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乙烯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重定向自C2H4
乙烯
IUPAC名
Ethene
识别
CAS号 74-85-1  checkY
PubChem 6325
ChemSpider 6085
SMILES
 
  • C=C
InChI
 
  • 1/C2H4/c1-2/h1-2H2
InChIKey VGGSQFUCUMXWEO-UHFFFAOYAE
EC编号 200-815-3
性质
化学式 C2H4
摩尔质量 28.05 g·mol⁻¹
外观 无色、无臭、稍带有甜味的气体
密度 1.178 g/l(15 °C,气体)[1]
熔点 −169.2 °C [1]
沸点 −103.7 °C [1]
临界点 282.4 K (9.2 °C)
在 5.04 MPa (50个大气压)
pKa 44
结构
分子构型 D2h
偶极矩
热力学
ΔfHm298K +52.47 kJ/mol
S298K 219.32 J·K−1·mol−1
危险性
欧盟分类 Extremely flammable (F+)
NFPA 704
4
2
2
 
闪点 -136 °C (−213 °F; 137 K)
自燃温度 542.8 °C
相关物质
相关化学品 乙烷乙炔
若非注明,所有数据均出自标准状态(25 ℃,100 kPa)下。

乙烯(英语:Ethylene)是由两个原子和四个原子组成的化合物。两个碳原子之间用双键连接。

乙烯为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合成塑料(聚乙烯聚氯乙烯)、合成乙醇(酒精)的基本化工原料,也用于制造氯乙烯苯乙烯环氧乙烷醋酸乙醛、乙醇和炸药等,且可用作水果和蔬菜的催熟剂,是一种已证实的植物激素,也是石油化工发展水准之指标。

分子结构

[编辑]

乙烯有4个氢原子,碳原子之间以双键连接,6个原子共面。H-C-C键角为121.3°;H-C-H键角为117.4°,接近120°,是理想的sp2杂化轨道。这种分子也比较僵硬:旋转C=C键是一个高吸热过程,需要打破π键而保留σ键

双键是一个高电子密度的区域,因而大部分反应发生在这个位置。

生产方法

[编辑]

乙烯是由石油化工裂解而成。在这个过程中,气态或轻液态被加热到750-950℃,诱使许多自由基反应,然后立即淬火冻结。这个过程中,大分子碳氢化合物转化为较小分子的碳氢化合物,并生成不饱和烃

化学反应

[编辑]

乙烯在石油化工等行业是一个极为重要的试剂,它的产量标志着一个国家的石油化工的能力。它可以进行多种类型的反应,从而制出各种化工产品。

其反应包括:

  1. 加成,可以与卤素单质、卤化氢氰化氢等加成。
  2. 氧化,
  3. 烷基化,
  4. 聚合,生成聚乙烯
  5. 羰基合成反应,
  6. 催熟水果和蔬菜。
  7. 1,3-丁二烯发生双烯加成反应,生成环己烯

实验室制法

[编辑]

工业上所用的乙烯,主要是从石油化工所生产的气体产品中分离出来的。实验室中往往直接购买[2]。如需合成,经常通过加热酒精浓硫酸混合物,使酒精分解而制得乙烯。在这个反应中,浓硫酸起催化剂脱水剂的作用,其反应方程式如下:

CH3CH2OH 浓H2SO4 CH2=CH2↑ + H2O

此反应应当迅速加热混合物(一般加热到170摄氏度左右),否则将会产生副产物乙醚(乙醚生成温度一般于140摄氏度左右)。

毒性现象

[编辑]

乙烯在低浓度时,有刺激作用,高浓度时具有较强的麻醉作用,但无明显兴奋阶段,麻醉快,苏醒也快。对皮肤粘膜没有刺激作用。主要中毒途径是呼吸道吸入,其次为皮肤接触。

突然吸入80~90%高浓度乙烯,可立刻引起意志丧失;吸入75-90%乙烯与的混合气可引起麻醉;吸入61%乙烯4分钟,产生反应迟钝;吸入25-45%乙烯有痛觉消失和记忆力减退。

植物激素

[编辑]

乙烯在植物生理上扮演植物激素的角色[3][4][5]。作为植物的催熟剂,以气体方式微量作用在植物,刺激或调节果实成熟、开花和植物叶片掉落。因以气体形式扩散,甚至会影响其他种类的植物。

在植物体内乙烯合成主要是由甲硫胺酸做起始物,1-胺基环丙烷-1-羧酸(ACC)为关键中间产物。可以天然或人工合成。

参见

[编辑]

参考文献

[编辑]
  1. ^ 1.0 1.1 1.2 Record of Ethylene in the GESTIS Substance Database from the IFA英语Institute for Occupational Safety and Health, accessed on 25 October 2007
  2. ^ Crimmins MT, Kim-Meade AS. Ethylene. Paquette, L. (编). Encyclopedia of Reagents for Organic Synthesis. New York: Wiley. 2001. ISBN 0471936235. doi:10.1002/047084289X.re066. 
  3. ^ Chow B, McCourt P. Plant hormone receptors: perception is everything. Genes Dev. 2006, 20 (15): 1998–2008. PMID 16882977. doi:10.1101/gad.1432806. 
  4. ^ De Paepe A, Van der Straeten D. Ethylene biosynthesis and signaling: an overview. Vitam Horm. 2005, 72: 399–430. PMID 16492477. doi:10.1016/S0083-6729(05)72011-2. 
  5. ^ 乙烯字典-Guidechem.com(英文). [2012-01-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8-12). 

延伸阅读

[编辑]

外表链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