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超强台风巨爵 (2015年)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超强台风巨爵
Typhoon Koppu(英文)
巨爵在10月17日打开风眼, 迈向强度巅峰,其风眼显而易见。
巨爵在10月17日打开风眼,
迈向强度巅峰,其风眼显而易见。
路径图
超强台风巨爵的路径图
超强台风巨爵的路径图
概况
形成日期2015年10月11日
消散日期2015年10月23日
最低气压920 hPa
瞬间最大阵风260 km/h
影响
死伤人数54死
影响地区加罗林群岛马里亚纳群岛菲律宾台湾琉球群岛
2015年太平洋台风季的一部分

超强台风巨爵 (英语:Typhoon Koppu,国际编号:1524联合台风警报中心WP242015菲律宾大气地球物理和天文服务管理局Lando)是2015年太平洋台风季第24个被命名的风暴。“巨爵”(コップ)一名是由日本所提供,即巨爵座[1][2]

巨爵是一个强度相当猛烈,而路径难以预测的热带气旋。巨爵在登陆菲律宾吕宋前两度快速增强,对当地构成重大威胁,而西风槽却在巨爵横扫吕宋之时打击副热带高压脊,结果原先高速逼近的巨爵登陆后却缓慢移动,带来极具破坏性的风力之余,更使当地暴雨连绵不断,造成严重水灾。北半球入秋后的西风槽向来诡谲难测,令巨爵于穿越吕宋时的路径倍添变数,各大电脑数值预报模式对巨爵穿越菲律宾时的预测路线落差巨大及摇摆不定,甚至在巨爵整个生命史内,从未出现路径近乎一致的集合预报,每一次集合预报显示的预测路线皆极为分散。各官方气象报门预计巨爵肆虐吕宋后会北上吹袭台湾,然而这预测未有实现,原因正是巨爵长时间徘徊吕宋附近一带,导致其结构不断遭当地地形磨蚀,而最终巨爵在吕宋海峡上空减弱为低压区,其残余低压区重返西北太平洋,并移至硫磺岛附近后消散。由于巨爵在菲律宾造成严重伤亡和破坏,所以在第48次世界气象组织台风委员会会议中被永久退役,由“小熊”替代,指的是小熊座。

发展过程

[编辑]

高速西进

[编辑]

踏入10月,热带辐合带在西北太平洋上空非常活跃,副热带高压脊所挟带之东北信风不断与跨赤道西南季风汇聚,一个低压区于2015年10月11日在楚克东北面海域上生成,美国海军研究实验室给予热带扰动编号91W。西北太平洋海水炎热,海面温度达30 °C(86 °F)左右,提供庞大能量,虽然垂直风切变[注 1]颇强,使该低压区的发展受阻,但该系统仍能快速整合,在一两日之内已呈现热带气旋之雏形,低层环流中心形成,螺旋性渐变明显,获编配热带扰动编号后不久,日本气象厅于当日早上8时已率先把该系统升级成热带低压,并在隔日(12日)凌晨2时发出烈风警报,台湾中央气象局则在同日早上8时跟随升格为热带低压,而联合台风警报中心亦同时对其发出热带气旋形成警报,至13日上午11时正式作出此项升格,并给予编号24W[注 2]。台湾中央气象局在当晚8时把该系统升格为轻度台风,日本气象厅也在50分钟后(晚上8时50分)把该热带低压正式升格为热带风暴,并命名为巨爵,给予国际编号1524[注 3]。与此同时,巨爵进入香港天文台责任范围,该部门紧接在晚上9时45分把巨爵升级成热带风暴[4],联合台风警报中心亦紧随其后,在晚上11时作出此项升格。由于副热带高压脊支配西北太平洋,其南面强劲的偏东引导气流驱使巨爵在当日采取偏西路径,时速22至25公里;而系统北面有一个高空反气旋带来强劲的高空辐散,但垂直风切变仍颇强,继续阻碍巨爵的发展,令巨爵的结构较为散乱。

