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东河戏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东河戏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申报地区或单位江西省赣州市赣县
分类传统戏剧
编号项目IV-162
登录2014年11月11日
东河戏
客家语汉字 東河戲
客语白话字 Tûng hò hi

东河戏江西省赣州市贡水(东河)沿岸地区的传统戏剧,因其形成于赣州东面贡水流域,故称东河戏。东河戏是在高腔的基础上,逐步融合了昆曲、宜黄调、桂剧、安庆剧、弋板、南北调、秧歌调等,发展成拥有高、昆、弹三大声腔较为完整的地方戏曲剧种。东河戏以中州韵为基础,杂以客家官话的赣州官话来发音演绎。[1] 2014年11月11日,东河戏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

历史沿革

[编辑]

明朝嘉靖年间,在东河流域赣县田村、白鹭、清溪和睦埠(今赣县与兴国交界的兴国县境内)一带流行一种以高腔曲牌清唱故事的坐堂班,坐堂班每逢吉庆节日,酬神还愿时,演唱一种受弋阳腔影响的“道士调”,这种坐堂班不妆扮表演,而是围桌而坐,和乐而唱,形式较为简单而灵活,故特别为当地百姓喜爱,这种坐堂班被历代艺人和戏曲研究家认定为东河戏的胚胎,并于万历年间搬上舞台。

坐堂班盛行时期,如有迎神赛会,乡间必选男童女童扮作神明仙佛故事及流行戏曲中的精彩画面,肩抬游行,当地人俗称“扮故事”,这一传统还在沿袭。“扮故事”形式上发展到以高腔大本戏为主的舞台演唱,形成东河戏刍形。

顺治三年(1646年),在明代后期的当地坐堂班基础上,田村成立了职业戏班——“玉合班”。顺治十一年(1654年),一些来到赣州的昆曲艺人组成了演唱昆腔的东河戏班社:雪聚班(后改名“凝秀班”)。高腔、昆腔互相渗透,这两个戏班的组建,标志着以唱高腔和昆腔为主的东河戏新剧种已经形成。

以昆腔为主的“聚雪班”的成立,当地有一个小故事,据传东河流域有一个富商,名叫谢国泰,此人在苏州经商多年,积蓄了大量资本,并酷爱苏州昆曲,所以告老返乡时,在苏州买来一批昆腔演员带回赣县,并组成“聚雪班”。“聚雪班”在表演上有一个特点,即非常保守,它不肯吸收弹腔艺术特色,因而在其发展上有一定的局限。但“聚雪班”的演出非常遵守规范,注重舞台形象,故受到上层人士的欢迎,许多文人、当地士绅、地方官员都非常喜爱它。

康熙年间时,东河戏又吸收宜黄调,简称“二凡”。咸丰年间之后,又吸收桂剧西皮戏、安庆剧、弋板、削匕调、秧歌等;谜就使得东河戏乱弹腔形成以二凡西皮为主,同时又吸收安庆调和南北词的一套完整系统,剧目繁多,皮黄剧目以列国、秦汉、三国及唐宋历史题材为多;唱安庆调的主要有《打樱桃》、《听琴接驾》等,唱南北词的有《安安送米》、《洞宾对丹》等;其他如《小放牛》、《进城看女》、《打花鼓》、《大补缸》等,亦各有专用曲调。

乾隆同治的100多年间,是东河戏发展酌、最高峰,流布最广。当时,仅河东流域地区,职业班就有49个,演出剧目,据不完全统计:高腔有252种,昆腔有96种,弹腔655种,流行区域发展到赣南各县和吉安地区,以及闽西粤北梅州潮州和湘西部分区域。此后又相继吸收了江西宜黄调、桂剧西皮戏、安庆调、弋板、兴国南北词等发展成为有高、昆、弹三大声腔,较为完整的地方剧种——东河戏,成为影响赣州东河一带的“赣州第一剧种”。[1]

第一次国共内战时期,东河戏演员投入到革命当中去,在舞台上塑造了毛泽东、朱德、彭德怀等革命伟人的形象,扩大了红军的影响。1960年代,赣州东河戏迅速发展,挖掘整理出一批如《封神》、《白蛇传》、《疯僧扫秦》等优秀传统剧目。1956年,赣州东河剧团排演的《尉迟恭》一剧,赴北京中南海怀仁堂,向国家领导人作汇报演出。 1964年东河戏(当时名赣州市赣剧团)与赣南祁剧团合并为赣祁剧团。1980年,文化主管的中青年演员多数归队。1981年江西省文艺学校在赣南分校开办东河戏教学,招收男女学员各十名,请回健在的部分老艺人任教。[3]

剧目

[编辑]

东河戏传统剧代表剧目有《雷峯塔》、《挽发记》、《玉簪记》、《扫秦》等。其中高腔主要演弋阳腔连台大戏,如《目连传》、《三国传》、《封神传》、《铁树传》等;昆腔则有《金印记》、《金雀记》、《渔家乐》等,皮黄在东河戏中占多数,著名剧目有《九江为王》等。高腔的《双斗猴》,皮黄的《九江为王》等剧目在其他剧种中已很少见。 [1]

表演特征

[编辑]

音乐曲调

[编辑]

