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斯特鲁普效应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红色 绿色 蓝色
绿色 蓝色 橘色


绿色 红色 橘色
蓝色 红色 绿色


老鼠 企鹅 猴子
老鼠 企鹅 猴子


如果文字的意义与显示的字体颜色没有相关,说出显示文字的颜色的名称比较容易且迅速。如果三组文字都是以红色显示,则辨别出文字显示“绿色”的颜色会比文字为显示“老鼠”的颜色的时间较长,而后者又比辨别出文字显示是“红色”的颜色的时间长。

斯特鲁普效应(英语:Stroop Effect),又译Stroop效应司楚卜效应史楚普效应[1],是由美国的实验心理学约翰·莱德利·斯特鲁普英语John Ridley Stroop于1935年最先以英语提出的效应,因此以他的名字命名。[2]

这个效应展示了人们对事物的认知过程已是一个自动化的历程。当有一个新的刺激出现时,如果它的特征和原先的刺激相似或符合一致,便会加速人们的认知;反之,若新的刺激特征与原先的刺激不相同,则会干扰人们的认知,使人们的所需的反应时间变长[3]

心理学中,斯特鲁普效应是干扰对处理任务时反应时间的论证。例如,将一个颜色的名称(例如“蓝色”、“绿色”、“红色”、“橘色”)以不是它所代表的颜色显示时(例如文字“红色”以绿色油墨显示,而非红色油墨;或是文字“橘色”是以蓝色油墨显示而非橘色油墨),对比于文字及其颜色一致时,前者必须花较长的时间来辨识文字的颜色,而且辨识过程也更容易出错。斯特鲁普效应也被用来创造一个心理学上著名的实验,即“斯特鲁普实验”(Stroop Test),或称为“斯特鲁普颜色与文字实验”(Stroop Color and Word Test,简称SCWT)。[4][5]

斯特鲁普颜色与文字实验(SCWT)是一个在神经心理学领域被广泛运用于临床与调查中的实验。此实验评估人们在处理一个特定刺激特征、而此刺激妨碍同时第二个刺激特性的处理时,抑制认知干扰的能力。[5]

最初版斯特鲁普实验

[编辑]

刺激1: 紫色 棕色 红色 蓝色 绿色


刺激2:棕色 绿色 蓝色 绿色


刺激3:◼︎ ◼︎ ◼︎ ◼︎ ◼︎


上述三个刺激和颜色的实验,源自最初发表的那篇论文。[2]

图一 此图源自对斯特鲁普效应最原始的描述的实验2(1935)。
图片中的1是判断点(dots)的颜色所要花的时间;图片中的2则是当文字颜色与所显示的文字相冲突时,判断文字颜色所需的时间。[2]

现象缘起

[编辑]

这个现象是以,用英文发表这个现象的美国心理学家约翰·莱德利·斯特鲁普英语John Ridley Stroop命名。[2]

斯特鲁普在公元1935年,在《实验心理学期刊》(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以英文发表了〈语文反应中的干扰研究〉(Studies of interference in serial verbal reactions)这篇文章,这篇文章包含了三个小实验。

然而,这个现象最初在1929年,由埃里克·杨施德语Erich Rudolf Jaensch在德国发表,而概念的起源是源自詹姆斯·麦基恩·卡特尔威廉·冯特19世纪发表的文章。

斯特鲁普实验

[编辑]

在斯特鲁普实验(SCWT)中,最普遍的版本即是1935年由斯特鲁普提出的版本。在这最初的实验中,斯特鲁普在相同的测试中使用三种不同的变化以创造三种不同的刺激(如右上表所示):

  1. 以黑色显示颜色名字的文字(Names of colors appeared in black ink)。
  2. 以不同于文字名字所代表的颜色显示的文字(Names of colors in a different ink than the color named)。
  3. 给定颜色的方形色框(Squares of a given color)。

这三种刺激中,其中两种代表“一致的条件”(congruous condition),包括念出黑色油墨打印出的颜色的名字(右上表刺激1)和念出小色不同色标的名字(右上表刺激3)。而相反的,在刺激2中,颜色的名字与所使用的墨水的颜色不一致(例如文字“红色”是以“绿色”油墨印出)。[5]

