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用户讨论:Sufangxi

页面内容不支持其他语言。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您好,Sufangxi!欢迎加入维基百科!

感谢您对维基百科的兴趣与贡献,希望您会喜欢这里。除了欢迎辞以外,也请您了解以下重要文章:

政策
政策
GNU
GNU
版权问题解答
贡献内容必须是您所著或获得授权
并同意在CC-BY-SA 4.0和GFDL条款下发布
手册
手册
问号
问号
有问题?请到互助客栈询问,或在我的对话页提出。别忘记:讨论后要签名,方式之一是留下4个波浪纹“ ~~~~ ”。
If you have any questions about the Chinese Wikipedia, please leave a message here. Thank you for visiting!

我是欢迎您的维基人:

-- Mys_721tx留言2024年5月6日 (一) 15:39 (UTC)[回复]

谢谢阁下创建了多个化学期刊条目

[编辑]

在下发现德语的这一类条目好全,《天然气化学》和《催化学报》都有条目--Htmlzycq留言2024年5月28日 (二) 10:36 (UTC)[回复]

感谢阁下的提供的建议,很抱歉因期末考试不能及时回复。很多期刊没有正式的中文名字,或者关注低不能一一全部创建,待考完试后尽可能创建更多条目。
PS:顺便发现电化学相关的条目很少,比如各种知名的电表测试手段都没有相关条目,是否有相关建议参考?--Sufangxi留言2024年6月6日 (四) 06:04 (UTC)[回复]

其实没有正式的中文名字的期刊,也是能用外文名创建条目的,只要关注度够。电化学在下真的不熟--Htmlzycq留言2024年6月14日 (五) 06:10 (UTC)[回复]

高分子化合物的重复单元

[编辑]

参考英文en:C6H10O5的处理方式,也可以单独放下面--Htmlzycq留言2024年6月28日 (五) 22:53 (UTC)[回复]

中文维基百科的括号,除了消歧义专用半角括号()外,一般都使用拳脚括号()。--Htmlzycq留言2024年6月29日 (一) 08:02 (UTC)[回复]
感谢阁下在化学新条目上的贡献,不知阁下是否有兴趣参与Portal:化学/开放任务/条目请求#其他中的未完善的同分异构体消歧义--Htmlzycq留言2024年7月1日 (一) 08:09 (UTC)[回复]
姜烯酚‎是不是可以拆分成两个条目?wikidata上有两个Q2746448(6-姜烯酚)和Q56012746(shogaols)--Htmlzycq留言2024年7月2日 (二) 09:52 (UTC)[回复]
可以吧,虽然感觉姜烯酚脱离了6-姜烯酚就没有很多内容了--Sufangxi留言2024年7月2日 (二) 09:55 (UTC)[回复]
在下添加了一点点其它姜烯酚的内容,由阁下拆分吧,在下不知道哪些内容是可以放分条目里,哪些放总条目里--Htmlzycq留言2024年7月2日 (二) 11:57 (UTC)[回复]
感谢,但我发现创建[6]-姜烯酚条目时候有字符“[”不让创建--Sufangxi留言2024年7月2日 (二) 12:01 (UTC)[回复]
请使用全角符号[],化学命名常规见此--微肿头龙留言2024年7月2日 (二) 12:47 (UTC)[回复]
参考二苯并[c,g]菲[5]螺烯--Htmlzycq留言2024年7月2日 (二) 12:49 (UTC)[回复]
我已为姜烯酚的成员设置红链,阁下可以直接点击创建页面。--微肿头龙留言2024年7月2日 (二) 12:57 (UTC)[回复]

您提交的草稿里特沃尔德精修仍需改善(6月8日)

[编辑]
您最近在建立条目页面提交了一篇草稿。遗憾的是,它还未达到成为一篇条目的标准,因此未被接受。本次草稿由ChasingAir审核。该用户给出的原因是:


