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巴网络审查
系列条目 |
审查制度 |
---|
古巴网路审查的范围非常广泛,该国也是全世界网际网路管制严厉[来源请求]的国家之一。在古巴,使用网际网路必须得到特别许可,且所有电子邮件都会受到复杂的监控[1]。2015年古巴政府开放公共Wi-fi热点之前,个人家庭拥有网际网路是非法的,人们需要借助政府开设的网咖上网[2]。
古巴从2006年开设就被无国界记者列为“网际网路敌人”之一[3]。但在开放网路促进会的相关列表中未被归类,理由是缺乏数据[4]。
背景
[编辑]在古巴的网咖,人们可以通过两种形式访问网路,其中一种是政府运作的内部网路,另一种是国际网际网路,并且一般情况下人们只能使用前者。在2011年,存取国内网路平均每小时需要花费1.5美元,存取国际网路平均每小时需要花费4.5美元,而人们每月平均薪水只有20美元[3],而且一般人被限制在国内网路中。存取网路之前需要提供自己的姓名和联系地址。如果有人在电脑上书写表达不同政见的内容,那么系统会提示档案因“国家安全原因”而无法存取,并且文字处理软体或浏览器会自动关闭。另外,允许当地人使用自己电脑的外国人会受到骚扰和迫害[1]。
所有公开发布到到网际网路的材料都必须先经过出版主管部门的批准。服务供应商可能不会允许未经许可的机构发布内容[5]。一份报告发现很多国外新闻媒体网站并未被古巴封锁,但过慢的网速和过时的技术使得普通人几乎不可能载入这些网站[6]。政府更依赖于通过高昂的上网成本和速度缓慢的通讯设施来限制网际网路存取,而不是通过复杂的审查系统[3]。
该报告还指出古巴政府通过Avila Link软体来实施网路监控,并且把路由设定到一个代理伺服器之上,这样政府就能获得使用者的使用者名称与密码[6]。
古巴大使Miguel Ramirez曾表示古巴政府有权规范网际网路的使用,阻止网路攻击、窃取密码等骇客行为,并限制人们存取色情、邪教、恐怖主义等有害网站[7]。
因为频宽有限,当局会优先考虑那些集体使用网际网路的地方,例如工作场所、学校和研究中心等共用电脑或网路的地方[8]。古巴曾宣布2008年有国内有160万即20%的人能够存取网际网路,并且有63万能够存取网路的电脑,比去年增长了23%。不过这也说明了网路对于古巴经济发展的重要性[9]。
记者无国界组织怀疑古巴引入了部分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网路监视技术。中国曾向辛巴威和白俄罗斯等国家提供监控技术,然而古巴并未像中国网路审查一样实行关键词审查[1]。
古巴心理医生、独立记者与政治异见者吉列尔莫·法里尼亚斯曾因抗议古巴网路审查而进行了长达七个月的绝食活动。因为健康原因,绝食于2006年秋季结束。他表示自己已经准备好殊死一战[10]。
不过古巴的网路审查已经有所放松。例如2007年公共机构成员已经可以合法地购买电脑[11]。另外,数位媒体开始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人们通过数位媒体将古巴的新闻散布到世界各地。古巴人不顾限制,在大使馆、网咖等地,或者通过在大学、宾馆和工作场所的朋友来连入网际网路。另外电话的作用也在增加[12]。从2013年6月4日开始,古巴人可以通过国内ETECSA公司提供的服务连入网际网路。该公司在全国设有118个服务中心。访问互联网的费用是一小时4.5CUC(内部网为每小时0.60CUC,电子邮件服务是每小时1.50CUC),但是对于平均每月收入20美元的古巴人来说仍然有点昂贵[13]。
与美国国际开发署有工作联系的Alan Phillip Gross与2009年12月3日于古巴被捕,判决于2011年3月12日进行。他被定罪的原因是在古巴散发笔记型电脑和手机以从事破坏活动[14][15][16]。
数位媒介在古巴的兴起逐渐引发了古巴政府对这些工具的担忧。2010年10月维基解密公开的美国外交电报指出:美国外交官认为与“传统”的异见人士相比,古巴政府更惧怕博主。从2009年开始,随著“反政府”部落格平台数量增加,古巴政府开始提高自己在部落格平台的存在度[3]。
突破审查
[编辑]为了摆脱政府对网路的控制,人们已经开发出多种技术。除了通过在咖啡厅上网,人们还通过黑市购买网路存取帐户。黑市由专家或拥有网际网路存取权限的前政府官员组成[3]。这些人将自己的使用者名称和密码贩卖或租借给想要存取网际网路的人[17]。
部落格主和其他在存取网路方面遇到困难的异见者会可能会借助USB随身碟发布内容。有些人先在自己的电脑上面撰写内容,并把内容储存到随身碟中,然后把随身碟交给一个更容易上网的人,由他们来发布内容[3]。随身碟还用于传播已经在网路上下载或从政府部门偷窃而来的材料,例如文章、被禁止的照片、讽刺画或影片片段等。另外一些人则先手写内容,然后交给准备出国的人,由他们来完成发布工作[6]。
有些部落格主(例如雅尼·桑切斯)会借助行动电话来传送推文[18]。有人会在自己的行动电话中插入外国的SIM卡,然后通过电话存取网际网路[3]。有些人则偷偷架设自己的天线,以非法的拨号连线存取国外的部落格平台并在上面发表文章[6]。
参考资料
[编辑]- ^ 1.0 1.1 1.2 Claire Voeux and Julien Pain. Going online in Cuba: Internet under surveillance (PDF). Reporters Without Borders. October 2006 [2015-08-21].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09-03-03).
