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王寿康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王寿康
出生1899年2月
 大清直隶省清河道冀州直隶州武邑县青冢村
逝世1975年(75—76岁)
 中华民国台北市古亭区邮政医院
国籍 大清(1899年-1911年)
 中华民国(1912年-1975年)

王寿康(1899年2月—1975年5月10日),字茀青河北武邑青冢村人,教育部国语推行委员会委员,到台湾成立《国语日报》与推行国语运动,子为王正中王正方

生平

[编辑]

中国大陆时期

[编辑]

王寿康为武邑县青冢村人[1],生于1899年2月[2][3],字“茀青”[4]。学名“寿康”,为父亲纪念躲过饥荒,以米糠谐音命名[5]

王寿康在小学毕业后,考上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6]。在北京念书期间,他搬到父亲在六国饭店附近开设的皮货店“永信成”[7]。十五岁,王寿康首次结婚,共生五个女儿[4][8]。1925年,王康寿从北京师范大学国文系毕业,由教师黎锦熙安排在北京的中学教国文[9]。毕业后一年,他只身到南下参加国民革命军北伐,负责宣传、士兵教育[6]。之后,王寿康在黎锦熙主事的《中华大辞典》编纂处担任编辑[9]

1935年4月10日,王寿康与北京扶轮小学任教的曹端群结婚[4]。王寿康住在北京罐儿胡同8号期间,他与前妻最小女儿诞生后三个月,与第二任妻子曹端群所生的长子王正中出生[10]。王寿康将父亲在天津锅店街永信成分号的财产,作为离婚及教育前妻女儿的之用[4]

七七事变后,王寿康在抗日战争第三战区干训团当教官[11]。当时他以上校军衔,办士兵识字班、带领话剧团四处奔走宣传抗战[6]。抗战结束后,黎锦熙创立在北京师范大学国语专修科,聘请王寿康、王善恺任讲师[9]

王寿康担任《国语小报》副社长后,与曹端群、二位儿子搬到位在宣武门内大街的报馆[10]。对于在北京发行推行国语运动用的《国语小报》是否锦上添花,王寿康说这是一项重要的教学法实验,证明先教会学童注音符号,再循发音认汉字,效果好,在半个多世纪后的台湾得到证实[10]

1947年秋,王寿康教导的张博宇、赵文增、翟建邦、巩青祥、冯长青、黄增誉和冯长青等北京师范大学第一届国语专修科毕业,由王寿康从中亲自选派给台湾省政府教育厅赴台湾任国语教员[9]

台湾时期

[编辑]

1948年1月,教育部长朱家骅视察台湾后,决定请魏建功到台北市创办《国语日报》,以推行国语教育[11]。受黎锦熙使命,1948年初,王寿康将带有注音符号的铅字铜模子和出版设备运到基隆[5][9]。该年秋,曹端群带儿子王正中、王正方从天津搭美信轮去台湾与丈夫团聚[5][10]。全家住到原先是魏建功住的重庆南路日式房子[10],位在重庆南路三段14巷[6],与林海音一家人为同栋邻居[12][13]。每逢除夕,王寿康在北京教过的学生就会来此吃年夜饭[9]

教育部原先以1万元金圆券来鼓励《国语日报》筹立,但遇到币值剧降,王寿康只能在台北府城东门附近取得一间小厂房[14]。当时建功神社兼作国语日报社与台湾省国语推行委员会办公地,王寿康就兼任报社副社长与国语推行委员会常务委[10]。《国语日报》在1948年10月25日台湾光复节创刊后,因铅字不够加上印刷机不良,整修数周才继续出报[5]。曹端群该年11月25日开始,每周四在《国语日报》第三版副刊主编“家常”版[11]

1949年,台湾省政府精简,国语会裁并,《国语日报》社搬到搬到长沙街独立维生[14]。据王寿康儿子王正方回忆,创建时社长是挂名兼任,实际上的管理者是作为副社长的父亲,当时常为报纸的销行量发愁[5]。除办报纸外,王寿康也常上广播电台与林良教国语,由林良以闽南语翻译[6]。当年8月11日,曹端群结束《国语日报》工作,改到国语实小教书[11]。之后,《国语日报》社从台湾省教育厅接下印刷标有注音符号的《建国大纲》、《三民主义》等书,才得以转亏为盈[5]

1953年,王寿康出书《演说十讲》[12]。该书在出版三年就已四版[3]

1956年,王寿康担任台湾师范大学首任国语中心主任,曾教导石清照、丁大卫美国留学生[9]。林海音回忆王寿康在师大教的张孝裕、锺露昇、方祖燊、林国梁、王天昌、那宗训、那宗懿、郑奋鹏,日后都成了学者[12]马森说王寿康教的国语课是当时师范学院国文系的必修,对王寿康的印象是声音动听、爱讲笑话[15]。此外,王寿康在政工干校戏剧科任教,受教于他的有贡敏痖弦张永祥、赵琦彬等[12]。1958年,王寿康因推行国语教育,获好人好事丙类[16]

