县 |
分类 | 传统戏剧 |
序号 | 218 |
编号项目 | Ⅳ—74 |
登录 | 2006年5月20日 |
白字戏,原指中国广东省粤东地区流行的以粤东闽语演唱而得名的戏曲剧种:潮州白字戏和海陆丰白字戏[1]。潮州白字戏后来演变成潮剧,而海陆丰地区仍称白字戏,白字戏之名现在所指是海陆丰白字戏。
白字戏都在海内外的潮州人、鹤佬人聚落盛行,在通行鹤佬白话的台湾也曾大大流行,清代的台湾很兴盛白字戏和正字戏,二十世纪初时还有职业的潮州戏班,现时台湾已没有在地职业白字戏剧团。
潮剧和海陆丰(汕尾)白字戏都列进了200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现存有“海丰县白字戏剧团”。
种类
[编辑]潮州白字戏
[编辑]潮州白字戏现通称潮剧,“白字戏”名称今多特指盛行于汕尾市的白字戏,“白字”是同唱、念都用中州韵的正字戏相对而言。
海陆丰白字戏
[编辑]相对于“潮州白字”(流行在潮州、汕头、揭阳3个地级市)称为海陆丰白字或南下白字(潮州白字又称“顶头白字”)。
历史沿革
[编辑]白字戏的形成,有不同说法,一般认为南宋时形成的闽南、粤东民间小戏是汕尾市海陆丰白字戏的前身。宋代漳州地区在每年秋收之后,有号称“戏头”者。“逐家聚敛钱物,豢优人作戏,或弄傀儡,筑棚于居民丛萃之地,四通八达之郊,以广会观者;至市廛近地,四门之外,亦争为之。”
据考所作之戏传到粤东及海陆丰后,即俗称老白字或竹马戏。这些民间小戏,基本上是二小戏或三小戏,均由孩童扮演,剧目如《搭渡弄》、《四九弄》等,都是民间生活小戏,所唱为地方小调民歌,用大管弦和笛子伴奏。白字戏在发展演变过程中,还吸收并借鉴了流行于同一地区的正字戏的许多东西。在白字戏的传统剧目中,上述民间小戏为数极少,而大部分是易语而歌的的大戏。前者称小锣鼓戏,后者称大锣鼓戏。大锣鼓戏有帮腔,用大锣大鼓伴奏,干唱。其剧目、曲调、唱腔、器乐等各方面,均与正字戏的曲戏部分非常接近。因此,潮州戏谚又有“正字母生白字仔”之说。
还有认为白字戏与潮剧同源异流。白字戏艺人尊奉田都元帅为戏神,与闽南地区的梨园戏、歌仔戏(芗剧)、老白字戏以及正音戏(今正字戏)、潮音戏(今潮剧)等相同。白字戏的开台例戏《净棚》、《八仙拜寿》、《仙姬送子》、《跳加冠》等仍用“正音”演出;白字戏有“罗哩畦”调及拉腔,正字《金钗记》、潮调《荔镜记》等古本亦有,这也是出自南曲。因此,认为白字戏与潮剧是同源异流,均来自南戏。由于可据的史料缺乏,以上二说,还有待进一步研究考证。
明清两朝代,白字戏已十分活跃。据调查,清咸丰年间,白字戏有三十多个班社活动。清同治八年(1869年)白字戏的荣贵春班、双鸣凤班活跃于海陆丰和惠阳的广大农村地区。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海陆丰白字戏拥有近二十个班社,其中老荣顺延续时间较长,名角荟萃。白字戏过去均为童伶,成年变嗓后,则多转学唱正字戏,因此,晚近时期的正字戏名演员、名鼓师,如红脸郑城盖、白脸刘仁勋、乌脸刘妈倩、文武生陈宝寿、鼓头师傅刘采等均出自此班。1940年代以后,粤东灾祸频生,艺人饥死逃亡,已溃不成班。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海丰沙港新荣顺班的叶本南(艺名粒仔旦)、卓孝智(艺名妈柏生)等,率先组织“民艺白字戏剧团”。1953年吸收了一批青年演员并改名为“海丰县青年白字戏剧团”。1956年定名为“海丰县白字戏剧团”。1962年,剧团组织人力抢救、挖掘和整理传统艺术,并在此基础上,对剧目、表演,特别是音乐等方面进行大胆的改革尝试,改编并编演了一些传统剧目和现代戏。其中,传统剧目《白蛇传》,现代戏《社长的女儿》、《朝阳沟》等颇受群众、特别是青年观众的欢迎。1969年剧团被解散,1979年重建。此时,海丰、陆丰两县仅有这一白字戏的专业演出团体,而业馀的白字戏剧团则有数十班之多,特别是进入1980年代以后,海陆丰的民间戏剧活动极为繁荣,白字戏班、曲班遍及海丰、陆丰城镇农村。 [3]