小实验一

[编辑]

在第一个实验,同时使用了“文字”跟“与字义不同的颜色的文字(冲突文字,conflict words)”。实验要求受试者分别说出所列的颜色的文字,此与所使用的墨水的颜色无关。例如:受试者必须说:“紫色”不管这两个字是用什么墨水写的。

小实验二

[编辑]

在第二个实验,使用了“冲突文字”和“色标”(见右上表)(见图一),而受试者被要求说出文字的印刷颜色,而此与所显示文字的字义(右上表刺激2)无关,并且分变色标的颜色(右上表刺激3)。例如:如果文字“紫色”以红色印刷,受试者必须说:“红色”而非“紫色”。当显示方框框时,受试者必须说出方框的颜色。

小实验三

[编辑]

在第三个实验,斯特鲁普给不同阶段的受试者练习实验一和实验二的任务和刺激,以检测学习效果。[2]

不同于现在研究者用以评估心理的测验,斯特鲁普只使用三个基本的分数去评估程度,而非使用更复杂的评估方式。

斯特鲁普发现到,相对于辨识方形色标的颜色,受试者在实验二中,花费明显较长的时间来辨识文字的颜色。这个延迟并没有出现在实验一中。这种干扰可以用“自发阅读”(the automation of reading)解释。自动化阅读的意思就是,大脑会自动的判断出文字语意上的意思(例如阅读到文字“红色”就想到颜色“红色”),然后必须有意识地检查文字本身和辨认出文字的颜色(墨水是非红色的颜色),后者并不是自动自发的行为。因为在实验二这种“不一致的状况中”,受试者被要求说出墨水的颜色而不是读出文字,换句话说,受试者被要求做一个相对较不自发任务(a less automated task),即“说出墨水的颜色”,同时阻止源自更自发的行为(a more automated task),即读出文字的干扰。[2][5]

实验发现

[编辑]

刺激在斯特鲁普实验中的类型,可分为三种:中性、一致的、不一致的。中性的刺激,指的是只出现文字或颜色,即只有单一刺激,不会有其他干扰。[6]一致的刺激,指的是字义和其印刷颜色相同,亦即两种刺激是彼此具有相似的特征(例:“红色”这个词以红色的笔写)。不一致的刺激,则是指字义和印刷颜色不相同,两个刺激不具相似特征(例:“红色”这个词以蓝色的笔写)。[6]

这个实验的发现有三,分别是:[6]

  1. 语意干扰。这说明了,以中性刺激去辨认印刷颜色时的速度回会比在不一致的情况下更加快速。这个发现之所以称作语意干扰,是因为印刷颜色和字义之间的含意关系通常被认为是干扰的根源。[6]
  2. 语义辅导,这解释了为何在实验中发现于刺激一致的情况下,辨认印刷颜色的速度会比在中性刺激的条件下更快。
  3. 当任务要求阅读文字而非辨认颜色时,语意干扰和语意辅导的现象皆会消失。这种现象,有时又称作斯特鲁普不同时性,并且在辨认颜色与阅读文字相比较时所减少的自动化历程可以解释这种状况。[6]

在干扰理论的研究中,最常被使用的实验程序与斯特鲁普的第二个实验相当相似。在第二个实验当中,实验对象被测试了于不相符的文字与色标的情况下辨认颜色的反应情形。而第一个斯特鲁普研究的实验(分别于黑体和与文字不一致的颜色下辨认颜色)则比较少被讨论。在这两种情况下,干扰的程度可由阅读两种类型的字块所需的时间差表现出来。而除了辨认颜色之外,受试者同样也被要求将刺激分类。不同特色的刺激,像是印刷颜色或是文字指示同样也被系统化地改变于不同情况当中。所有的这些变更,都没有剔除干扰的影响。

斯特鲁普实验的变化

[编辑]

斯特鲁普实验曾被修改,以加进其他感官种类和变数[7],以研究双重语言的效果[8],或是调查情绪干扰的影响。[9]

