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新加坡人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新加坡人
Singaporeans英语
Orang Singapura马来语
சிங்கப்பூரரும் Ciṅkappūrarum泰米尔语
新加坡华人东亚)、马来东南亚)和印度南亚)妇女,大约在 1890 年。为了促进三个种族之间的种族和谐,自 1997 年以来,每年都会庆祝种族和谐日。
总人口
380万
分布地区
 新加坡 3,500,900 [a]
侨民总数约 340,751[2][b]
 马来西亚91,002[2]
 澳大利亚64,739[2]
 英国58,432[2]
 美国39,018[2]
 印度尼西亚23,524[2]
 中国12,799[2]
 加拿大12,582[2]
 孟加拉国9,709[2]
 新西兰5,734[2]
 印度4,155[2]
 荷兰4,126[2]
 日本2,735[2]
 德国2,638[2]
 法国2,512[2]
 瑞士2,349[2]
 越南1,830[2]
 挪威1,000[2]
 瑞典1,000[2]
 丹麦1,000[2]
 马耳他1,000[2]
 墨西哥1,000[2]
 芬兰1,000[2]
语言
宗教信仰
佛教伊斯兰教印度教基督宗教

新加坡人城邦国家新加坡的公民[3] ,新加坡为多元种族英语Multiracialism多元文化多语言的国家,种族包括华裔马来裔印度裔和其他较小的族裔社群。新加坡的国族建构基于公民民族主义[4][5][6]

1819年,斯坦福·莱佛士在新加坡岛建立了自由港新加坡港。在19世纪,新加坡已是各民族聚集的城邦[7][8]

目前,新加坡人口为4,026,200人,海外新加坡人人口为340,751,其中217,200人保留了公民身份[1][2]

根据政策研究所(新加坡) 2017年的一项调查,49%的新加坡人对自己的新加坡人身份和种族身份有相同的认同,而35%会首先认同自己是“新加坡人”,14.2% 会先认同他们的族裔身份[9]。新加坡官方近年来的国族建构特别强调“落地生根”、强调新加坡的本土性[10][11][12][13][14][15][16][17][18]

概况

[编辑]

原居民

[编辑]

新加坡岛上最早的定居记录可以追溯到公元2世纪,新加坡被确定为贸易港口,是连接东南亚印度地中海贸易中心的一部分。[19]最早在新加坡的族群为属于马来族群的罗越人,在三佛齐王国时期。之后新加坡岛经历朱罗王朝新加坡王国柔佛苏丹王朝。居民大致上都是马来族群,也有少数华人。[20]

近代新加坡

[编辑]

今天的大多数新加坡人都是移民的后代,在1819年新加坡被莱佛士成立为英国贸易港口后移居至新加坡的。[21] 布吉人爪哇人土生华人印度人哈德拉米阿拉伯人的商人聚集在新加坡岛,再新加坡成为自由港后。[22]在新加坡成立自由港六个月后,新加坡人口增至五千人;到1825年,人口已经超过一万人。 在新加坡获得英国的自治后,新加坡公民身份即获得批准,根据1957年新加坡公民条例,新加坡居民或居住两年的马来亚联邦的所有居民均可获得公民身份,和其他已经居住了十年的人。至今,新加坡公民身份是通过出生,血统或登记授予的。[23]

种族族裔

[编辑]

新加坡是一个多元种族的国家。华裔(包含土生华人)占新加坡人口的74.1%,马来人占13.4%,印度人占9.2%,其他族裔居民占常住人口(包括持久居留人口)在内的3.3%。[24] 为了避免多种族社会中出现物理上的种族隔离和民族聚居区的形成,新加坡政府于1989年实施了“民族融合政策”(EIP), 种族和谐日英语Racial Harmony Day为纪念1964年新加坡种族骚乱期间遭遇的种族不和谐的后果。[25]

新加坡的其他少数族裔包括阿拉伯人亚美尼亚人仄迪人欧亚人斯里兰卡人英语Sri Lankans in Singapore菲律宾人日本人韩国人尼泊尔人巴基斯坦人

文化

[编辑]

新加坡文化融合了亚洲和欧洲文化,并受到马来人,印度人,华人和西方文化的影响。并反映在不同的民族聚居区建筑风格和语言上,如小印度牛车水甘榜格南建筑和新加坡式英语新加坡式英语融合英语马来语福建话潮州话广东话淡米尔语,被新加坡人用于非正式的场合。

