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维基百科讨论:格式手册

页面内容不支持其他语言。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重定向自Wikipedia talk:格式指南

在演员名单两字的演员名字加上全形空格,令演员名单的列表更加整齐及观感上更好,有适当作用

[编辑]


有关Rastinition突然把此页面的名单当中有两字的演员名字中间的全形空格删除,本人极不认同此做法:原因:

Rastinition删除前:翡翠台电视剧列表 (2020年代) 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翡翠台電視劇集列表_(2020年代)&action=edit&oldid=80706636

Rastinition删除后:翡翠台电视剧列表 (2020年代) https://zh.wikipedia.org/zh-hk/翡翠台電視劇集列表_(2020年代)

首先,无线剧集的演员基本上全部都是华人,名字不是两个字便是三个字。(当然极罕有有四个字的名字。)所以有两个字的演员中间只要加上全营空格便能在格式上完全对称,在演员名单更加整齐及观感上更好,可以参考一下TVB Anywhere官方Facebook网页,https://www.facebook.com/photo.php?fbid=694994579403764&set=pb.100066796837257.-2207520000&type=3 亦有把两个字的演员名字(例如陈豪)中间加上全形空格,令演员名单的列表更加整齐及观感上更好, 加上此页面一直被编辑多年,一直也沿用在把两字演员的名称中间加上全形空格,只是Rastinition在没有商量下便突然全部铲除,个人认为此做法不恰当,本人亦已经细阅过维基百科:格式手册当中的指引,但认为应此情况应属于特例,因为在演员名单两字的演员名字加上全形空格,更加整齐及观感上更好,绝对有他的适当作用,亦不是滥用,希望其他编辑员也同意我的说法,谢谢!--Pyruvate留言2024年1月29日 (一) 11:43 (UTC)[回复]

