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亭
此条目需要补充更多来源。 (2022年4月20日) |
《牡丹亭》,原名《还魂记》,又名《杜丽娘慕色还魂记》,是明代剧作家汤显祖的传奇作品,创作于1598年,描写了大家闺秀杜丽娘和书生柳梦梅的生死之恋。与《紫钗记》、《南柯记》和《邯郸记》并称为“玉茗堂四梦”。
故事梗概
[编辑]南宋时期南安太守杜宝之独女杜丽娘,在听闻家庭教师陈最良的诗经《关雎》一课之后,居然动了怀春之情,于梦中邂逅一书生,醒后因思念梦中情郎,郁郁寡欢而亡。杜宝赴淮阳升任安抚使前,将杜丽娘葬后花园梅树下,并修梅花庵,嘱一道姑守之。
杜丽娘的灵魂来到地府,判官却查出她命不该绝,命定有一段姻缘,便放她回返人间。后书生柳梦梅赴京赶考,却因故寓于梅花庵,并因此与杜丽娘游魂相遇相知。其后杜丽娘指示柳梦梅掘坟,开其棺木,并利用自己的尸体复活,两人结为夫妻。随后柳梦梅赶考并高中状元。
柳梦梅受杜丽娘之托,往淮阳见杜宝时,杜宝不相信杜丽娘复活,欲将柳梦梅除之而后快,判处就地正法。在紧急关头,知情者急告杜宝以实情,并指出柳梦梅乃新科状元,不宜杀之。杜宝却怀疑柳梦梅是妖怪,上奏皇帝。
此后全案归朝廷处理,皇帝查明真相,柳梦梅终于与杜丽娘相聚,杜宝也与女婿尽释前嫌,全剧欢喜而终。
风格
[编辑]《牡丹亭》取材于唐代传奇《离魂记》,揭露黑暗,以情反理,故事深切动人,具浪漫主义特色,不拘于声律,曲调优美。人物栩栩如生,描写细腻;语言则在深浅、浓淡、雅俗之间。
唱词
[编辑]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断井颓垣。
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
朝飞暮倦,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锦屏人忒看的这韶光贱。
———第十出〈惊梦〉
这般花花草草由人恋,生生死死随人愿,便酸酸楚楚无人怨。
———第十二出〈寻梦〉
文学地位
[编辑]《牡丹亭》与《紫钗记》、《南柯记》、《邯郸记》并称为“临川四梦”。
《牡丹亭》是汤显祖最著名的剧作,在思想和艺术方面都达到了其创作的最高水准。据记载“《牡丹亭》一出,家传户诵,几令《西厢》减价”。
此剧在明末一经上演,就受到民众的欢迎。有记载当时有少女读其剧作后深为感动,以至于“忿惋而死”,以及杭州有女伶演到“寻梦”一出戏时感情激动,卒于台上。
场次版本
[编辑]原著的牡丹亭共有五十五出,由标目、言怀到肃苑、惊梦、到婚走、骇变、到最后的圆驾为止。经过了近代昆剧的改革,改编成十二出的剧目,有游园、惊梦、寻梦、离魂、冥判、拾画、叫画、幽媾、冥誓、回生、婚走。
|
|
|
|
|
|
翻译
[编辑]洪涛生(Vincenz Hundhausen)是牡丹亭的德文翻译者。[1]
改编作品
[编辑]- 《牡丹亭》是昆剧中的经典剧目。石凌鹤改编的赣剧弋阳腔《还魂记》,被拍摄成彩色电影。
- 1956年粤剧剧作家唐涤生为仙凤鸣剧团改编《牡丹亭》成粤剧《牡丹亭惊梦》。
- 台湾导演陈国富引申发展出电影“我的美丽与哀愁”。
- 香港导演杨凡的作品“游园惊梦”与“桃色”亦有借用《牡丹亭》作为电影音乐与情节。
- 2004年作家白先勇,集合中国与港台的艺术家,共同推出“青春版牡丹亭”。
- 香港剧团剧场组合艺术总监甄咏蓓,以《牡丹亭》为灵感,于2005年创作独脚戏《游园》,于香港艺术中心及台湾国家戏剧院实验剧场演出。
- 2007年导演林兆华与昆曲艺术家汪世瑜联合创作的厅堂版《牡丹亭》。
- 2005年,歌手王力宏以《牡丹亭》为灵感,和五月天阿信合作歌曲〈在梅边〉,收录在《盖世英雄》专辑里。
- 2012年中国36集电视剧《牡丹亭》由孙菲菲、沙溢主演,是《牡丹亭》改编而成的古装电视剧。以杜丽娘和柳梦梅生死离合的爱情故事为主线,但是将洛阳牡丹起源、牡丹仙子、武则天与洛阳牡丹的故事贯穿剧中。
- 2015年网易发布的手机游戏《惊梦》改编自《牡丹亭》。
- 2020年椰岛游戏发布的手机游戏《江南百景图》有以《牡丹亭》为故事蓝本的探险活动。
相关景点
[编辑]牡丹亭的故事背景在江西南安府(今江西大余县),汤显祖停留该地时取得故事灵感,牡丹亭亦为当地真实景点,毁坏后又重建,现在根据牡丹亭故事内容扩建成牡丹亭公园。
参考资料
[编辑]- Bieg, Lutz. "Literary translations of the classical lyric and drama in the first half of the 20th century: The "case" of Vincenz Hundhausen (1878-1955)."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In: Alleton, Vivianne and Michael Lackner (editors). De l'un au multiple: traductions du chinois vers les langues européennes Translations from Chinese into European Languages (EN, FR). Éditions de la maison des sciences de l'homme (Les Editions de la MSH, FR), 1999, Paris. p. 62-83. ISBN 273510768X, 9782735107681.
注释
[编辑][在维基数据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