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释名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释名》是东汉刘熙(或又作刘熹)撰写的一部训诂专著,以探求词源为主要目的,以声训为主要手段,是汉语中第一部解释事物命名缘由的专书[1]:382。全书共8卷27篇。

明朝郎奎金在将《释名》和《尔雅》《小尔雅》《广雅》《埤雅》编在一起统名之《五雅》时,为名称的谐调一致而改称《释名》为《逸雅》[2]:760-763

作者及其时代

[编辑]

《释名》作者是刘熙还是更知名的刘珍(?~126)存在争议。最早提到《释名》的是3世纪晚期韦昭(204-273)的《三国志·吴书》。后来的《颜氏家训·音辞篇》《隋书·经籍志》等,都记载《释名》作者为刘熙[3]:382。《后汉书》后第二次出现《释名》是5世纪中期南朝宋范晔后汉书》·文苑列传第七十上》载:“刘珍字秋孙,一名宝……。又撰《释名》三十篇,以辩万物之称号云。”而不载刘熙事迹。官修史书简单地列举了《释名》的卷数和篇数,而没有提及其章数。明朝学者郑明选质疑了章之间的差异,怀疑此书的真实性。清朝学者毕沅(1730–1797)曾于1789年作《释名疏证》,相信《释名》的编篡由刘珍开始,刘熙接手并完成,还在前面加上了序。另一位明朝学者钱大昕(1728–1804)基于他学生对传记的研究,赞同刘熙是作者。基于内部证据,Bodman总结道“刘珍并非不可能确实编写了这样一部大作,刘熙可能在他的书中用到了部分材料,但这可能性非常小。”[4]

《释名》成书的年代与其作者一般有争议。不过,刘熙很确凿地生活在东汉末年,在184年黄巾之乱到220年汉亡之间逃亡至交州。

现在一般认为今本《释名》二十七篇的作者是刘熙无疑,刘珍《释名》三十篇是现已佚失的另一部书。[3]:8-11[5]:150[1]:382[6]:79

体例

[编辑]

《释名》共8卷、27篇。目录如下:

  • 第一卷:释天第一、释地第二、释山第三、释水第四、释丘第五、释道第六。
  • 第二卷:释州国第七、释形体第八。
  • 第三卷:释姿容第九、释长幼第十、释亲属第十一。
  • 第四卷:释言语第十二、释饮食第十三、释彩帛第十四、释首饰第十五。
  • 第五卷:释衣服第十六、释宫室第十七。
  • 第六卷:释床帐第十八、释书契第十九、释典艺第二十。
  • 第七卷:释用器第二十一、释乐器第二十二、释兵第二十三、释车第二十四、释船第二十五。
  • 第八卷:释疾病第二十六、释丧制第二十七。

《释名》的撰写受到了《尔雅》启发与影响。虽然《释名》是理论证实型的纂集,而《尔雅》是集合贮存型的纂集[7]:159,但在分类编排上,《释名》和《尔雅》相当相似,有明显的承继关系,而《释名》比《尔雅》更加细致。大致对应关系如下表[3]:28-29

《尔雅》篇目 《释名》篇目
释诂第一 释言语第十二
释言第二
释训第三
释亲第四 释亲属第十一
释宫第五 释宫室第十七
释道第六
释器第五 释用器第二十一
释饮食第十三
释采帛第十四
释衣服第十六
释床帐第十八
释书契第十九
释乐器第二十二
释兵第二十三
释车第二十四
释乐第七 释乐器第二十二
释天第八 释天第一
释兵第二十三
释地第九 释地第二
释州国第七
释丘第十 释丘第五
释山第十一 释山第三
释水第十二 释水第四
释草第十三
释木第十四
释虫第十五
释鱼第十六
释鸟第十七
释兽第十八
释畜第十九
释形体第八
释姿容第九
释长幼第十
释首饰第十五
释典艺第二十
释船第二十五
释疾病第二十六
释丧制第二十七

所释名物典礼共计一千五百二事情[8]:17-18;又说共1379条,释词1710个[3]:17-18。释词时,一般有被释词、释词、具体阐释三部分,如:“日,实也,光明盛实也。”就是说,“日”的得名来自于“实”,因为太阳是“光明盛实”的。有时还有解释词义的前释词,如:“山顶曰冢。冢,肿也,言肿起也。”就是说,“冢”的词义是“山顶”,“冢”的得名来自于“肿”,因为山顶像“肿起”[注 1]

理论和方法

[编辑]