@Rastinition请解释一下。Sanmosa Miyamoto Miyoko 2024年1月29日 (一) 12:36 (UTC)[回复]
@Sanmosa我收不到PING
  • WP:格式手册#空格在中文语境内,文字之间(包括中文与外文、中文与数字混排)不应该添加空格
我不觉得这是特别针对我就能处理的问题,除非官方宣布名称内含空格,不然你们只能透过讨论制造新的特例,但我不会参与特例的过程,我表态不想要有任何特例,但如果社群通过特例并公示我会照着那个公示处理( π )题外话从12:44的意见,大概有特例形成的困难--Rastinition留言2024年1月29日 (一) 13:06 (UTC)[回复]
这个条款用于中文之间,怕是过了。--YFdyh000留言2024年1月29日 (一) 13:41 (UTC)[回复]
@YFdyh000如果要过只能用特例或者修条文
文字之间的涵盖范围相当广,几乎没有不能被涵盖的,后面的括号是为了避免遗漏而补充说明用,如果是修条文我猜可能需要把文字之间和括号拿掉,把(包括改成仅限--Rastinition留言2024年1月29日 (一) 14:05 (UTC)[回复]
你这种做法会引起不必要的恐慌,而且也不止你“处理”过的那些条目有加全形空格的习惯,我建议你先把相关操作自己回退掉。Sanmosa Miyamoto Miyoko 2024年1月29日 (一) 14:08 (UTC)[回复]
这个包括是列举范例,并不是“包括但不限于”“等”,过往讨论中未涉及纯中文文字间距,过度解释条文将违背共识。我在下文的意见仅代表一种看法以供参考。--YFdyh000留言2024年1月29日 (一) 14:10 (UTC)[回复]
正在阅读2010年的存档及其他存档历史,在我消化部分存档内容后再发表其他意见,在这之前我不会调整原本的文字或调整原有的操作--Rastinition留言2024年1月29日 (一) 14:23 (UTC)[回复]
(~)补充正在消化的存档项目是Special:用户贡献/Πrate在方针/存档/2010年2月与其他账号沟通的内容--Rastinition留言2024年1月29日 (一) 14:26 (UTC)[回复]
复制自其他账号的文字
  1. 半角空格就不是中文文法的一部分,跟西文里的空格完全两码事,要调整排版本来就不能指望空格。(西文就算能只用空格调整对齐也对字体有要求,倒是方块字很容易对齐,要求看起来反而低了。)现在到处加空格,哪天全面普及通过样式自动完善调整的排版就尴尬了,就算排版算法可以智能调整显示效果让加不加冗余空格看起来总是能一样(有些困难),编辑起来突然多出一堆无用字符也很糟心,和显示效果凭空多出差异还浪费空间。更简单的理由是你不可能把原来没空格的条目都统一加上空格,而现状恐怕是没加空格的远远更多,所以现在要推广手动加空格,以后就更别想指望能尽量遵守一致的格式规则了。另外仅仅是非编辑区自动加空格也有不小心贴到编辑区混起来的风险。
  2. 英文单词间加空格和中文字词间不用空格是语法硬性规定,而中英文间加空格是视觉上推荐的做法,但似乎不是语法必须。
  3. 反对任何英语和汉语间、英语和数字间、数字和汉语间在汉语语境排版下添加空格。“abc abc 50 abcs”不过是英语不同单词间隔语法,汉语无此习惯,“便于阅读”毫无道理。即使“0.5 cm”在汉语情境下也不需要空格。有些地方有这种歪风邪气,连演员表都要写成“张三 饰 李四”来“便于阅读”,觉得这样“整齐”,“好看”。那要便于阅读,“张三的儿子叫张小三”也应该写成“张三 的 儿子 叫 张小三”。插入汉语语境的外语、数字应该视为汉语处理。“张三体重53kg”这句话应该念成“张三体重53公斤(或千克)”,而不是念成“张三体重53K(字母)G(字母)”,“两地相距500公里”、“两地相距五百公里”、“两地相距500km”写法应该一致,而不是单单因为这是阿拉伯数字或外语字母就是不同写法。不知道这里有没有人见过以前的作文本,里面印有一个个格子,我倒想看看如果谁写作文(不管是小学、初中、高中、高校)文字间动不动就空出一个方格,语文老师到底会不会打个大大的叉。
--Rastinition留言2024年1月29日 (一) 14:31 (UTC)[回复]
上面的复制文字来自Wikipedia:互助客栈/方针/存档/2021年11月当时形成的拟似共识是透过某些工具实现显示效果自动空格,但没有手动加入空格的共识--Rastinition留言2024年1月29日 (一) 14:39 (UTC)[回复]
Wikipedia:新手入门/格式中给新手的文字是在中文语境内,字与字之间应该不留空格--Rastinition留言2024年1月29日 (一) 14:58 (UTC)[回复]
Wikipedia:互助客栈/条目探讨/存档/2013年7月#不符合中文语法和排版方式的空格是否应当保留?存在拟似共识,不要空格
@Sanmosa@YFdyh000我重申立场,这个主题的议题,请用特例处理,只要形成新的共识处理特例,我最初的立场就是2024年1月29日 (一) 13:06 (UTC)的文字,也请不要把我的意见算入共识是否通过的依据[回复]
我仍在困惑为什么问题会变成我对指引理解错误或过度解释@YFdyh000,至少我在看过这么多个过往讨论后,无法相信文字之间中文和中文之间没有任何其他账号表示过意见(暂不论是否形成共识,像是Wikipedia:互助客栈/方针/存档/2020年8月#关于二字名字中间的全形空格Wikipedia:互助客栈/条目探讨/存档/2013年2月#二字姓名内文显示一定要空格?)--Rastinition留言2024年1月29日 (一) 15:08 (UTC)[回复]
我不认为相关讨论有形成任何有效的共识。Sanmosa Miyamoto Miyoko 2024年1月30日 (二) 04:38 (UTC)[回复]
@Sanmosa的确没有形成任何有效推翻WP:格式手册记述内容的共识,甚至有部分连讨论都没形成就被提醒遵守WP:格式手册规范。另外(*)提醒 2024年1月29日 (一) 20:00 (UTC)有一则回复你的讯息,根据是,这个topic只有你和 2024年1月29日 (一) 20:00 (UTC)提到X退,不太可能是回应其他人--Rastinition留言2024年1月30日 (二) 10:00 (UTC)[回复]
@Sanmosa(~)补充讨论如果归档请记得备份一个存档到Wikipedia talk:格式手册--Rastinition留言2024年1月29日 (一) 13:15 (UTC)[回复]
观感见仁见智吧,感觉一个全形空格后文字间距有点大、边距小,会增加一些阅读和理解成本。如是否竖排,是否单字名、是否中间文字空白,需要脑内判断以排除。--YFdyh000留言2024年1月29日 (一) 12:44 (UTC)[回复]
这条目在桌面的排版已经很灾难了,难以想象在小屏幕上会是什么样子……怎么都这么喜欢所有参数定死、人肉换行的表格呢?
勉强修改了一版使用模板和现代网页样式的,只解决人名不断开的问题,加不加全角空格我没什么意见。--DvXg 📬 2024年1月29日 (一) 14:58 (UTC)[回复]
回馈性文字
清闲丫头如果是人名,网页版本还有小屏幕行动版本还是有断开的问题--Rastinition留言2024年1月29日 (一) 15:43 (UTC)[回复]
那如果我在列表还原原状(即为两个字的演员中间加上一个全形空格),请问阁下仍否坚持要回退?谢谢。--Pyruvate留言2024年1月31日 (三) 11:51 (UTC)[回复]
@Pyruvate你可以询问对应连结的操作者[1][2][3],向我询问没有任何意义,并不是只有你想针对的我这个账号进行对应的操作,但如果你在尚未形成特例型态的共识前进行反指引的操作,我会当成你故意破坏处理--Rastinition留言2024年1月31日 (三) 11:56 (UTC)[回复]
@Pyruvate(~)补充[4]回退你的[5]加入空格操作,除非你将他当成我,不然你问我的意见没有任何意义--Rastinition留言2024年1月31日 (三) 12:08 (UTC)[回复]
我是觉得没必要回退,毕竟规定写得清清楚楚,要改就是提出异议修改,不然还需要方针、指引干嘛。 --窝法乙烷 儿法梦碎 2024年1月29日 (一) 20:00 (UTC)[回复]
认同U:Rastinition对MOS:SPACE的解读,也认同U:Rastinition对过往讨论共识的汇整与解释,并支持U:Rastinition于2024年1月29日的编辑。--CaryCheng留言2024年2月4日 (日) 18:06 (UTC)[回复]
同意Rastinition的处理,这是某些爱好者不管真正的维基标准,发展自己一套格式的缩影。--Factrecordor留言2024年2月9日 (五) 11:30 (UTC)[回复]
全角空格一旦泛滥简直灾难,感觉不如双半角空格.另外复姓(锺离·维,完颜·构等侮辱性改姓为例)又该怎样快速区分?--ZXX4444 2024年6月4日 (二) 10:42 (UTC)[回复]