新加坡主要节日包括由不同种族和宗教庆祝的节日,包括华人新年开斋节屠妖节卫塞节圣诞节耶稣受难日新历新年等,这些节日都被新加坡订定为公众假期。

宗教

[编辑]

新加坡是世界上最宗教多元的多民族国家[26],新加坡人因各种不同的民族和文化组合而有各种宗教习俗。根据新加坡2020年人口普查,新加坡有31.1%的人信奉佛教,18.9%的人信奉基督教,15.6%的人信奉伊斯兰教,5%的人信奉印度教,8.8%的人信奉道教,0.6%的人信奉其他宗教,剩余的20%没有宗教信仰。[27]

语言

[编辑]

新加坡有四种官方语言——英语马来语华语淡米尔语[28] 马来语是新加坡的国语,也是新加坡马来族群(占新加坡人口13%)的母语。[29] 尽管大部分新加坡人不会说马来语,但马来语被用于新加坡的国歌,也被用于引用在新加坡荣誉制度以及军事演习指挥。[30] 新加坡英语是新加坡人主要使用的语言。[31]除了母语课以外,它是新加坡学校所有学科的主要教学语言,也是行政管理的共同语言,并被提升为国际商业的重要语言。[32] 英语是新加坡事实上的通用语言。

笔记

[编辑]
  1. ^ 这个数字不包括新加坡的永久居民,而文章中的统计数据包括永久居民。[1]
  2. ^ 这个数字包括新加坡公民和放弃公民身份的新加坡血统的人,保留公民身份的海外新加坡人的统计数据为 217,200。[1]

