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伯特·科什纳
外观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罗伯特·科什纳 Robert Kirshner | |
---|---|
出生 | (1949-08-15) 1949年8月15日(75岁) 美国新泽西州朗布兰治(英语:Long Branch, New Jersey) |
母校 | 哈佛学院(本科), 加州理工学院(博士) |
知名于 | Ia型超新星研究、大尺度结构、超新星遗迹 |
奖项 | 加州理工学院杰出校友奖 |
科学生涯 | |
研究领域 | 天体物理学 |
机构 | 哈佛大学 |
罗伯特·P·科什纳(英语:Robert P. Kirshner,1949年8月15日—),美国天体物理学家,哈佛 - 史密森天体物理学中心Clowes科学教授。他曾在天文学领域做过许多工作,包括超新星物理学、超新星遗迹、宇宙大尺度结构,以及用超新星来测量宇宙膨胀。
1981年,与小Augustus Oemler、保罗·谢克特和斯蒂芬·谢克特一起,科什纳在星系红移观测中发现了牧夫座空洞。[1] 科什纳是高红移超新星搜寻队成员,该队通过对河外星系超新星的观察发现了宇宙的加速膨胀。[2]
参考资料
[编辑]- ^ Robert P. Kirshner, Augustus Oemler, Jr., Paul Schechter, and Stephen Shectman. Astrophysics Journal Letters: pp 57–60. 缺少或
|title=
为空 (帮助) 引文格式1维护:冗余文本 (link) - ^ James Glanz. Breakthrough of the Year: Astronomy: Cosmic Motion Revealed. Science. 18 December 1998, 282 (5397): pp 2156–2157 [2008-07-17]. Bibcode:1998Sci...282.2156G. doi:10.1126/science.282.5397.2156a.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2-14). 引文格式1维护:冗余文本 (link)
美国天文学会会长 | |
---|---|
1899年–1925年 |
|
1925年–1952年 |
|
1952年–1976年 |
|
1976年–2000年 |
|
2000年–现在 |
|
沃尔夫物理奖得主 | |
---|---|
1970年代 | |
1980年代 | |
1990年代 | |
2000年代 | |
2010年代 | |
2020年代 | |
1980年代 |
|
---|---|
1990年代 | |
2000年代 | |
2010年代 |
|
詹姆斯·克雷格·沃森奖章获得者 | |
---|---|
1880年代 |
|
1890年代 | |
1900年代 |
|
1910年代 |
|
1920年代 | |
1940年代 |
|
1950年代 |
|
1960年代 | |
1970年代 |
|
1980年代 | |
1990年代 | |
2000年代 | |
2010年代 |
|
2020年代 |
|
丹尼·海涅曼天体物理学奖获得者 | |
---|---|
1980年代 | |
1990年代 | |
2000年代 | |
2010年代 | |
2020年代 |
|
初版 |
| ||||||||
---|---|---|---|---|---|---|---|---|---|
插图本 | |||||||||
再版 |
|
隐藏分类:
- 含有缺少标题的引用的页面
- 引文格式1维护:冗余文本
- 含有hCards的条目
- 本地相关图片与维基数据相同
- 含有英语的条目
- 包含FAST标识符的维基百科条目
- 包含ISNI标识符的维基百科条目
- 包含VIAF标识符的维基百科条目
- 包含WorldCat实体标识符的维基百科条目
- 包含BIBSYS标识符的维基百科条目
- 包含BNE标识符的维基百科条目
- 包含BNF标识符的维基百科条目
- 包含BNFdata标识符的维基百科条目
- 包含GND标识符的维基百科条目
- 包含J9U标识符的维基百科条目
- 包含LCCN标识符的维基百科条目
- 包含NDL标识符的维基百科条目
- 包含NKC标识符的维基百科条目
- 包含NTA标识符的维基百科条目
- 包含PortugalA标识符的维基百科条目
- 包含CINII标识符的维基百科条目
- 包含MGP标识符的维基百科条目
- 包含ORCID标识符的维基百科条目
- 包含ZBMATH标识符的维基百科条目
- 包含Trove标识符的维基百科条目
- 包含SNAC-ID标识符的维基百科条目
- 包含SUDOC标识符的维基百科条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