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李朝
万春、野能 万春、野能 | |||||||||
---|---|---|---|---|---|---|---|---|---|
544年—602年 | |||||||||
首都 | 龙编 | ||||||||
政府 | 君主制 | ||||||||
皇帝 | |||||||||
• 544年—548年 | 李贲(首任) | ||||||||
• 571年—602年 | 李佛子(末任) | ||||||||
历史 | |||||||||
• 李贲起义 | 544年 | ||||||||
• 李佛子被隋朝攻灭 | 602年 | ||||||||
|
越南历史系列条目 | |||||||||||
---|---|---|---|---|---|---|---|---|---|---|---|
史前时期(东山文化) | |||||||||||
传说时期(鸿庞氏、瓯貉) | |||||||||||
第一次北属时期 前207–40 | |||||||||||
(秦、南越、西汉、新、东汉) | |||||||||||
东汉:征氏姐妹 40–43 | |||||||||||
第二次北属时期 43–544 | |||||||||||
(东汉、吴、晋、宋、齐、梁) | |||||||||||
吴:赵妪 248 | |||||||||||
前李朝(万春国)544–602 | |||||||||||
第三次北属时期 602–905 | |||||||||||
(隋、唐、武周、唐) | |||||||||||
唐:梅叔鸾、冯兴、杨清 | |||||||||||
越南自主时期 905–938 | |||||||||||
(唐、后梁、南汉) | |||||||||||
静海军:曲家、杨廷艺、矫公羡 | |||||||||||
吴朝与十二使君时期 938–967 | |||||||||||
丁朝 968–980 | |||||||||||
前黎朝 980–1009 | |||||||||||
李朝 1009–1226 | |||||||||||
陈朝 1226–1400 | |||||||||||
胡朝 1400–1407 | |||||||||||
第四次北属时期 1407–1427 (明) | |||||||||||
明:后陈朝 1407–1413 | |||||||||||
后黎朝前期 1428–1527 | |||||||||||
莫朝 1527–1592 | |||||||||||
南北朝 1533–1592 |
莫朝 | 后黎朝 后期 | |||||||||
后黎朝后期 1533–1789 | |||||||||||
后黎朝后期 郑阮分治 1627–1672 1774–1775 |
郑主 1545–1787 |
阮主 (南进) 1558–1777 | |||||||||
西山朝 1778–1802 | |||||||||||
阮朝 1802–1945 | |||||||||||
法属时期 1884–1945 (北圻、中圻、南圻) | |||||||||||
法属印支:保护国阮朝 | |||||||||||
日属时期 1940–1945 (法属印度支那政府) | |||||||||||
日属:保护国阮朝→越南帝国 1945 | |||||||||||
越盟 | 法属时期 1945–1954 | ||||||||||
法属印支:南圻国、山地国、越南临时中央政府 | |||||||||||
越南民主共和国 1945–1976 |
越南国 1949–1955 | ||||||||||
越南共和国 1955–1975 | |||||||||||
越南南方共和国1969–1976 | |||||||||||
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 1976至今 | |||||||||||