参考文献

[编辑]
  1. ^ 1.0 1.1 1.2 2019 Singapore Population in Brief (PDF). Strategy Group Singapore, Prime Minister's Office. [June 27, 2020].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1-09-02). 
  2. ^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International migrant stock 2019. United Nations. [June 25, 20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9-17). 
  3. ^ (英文)Josey, Alex. Lee Kuan Yew: The Crucial Years. Marshall Cavendish International Asia Pte Ltd. 2013年2月15日: 457 [2018年5月14日]. ISBN 978981443549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年2月7日) (英语). 根据法律定义,新加坡人是新加坡公民; 根据情感定义,新加坡人是指在新加坡出生、成长或居住的人 
  4. ^ 纪舜杰. 新加坡的國家認同 - 從生存威脅到 永續執政的國族建構 (PDF). 台湾国际研究期刊. Spring 2013, 9 (1): 59-74 [2024-02-29].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4-02-10). 
  5. ^ Stephan Ortmann. Singapore: The Politics of Inventing National Identity. Journal of Current Southeast Asian Affairs. December 1, 2009, 2 [2024-02-29]. doi:10.1177/1868103409028004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2-29). 
  6. ^ (英文)藝術、文化和獨特的新加坡身份. The Straits Times. 2017年5月22日 [2020年6月23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年9月25日). 新加坡华人、马来人、印度人和欧亚文化的变体,以及我们共同分享的日益增长的新加坡人身份,将我们独特的个人身份和种族文化联系在一起。 
  7. ^ Saw Swee-Hock. 1819-1967 年新加坡的人口趨勢. Journal of Southeast Asian History. March 1969, 10 (1): 36–49. JSTOR 20067730. doi:10.1017/S0217781100004270. 
  8. ^ 新加坡的歷史. One World Nations Online. [2015年8月29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年2月7日). 
  9. ^ Matthews, M.; Lim, L.; SHANTHINI, S.; Cheung, N. CNA-IPS 對新加坡種族身份的調查 (PDF). 政策研究所(新加坡), 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 IPS Working Papers. 2017年11月1日, 28: 16–17 [2020-06-23].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0-06-25). 
  10. ^ 联合早报. 【国庆群众大会华语演讲全文·上】经历抗日反殖与建国过程 从华侨生根为新加坡华人. 联合早报. 联合早报. 2019年8月19日 [2024-02-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2-29). 
  11. ^ 联合早报. 社论:落地生根维护共同家园. 联合早报. 2022年8月23日 [2024-02-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2-29). 
  12. ^ 联合早报. 李光前从“落叶归根”到“落地生根” 对国家认同转变映照社会变迁. 联合早报. 联合早报. 2017年10月18日 [2024-02-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2-29). 
  13. ^ 崔永健. Chinese还是新加坡人?从李显龙的“落地生根”论说起 (10/03/2022). 歪脑. [2024-02-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7-06). 
  14. ^ 吴英成(Yeng Seng Goh); 冯耀华(Yeow Wah Fong). 落地生根的胡姬花:新加坡華裔語言形態與身份認同解讀. 《台湾华语教学研究》. 2017年6月, 14: 29-41 [2024-02-29]. doi:10.29748/TJCSL.201706_(14).00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2-29). 
  15. ^ 黄银川. 印族文化馆办马拉雅利人特展 回溯社群从迁徙到落地生根. 联合早报. 2023年12月4日 [2024-02-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2-29). 
  16. ^ 陈可扬. 感受被“卖猪仔”经历 宗乡总会“落地生根”展览开幕. 联合早报. 2018年11月19日 [2024-02-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2-29). 
  17. ^ 衣若芬. 文圖學視角下新加坡的華人文化意識——以新加坡華族文化中心新加坡華人展為例. 人社东华. 2023年, (40) [2024-02-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8-16). 
  18. ^ 纪赟. 纪赟:新移民的制度与文化认同. 联合早报. [2024-02-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4-17). 
  19. ^ Hack, Karl. Records of Ancient Links between India and Singapore. National Institute of Education, Singapore. [2006-08-04]. (原始内容存档于April 26, 2006). 
  20. ^ Vasil, R K. Governing Singapore: democracy and national development. Allen & Unwin. 2000: 96. ISBN 978-1-86508-211-0. 
  21. ^ Jenny Ng. 1819 - The February Documents. Ministry of Defence (Singapore). 1997-02-07 [March 1, 20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6-09-06). 
  22. ^ Singapore – Founding and Early Years. U.S. Library of Congress. [2006-07-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1-03). 
  23. ^ Lepoer, Barbara Leitch (ed.). Singapore : A Country Study. Washington, D.C.: GPO for the Library of Congress. 1989 [2018-05-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1-15). , ch. 10 ("Road to Independence").
  24. ^ Statistics Singapore - Population Trends (PDF). SingStat. [March 1, 2015].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5-03-28). 
  25. ^ Speech by Mr Heng Swee Keat, Minister for Education, at the Racial Harmony Day Celebrations on Monday, 21 July 2014, at 9:20am at Elias Park Primary School. MOE, Singapore. [March 1, 20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年3月19日). 
  26. ^ Global Religious Diversity. Pew Research. [15 April 20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4-05). 
  27. ^ Singapore Department of Statistics. Census of Population 2020: Religion (PDF). [2023-10-08]. ISBN 978-981-18-1381-8.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2-10-22) (英语). 
  28. ^ Official languages and national language. Constitution of the Republic of Singapore. [2010-11-11]. (原始内容存档于September 27, 2007). 
  29. ^ Tan, P.K.W. (2014). Singapore's balancing ac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linguistic landscape. Journal of Social Issues in Southeast Asia, 29(2), 438-436.
  30. ^ Singapore Arms and Flag and National Anthem Act (Cap. 296, 1985 Rev. Ed.)
  31. ^ Gupta, A.F. Fischer, K. , 编. Epistemic modalities and the discourse particles of Singapore. Approaches to Discourse Particles (Amsterdam: Elsevier): 244–263. [2018-05-14]. (原始内容 (DOC)存档于2011-02-05). 
  32. ^ 31 March 2000. Moe.gov.sg. [2011-01-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年3月6日). 

参考书目

[编辑]
  • (英文)Heidhues, Mary Somers, 東南亞:簡明歷史, Hudson and Thames, 2001, ISBN 978-0-500-28303-5 
  • (英文)Koh, Jamie, 新加坡和馬來西亞的文化和習俗, ABC-CLIO, 2009, ISBN 9780313351167 
  • (英文)Wright, Arnold, 英屬馬來亞的二十世紀印象:它的歷史、人民、商業、工業和資源, Repressed Publishing LLC, (最初于 1908 年首次出版), 2012, ISBN 97814622984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