各官方气象部门近乎一致地预计巨爵随后5日内稳定西进,直趋菲律宾吕宋;但数值预报模式对巨爵的路径分歧甚大,既有预计巨爵于吕宋附近滞留后转为北上,朝向台湾琉球群岛一带的预报,亦有预料巨爵移入南海才减速和转向,并吹袭华南地区的预测,甚或有部分预报显示巨爵尚未逼近吕宋就会急转弯,折返西北太平洋。[5]预报落差极大的原因是将会有一道西风槽使副热带高压脊东退甚至断裂,可是西风槽的强度变数太大,对副热带高压脊、风暴路径的影响亦因而存在相当大的不确定性。巨爵的结构在14日继续受垂直风切变破坏,系统增强趋势停顿,组织维持松散,甚至出现高低层分离,低层环流中心彻底暴露,深层对流向西切离。此情况全日维持,至翌日(15日)才有所改善,螺旋云带开始修复低层环流中心,填补缺乏对流的东北、东南象限,并逐渐组成中心密集云团[注 4],巨爵的强度因而恢复上升,日本气象厅率先在下午2时50分把巨爵升格为强热带风暴,中国国家气象中心和香港天文台分别在下午5时半及6时45分跟随升格。[7]

预报摇摆不定

[编辑]

处于强势的副热带高压脊继续引领巨爵迅速西移,时速约20公里,向吕宋长驱直进;然而西风槽带来的不明朗因素仍然存在,虽然大多数官方部门也评估巨爵会在吕宋上空或西岸减速及北上,但是各数值预报模式对巨爵的未来动向持续有巨大差异,当中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由原先预期巨爵在吕宋东岸北上及吹袭台湾,改为预料巨爵移入南海和直扑广东东部或福建。不过各部门都一致预测,随着巨爵移近菲律宾,垂直风切变将有所缓和,令巨爵进入更有利发展的环境,从而显著加强,此情况下如果巨爵没有提前拐弯,就会对吕宋构成重大威胁。事实上巨爵在当晚已摆脱风切变影响,开始快速增强,“云卷风眼”[注 5]显现在卫星云图上,日本气象厅在晚上11时50分先行把巨爵升级为台风,较采用1分钟平均风速、门槛最宽松的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和使用2分钟平均风速的中国国家气象中心更早作出升格,情况罕见。香港天文台、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和中国国家气象中心到翌晨(16日)才跟随,相继于凌晨3时45分、5时正及5时半把巨爵升为台风[10],而台湾中央气象局亦要到早上8时才把巨爵升格为中度台风[11][12]当日巨爵仍稳步西进,直逼吕宋,不过减速至每小时12公里;巨爵的加强速度亦略有放缓,虽已达台风级数近一整日,但风眼迟迟未开启,不过中国国家气象中心仍在当晚11时25分把巨爵进一步升格为强台风,香港天文台至17日凌晨1时45分跟随。[13]

在西风槽强度仍然难料的情况下,各官方气象部门和电脑数值预报模式的预测一直有大差距和摇摆不定,光是巨爵出海的位置已由吕宋西岸到巴林坦海峡之间不断改动,联合台风警报中心连续多报均指出对预测路径信心不大。继欧洲中期预报中心后,全球预报系统(GFS)亦在16日下午把巨爵的预测路径大幅向西调整,且较欧洲中期预报中心更偏西,预计巨爵会采取西北至西偏北路径,缓慢朝向珠江口西面沿岸;[14]可是到17日早上一度舍弃此预报,改为预期巨爵在恒春半岛以西掠过,进入台湾海峡,期后该系统几乎每次更新都在这两个预报之间反复改变。与此同时,欧洲中期预报中心也放弃较早前预计巨爵向广东东部至福建的预报,恢复预料巨爵北行至台湾以东海域。当日上午巨爵终于打开一个细小风眼,在可见光卫星云图上若隐若现,同时受惠于水温超过摄氏31度的炎热海水,巨爵强度又再急升,中国国家气象中心和香港天文台先后在下午2时50分及3时半把巨爵升级成超强台风[15]入夜后其“针眼”扩大,并于红外线卫星云图上变得清晰可见,是巨爵急剧增强的证明;只是于菲律宾的雷达显示,巨爵的眼壁仍有缺口,最猛烈的对流集中在西面眼壁,不过在接近午夜时,眼壁缺口被修补,渐变完整和扎实。因应巨爵的临岸爆发性增强,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在当晚11时把巨爵升为超级台风,台湾中央气象局亦在翌日(18日)凌晨2时把巨爵升级成强烈台风[16],但分别仅维持6小时。

徘徊吕宋

[编辑]