越南主题 | |||||||||||
前李朝(越南语:Nhà Tiền Lý/家前李)是指由6世纪中期越南北部地区领袖李贲为开始的万春国(后称野能国)割据势力。由于后来11世纪初出现了李朝,所以这个由李贲建立的势力又被称为前李朝。势力范围包括梁朝的交州[1]等邻近数州,南与占城交通。这势力一直在断断续续地与梁朝争持下巩固下来,一直至隋文帝仁寿二年末三年初(603年)被隋朝收复。
历史
[编辑]李贲于541年十二月集合交州数州人士起兵。交州刺史萧咨[2]逃亡广州。皇帝萧衍下令新州[3]刺史卢子雄、高州刺史[4]孙冏出兵。542年春季,李贲势力占领交州州治龙编[1],并以其为根据地。李贲势力控制当时位于越南北部,梁朝管辖下的交州和德州[1]地区。
542年间,卢、孙认为南方正是瘴疫肆虐的季节,向团驻于广州的广州刺史萧暎[5]和萧咨请求秋凉后才出兵。二萧不允,催促出征。卢、孙二人和军队到合浦,因瘴热发作而死者达六七成。萧衍收到萧咨报告,以为卢、孙二人串通李贲,敕令在广州赐死。事件激起了卢子雄旧部下周文育、杜僧明等人的不平,导致梁军反过来进攻广州。萧暎的部下陈霸先[6]率领三千精锐装甲士兵平定。周文育和杜僧明成为陈霸先的部下[7]。543年四月,当时位于越南南部的占城国进攻李贲的地盘,被李贲部下将领范修在德州率兵击败。544年正月,李贲自称“南越帝”,改元天德[8],建立国号为“万春”。李南帝的名称因此而起。冬,萧暎在广州病亡。陈霸先被任命为交州司马,领武平太守[9]。
545年五月,以新任交州刺史杨瞟、陈霸先、定州[1]刺史萧勃[10]为首的梁朝部队先后在朱鸢县[11]和苏沥江口[12]击败李贲。梁军包围李贲退守的嘉宁城[13]。546年正月,梁军攻陷嘉宁城,李贲逃奔屈獠[14]洞蛮族地区。546年九月,李贲率领二万人屯驻典澈湖[15]一带制造船舰,陈霸先指挥军队在一个夜晚趁江水涨而注入湖中之时进攻;李贲部众溃败,李贲本人又逃奔屈獠洞。
548年李贲逝世后[16],李贲的兄长李天宝逃到九真郡地区继续领导抗梁,集结残部二万人进攻德州,随后又北上包围爱州[1];但都被陈霸先[17]率军击败。李贲部下将领赵光复则屯驻偏僻的沼泽地区,而李天宝撤退到爱州的上游地区[18],自称“桃郎王”,又改国号为“野能”。而赵光复则自称“赵越王”(或称“夜泽王”)。550年起梁朝政局混乱,陈霸先率军北上,后来开创陈朝;交州及邻近地区空虚,龙编于是又被前李朝控制。李天宝于555年病死,由赵光复和李贲部下同姓将领李佛子[19]分别领导。赵光复和李佛子两势力互相争持,557年李佛子攻打赵光复。最后,双方以君臣洲[20]为界,将地盘一分为二:以北属李佛子、以南属赵光复。571年,赵光复逝世;李佛子势力兼并了赵光复势力,占领了全部地盘,根据地在峰州[21]
601年,隋文帝诏令境内建造佛塔及安奉舍利,交州地区亦有执行。据出土铭文《舍利塔铭》记载:“维大隋仁寿元年岁次辛酉十月,辛亥朔十五乙丑,皇帝普为一切法界幽显生灵,谨于交州龙编县禅众寺奉安舍利,敬造佛塔。”根据这条材料,后世学者认为李佛子应与隋朝保持隶属关系。[22]
同年,隋朝要求李佛子进长安朝拜皇帝。李佛子违抗隋朝旨令,派内甥李大权率军守龙编城,将领李普鼎率军守乌延城[20],李佛子自己率军守“越王古城”[23]。602年年初,在杨素推举下,隋朝派长安人刘方(卒于605年)为交州道行军总管领军进攻,在都隆岭击败前来迎敌的李佛子2千人军队。隋军围困古螺城,将被迫投降的李佛子押回隋朝京都长安,前李朝灭亡。
君主列表
[编辑]称号 | 封号 | 姓名 | 年号 | 在位时间 |
---|---|---|---|---|
前李南帝 | 李贲 | 天德 | 544年-548年 | |
赵越王 | 明道开基圣烈神武皇帝[24][25] | 赵光复 | - | 548年-571年 |