草稿最上方可能还有一些点评,请前往查看。您可以继续改善您的草稿,并在解决问题后重新提交。

您提交的草稿里特沃尔德精修已被接受

[编辑]
您近期提交的草稿里特沃尔德精修已被接受。
它被评级为丙级,可在条目的讨论页上查看。对于新条目而言,这是一个不错的评级,代表本条目的质量在被接受的条目草稿中排在前26%,恭喜您!您可以看看Wikipedia:条目质量评级标准以便了解如何进一步改进该条目。

您可以继续不断改善它,维基百科的条目没有最终版本。非常欢迎您继续为维基百科做出高质量的贡献。

感谢您帮助改进维基百科!

ChasingAir留言 2024年6月9日 (日) 07:19 (UTC)[回复]
您近期提交的草稿2004年重庆天原化工总厂“4·16”氯气泄漏爆炸事故已被接受。
它被评级为丙级,可在条目的讨论页上查看。对于新条目而言,这是一个不错的评级,代表本条目的质量在被接受的条目草稿中排在前26%,恭喜您!您可以看看Wikipedia:条目质量评级标准以便了解如何进一步改进该条目。

您可以继续不断改善它,维基百科的条目没有最终版本。非常欢迎您继续为维基百科做出高质量的贡献。

感谢您帮助改进维基百科!

ChasingAir留言 2024年6月16日 (日) 05:17 (UTC)[回复]

化学物质条目

[编辑]

感谢阁下创建了很多化学物质的条目。其中,“次甲基硅”(Silylidyne)的名字是误译,化合物中不存在次甲基(Si≡C的话是碳化硅),“一氢化硅”的名字就可以(或者“次甲硅基自由基”?)。另参考:《有机化学命名2017》中提及“-triyl、-ylylidene和-ylidyne可译作爪基、基亚基和次基”。--Leiem留言·签名·维基调查 2024年7月5日 (五) 15:49 (UTC)[回复]

感谢指正,我在搜中文翻译的时候发现有一篇关于SIH理论计算的中文文章,标题采用了这个名字,我就采用了。--Sufangxi留言2024年7月5日 (五) 15:52 (UTC)[回复]
那就帮忙改成一氢化硅或者次甲硅基自由基就好了。--Sufangxi留言2024年7月5日 (五) 16:00 (UTC)[回复]

邀请您参与第二十二次动员令

[编辑]
第二十二次动员令

The 22nd Domestic Campaign of the Chinese Wikipedia

请柬


致Sufangxi阁下:

感谢您对中文维基百科的贡献。第二十二次动员令定于2024年7月6日至9月9日间举行,目的为提升中文维基百科条目的质与量,现诚邀阁下参与,共襄盛举。

详细动员事项请参见第二十二次动员令主页;您亦可自动员令说明书中了解什么是动员令。参与动员令前,请先参考报名指引(用户可自即日起报名)。

本次动员令分为大、中、小动员令三类。大动员令是可以在任何主题中贡献的动员令项目,中动员令的主题包括历史、饮食料理、各种公园、绿地及自然保护区,而小动员令的主题则包括亟需撰写的条目、非翻译条目、交通运输及工程技术。

希望各位收到本邀请函的维基人能将{{subst:动员令}}转贴到其他尚未收到本动员令的维基人讨论页上,如果您由于各种原因不能响应本次动员令,也希望能帮忙散发动员令,因为能否将动员令传播出去,是历次动员令成败之关键,大家一起合力才能提升维基百科的服务、条目的质与量!非常感谢您的参与!

