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字
外观
(重定向自古字)
此条目没有列出任何参考或来源。 (2009年4月20日) |
注意:本条目可能有部分字符无法显示,若遇此情况请参阅Wikipedia:Unicode扩展汉字。 |
古今字是中国古书用字情况之一。同一个词在不同时期用不同的字来表示就形成了古今字,较前使用的叫“古字”或“本字”,较后使用的叫“今字”或“分化字”或“后起字”。
形体
[编辑]古今字在形体上大多数有某种联系。主要有下面几种情况:
例子:
联系 | 古字 | 今字 |
加形旁 | 然 | 燃 |
余 | 餘 | |
采 | 採 | |
取 | 娶 | |
改变形旁 | 赴 | 讣 |
振 | 赈 | |
说 | 悦 | |
略加变形 | 不 | 丕 |
大/泰 | 太 | |
陈 | 阵 | |
通假字造成 | 亡 | 無 |
伯 | 霸 | |
鄦 | 许 |
- 例:“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此处“说”即“悦”。
成因
[编辑]汉字的数量有限,除了表本义以外,还表引申义和假借义。文字的表意功能扩大以后,为了区分不同的用法其中表示某些义项的文字往往对其加以改造,以示区别。就该义项而言,先用的字就称为古字,改造后使用的字称为今字。其成因细分如下:(前面的是“古字”,后面的是“今字”)
- 古字假借为其他用途而为其本义造今字。如:段锻、或域、韦围……
- 古字用于表示引申义而为其本义造今字。如:责债、景影、原源……
- 古字用于表示本义而为其引申义造今字。如:家嫁、士仕、告诰……
- 古字用于表本义而为其假借义造今字。如:辟避、与欤、涂途……
古今字与假借字的关系
[编辑]两者之间有交叉现象,两者间只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古今字立中于时代不同和用法上的分工,假借字主要是从文献中文字所表达的意义与它的本义是否有关联。
延伸阅读
[编辑]- 王力. 古代漢語 第一冊. 北京: 中华书局. 1999-05: 170–174. ISBN 7-101-00082-7 (中文(中国大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