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宜良
刘宜良 | |
---|---|
出生 | 中国江苏省靖江县 | 1932年12月7日
逝世 | 1984年10月15日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旧金山 | (51岁)
死因 | 遭枪杀 |
国籍 | 中华民国 美国 |
别名 | 江南 |
职业 | 作家 |
知名作品 | 蒋经国传 |
刘宜良(1932年12月7日—1984年10月15日),笔名江南、丁依等, 姚嘉文等党外人士称之为刘江南[1][2],男,江苏省靖江人,台湾作家,台北政工干校(今政治作战学院)新闻系肄业、台湾省立师范大学(今国立台湾师范大学)夜间部英语系肄业、美利坚大学政治学硕士。
生于中国大陆江苏省靖江,1949年追随国民政府迁移台湾,原为军官,因拒任辅导长而退役,后担任记者,外派美国。1967年取得美国国籍,1972年开始写作《蒋经国传》并连载,内容包括蒋家内部与中国国民党内部之派系斗争。1984年10月15日上午9时,刘宜良在加利福尼亚遭到台湾竹联帮人士陈启礼(后证实为中华民国国防部情报局指派)等人暗杀身亡,即江南案。
生平
[编辑]早年
[编辑]刘宜良生于江苏靖江一个乡下地主家庭,从小识字甚早,有神童之称。长大后当时老百姓在新四军和国军来来去去的国共斗争中,生活并不平静。刘宜良的父亲因为拥有几分地,成了“保安团”之类组织的成员。刘宜良十岁左右,一个天寒地冻的清晨,目睹父亲遭人枪杀,刘宜良年长后告诉朋友:“唉!我爸爸那时候也干掉了不少共产党。乡下人哪知道什么国民党,共产党,还不是鬼打架!”[3]
服役
[编辑]1948年,国共内战方殷,刘家在靖江原本算是小富,此时也不得不出门觅食,16岁的刘宜良与大弟随母亲一路走到孤山镇,决心告别母亲,带着大弟向南走。兄弟俩到了苏州,终因没饭吃,不得不虚报年龄,混进国民党的军队当小兵。混不到几个月,又因为日子太苦想逃兵,却在准备逃跑的晚上,猛然听到解放军渡江的消息,此后死心塌地随着部队一路转进到上海,刘宜良时年不过16岁,着实带不动大弟到处跑,于是狠下心打发大弟回老家。1949年,刘宜良跟着部队上船前往台湾。[3]
升迁
[编辑]刘宜良喜欢看报,好奇且喜好政治,评论人物的兴趣,让这个年轻人谈古论今别有见地,这也为他带来一番奇遇。他随军乘船时,结识一名资深军官,两人相谈甚欢,这位军官深为党国获此人才为幸,当场便授以上尉军衔,于是一个年方十七的小兵,走下船来已是一位上尉军官。[4]
退役
[编辑]船到台湾,部队整编,刘宜良年轻又来历不明,部队几番考查,降为中尉。不过这位小中尉不以为忤,先混到空军当政工,再自修考进政工干校,毕业前夕,因得知将被分发到高雄的陆军八军团担任政战辅导长,他认为此一职缺只是箝制人心,与他军事记者的志趣不合,他再三争取,都无法如愿分发到军事新闻单位。刘宜良一怒之下,在毕业典礼当天,找个理由和带队的队长吵了一架,弄成自己“被开除”。[5]刘宜良的逃官生涯,一直到1954年才透过惜才的前军法官宋运兰,与傅正(“自由中国”编辑)的帮忙,让他从“逃官”变成“自首”,判“两年半缓刑”,而且如愿“开除军籍”。[4]
参与新闻业
[编辑]离开军校的刘宜良过了一段很不得志的日子,透过萧铜帮忙,在报社担任副刊编辑维生。待“开除军籍”,获得平民的身份证,回到老百姓的生活,刘宜良转到“台湾制片厂”,经厂长龙芳介绍,结识“正声广播公司”总经理夏晓华。1956年,刘宜良进入“正声广播公司”,负责影剧新闻,并主持一个名为“三千六百行”的访问节目[6]。刘宜良接下“三千六百行”,买了一辆当时罕见的摩托车,背着录音机,走遍大街小巷,访问各行各业[7]。
夏晓华在1965年间创立“台湾日报”,刘宜良要求跟进,夏晓华原担心他从广播记者转为报社记者,不能胜任,但是一则爱才,二则体念他幼年从军,苦学奋斗,于是给他半年的考验,结果刘宜良表现亮眼,夏晓华非常满意,乃予以正式聘用[6],刘宜良也不负期待,很快就成为“台湾日报”的台柱。[4]
婚变
[编辑]刘宜良到了“台湾制片厂”,生活稳定了,也成家生子,进入“正声广播公司”才华更是受到注目,此时刘宜良颇有私谊的“正声广播公司”主持人蓝明,却在台湾首届的国产商品展览会(简称商展)意外目睹刘宜良前妻刘敏受人追求的一幕,等到商展结束,刘宜良婚姻出现危机,终于演变到不可收拾的地步[8]。1959年,结婚三年的刘宜良离婚了。失婚的刘宜良带着儿子,人生将何去何从。不久,他遇见日后的妻子崔蓉芝。在崔蓉芝鼓励下,刘宜良苦学自修英文,立志出国深造,他白天在台湾日报社跑新闻之余,晚上到台湾师大夜间部英语系继续进修。[4]
出国深造
