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克尔·特纳 (物理学家)
外观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此条目可参照英语维基百科相应条目来扩充。 (2022年1月1日) 若您熟悉来源语言和主题,请协助参考外语维基百科扩充条目。请勿直接提交机械翻译,也不要翻译不可靠、低品质内容。依版权协议,译文需在编辑摘要注明来源,或于讨论页顶部标记 {{Translated page}} 标签。 |
迈克尔·特纳 Michael Turner | |
---|---|
出生 | (1949-07-29) 1949年7月29日(75岁)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洛杉矶 |
国籍 | 美国 |
母校 | 斯坦福大学 |
知名于 | 暗能量术语提出者 |
科学生涯 | |
研究领域 | 物理宇宙学 |
机构 | 芝加哥大学 |
迈克尔·S·特纳(英语:Michael S. Turner,1949年7月29日—),美国理论宇宙学家,1998年提出了暗能量(dark energy)这一术语。
生平
[编辑]迈克尔·特纳1971年获得加州理工学院物理学专业理学士学位。1978年,获得斯坦福大学物理学博士学位。
参考文献
[编辑]早期宇宙 | |
---|---|
膨胀宇宙 | |
结构形成 | |
成分 | ΛCDM模型 · 暗能量(候选:真空能、第五元素、恰普雷金气体(英语:Chaplygin gas)) · 暗物质(候选:大质量弱相互作用粒子、惰性中微子、轴子、恰普雷金气体(英语:Chaplygin gas)) |
时间表 | |
实验 | 观测宇宙学 · 2度视场星系红移巡天 · 斯隆数字化巡天 · 宇宙背景探测者 · 毫米波段气球观天计划 · 威尔金森微波各向异性探测器 · 普朗克卫星 · 2016年2月引力波探测 · 暗能量巡天 · 罗曼太空望远镜 · 平方千米阵 · 欧几里得卫星 |
宇宙的终极命运 | |
科学家 | |
海伦·B·华纳天文学奖获得者 | |
---|---|
1950年代 | |
1960年代 | |
1970年代 |
|
1980年代 | |
1990年代 |
|
2000年代 |
|
2010年代 |
|
2020年代 | |
丹尼·海涅曼天体物理学奖获得者 | |
---|---|
1980年代 | |
1990年代 | |
2000年代 | |
2010年代 | |
2020年代 |
|
隐藏分类:
- 自2022年1月需要从英语维基百科翻译的条目
- 需要从英语维基百科翻译的条目
- 含有hCards的条目
- 本地相关图片与维基数据相同
- 含有英语的条目
- 包含ISNI标识符的维基百科条目
- 包含VIAF标识符的维基百科条目
- 包含WorldCat实体标识符的维基百科条目
- 包含BIBSYS标识符的维基百科条目
- 包含BNF标识符的维基百科条目
- 包含BNFdata标识符的维基百科条目
- 包含GND标识符的维基百科条目
- 包含J9U标识符的维基百科条目
- 包含LCCN标识符的维基百科条目
- 包含NTA标识符的维基百科条目
- 包含PLWABN标识符的维基百科条目
- 包含CINII标识符的维基百科条目
- 包含MATHSN标识符的维基百科条目
- 包含MGP标识符的维基百科条目
- 包含ZBMATH标识符的维基百科条目
- 包含SNAC-ID标识符的维基百科条目
- 包含SUDOC标识符的维基百科条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