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大秦寺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其中一大秦寺

大秦寺是在中国景教寺院(教堂)的通称。景教即传到中国的基督教聂斯脱留派景教)。唐朝时,在长安的大秦寺颇负盛名。

历史沿革

[编辑]

景教在中国的传播,从唐代贞观九年(635年)聂斯脱留派传教士团到达长安开始。那时,唐太宗命宰相房玄龄到长安西郊迎接传教团的团长阿罗本(罗宾,Alopen),并亲自会见了阿罗本。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记载:“太宗文皇帝光华启运,明圣临人,大秦国有上德曰阿罗本,占青云而载真经,望风律以驰艰险,贞观九祀,至于长安,帝使宰臣房公玄龄,总使西效入内,翻经书殿,问道禁闱。”

三年后的唐贞观十二年(638年),景教为唐朝所认可,并由唐朝政府资助在长安义宁坊修建寺院(教堂)。当时被称为“波斯寺”或“波斯经寺”,并没有使用大秦寺的名字;后因为天宝四年(745年)宗教的名称由波斯经教、波斯教变为了大秦景教,寺院的通称由波斯寺改名为大秦寺。(参见《旧唐书》中大秦寺的记载)。唐朝人把景教的寺院和摩尼教祆教的寺院统称为三夷寺

大秦寺的名称在正式文件中的使用要在唐天宝四年更名之后,但是,也有人认为745年前传抄的大秦景教《宣元至本经》也使用了大秦寺的名称,或许是在正式改名之前,存在大秦寺的名称在非正式场合使用的可能性。

唐代有多处大秦寺:长安义宁坊大秦寺,洛阳修养坊大秦寺,灵武大秦寺,五郡大秦寺,盩厔大秦寺,四川成都西门外大秦寺珍珠楼等。

会昌五年(845年),景教与佛教祆教一起遭到禁绝。随着景教在中国的衰落,中国的大秦寺也遭受了严酷的命运,不过在中国的边疆地区,聂斯脱里派信仰在克烈部乃蛮部汪古部畏兀儿部蒙古高原中亚的部落间继续存在着,这些信仰在元代由于朝廷的支持而又一次活跃起来,并在华南的港口城市,如泉州,兴建教堂。但此时教派的名称与唐朝时的名称不同,在元代聂斯脱留派称为也里可温教(也里可温,即蒙古语"erke'ün"(基督徒)的音译)。

元代的景教寺称为“十字寺”,据《元史》记载,有72所,分布在吐鲁番哈密伊犁沙州兰州宁夏太原济南扬州泉州杭州福州重庆房山广州昆明等地。

由于元朝的灭亡,且中亚逐渐信奉回教蒙古人也多半皈依藏密佛法,两教的蚕食之下,景教信仰衰落了,直到明代天启五年(1625年)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西安市郊被发现之前,景教几乎可说是被中国人完全忘却了。

参见

[编辑]

参考文献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