王正方表示父亲能即兴随口编儿歌的本事颇受家附近的小孩欢迎,如听到一位绰号“小鹤”的孩童被美术老师罚站时,就应群童要求随口编“小鹤小鹤,吃饱了不饿,就怕上美术课”[6]。王正方在上初级中学后,对老迈父亲的形象转为肥胖、秃顶、食量大、吃饭声音大、爱讲重复的笑话[17]

1958年,王寿康中风后就失去了语言,只能重头学语[18]。那时王寿康和赵友培在全台湾巡回讲课时,王寿康于花莲县中风,由夏承楹陪着曹端群接回来[12]。中风后,王寿康会勉强说出语词,对王正方吐露对他五位女儿的亏欠[4]。次年2月28日晚上8点,全台湾各公私电台联播罗家伦赵友培、杜元载称赞王寿康献身教育四十年贡献的演说,由中国广播公司制作[2]

1968年2月18日,毛子水游弥坚黄启瑞邓传楷、林海音、刘真刘季洪潘振球张清源洪炎秋王洪钧、孙亢曾在台湾师范大学礼堂,对已中风十年的王寿康庆祝七十岁生日[18]

1971年,王正方因保钓运动私访中国大陆,被中华民国政府列入黑名单[9][19]。儿子们皆滞留美国下,中风的王寿康在家中仅有妻子照顾,并被政府监控其生活[19]。王寿康于1975年5月10日下午5时病逝于台北邮政医院时,因两儿子未能奔丧,由林海音夫妻代为处理后事[12]

出版书籍

[编辑]
  • 王寿康. 《演說十講》. 正中书局. 1953. 
  • 王寿康. 《國語發音與演說》. 中国语文月刊社. 1974. 

参考

[编辑]
  1. ^ 王正方. 到青塚去. 联合报. 1993-02-07 (中文(台湾)). 
  2. ^ 2.0 2.1 王壽康壽辰 文教界祝賀. 联合报. 1959-03-01 (中文(台湾)). 
  3. ^ 3.0 3.1 何凡. 玻璃墊上 壽王壽康. 联合报. 1959-02-28 (中文(台湾)). 
  4. ^ 4.0 4.1 4.2 4.3 4.4 王正方. 月下舞刀. 联合报. 2017-04-28 (中文(台湾)). 
  5. ^ 5.0 5.1 5.2 5.3 5.4 5.5 王正方. 王正方專欄:國語日報撐過了頭一年. 上报. 2020-05-13 [2024-07-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9-29) (中文(台湾)). 
  6. ^ 6.0 6.1 6.2 6.3 6.4 6.5 王正方. 最受孩子歡迎的王伯伯. 联合报. 2014-03-17 (中文(台湾)). 
  7. ^ 王正方. 憶北京老家 櫃上六國飯店 好騷啊. 联合报. 2005-10-28 (中文(台湾)). 
  8. ^ 王正方. 我們這一代:二年級作家 之7 去大媽家吃餃子. 联合报. 2017-03-03 (中文(台湾)). 
  9. ^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王正方. 黎老師的子弟兵. 联合晚报. 2019-04-27 (中文(台湾)). 
  10. ^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王正方. 國語童年. 联合报. 2007-04-18 (中文(台湾)). 
  11. ^ 11.0 11.1 11.2 11.3 吴兴文. 《三少四壯集》從一份手稿說起. 中国时报. 2011-12-01 (中文(台湾)). 
  12. ^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林海音. 讀「我的父子關係」--憶王壽康教授. 联合报. 1991-08-08 (中文(台湾)). 
  13. ^ 胡幼凤、葛大维、魏忻忻. 院士哥哥 導演弟弟 兒時口水炸彈 老來兄友弟恭. 联合报. 2006-02-14 (中文(台湾)). 
  14. ^ 14.0 14.1 郑郁蓁. 前董事長林良之女林瑋:當年員工無支薪 沒拿政府錢. 中国时报. 2017-08-31 [2024-07-04] (中文(台湾)). 
  15. ^ 马森. 對王壽康先生的不同印象. 联合报. 2009-12-14 (中文(台湾)). 
  16. ^ 好人好事丙類八十一人名單. 联合报. 1958-04-08 (中文(台湾)). 
  17. ^ 王正方. 我的父子關係. 联合报. 1991-08-08 (中文(台湾)). 
  18. ^ 18.0 18.1 古稀翁牙牙學語 憑毅力創造奇蹟 王壽康教授昨度七秩華誕 捐壽儀設國語文研究獎金. 联合报. 1968-02-19 (中文(台湾)). 
  19. ^ 19.0 19.1 胡幼凤. 側記 保釣變附匪 連父喪也回不來 多年後 老媽赴美探子 認不出身旁激動落淚的中年人 就是王正方. 联合报. 2006-02-14 (中文(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