桃郎王 | 李天宝 | - | 548年-555年 | |
后李南帝 | 英烈仁孝钦明圣武皇帝[24][26] | 李佛子 | - | 555年-602年 |
世系图
[编辑]注释
[编辑]- ^ 1.0 1.1 1.2 1.3 1.4 梁朝把交州分成几个小州:交州(州治在龙编城;即北宁省仙游县,在河内市东北)、在沿海一带置黄州(州治在越南广宁省)、在前九真郡地区(州治在越南清化省)置爱州、在前日南郡九德县地区(州治在越南河静省德寿县)置德州、在前郁林郡(州治在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置定州、另外还新建立了另外一个州。
- ^ 武林侯萧咨是鄱阳王萧恢之子。萧恢是梁武帝萧衍之弟。
- ^ 州治在中国广东新兴县。
- ^ 州治在中国广东阳江市地区。
- ^ 新喻侯萧暎是始兴王萧憺之子。萧憺是萧衍的一位异母弟。萧暎约在梁大同六年(540年)到广州任刺史。萧暎部下陈霸先随任广州府中直兵参军。
- ^ 当时陈霸先的官职是西江督护、高要太守。
- ^ 见《资治通鉴·第158卷·梁纪十四·大同八年》条。
- ^ 亦作大德。
- ^ 越南永福省永安市地区。
- ^ 萧勃是吴平侯萧昺之子。萧昺是萧衍从叔。
- ^ 越南的旧海兴省:1996年11月6日,分为海阳省和兴安省。
- ^ 当是河内旁边的一段红河。范修阵亡于此役。
- ^ 位于元江和李仙江会合处越池。
- ^ 越南永福省。
- ^ 越南永福省的沼泽地带。
- ^ 柏杨. 六世紀·四○年代·五四八年·南梁·太清二年·條7. 柏楊版資治通鑑·39餓死宮城. 台北: 远流博识网. [2019年1月1日(星期二)12:39(UTC±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5年2月11日).
屈獠洞蛮族,斩变民首领、自称越帝的李贲,把人头送到首都建康。
另一说是李贲在藏隐的地方病死。 - ^ 平定李天宝后,陈霸先为西江督护、高要太守、都督七郡军事。
- ^ 清化省与老挝交界地区。
- ^ 一说李天宝的族兄弟。
- ^ 20.0 20.1 河内市慈廉县一带。
- ^ 耿慧玲. 金石地理所反映的越南漢化勢力 (Microsoft Word文件档). 朝阳科技大学通识教育中心. 1991年 [UTC时间2006年1月31日 00:13更新].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年9月27日).
河西省的青威县和国威县,古称峰州。
唐朝诗人杜审言曾被流放于此。 - ^ 王承文《越南新出隋朝〈舍利塔铭〉及相关问题考释》,收录于《学术研究》2014年第6期,广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学术研究》杂志社,95─101页。
- ^ 河内市近郊东英县的古螺城。
- ^ 24.0 24.1 这是陈朝时封赠的神祇封号,并非谥号。
- ^ 据《粤甸幽灵集·历代人君·明道开基圣烈神武皇帝》,陈朝重兴元年(1285年),加封赵光复为“明道皇帝”,重兴四年(1288年),加“开基”二字。兴隆二十一年(1313年),加“圣烈神武”四字,是为“明道开基圣烈神武皇帝”。
- ^ 据《粤甸幽灵集·历代人君·英烈仁孝钦明圣武皇帝》,陈朝重兴元年(1285年),加封赵光复为“英烈皇帝”,重兴四年(1288年),加“仁孝”二字。兴隆二十一年(1313年),加“钦明圣武”四字,是为“英烈仁孝钦明圣武皇帝”。
参考资料
[编辑]- 松桥达良(まつはし たつろう),《元号はやわかり—東亜歴代建元考》,砂书房,1994年7月,ISBN 978-4-915818-27-1
- 《资治通鉴》
- 《大越史记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