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吉港脚
外观
武吉港脚 | |
---|---|
马来西亚镇区 | |
Bukit Kangkar | |
武吉港脚在东甲县的位置 | |
坐标:2°10′29″N 102°33′14″E / 2.17464°N 102.55387°E | |
国家 | 马来西亚 |
州属 | 柔佛 |
县 | 东甲县 |
时区 | 马来西亚标准时间(UTC+8) |
邮政编码 | 84400 |
电话区号 | +6-06 |
车牌编码 | J |
武吉港脚(马来语:Bukit Kangkar),中文简称港脚,是马来西亚柔佛东甲县(原麻坡县)的一个,属东甲县议会所管辖,亦名利丰港脚,离麻坡市区约16公里,离东甲市区约12公里,离利丰港约3公里,现任村长是刘嘉盛。当地地标是两座高耸的蓄水塔,建于1936年。
历史
[编辑]20世纪初,柔佛正处于港主制度时期,武吉港脚是由利丰港港主(Tuan Sungai)张瑞合(1882-1945年)管理,其“大厝”位于今武吉港脚基督教堂的地段上,是两层楼的亚答建筑物,拥有40多间店铺,包括了猪仔馆、鸦片馆、工人宿舍等建筑物[1] 。
张瑞合祖籍广东饶平樟溪镇青岚木堂村,生于清光绪八年(1882年)十月廿三日。光绪廿九年(1903年),张瑞合南渡马来亚,定居武吉港脚,并成为利丰港港主。早期开埠居民主要种植甘蜜(Gambier,是一种含有单宁酸的攀缘小树)和胡椒,1920年后逐渐改种树胶,现今又被经济价值较高的棕油和本地水果等农作物所取代。
武吉港脚在历史上曾一度被称为“美人村”。据悉当时约60%以上的村民都是以少女为主,待嫁女儿成了邻近村庄或小镇男士的追求对象。又据记载,当昔日的港脚,只要有适合种植西瓜的旷地,居民就会尝试种植西瓜,因此又有“西瓜村”的别称。 [2]
2011年,新加坡电视台的连续剧《猪仔馆人家》(英文:The Quarters)曾拉队到该镇拍摄外景。
名称由来
[编辑]武吉港脚名字中的“武吉”指的是小山丘,“港脚”则是潮州话“港主”的译音。
人口
[编辑]镇上居民以华裔人口占大多数。目前的华裔人口约有2千户,当中,福建人最多、潮州、海南、雷州人次之。
公共设施
[编辑]学校
[编辑]- 南华国民型华文小学(Sekolah Jenis Kebangsaan (C) Nan Hwa)——创立于1938年7月7日。
- 武吉港脚国民小学(Sekolah Kebangsaan Bukit Kangkar)。
庙宇
[编辑]社团
[编辑]- 武吉港脚狮子会(2013年成立)。
- 武吉港脚南华校友会(2014年成立)。
文化习俗
[编辑]每该镇村内有华裔村民过世,就会有专人将一对对的红蜡烛沿家挨户的放在华裔住户家门前,通报村内有人在办丧事,这习俗在1936年已经存在,据说已流传了百多年。 [1]
参考文献
[编辑]- ^ 1.0 1.1 別有村天‧禮讓國會選區(二):那些年……美人村譜浪漫西瓜阿郎外打拼‧武吉港腳老風俗繫鄉情——星洲日報. [2015-03-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4-02).
- ^ 小城遗事:昔日少女多居民多种西瓜‧港脚又叫“美人村”“西瓜村”——星洲日报[永久失效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