扭曲字

[编辑]
图二 扭曲字

在扭曲字(Warped Words)的测试中,测试结果与最初的斯特鲁普实验差不多。与最初的斯特鲁普实验相同,所显示的有关颜色的文字,与所使用的墨水颜色不同。但是,文字被以更难阅读的方式显示(以弯曲环形为典型,见右图二)[10]。如此显示文字的目的在于,这种显示方式同时减慢了大脑的反应和处理时间,使完成这个任务更为困难。

反向斯特鲁普实验

[编辑]
图三 反向斯特鲁普实验

同样地,反向斯特鲁普实验(Reversed Stroop Test)依旧相似于原本的斯特普鲁测试,只是受试者会被展示一个黑色的框框中间写着一个颜色与字义不同的单词(例:“蓝色”这个词以红色印刷)。而在这个黑色的框框四角,分别有四个其他颜色的小正方形。实验者会要求受试者去指出和中间单词相同颜色的正方形(例:当中间显示以红色印刷的“蓝色”,受试者就应该去指红色的正方形而不是蓝色的),不意外地,有相当数量的受试者指出了错误的颜色。虽然这个实验与原先的斯特普鲁实验不同,但所呈现的效应却非常相似,在原先的实验里,此种效应会造成受试者有更慢的反应与需要更多的反应时间。[10]

情绪的斯特鲁普实验

[编辑]

情绪的斯特鲁普实验(Emotional Stroop Test)是斯特普鲁试验的另一种变形,实验者会给受试者展示一堆字卡,字卡中会有一个具负面意义的单词(例:难过受伤、不幸运)混杂在其他中性单词(例:看见、、按压)内。这些单词同样会涂上颜色,并且实验者会纪录受试者在说出这些负面单词时的速度是比中性的词快或慢。这个实验最后展示了,心情较差的受试者比较有可能在辨认负面单词的颜色时会较中性的词更慢。[10]

参考资料

[编辑]
  1. ^ Stroop Effect. 国家教育研究院双语词汇、学术名词暨辞书资讯网. [2017-06-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01). 
  2. ^ 2.0 2.1 2.2 2.3 2.4 2.5 Stroop, John Ridley. Studies of interference in serial verbal reactions.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1935, 18 (6): 643–662 [2008-10-08]. doi:10.1037/h005465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5-30). 
  3. ^ What is The Stroop Effect?. [2017-06-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5-08) (英语). The Stroop Effect, named after John Ridley Stroop, is a demonstration of the reaction time of a task and is often used to illustrate the nature of automatic processing versus conscious visual control. It was first published in 1935 following a series of experiments similar to those outlined above. 
  4. ^ MacLeod CM. Half a century of research on the Stroop effect: an integrative review. Psychological Bulletin. March 1991, 109 (2): 163–203 [2017-06-08]. PMID 2034749. doi:10.1037/0033-2909.109.2.16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5-15). 需注册
  5. ^ 5.0 5.1 5.2 5.3 Scarpina, Federica; Tagini, Sofia. The Stroop Color and Word Test. frontiers in Psychology. 2017-04-12, 8: 1–8 [2017-06-08]. doi:10.3389/fpsyg.2017.00557. 
  6. ^ 6.0 6.1 6.2 6.3 6.4 van Maanen L, van Rijn H, Borst JP. Stroop and picture-word interference are two sides of the same coin. Psychon Bull Rev. December 2009, 16 (6): 987–99. PMID 19966248. doi:10.3758/PBR.16.6.987. 
  7. ^ Roberts KL, Hall DA. Examining a supramodal network for conflict processing: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novel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data for related visual and auditory stroop tasks. Journal of Cognitive Neuroscience. June 2008, 20 (6): 1063–78. PMID 18211237. doi:10.1162/jocn.2008.20074. 
  8. ^ Rosselli M, Ardila A, Santisi MN, et al. Stroop effect in Spanish-English bilinguals. Journal of the International Neuropsychological Society : JINS. September 2002, 8 (6): 819–27. PMID 12240746. doi:10.1017/S1355617702860106. 
  9. ^ Williams JM, Mathews A, MacLeod C. The emotional Stroop task and psychopathology. Psychol Bull. July 1996, 120 (1): 3–24. PMID 8711015. doi:10.1037/0033-2909.120.1.3. 
  10. ^ 10.0 10.1 10.2 The Stroop Effect. Brainstorm Psychology. [2013-11-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2-03). 

外部链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