最后,邀请您到动员令讨论页发表意见,与主持人及其他参与者交流,让本届动员令举行得更顺利。


希望您能参与合成药物列表条目的存废讨论

[编辑]

(向您直接发出邀请可能略显唐突,先在此抱歉……)此前我发现条目合成药物列表可能存在收录混乱和与分类药物列表重复的问题,发起了合并讨论,唯两周来未能达成共识。派翠可夫曾提到您熟悉药用化学品方面,故希望邀请您前往Wikipedia:页面存废讨论/记录/2024/07/17#合成药物列表处发表您的意见,以供管理员和社群参考,在此提前表示感谢。--Trz1118留言来人救救金属学材料科学条目们吧 2024年7月17日 (三) 07:41 (UTC)[回复]

一氧化三氢页面存废讨论通知

[编辑]

您好,您先前创建或编辑的页面“一氧化三氢”已被提出存废讨论正在讨论该页面的存废
维基百科非常欢迎您的编辑,但请先看看编辑帮助维基百科不是什么,以免犯了常见的错误
请不要自行移除页面存废模板,讨论是因为有编者认为页面不适合维基百科。请参与页面存废讨论,您亦可以与提删的维基人进行沟通。在讨论期间欢迎继续完善原先的页面,多谢合作!
帮助:互助客栈删除指导存废复核请求IRC聊天频道--Yuki Rutygr (留言) 2024年7月23日 (二) 15:55 (UTC)[回复]

致新巡查豁免者

[编辑]

您好,Sufangxi。根据Wikipedia:巡查豁免权,现授予您巡查豁免者权限。这将允许您:

  • 使自己的编辑自动标记为已巡查 (autopatrol)
  • 移动文件(movefile)

您可以在自己的用户页放置{{User wikipedia/autoreviewer}},一个标识阁下拥有巡查豁免权的用户框。

此权限的授予,是因为我们认为您已熟知维基百科的各项方针及指引,您是一名可信赖用户。这一权限并不会对您的编辑产生影响,此权限仅旨在减少巡查员的工作量。您建立的页面会被自动标记为“已巡查”。欲了解更多信息,可前往Wikipedia:巡查豁免权。若您(最好永不发生)有滥用权限的嫌疑,您的权限可能被剥夺,甚至您会遭封禁

如果您超过6个月没有任何编辑活动,权限会被解除。若您希望自己辞去职务,请至申请解除权限页申请,或是自行移除。如果有任何问题,欢迎在我的讨论页、互助客栈或是#wikipedia-zh IRC://中提出。

祝您编辑愉快!--千村狐兔留言2024年7月28日 (日) 12:09 (UTC)[回复]

没阁下同意,在下先把环形暗场成像提报到Wikipedia:新条目推荐/候选

[编辑]

扫描透射电子显微镜是不是写个小条目先?--Htmlzycq留言2024年8月14日 (三) 06:46 (UTC)[回复]

晚上先翻译一下,这几天回研究所了--Sufangxi留言2024年8月14日 (三) 06:49 (UTC)[回复]
先翻了导言和历史,应该可以构成一个小条目了--Sufangxi留言2024年8月14日 (三) 09:32 (UTC)[回复]
STEM这个条目是不是也提报DYK?--Htmlzycq留言2024年8月15日 (四) 07:55 (UTC)[回复]
这个还没翻完和校对,首段还有很多没加来源,等完成了再说--Sufangxi留言2024年8月15日 (四) 07:57 (UTC)[回复]
阁下完成了?那提报了--Htmlzycq留言2024年8月18日 (日) 08:03 (UTC)[回复]

潘氨酸阁下不打算翻译了?那在下把阁下沙盒的历史版本拿出做一个stub?--Htmlzycq留言2024年8月28日 (三) 05:24 (UTC)[回复]

依他佐辛的“医薬工业株式会社”在日文wiki,搜不到具体的公司?阁下觉得是哪一个?--Htmlzycq留言2024年9月2日 (一) 12:55 (UTC)[回复]