在巨爵即将登陆吕宋之际,其深层对流比中心明显向西偏离,率先翻越马德雷山脉英语Sierra Madre (Philippines)菲律宾大气地球物理和天文服务管理局表示,巨爵于18日凌晨4时登陆奥罗拉省卡西古兰[17]此后在地形摩擦下,巨爵转趋减弱,眼壁崩塌、风眼变得模糊不清,联合台风警报中心于凌晨5时把巨爵降级为台风,与此同时中国国家气象中心亦把巨爵降级为强台风,香港天文台都在上午9时半跟随降格,[18]至于台湾中央气象局则在早上8时把巨爵降格为中度台风,这反映巨爵的巅峰时期到此为止。随着西风槽开始打击副热带高压脊,使巨爵失去引导气流并陷入鞍形气压场[注 6],巨爵在日间一如预期,移动变得缓慢,甚至在吕宋岛上近乎原地打转、停滞不前。持续的地形摩擦对巨爵的结构造成严重破坏,使巨爵快速减弱,其“云塞风眼”被完全填塞,中国国家气象中心和香港天文台分别在下午5时半及6时半把巨爵降格为台风。[21]由于低层环流中心变得难以辨认,但巨爵又有别于与其他登陆菲律宾或台湾的热带气旋,迟迟未能确定是否出现环流重整,各官方气象部门对巨爵的实时定位出现分歧,这差异在当晚8时的定位资料中更变得明显——日本气象厅评估巨爵的中心尚未越过马德雷山脉,定位最偏东,而香港天文台、中国国家气象中心及台湾中央气象局则评定巨爵的低层中心在山脉上空;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则是首间表示巨爵已经出海的部门,定位因而最偏西,可是该中心特别指出对定位信心不大。

19日凌晨开始,巨爵有对流在吕宋西岸爆发,显示其中心正离开吕宋岛。香港天文台、中国国家气象中心和台湾中央气象局评估巨爵的中心以偏西北路径翻山越岭,在日出时份移入南海;而日本气象厅则需把巨爵重新定位,因而显得巨爵突然高速西进,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则表示巨爵前一晚出海后开始北移。除了地形摩擦外,南海的风切变亦明显较强,两者夹击使巨爵的强度进一步下降,其旺盛的对流亦再次向西切离,台湾中央气象局在早上8时把巨爵降格为轻度台风,而日本气象厅、中国国家气象中心和香港天文台亦紧随其后,相继在8时40分、50分及上午9时半把巨爵降级为强热带风暴,[22]但联合台风警报中心直至当晚11时才把巨爵降格为热带风暴,明显较其他部门滞后。巨爵的强度虽已锐减,但仍有一定内力[注 7],在引导力量仍然微弱的环境中缓缓向偏北移动。各官方气象部门预计巨爵将出现一段偏东路径,再度登陆吕宋,然后移入吕宋海峡及北上吹袭台湾,原因是预料短期内会有赤道反气旋建立,带来西南引导气流,而在巨爵进入吕宋海峡后,随着西风槽减弱消散及另一热带气旋蔷琵绕过副热带高压脊西侧,该高压脊将重新向西伸展;可是副热带高压脊重建的时间未能准确预测,令数值预报模式对巨爵的预测路径依然极为分散,西至广东沿岸,东至琉球群岛。可是巨爵一直以时速8至10公里向北偏东推进,沿岸边移动而未有出现更大的东向量,至20日早上已抵达北伊罗戈省对开海域,再次于吕宋登陆的预报落空。此时巨爵的中心密集云团已在地形和风切变的长期共同影响下逐步瓦解,日本气象厅首先在凌晨2时45分把巨爵降级为热带风暴,中国国家气象中心和香港天文台先后在早上8时半及上午9时半作出此项降格。[23]

折返西北太平洋

[编辑]