- ^ Cuba to offer Wi-fi at 35 public spaces for the first time. The Guardian. 2015-06-19 [2017-01-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03).
- ^ 3.0 3.1 3.2 3.3 3.4 3.5 3.6 "Internet Enemies: Cuba"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Reporters Without Borders, March 2011
- ^ "ONI Country Profile: Cuba"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OpenNet Initiative, May 2007
- ^ Azel, José. Opinion: Cuba’s Internet repression equals groupthink. The Miami Herald. 27 February 2011 [2017-01-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2-06).
- ^ 6.0 6.1 6.2 6.3 Cuba (PDF). Freedom on the Net 2011. Freedom House. 4 May 2011 [2017-01-13].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7-07-02).
- ^ Luxner, Larry. Cuba delays crackdown against illegal access to Internet. Cuba News. February 2004 [2017-01-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9-09).
- ^ Cuba to keep internet limits. Havana: Agence France-Presse (AFP). 6 February 2009 [7 August 20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2-27).
- ^ Juventud Rebelde. Internet es vital para el desarrollo de Cuba (Internet is vital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uba). Cuban Youth Daily. 6 February 2009 [2017-01-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25) (西班牙语).
- ^ Guillermo Fariñas ends seven-month-old hunger strike for Internet access. Reporters Without Borders. 1 September 2006 [2017-01-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 ^ "Changes in Cuba: From Fidel to Raul Castro"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Perceptions of Cuba: Canadian and American policies in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Lana Wylie, University of Toronto Press Incorporated, 2010, p. 114, ISBN 978-1-4426-4061-0
- ^ "New media bring the world closer to Cuba: Cuban bloggers and dissidents are becoming adept at sending news of protests abroad, but internal communication remains difficult", Mini Whitefield, Miami Herald, 8 October 2011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Centers in Cuba Will Offer High-Priced Access to Web. The New York Times. AP. 2013-05-29: A6 [2017-01-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29).
- ^ Shefler, Gil. Cuba sentence for Jewish aid worker draws US ire. Jerusalem Post. Reuters. 13 March 2011 [2017-01-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10-22).
- ^ Sanchez, Isabel. Cuba sentences US contractor amid tense ties. Agence France-Presse (AFP). 13 March 2011 [2017-01-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0-22).
- ^ Alan Gross Sentenced to 15 Years in Prison. Cuban News Agency. 12 March 2011 [2017-01-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4-02).
- ^ Havana Internet cafes. Havana Guide. [7 November 20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18).
- ^ Whitefield, Mimi. New media bring the world closer to Cuba. Miami Herald. 5 October 2011 [6 November 20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7-19).
参见
[编辑]外部链接
[编辑]- "Internet Enemies: Cuba"(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无国界记者.
- "Cuba country report"(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Freedom on the Net 2013, Freedom House.
- "The Rule of Law and Cuba", a webpage with links to the Cuban Penal Code and Cuban Constitution in Spanish with some translations to English by the Cuba Center for the Advancement of Human Rights at Florida State University in Tallahassee, Florida USA.
- "Internet politics in Cuba", Carlos Uxo, La Trobe University, Telecommunications Journal of Australia, Vol. 60, No. 1 (February 2010).
- "Cuban bibliography"(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lists fourteen reports and articles on the Internet in Cuba from 1992 to 1998, by Larry Press, Professor of Information Systems at California State Univers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