英语里说是是叫一个森下的人发明,等会找一下知网那个文献说的是哪一个--Sufangxi留言2024年9月2日 (一) 13:02 (UTC)[回复]
https://www.jstage.jst.go.jp/article/fpj1944/91/3/91_3_151/_article/-char/ja找到日本那边的文献了,打开pdf就能看见作者和机构。还得确定一下是不是叫森下的人发明的--Sufangxi留言2024年9月2日 (一) 13:15 (UTC)[回复]
正文第一句就说这药是我们研究所开发的,“eptazocineは当研究所で开発された”--Sufangxi留言2024年9月2日 (一) 13:17 (UTC)[回复]
现在叫日医工日语日医工--Sufangxi留言2024年9月2日 (一) 13:22 (UTC)[回复]
在这个日本的网站里搜遍了80年代的“Eptazocine”文章,均提到是日本医薬品工业(株)发明的,没提到森下是谁,放弃了。--Sufangxi留言2024年9月2日 (一) 13:49 (UTC)[回复]
谢谢阁下核实,在下就是没找到“森下”是谁,那句话就没翻译了,估计是英文搞错了吧--Htmlzycq留言2024年9月2日 (一) 14:38 (UTC)[回复]
那个“森下”就第一篇文献里出现Sedapain ®(Morishita:JP)的字样,我搞错了,联系该页其他药物的介绍这个括号里应该是制药商。--Sufangxi留言2024年9月2日 (一) 14:47 (UTC)[回复]
是英文wiki莫名其妙的链接到人名。而且这药也不是这个森下公司发明的--Sufangxi留言2024年9月2日 (一) 14:49 (UTC)[回复]
搜到带“森下”的日本医药公司就找到一个叫森下仁丹的公司,看他官网产品介绍也不像是会卖这种精二药物的公司 囧rz……。--Sufangxi留言2024年9月2日 (一) 14:56 (UTC)[回复]

阁下建立化学式索引页,或者为之消红后,若有空,能去更新一下User:微肿头龙/A吗?在下会偶尔没上线,怕漏掉了--Htmlzycq留言2024年9月14日 (六) 13:34 (UTC)[回复]

话说11α-羟基坎利酮(192569-17-8),在百度百给出的英文名是11-alpha-Hydroxycarvenone,重复CAS号的Q72483476中也是这个英文名字,但carvenone维基数据Q67879765很明显是别的化合物,不知道是谁先搞错carvenone和canrenone?此外canrenone条目中11α-的内容是不是有点喧宾夺主?要不要create个条目?

还有,阁下不打算提报最近创建的物理化学条目到Wikipedia:新条目推荐/候选吗?--Htmlzycq留言2024年9月27日 (五) 06:12 (UTC)[回复]

《培养条件对赭曲霉菌球形成和坎利酮11α羟基化的影响 》这篇文献有一段写到:11α 羟基坎利酮 (11αhydroxy-canrenone) ,化学名(11,17α)-11,17-二羟基-3-氧孕甾-4,6-二烯-21-羧酸 。以及文献2文献3里面英文摘要或标题用的都是11α-Hydroxycanrenone。知网工具书查得carvenone是叫香芹烯酮(衍生自香芹酮Carvone)。喧宾夺主的话我改一下,似乎11α-羟基坎利酮本身也有很高的关注度,可以创个条目。--Sufangxi留言2024年9月27日 (五) 08:26 (UTC)[回复]
而且Carvenone才10碳原子,不可能会有11号碳进行羟基化。所以是百度和Q72483476(甚至点开对应cas页面也是11α-Hydroxycanrenone)有误--Sufangxi留言2024年9月27日 (五) 14:33 (UTC)[回复]
阁下svg图片是什么软件画的?--Htmlzycq留言2024年10月1日 (二) 09:02 (UTC)[回复]
免费的kingdraw,把绘图样式设置成ACS Document 1996,把颜色全涂黑,导出svg格式即可。--Sufangxi留言2024年10月1日 (二) 09:05 (UTC)[回复]
下了平板的kingdraw,画了图结果无法导出为svg 囧rz……在下还是用inkscap从已有的文件改好了--Htmlzycq留言2024年10月1日 (二) 13:31 (UTC)[回复]