各部门预期的偏东路径最终在20日晚间出现,巨爵在移入巴林坦海峡后东折,移动仍然缓慢。长时间的地形及风切变使巨爵的结构严重受损,强度不断被削弱,卫星云图上可见巨爵已失去深层对流,反映巨爵正步入末路。中国国家气象中心在翌日(21日)凌晨5时半把巨爵降级为热带低压,香港天文台在早上7时45分跟随。[24]虽然数值预报模式集合预报仍呈现极为分散的路径,但是预测前往华南的路径有所减少,而在台湾以东海域掠过、转向接近琉球群岛的预测渐成主流,这使各官方部门都把预测路径向东调整;不过巨爵强度已大不如前,而吕宋海峡至台湾以东海域的海水潜热亦远远不及菲律宾以东海域,因此各部门均研判巨爵无法重新组织,随后数日只能维持在热带低压至热带风暴强度,联合台风警报中心更预算巨爵会在两三日内减弱为低压区,甚至表示巨爵消散的时间可能比预期还要早,结果该中心在上午11时亦把巨爵降格为热带低压,同时发出最后警告,而中国国家气象中心在较早前于早上8时已先行宣布停编,与先前降为热带低压的时间相距不足3小时。至于台湾中央气象局及日本气象厅则分别要到下午2时及3时10分才跟随降格为热带低压。当晚巨爵的环流已完全不成形,对流云带近乎殆尽,香港天文台在晚上9时45分把巨爵降格为低压区[25],台湾中央气象局与日本气象厅则分别于22日下午2时、23日早上8时跟随降格。随后数日,巨爵的残余低压区加速向东偏北移动,返回西北太平洋,最终在10月26日移至硫磺岛附近海域时减弱消散。

影响

[编辑]

菲律宾

[编辑]
当地发出之最高风暴信号:四号风暴信号

因应巨爵开始急剧增强并以高速逼近吕宋,菲律宾大气地球物理和天文服务管理局在10月15日晚上11时正发出一号风暴信号,当时巨爵集结在巴勒尔湾以东约775公里。[26]随着巨爵加强为台风,当局在16日上午11时正发出二号风暴信号,当时巨爵位于巴勒尔湾以东约585公里。[27]此后巨爵继续西移,直逼吕宋东岸,其外围雨带已开始覆盖菲律宾,当局过了半日后在晚上11时发出三号风暴信号,当时巨爵移至巴勒尔湾以东约410公里。[28]由于巨爵会在吕宋岛减速及转向,其极具破坏性的风力叠加持续暴雨,将对当地构成严重威胁,当局在17日下午5时针对奥罗拉省伊莎贝拉省南部发出四号风暴信号,当时巨爵集结在巴勒尔湾以东约230公里[29]此时巨爵的中心密集云团已笼罩吕宋,各地天气迅速转坏,有狂风大雨、风势显著加强。当局预计巨爵会于翌日(18日)凌晨登陆奥罗拉省沿岸,该处会有最少3米高风暴潮。菲律宾政府严阵以待,出动军队强制疏散超过6万名山区及沿岸居民。[来源请求]

巨爵于18日凌晨4时登陆卡西古兰[17],全吕宋均受狂风暴雨吹袭,吹飓风程度旋风,海面掀起极巨浪,广泛地区出现严重洪涝、山体滑坡等。[30]随着巨爵登陆后强度回落,当局在上午11时解除四号风暴信号[31]。由于巨爵移动变慢,吕宋连续两日无间断受到狂风暴雨影响,引发广泛地区停电及严重洪涝,部分乡镇甚至连对外交通亦告中断;但同时巨爵亦继续减弱,当局在19日凌晨5时解除三号风暴信号[32]。风暴至今造成54死、超过50万人被逼撤离[33],当中最少7名死者是死于中部海域船只翻沉[34]

热带气旋警告使用纪录

[编辑]

菲律宾

[编辑]
菲律宾大气地球物理和天文服务管理局 风暴信号
上一热带气旋 一号风暴信号
    2015-10-15 23:00-2015.10.21 17:00
下一热带气旋
台风彩虹 台风茉莉
台风彩虹 二号风暴信号
    2015-10-16 11:00-2015.10.21 05:00
台风茉莉
台风天鹅 三号风暴信号
    2015.10.16 23:00-2015.10.19 05:00
台风茉莉
台风红霞 四号风暴信号
    2015.10.17 17:00-2015.10.18 11:00
台风莫兰蒂

中国大陆

[编辑]
中国国家气象中心 台风预警信号
上一热带气旋 台风蓝色预警信号
    2015-10-19 10:00-2015.10.21 06:00
下一热带气旋
强台风彩虹 热带低压

台湾

[编辑]
中华民国交通部中央气象局 天气特报
上一热带气旋 热带性低气压特报
    2015-10-21 15:30-2015-10-22 16:00
下一热带气旋
强烈台风梅莎 强烈台风尼伯特