是否应将“3 体”中的西文空格视为格式的一部分而移除

[编辑]

如题,如同Apple、Microsoft一般,Netflix在汉语本地化中总是插入空格,该剧的总览页面内的日期就有体现。是否应将其视为一种格式,进而从标题中移除?对这种格式标准与本地不一的来源,是否应在格式手册或帮助页面中明确需要转换?--DvXg 📬 2024年3月21日 (四) 17:27 (UTC)[回复]

倾向是。可能不太好成文。为什么会是数字的3,感觉不对。--YFdyh000留言2024年3月21日 (四) 20:24 (UTC)[回复]
因为网飞上的节目原名就叫3 体。--支持安华,支持昌明大马-太阳番长 2024年3月22日 (五) 07:34 (UTC)[回复]
刚刚找到了,确实。纽约时报中文网记作“《3体》”,也能作为只是格式的佐证吧。--YFdyh000留言2024年3月22日 (五) 18:58 (UTC)[回复]

修改Wikipedia:格式手册#自由链接的格式

[编辑]

请注意不要作过多的链接,例如不要把一句的每一个词,或者通篇文章都为同一个词作出多次的链接:只要链接该词第一次出现就够了。

很显然的一个例子是一个词语出现在infobox当中,然后阅读内文的时候通篇都是黑字而想要查看相关内容时可能都不记得在上面的信息框里面出现过这个链接。

改为类似“在适当的位置加入一定链接”这样更宽松的并附上几个例子可能比较好--太西浜留言2024年10月1日 (二) 16:59 (UTC)[回复]