中国古代很早就对名与实的问题做过探究。《荀子·正名》中说:“名无固宜,约之以命,约定俗成谓之宜,异于约则谓之不宜。”而《释名·叙》则提出:“夫名之于实,各有义类。”两种观点虽然看起来相互抵触,但都符合现代语言学理论。语言具有绝对任意性语音语义的结合是任意的,荀子“名无固宜”的观点与之类似;得名之始固然是任意的,但一个引申继而分化、演变为几个词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理据性,多个词素构成词的过程也是有理据的,刘熙的观点与之类似。《释名》作为一本纂集类专书,很少有明确的理论观点,但其借助声训考察单纯词源词合成词造词理据的大量实践,都体现了“名之于实,各有义类”的观点。

《释名》所依靠的主要方法是声训,即用音同音近的词来解释被训释词语。声训约占全书训释的四分之三[3]:34。声训的方法古已有之,如《论语》中的“政者正也”、“仁者人也”,到汉代大为兴盛,其中大多数都是对名号、典章、天干、地支等有神秘色彩的事物作出解释,内容也多是宣扬儒家思想[5]:155 ,属于义理声训而非语言声训[7]:161。而《释名》则从语言学、语源学角度出发来使用声训,并扩展到百姓日常的领域中,不只限于名物制度等。

局限

[编辑]

《释名·叙》中说:“至于事类,未能究备,凡所不载,亦欲智者以类求之。”而事实上词源往往不是那么简单就能求得的,直到今天,要准确推寻出汉语中每个词的语源也是非常困难的。《释名》企图对每一个词的语源都做出解释,就难免穿凿附会。王力批评其为“唯心主义[9]:42王宁则认为其“明显错误近十之五、六”[10]:140

有学者对《释名》做了逐条分析检验,可以认可的同源词有455条,占全书1298条声训的35.1%;这三成多之中,又只有五分之一是真正的推源,而剩下的都是系源[3]:231。“推源”指释词是被释词的根词或源词,如:“冬,终也,物终成也。”今人的研究认为“冬”确实是从“终”派生[10]:151。“系源”指将同源词类聚在一起,如:“销,削也,能有所穿削也。”今人的研究认为,“销”和“削”是同源词,但两者的关系不是《释名》说的“销”从“削”派生;“销”、“削”和“消”、“霄”、“艄”等同源,都有“渐小”或“使小”的义素,都派生自同一个源词[10]:149

《释名》声训的随意性还表现在对联绵词的误训和“一词二源”上[3]:263。《释名》对大部分连绵词都拆分解释,而不将其视作一个语素。《释名》还对一些词的来源作出多种解释,而“一词二源”的现象是不符合语言发展和语词孳生的基本原理[3]:272

影响

[编辑]

《释名》的语源学理论和实践,影响了中国后世的语言学研究,尤其是“右文说”和段玉裁王念孙等人的“因声求义”学说。

其他价值

[编辑]

王力批评《释名》声训的随意性的同时,也总结了《释名》在训诂和语源探究方面之外的意义:《释名》中的大量训诂材料可以和《尔雅》《说文解字》互相参照;去古未远,从许多内容中可以推求古人制度、风俗;反映了一些词的较古的意义或新兴的意义;以声训为主,中间双声叠韵字尤多,可以据以考见古音[9]:43[1]:382

在上述文化史词汇学音韵学的意义之外,《释名》本身就包含大量可研究的语料。

相关条目

[编辑]

延伸阅读

[编辑]

[在维基数据]

维基文库阅读本作品原文维基共享资源阅览影像
维基文库中的相关文本:释名 (四库全书本)
维基文库中的相关文本:释名 (四部丛刊本)

注释

[编辑]
  1. ^ 这两个例子不一定可信。《释名》一书的可信度见“局限”一节。

参考文献

[编辑]
  1. ^ 1.0 1.1 1.2 许嘉璐. 传统语言学辞典. 石家庄: 河北教育出版社. 1990. ISBN 7543405709. 
  2. ^ 林剑鸣 吴永琪. 秦汉文化史大辞典. 上海: 汉语大词典出版社. 2002. ISBN 7543207850. 
  3. ^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陈建初. 《释名》考论. 长沙: 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 ISBN 9787810816830. />
  4. ^ 引用错误:没有为名为Bodman1954_4的参考文献提供内容
  5. ^ 5.0 5.1 濮之珍. 中国语言学史.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4. ISBN 9787532530502. 
  6. ^ 窦秀艳. 中国雅学史. 济南: 齐鲁书社. 2004. ISBN 7533314220. 
  7. ^ 7.0 7.1 语言学名词审定委员会. 语言学名词. 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11. ISBN 9787100068710. 
  8. ^ 胡朴安. 中国训诂学史.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98. ISBN 7100016657. 
  9. ^ 9.0 9.1 王力. 中国语言学史. 上海: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6. ISBN 730904721 请检查|isbn=值 (帮助). 
  10. ^ 10.0 10.1 10.2 王宁. 训诂学原理. 北京: 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1996. ISBN 7507813789. 
小学四种
无名氏《尔雅》 | 扬雄方言》 | 许慎说文解字》 | 刘熙释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