释义

[编辑]
  1. ^ “垂直风切变”是指比较一垂直高度中的风速及风向差。[3]由于强烈的垂直风切变会干扰对流,使热带气旋的结构受破坏、甚至系统高低层分离,热带气旋必须在垂直风切变较弱的环境才可顺利发展。
  2. ^ 联合台风警报中心会为所有于其责任范围内形成的热带气旋作出编号,由两位数及一个英文字母组成。英文字母表示该热带气旋形成的区域,西北太平洋(包括南海、东海)以W表示;而两位数字则指热带气旋于当年在英文字母所表示的区域内形成次序,换言之“24W”即指巨爵是年内第24个于西北太平洋区域内形成的热带气旋。此编号系统每年重新开始。
  3. ^ 作为世界气象组织指定的西北太平洋区域专责气象中心日本气象厅负责西北太平洋区域内(包括南海、东海)的热带气旋命名工作,每当该部门把一个热带低压升格为热带风暴时,该部门亦会依照在世界气象组织台风委员会上通过的命名表作出命名,同时给予4位数字的国际编号。前两位为当年公元纪年的最后两位数(2015),而后两位代表巨爵是当年被日本气象厅第24个评级为热带风暴热带气旋
  4. ^ “中心密集云团”是达强热带风暴级别之热带气旋所拥有的一种特征,在卫星云图上所见为一浑圆,集中及具有组织的密集云区在中心附近旋转,通常为积雨云或塔状积云,会引致中心附近有雷暴发生。中心密集云层区之下应有相当明显而成熟的螺旋云带,同时伸展到云带之外;当热带气旋进一步增强至台风程度时,风眼也会开始在此处的中心区域形成。[6]
  5. ^ “云卷风眼”是热带气旋中心当中,由螺旋云带旋卷成之缺乏组织的眼墙,结构看来较不佳。此现象以发生在热带气旋环流中吹西北风象限内者较为普遍,其维持时间随当时形成热带气旋的气象环流条件不同而异,出现时间或长或短。[8][9]
  6. ^ 低压系统位于两个高压系统之间的地区称为鞍形气压场(或称气压鞍、变形场)。鞍型场的出现正是气压高低的相对关系,由于气压两侧较高而中间凹入处较四周低,以形作为比喻,故以此为名。当热带气旋位于鞍形场中时,因缺乏明显的引导气流,热带气旋将会变得缓慢甚至滞留不动,行径则不稳定。由于两个高压系统皆有导引热带气旋移动的可能性,这使得热带气旋未来行进方向变化多端,因此预测难度较大。鞍形场最常见例子是副热带高压出现弱点时,弱点凹入成鞍形场,凹处有气流辐合及正涡度环流,形成低压系统。而弱热带扰动在此场则得到适当涡度而可能得以加强。[19][20]
  7. ^ 热带气旋自身有一种惯性往极地方向移动的力量,称为“内力”,与被视为“外力”的引导气流相对。“内力”与热带气旋强度成正比例,即是会随热带气旋强度递增,当热带气旋发展成为一股成熟台风时,“内力”会强大得足以令北半球的热带气旋的路径较预期稍为偏北(南半球则相反,稍微偏南)。而在引导气流微弱的情况下,有足够内力的北半球热带气旋会向接近正北方向移动(同样地,南半球相反,采取接近正南路线),2012年台风韦森特即为一例。