另外,阁下也可以看看User:微肿头龙/GCategory:缺少结构式的化学品条目--Htmlzycq留言2024年10月1日 (二) 13:33 (UTC)[回复]

刚发现在chemspider上把.mol下载下来后,导入这个PC版kingdraw再导出svg。可直接省去画图和排版的问题。--Sufangxi留言2024年10月1日 (二) 14:48 (UTC)[回复]
在下看结构都是点击wikidata链接(维基数据项目),再点canonical SMILES(不区分RS)或isomeric SMILES(区分RS),会进入http://www.simolecule.com/网站实时生成的结构图--Htmlzycq留言2024年10月2日 (三) 04:27 (UTC)[回复]

邀请您参与管理人员任免及仲裁委员会制度讨论

[编辑]
注:此通告由MediaWiki message delivery留言)于2024年9月21日 (六) 13:40 (UTC)寄送。若您未来长期或目前暂时不欲接收任何类似讯息,可考虑婉拒消息发送[回复]

关于蜕皮酮和蜕皮甾酮

[编辑]

应该是Ecdysone这个单词先出现的,后来有人将20-Hydroxyecdysone(20E)命名为易混淆的ecdysterone,这二者的中文翻译“蜕皮酮”和“蜕皮甾酮”也常常混淆,有可能是一边是动物学出身,一边是植物学出身,不怎么看对方的文章,所以不在意混淆 囧rz……

所以在下对植物蜕皮类固醇的感觉是,暂时不要用基于Ecdysone 或 ecdysterone的命名,免得增加混淆--Htmlzycq留言2024年10月3日 (四) 07:29 (UTC)[回复]

欧,感谢阁下指正--Sufangxi留言2024年10月3日 (四) 07:33 (UTC)[回复]

除非中文维基能像对待芪类化合物缩酚酸一样,对植物蜕皮类固醇进行基于化学结构的整理。

另外缩酚酸里,那几个的“酚酸单元”是什么?--Htmlzycq留言2024年10月3日 (四) 10:43 (UTC)[回复]

没找到专门的名称,看PubChem上都是什么O-甲基XX酸之类的名称,估计很难有专门的称呼,--Sufangxi留言2024年10月3日 (四) 10:56 (UTC)[回复]
刚发现PubChem可以画结构查找,但有些中文名没找到--Sufangxi留言2024年10月3日 (四) 11:08 (UTC)[回复]

植物蜕皮类固醇已建立,把目前中文已有的几个化合物放进去了。缩酚酸里,大部分估计和Merochlorophaeic acid一样,没有中文名。--Htmlzycq留言2024年10月4日 (五) 02:21 (UTC)[回复]

估计都是一堆地衣的名字--Sufangxi留言2024年10月4日 (五) 02:53 (UTC)[回复]

关于罗汉松甾酮

[编辑]

Makisterone A 也有马克甾酮A这一译名

罗汉松甾酮B和C都是 Podecdysone B 和 Podecdysone C 的译名,并没有化合物叫 Podecdysone A

很显然,两者来自罗汉松(Podocarpus macrophyllus)的属名和种小名,阁下认为怎么作为条目名好?--Htmlzycq留言2024年10月4日 (五) 12:39 (UTC)[回复]

感谢,那还是马克甾酮更贴合原文一点。虽然香港台湾那边都是叫罗汉松甾酮。--Sufangxi留言2024年10月4日 (五) 12:51 (UTC)[回复]
顺便搜得podecdysone还叫足甾酮,或者叫金钱松脱皮素,不过都没体现甾 stero或酮 one这个词根的特点--Sufangxi留言2024年10月4日 (五) 12:57 (UTC)[回复]

百度百科用的也是“罗汉松甾酮A”这目前没有问题,问题在于万一有一天某个化合物被命名为Podecdysone A,中文就尴尬了--Htmlzycq留言2024年10月4日 (五) 15:43 (UTC)[回复]