[编辑]刘宜良曾告诉朋友“学英文,想办法离开台湾,这是我这一辈子做得最有耐性的一件事情。”待英文有基础,刘宜良进一步挑战出国。当时在台湾想出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何况刘宜良不只是单身,还有过去“逃官”的纪录,有谁可以当他出国的“保证人”?他以“台湾日报”记者的名义,申请到香港采访,作为对当局的一种试探;香港成行,接着申请到马尼拉、西贡,都一一成行,他的采访文章最后辑成“东南亚记行”一书。[4][6]接着,刘宜良要求夏晓华给他一个名义,让他赴美深造,夏晓华向新闻局提出申请获准。1967年,刘宜良便以“台湾日报”驻美特派员的名义赴美[6],不过以“台湾日报”的财务困境,夏晓华跟刘宜良言明,他没有办法付薪水,也没有稿费。[6][9]扺达华府的几个月后,刘宜良将新婚未久的崔蓉芝,以及他和前妻所生的儿子接到美国。[10]
得罪当道
[编辑]刘宜良的能耐早在“正声广播公司”,“台湾日报”工作时已迭获肯定,在美国的环境跑新闻更是如鱼得水。不过这却苦了仍处在戒严时代台湾的夏晓华。夏晓华说到刘宜良时表示:
“ | 写来的新闻专栏有部分很受欢迎。他也有敏感的新闻触觉。如尼克松访问大陆,江南早在三、四个月前即有稿件暗示……他写的稿件中,文笔锐利,批评尖苛,虽然受读者欢迎,可是文章却常会伤害别人……现任驻教廷大使,前任外交部长周书楷就曾屡受他的攻击。当时周氏担任驻美大使,为他的攻击颇受刺激。我一再以发行人的身份劝他要厚道要忠恕,很多的纰漏也让我奔波著为他摆平。[6] | ” |
撰写“蒋经国传”
[编辑]1970年4月,刘宜良在华府的美利坚大学国际关系研究所硕士班就读时,刚好碰上蒋经国访美。由于记者身份,刘宜良得以夹在一群记者之中与蒋经国见面。对刘宜良来说,蒋经国并不是陌生人。因为以前他还是政战学校学生时,就经常听到蒋经国在台上训话,没想到,十几年之后,双方竟然可以平起平坐谈话。39岁时,刘宜良获得人生唯一一张文凭 一一“美利坚大学政治学硕士”。
就在采访结束后不久,蒋经国遇刺。受到这件事影响,刘宜良决定在继续攻读博士班时,把蒋经国列为研究题材,甚至打算作为毕业论文的题目。到了1972年,刘宜良手边的资料愈来愈多,他觉得已经到了可以发表的地步,于是投稿到香港“南北极”杂志,以“丁依”为笔名,开始连载“蒋经国传”。[11]
遇刺
[编辑]1984年中华民国国防部情报局派遣台湾竹联帮首任总堂主陈启礼率吴敦和董桂森二人,前往美国执行“锄奸计划”。10月10日,三人找到住在加州德里市的刘宜良,进行跟踪。10月15日三人将刘宜良刺杀,逃回台湾,人称江南案。
著作
[编辑]- 《蒋经国传》,台北:前卫出版社,2001年。ISBN 978-9578-0130-56
- 《龙云传》
- 《香港纪行》
- 《动乱的东南亚》
- 《江南小雨》
- 《江南杂语》
参见
[编辑]- 江南案
- 被出卖的台湾 (电影)
- 林宅血案
- 蓝明,《繁花不落》. 酿出版. 2013.8. ISBN 9789865871598
- 夏晓华,《种树的人》
- 竹联帮
参考资料
[编辑]- ^ 姚嘉文談高雄事件與台灣民主進程. [2020-07-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11).
- ^ 「白狼」身份大起底 背靠中共國安四局. [2014-04-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4-06).
- ^ 3.0 3.1 九十年代198412,第33页
- ^ 4.0 4.1 4.2 4.3 4.4 九十年代198412,第34页
- ^ 阿達新聞檔案. [2013-12-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1-07).
- ^ 6.0 6.1 6.2 6.3 6.4 6.5 九十年代198507,第40页
- ^ 夏晓华,《种树的人》,第76页
- ^ 蓝明. 《繁花不落》. 酿出版. 2013.8. ISBN 9789865871598.第315页
- ^ 九十年代198507,第41页
- ^ blarmy2008. 台灣解嚴前夕-江南案與夏宅客廳的神秘訪客. 芝山夏家‧化私为公. 2015-07-19 [2017-01-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05).
- ^ 阿达新闻档案http://mypaper.pchome.com.tw/fld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