(+)赞成调整、宽松化和举例。想法:“但注意不要作过多的链接,例如过度的把一句话中每一个平常的词都加上链接,或者整篇文章中将某个词反复链接。在一段阅读范围内,同一个词建议只链接一次。”。注:阅读范围,指习惯上的阅读顺序、距离,同屏的信息框和正文中的链接可重复,可能跳过去直接阅览的新主要章节中的重要词汇也可考虑与上方附近章节中的词汇重复链接。较远的词汇第二次出现时是否允许重复链接我持中立态度。--YFdyh000留言2024年10月1日 (二) 17:28 (UTC)[回复]
较远的词汇第二次出现我能想到的是导语和正文,还有就是前面是合并描述概要后面是分开阐释细节,就像四面半六面体#皮特里八面体里面“皮特里八面体是正八面体的皮特里对偶”出现第二次对这个加以说明的时候用了重复的链接是很方便的,尤其是对于一些术语掌握不深的情况时--太西浜留言2024年10月1日 (二) 18:42 (UTC)[回复]
(!)意见:有点离题:我不知道中国大陆、香港、澳门是否如同台湾,会区分副词、形容词的后缀(副词须用“地”,形容词须用“的”,例如快乐说话、快乐孩子),如果有,那么“过度把一句话中每一个平常的词都加上链接”显然是须更改的错字,因为“加上”是动词。另外,我也(+)赞成这个提案。-游蛇脱壳/克劳 2024年10月2日 (三) 09:50 (UTC)[回复]
(:)回应@克勞棣大陆类似——定语后面用“的”,状语后面用“地”,补语前面用“得”。--Ma3r铁塔2024年10月16日 (三) 03:52 (UTC)[回复]
(!)意见:由于视觉问题,可考虑把资讯框和正文分开处理。
  • 同一连结在同一资讯框最多出现一次
  • 导言的连结应限于与条目主题有重大关系的概念
  • 在内文则应于读者“需要”了解有关用语的意义时加上连结(具体情况可斟酌,例如短条目应该全文只用一次连结,部分包含长章节(超过25行或一个屏幕高度)的条目则可考虑在该长章节以后首次出现有关词语时再加上一次连结)
以上--派翠可夫 (留言按此) 2024年10月4日 (五) 16:17 (UTC)👍 自由雨日觉得这挺赞的。[回复]
(+)强烈支持:和我撰写条目时的做法完全一样。--自由雨日🌧️留言贡献 2024年10月4日 (五) 16:51 (UTC)[回复]
我自己写条目时通常都是至多一章节一次,大多数情况全文一次。——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学生会 2024年10月4日 (五) 17:54 (UTC)[回复]
这个不是通常不应该连结的对象的说明,各类情况的处理方式,都在维基百科:格式手册/链接说透了。建议将维基百科:格式手册/链接的相关内容变成格式指引。
现在这个修改,覆盖范围不够全面,上面提到的每章节只用一次的习惯,就是跟同一章节要尽量避免设立重复连结MOS:OL)。英维翻译过来的各类指引,都在潜移默化的影响中维编辑,既然使用要求,英维长期实践可行,请考虑一下将对应章节指引化,在类似纲要的维基百科:格式手册修修补补,重造轮子反而空耗精力。--Nostalgiacn留言2024年10月5日 (六) 05:53 (UTC)[回复]
其实问题是首先这个纲要有点过于笼统,这个用语的“只要第一次出现”相当直白,没有什么解释的空间,也不能反映现在MOS:OL里这个细部,而一般编者“符合格式手册”就去看那个最纲要的而不会纠结这些角落里的用语了,毕竟文件的上下级关系摆在那里,而且不冲突,就是讲只连一次不也避免了重复链接╮😔╭。完美符合手册的高品质条目里面反而有一些个人很难受的地方。而且这个现在英维我看比起中维现在搬的这个甚至还没有通过指引化的要细节了很多,这个话题其实就是讲那个en:MOS:REPEATLINK,那个用语十分精确的句子do not re-link in other sections if not contextually important there,双重否定就讲了上下文和阅读性的问题,至于怎么算重要了,比起一刀切,什么时候能做甚至该作这个重复链接也是该想想的呢--太西浜留言2024年10月5日 (六) 16:48 (UTC)[回复]
当然指引化是有必要的,只不过现在纲要里就像上面指出的一样,和这个尚未指引化的现状内容有一点混淆,比那个还要落后一点,同步一下工作量还是比较小的,对应MOS:BUILD也只是一个章节的问题。就像MOS:IWL都能只作为一个章节先指引化,如果按工作量给出一个路线图的话,把纲要里过于绝对的文字先改改→再先一个章节一个章节指引化→最后全篇指引化,看起来是可行的--太西浜留言2024年10月5日 (六) 16:59 (UTC)[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