发现Podecdysone A在1968年就有了,还是(过气)顶刊doi:10.1039/C19680000971 囧rz……--Sufangxi留言2024年10月4日 (五) 15:50 (UTC)[回复]
看了原文,Podecdysone A,B,C是在这篇文献之前就发现的,是在高大罗汉松(Podocarpus elatus)树皮中一同发现的,这篇文献是专门解析了A的结构。但我不知道为什么这么久了只有B,C收录到Pubchem了。--Sufangxi留言2024年10月4日 (五) 16:15 (UTC)[回复]
那有必要create罗汉松甾酮用以disambiguate. 此外,Podecdysone A有CAS号吗?--Htmlzycq留言2024年10月5日 (六) 02:08 (UTC)[回复]
破案了,Podecdysone A就是马克甾酮C。ref:[1]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abs/10.1002/arch.940180202
原文:makisterone C (referred to as podecdysone A)。
对比了最初的鉴定Podecdysone A结构的文献,和马克甾酮C一模一样,都是支链倒数第二个碳连接个乙基
PS:发现一个专门整理植物蜕皮激素的网站,[2]https://ecdybase.org/],右上角Access data那里,门类还挺全的,包括发现时间,物种。点开马克甾体C页面,会显示MAKISTERONE C [= PODECDYSONE A, LEMMASTERONE]--Sufangxi留言), 2024年10月5日 (六) 06:55 (UTC)[回复]
似乎Makisterone翻译成罗汉松甾体是源自日语里罗汉松属(マキ属)的マキ的罗马化。可能是估计是Podecdysone英文意译成日文的maki甾酮后,又被音译成英文的结果。导致了中文出现了两种表示。--Sufangxi留言2024年10月5日 (六) 07:24 (UTC)[回复]
makisterone一词的元凶
from leaves of Podocarpus macrophyllus D. DON. (=inu-maki* in Japanese) ……these new phytoecdysones, which we designate makisterone A, B, C and D
所以是Podecdysone和makisterone系列都是在罗汉松中各自独立发现的,甚至还出现了Podecdysone A = makisterone C撞车。确实有必要创一个重定向。--Sufangxi留言2024年10月5日 (六) 07:35 (UTC)[回复]
这样比较下,还是伏石蕨甾酮(lemmasterone)更适合作为条目名。
另外,支链倒数第二个碳连接个乙基,不是增加了一个手性碳原子吗?这化合物的RS构型怎么样,PubChem CID:101249757的是RS混合的--Htmlzycq留言2024年10月5日 (六) 15:14 (UTC)[回复]
澳大利亚那篇文章只说了24号碳链接的乙基为α构型。而且最后一段提及被日本那两个发现人告知你发现的这个Podecdysone A已经叫马克甾酮C和伏石蕨甾酮了。--Sufangxi留言2024年10月5日 (六) 15:54 (UTC)[回复]
《马克甾酮C首次在虫子中发现》这篇提及用的标准对比样是24号碳是R构型--Sufangxi留言2024年10月5日 (六) 16:02 (UTC)[回复]
《伏石蕨甾酮的由来》直接没提24号碳构型。--Sufangxi留言2024年10月5日 (六) 16:09 (UTC)[回复]
总结:从生物提取到的这系列化合物24号碳经常被烷基取代,而且均为R构型。其次三个名字中makisterone C最早提出,其次是lemmasterone,最后是Podecdysone A(所以没人用这个名字)--Sufangxi留言2024年10月5日 (六) 16:42 (UTC)[回复]
谢谢阁下整理,如果三篇文章都是1968年发表,很难说谁前谁后(因为审稿时间不定),感觉还是用伏石蕨甾酮为20β-羟基-24R-乙基蜕皮酮的条目名,能最大程度减少混淆
另外,Ecdybase (The Ecdysone Handbook) - a free online ecdysteroids database. ecdybase.org. 是个类似于wikia的百科网站可以放在对应条目的外部链接里。顺便@Leiem一下19974-41-5 的RS构型?--Htmlzycq留言2024年10月6日 (日) 03:13 (UTC)[回复]