东河戏的音乐曲调,主要有高腔、昆腔、乱弹、南北词及杂曲小调等组成。

(一)高腔
东河戏内的高腔传承自明代弋阳腔,后又受青阳腔等其他高腔曲调的影响,可以分为东河高腔与东河汉腔两大类,其中汉腔又分为南汉与北汉,北汉音乐已失传,南汉音乐相对较完整。在曲牌结构上,东河戏的高腔由“腔句”与“数板”构成,“腔句”是曲牌音乐的主体,由演员独唱,或独唱加帮腔,帮腔时伴以锣鼓。“腔句”是曲牌中相对固定的部分,有着曲牌格式的约束。而“数板”则穿插于曲牌中间,是有板无眼的滚板,其艺术形态与弋阳腔的滚唱相近。在东河戏里“数板”也称“滚板”或“滚唱”,从不单独出现,只穿插于一支曲牌内,由演员独唱,没有人声帮腔。

(二)昆腔和乱弹
东河戏曲调虽然以唱弋阳高腔为主,但由于一直有高昆兼唱的传统,因此戏班中保留了大量的昆腔曲牌,至今仍保留有90多支。东河戏的昆腔有别于苏昆,其独特的个性与鲜明的特色主要体现在语言的地方化方面,如乡土化的吐字、通俗化的唱白等,使东河戏的昆腔成为雅俗共赏的唱腔而广受社会各阶层的喜爱。

东河戏的昆曲戏班雪聚班比东河戏最早的玉和班创立仅晚九年时间,成立于清顺治十一年,因此高腔与昆腔兼唱成了东河戏的传统。东河戏的乱弹腔包括二凡和西皮。东河戏唱乱弹的历史也是比较早的,据资料表明,早在清初康熙年间就有了,东河戏的乱弹腔比高腔、昆腔要稍晚些。东河戏的西皮唱腔引入相对较晚,相传是清咸丰年间,广西桂剧演员丁仔回家乡赣州,将桂剧的《仁圣会》《双界牌》 等10余个西皮戏传授给东河戏艺人,并与宜黄腔相结合,从而构成了东河戏的二凡西皮。东河戏的二凡西皮唱腔,后来被艺人称为“南北路”,“南路”指二凡(二黄),“北路”则指西皮。东河戏的二黄和西皮已不再是古老的曲牌体音乐,而是板腔体,以自制的胡琴为主要伴奏乐器,其板式非常丰富。 [4]

曲牌

[编辑]

东河戏高腔曲牌的运用,一般采用联套形式,常见的联套形式有南曲联套、北曲联套以及南北曲合套3种。江西的许多高腔在使用北曲曲牌时,一般都变成南曲化,使之趋向于南曲的风格,即所谓“北曲南唱”,而东河戏中的北曲却是“北曲北唱”,仍然保留北曲的音乐风格,这一点非常难能可贵。南戏兴起后,许多北曲曲牌被南曲化,其本来的音乐风格难以保留,而东河戏的北曲曲牌为北曲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依据。东河戏的高腔与昆腔是用曲牌演唱的,因此其曲牌分为高腔曲牌和昆腔曲牌二大类。

东河戏高腔曲牌,主要都在《日连传》一戏中,根据现存的本子统计,《目连传》中总共使用了154支曲牌,几乎是东河戏中所用的全部曲牌。其中有谱的曲牌有76支,有曲牌名但无谱的有78支。76支有谱的曲牌根据其曲调、帮腔及句尾落音的特点,可以大致分为【红衲袄】类、【四朝元】类、【驻云飞】类、【风入松】类、【汉腔】五大类,其中【红衲袄】类有16支,【四朝元】类有9支,【驻云飞】类有12支,【风入松】类有8支,【汉腔】类有12支。[4]

传承保护

[编辑]

东河戏是江西最古老的剧种之一,是客家先民创造的戏剧艺术财富。它丰富多彩、风格独特、可塑性强、乡土气息浓郁、立足农村的表演形式,赢得了不同层次观众的青睐。 [3]

保护措施

[编辑]
  • 1964年东河戏与赣南祁剧团合并为赣祁剧团。
  • 1981年江西省文艺学校在赣南分校开办东河戏班,招收男女学员各十名,请回健在的部分老艺人任教。[3]

为了东河戏的传承,东河戏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锺烈萱培养了一大批学徒,其传人有锺烈永(丑角)、谢晓惠(生角)、锺小青(老生)、锺益生(小生)、锺香英(旦角)、陈建华(旦角)等十多人,所传角色行当齐全。除此之外,他还在田村中心小学非遗传习所兼任东河戏传习导师。通过带徒学艺和办班传授,其中有不少徒弟已经成为东河戏的艺术菁英,为东河戏的传承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赣州市赣县区文化馆获得“东河戏”项目保护单位资格。


传承人物

[编辑]
  • 锺烈萱,男,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参考

[编辑]
  1. ^ 1.0 1.1 1.2 肖东发主编;袁凤东编著.形胜之区 江西文化特色与形态:现代出版社,2015.04:第152-157页
  2. ^ 存档副本. [2022-10-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1-11). 
  3. ^ 3.0 3.1 3.2 肖东发主编;刘超编著.梨园谱系 赣江好戏 江西戏曲种类与艺术:现代出版社,2015.04:第143-146页
  4. ^ 4.0 4.1 陈晓芳,万叶主编.弋阳腔音乐探析与传承:江西美术出版社,2012.12:第162-16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