参考资料

[编辑]
  1. ^ 交通部中央气象局. 颱風百問——颱風是怎麼命名?. [2015-07-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1-04).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繁体中文)
  2. ^ 香港天文台. 熱帶氣旋名稱的意義. [2015-07-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9-24).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繁体中文)
  3. ^ 香港热带气旋追击站. HKCOC熱帶氣旋字典——風字:風切變. [2015-08-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8-23).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繁体中文)
  4. ^ 香港天文台. 天氣稿第147號-本港天氣預報. 2015-10-13 [2015-10-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19).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繁体中文)
  5. ^ 香港地下天文台. 生活時報相片:秋颱難測. 2015-10-13 [2015-10-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19).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繁体中文)
  6. ^ 香港热带气旋追击站. HKCOC熱帶氣旋字典——中字:中心密集雲層區. [2015-04-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1-14).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繁体中文)
  7. ^ 香港天文台. 天氣稿第113號-本港天氣預報. 2015-10-15 [2015-10-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19).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繁体中文)
  8. ^ 财团法人气象应用推广基金会. 財團法人氣象應用推廣基金會:颱風的結構. [2015-04-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5-18).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繁体中文)
  9. ^ 香港热带气旋追击站. HKCOC熱帶氣旋字典——雲字:雲捲風眼. [2015-04-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5-18).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繁体中文)
  10. ^ 香港天文台. 天氣稿第21號-本港天氣預報. 2015-10-16 [2015-10-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19).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繁体中文)
  11. ^ 罗立芸、张政捷. 巨爵增強為中颱 下週防"共伴". 华视. 2015-10-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10-17).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繁体中文)
  12. ^ 王嘉庆. 巨爵今轉中度颱風 下周防「共伴」效應. 台湾《苹果日报》. 2015-10-16 [2015-10-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2-06).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繁体中文)
  13. ^ 香港天文台. 天氣稿第11號-本港天氣預報. 2015-10-17 [2015-10-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19).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繁体中文)
  14. ^ 香港天气资讯中心. 生活時報相片:再繼續,巨爵情報. 2015-10-16 [2015-10-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19).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繁体中文)
  15. ^ 香港天文台. 天氣稿第103號-本港天氣預報. 2015-10-17 [2015-10-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19).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繁体中文)
  16. ^ 许力方. 巨爵轉強颱再減速「準備北轉彎」 長浪先襲下周防大雨. ETtoday 东森新闻云. 2015-10-18 [2015-10-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19).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繁体中文)
  17. ^ 17.0 17.1 菲律宾大气地球物理和天文服务管理局. Severe Weather Bulletin #13-- Tropical Cyclone Warning: Typhoon "Lando". 2015-10-18. [永久失效链接]
  18. ^ 香港天文台. 天氣稿第61號-本港天氣預報. 2015-10-18 [2015-10-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19).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繁体中文)
  19. ^ 财团法人气象应用推广基金会. 財團法人氣象應用推廣基金會:鞍形場. [2015-05-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9-25).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繁体中文)
  20. ^ 香港热带气旋追击站. HKCOC熱帶氣旋字典——氣字:氣壓鞍. [2015-05-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8-23).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繁体中文)
  21. ^ 香港天文台. 天氣稿第125號-本港天氣預報. 2015-10-18 [2015-10-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19).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繁体中文)
  22. ^ 香港天文台. 天氣稿第67號-本港天氣預報. 2015-10-19 [2015-10-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19).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繁体中文)
  23. ^ 香港天文台. 天氣稿第61號-本港天氣預報. 2015-10-20 [2015-10-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19).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繁体中文)
  24. ^ 香港天文台. 天氣稿第51號-本港天氣預報. 2015-10-21 [2015-10-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19).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繁体中文)
  25. ^ 香港天文台. 天氣稿第154號-本港天氣預報. 2015-10-21 [2015-10-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19).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繁体中文)
  26. ^ 菲律宾大气地球物理和天文服务管理局. Severe Weather Bulletin #4-- Tropical Cyclone Warning: Severe Tropical Storm "Lando". 2015-10-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10-18).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27. ^ 菲律宾大气地球物理和天文服务管理局. Severe Weather Bulletin #6-- Tropical Cyclone Warning: Typhoon "Lando". 2015-10-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10-18).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28. ^ 菲律宾大气地球物理和天文服务管理局. Severe Weather Bulletin #8-- Tropical Cyclone Warning: Typhoon "Lando". 2015-10-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10-18).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29. ^ 菲律宾大气地球物理和天文服务管理局. Severe Weather Bulletin #11-- Tropical Cyclone Warning: Typhoon "Lando". 2015-10-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5).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30. ^ Thousands displaced as Typhoon Koppu pummels northern Philippines. CNN. 2015-10-18 [2015-10-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19).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31. ^ 菲律宾大气地球物理和天文服务管理局. Severe Weather Bulletin #14-- Tropical Cyclone Warning: Typhoon "Lando". 2015-10-18. [永久失效链接]
  32. ^ 菲律宾大气地球物理和天文服务管理局. Severe Weather Bulletin #17-- Tropical Cyclone Warning: Typhoon "Lando". 2015-10-19. [永久失效链接]
  33. ^ 菲律賓風災增至54人死亡 多達50萬人疏散. 香港电台. 2015-10-22 [2015-10-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5).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34. ^ 菲律賓風災增至9人死亡. 香港电台. 2015-10-19 [2015-10-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3-24).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参见

[编辑]

同期出现的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

外部链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