剧目
[编辑]白字戏的主要剧目人称“八大连”,包括英台连(《同窗记》)、陈三连(《荔镜记》)、高文举连(《珍珠记》)、秦雪梅连(《三元记》)、蒋兴哥连(《珍珠衫》)、王双福连(《临江楼》)、袁文正连(《还魂》)、崔鸣凤连等,另有《白鹤寺》、《白蛇传》、《访友记》、《书琴缘》、《天门阵》、《白罗衣》等优秀传统剧目和《金菊花》、《红珊瑚》等现代剧。
表演特征
[编辑]白字戏以演文戏见长,亦从正字戏中吸收部分提纲武戏,擅演儿女恋歌,整本戏较多,折子戏较少。短打用南派武功,舞台美术简朴,便于移动。白字戏剧目分小锣戏、大锣戏两大类。小锣戏又分正板小锣戏、反线戏和民歌小调戏三种。小锣戏唱腔活泼明快,富有生活气息和地方色彩;大锣戏音乐庄重典雅,具有高腔音乐的特点。 [4]
曲牌
[编辑]白字戏的曲牌由牌头、牌腹、牌尾三部分构成。牌头为两句唱词,其字数有四、六、七字不等,一般起句多为四字句,第二句则多为七字句;牌腹多为滚唱,以七字句为主,句数多少不拘,旋律可随意反复运用,适用于叙述、诉说;曲牌尾句常配以锣鼓。白字戏的曲牌多为佚名,冠以名称的尚有四十多支。其中,小曲或曲牌结构已不完整的约占三分之二,比较完整的曲牌仅有十几支,而常用的曲牌则不足十支。[4]
传承保护
[编辑]白字戏具有民间祭祀戏剧活化石的功能,不仅对研究中国民间戏剧,而且对于重新认识中国戏剧史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白字戏记载着历代海陆丰乡民的生活方式与文化思维模式,它是文化内涵丰富的传统乡土文化的主要载体,对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研究有重要的价值,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剧种。[5]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至改革开放初期,白字戏曾一度获得发展和繁荣,后随着新式娱乐产业的发展多元化,其演出市场观众逐渐萎缩,传统剧目和富有特色的行当艺术及其他舞台艺术等已濒临消亡。
传承人物
[编辑]- 吴佩锦,1972年生,广东海丰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白字戏代表性传承人,国家二级演员。代表作品有:《方世玉打擂》《燕青打擂》等。
- 锺静洁,1971年生,广东海丰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白字戏代表性传承人,其扮相靓丽,动作柔美,尤以舞绸、水袖等表演见长,唱腔圆润细腻,字正腔纯,节奏感强。代表作品有《崔君瑞休妻》等。
保护措施
[编辑]2018年5月14日,由海丰县县文广新局主办,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县白字戏艺术传承中心承办的“传统文化——白字戏进校园”系列活动走进华中师范大学海丰附属学校,该系列活动拉近海了丰地方戏曲艺术与青少年学生的距离,让传统文化在薪火相传中更自信。
参考
[编辑]这是一篇与中国戏曲相关的小作品。您可以通过编辑或修订扩充其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