关于回退

[编辑]

误触了不好意思。--William is Wikipedia! 2024年10月8日 (二) 02:34 (UTC)[回复]

管理人员及仲裁委员会选举(2024年10月)

[编辑]
管理人员选举
二〇二四年十月梯次
2024年10月梯次管理员选举一览
申请成为管理员一览 申请页 安全投票页
0xDeadbeef
ASid
ATannedBurger(申请续任)
S8321414
SCP-2000
申请成为行政员 申请页 安全投票页
Peacearth
申请成为监督员 申请页 安全投票页
Peacearth

2024年10月梯次管理人员选举正在进行。本梯次有五名用户申请成为管理员,并有一名管理员申请成为行政员监督员。您因符合投票资格而收到此讯息。

投票期从2024年10月25日 (五) 00:00 (UTC)起至2024年11月8日 (五) 00:00 (UTC)结束,您可在右方(或上方)的一览工具栏找到每名候选人的个人选举页面及投票连结;诚邀您踊跃参与投票。请注意所有符合当选条件的候选人均会当选;各候选人的支持率均分别计算,支持票不限于一票

第一届 仲裁委员会选举
二〇二四年

经社群超过一年的持续讨论,中文维基百科仲裁委员会将在2025年1月正式成立,而首届仲裁委员会选举将在十一月举行。本届仲裁委员会选举共有16名编者参选,其中12名编者获确认符合参选资格。您因符合投票资格而收到此讯息。

您可点击此连结查看获确认符合参选资格的候选人名单及对应的参选声明和问答页面。

投票期从2024年11月1日 (五) 00:00 (UTC)起至2024年11月15日 (五) 00:00 (UTC)结束,您可点击此连结参与投票;诚邀您踊跃参与投票。

请注意本届仲裁委员会选举共开放13个席位,首13名符合当选条件的候选人均会当选;各候选人的支持率均分别计算,支持票不限于一票

回馈请求服务已上线,诚邀您订阅有兴趣参与有关讨论的话题。

MediaWiki message delivery留言2024年10月25日 (五) 06:09 (UTC)[回复]

可持续发展材料页面存废讨论通知

[编辑]

您好,您先前创建或编辑的页面“可持续发展材料”已被提出存废讨论正在讨论该页面的存废
维基百科非常欢迎您的编辑,但请先看看编辑帮助维基百科不是什么,以免犯了常见的错误
请不要自行移除页面存废模板,讨论是因为有编者认为页面不适合维基百科。请参与页面存废讨论,您亦可以与提删的维基人进行沟通。在讨论期间欢迎继续完善原先的页面,多谢合作!
帮助:互助客栈删除指导存废复核请求IRC聊天频道--日期20220626留言2024年12月10日 (二) 00:11 (UTC)[回复]

新年快乐啊

[编辑]

拜个早年!不知阁下最近如何

最近有人创建了长江学者成就奖,给阁下所在的研究所增加了一个链入页面--Htmlzycq留言2025年1月10日 (五) 11:03 (UTC)[回复]

Thank you for being a medical contributors!

[编辑]
The 2024 Cure Award
In 2024 you were one of the top medical editors in your language. Thank you from Wiki Project Med for helping bring free, complete, accurate, up-to-date health information to the public. We really appreciate you and the vital work you do!

Wiki Project Med Foundation is a thematic organization whose mission is to improve our health content. Consider joining for 2025, there are no associated costs.

Additionally one of our primary efforts revolves around translating health content. We invite you to try our new workflow if you have not already. Our dashboard automatically collects statistics of your efforts and we are working on tools to automatically improve formating.

Thanks again :-) -- Doc James along with the rest of the team at Wiki Project Med Foundation 2025年1月26日 (日) 06:21 (UTC)[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