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格林沁
僧格林沁 | |||||||||||||
---|---|---|---|---|---|---|---|---|---|---|---|---|---|
扎萨克博多勒噶台亲王 | |||||||||||||
前任:索特纳木多布斋 继任:伯彦讷谟祜 | |||||||||||||
国家 | 大清 | ||||||||||||
主君 | 道光帝 咸丰帝 同治帝 | ||||||||||||
姓 | 博尔济吉特氏 | ||||||||||||
名 | 僧格林沁 | ||||||||||||
旗籍 | 科尔沁左翼后旗 | ||||||||||||
出生 | 嘉庆十六年六月五日 1811年7月24日 | ||||||||||||
逝世 | 同治四年 1865年5月18日 (53岁) † | ||||||||||||
谥号 | 忠 | ||||||||||||
墓葬 | 科尔沁左翼后旗世袭旗陵(今辽宁省法库县四家子蒙古族乡公主陵村) | ||||||||||||
祠庙 | 昭忠祠 | ||||||||||||
| |||||||||||||
僧格林沁[注 1](1811年7月24日—1865年5月18日),清代内扎萨克蒙古科尔沁左翼后旗人,博尔济吉特氏,晚清主要政治家、军事家、重臣。成吉思汗(铁木真)弟弟拙赤合撒儿直系后代,嘉庆帝嗣外孙,蒙古亲王。活跃于道光、咸丰、同治三朝,参与过太平天国北伐、第二次鸦片战争等战役,军功卓著,与捻军作战时战死,谥号忠。[2]
生平
[编辑]据《蒙古世系》载,僧格林沁为成吉思汗二弟拙赤合撒儿二十六代孙,少贫,后过继于远房堂叔科尔沁扎萨克多罗郡王索特纳木多布斋和庄敬和硕公主为嗣子。
清文宗咸丰三年(1853年)僧格林沁领兵大败太平天国北伐军于天津南郊。1855年,受封为博多勒噶台亲王,世袭罔替。同年在山东冯官屯剿灭太平天国李开芳部,生擒李开芳。
1859年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指挥大沽口海战,大败英法联军,并同李朝仪于宁河、营城、大沽等地修筑炮台,抵御侵略。1860年大沽口、天津失陷,他统率以蒙古骑兵为主力的军队,退至通州防守。其部与英法联军战于通州之八里桥,八里桥之战惨败,蒙古主力尽丧。英法联军入北京,毁圆明园。旋被夺爵,仍任钦差大臣。
1860年九月,直隶、山东一带捻军四起,后奉旨“剿捻”于山东、河南、安徽。
1861年加入东太后慈安、西太后慈禧和奕䜣的祺祥之变,消灭了肃顺的顾命八大臣集团,开始两宫听政。
同治四年(1865年)五月,高楼寨之战,僧格林沁在山东曹州府菏泽县高楼寨附近的吴家店,遭捻军赖文光部和宋景诗部包围。僧格林沁于是自领少数骑兵突围,隐于树林,被16岁捻童张皮绠杀死。
身后
[编辑]僧格林沁阵亡不久,死讯传回北京,清廷震惊,命侍卫驰驿迎柩回京,辍朝三日以示哀敬。
慈安太后、慈禧太后御驾亲到僧格林沁府中致祭,并为僧格林沁立祠,其祠在今北京地安门东大街47号,称显忠祠,现为宽街小学所在地。同治五年,孙那尔苏选为慈禧太后外甥女、醇郡王奕𫍽和嫡福晋那拉氏长女的额驸。
僧格林沁是清朝最后一位满、蒙出身的军事统帅,其殁后,慈禧太后遂命曾国藩等人督剿捻军,从此,军权落入湘军的曾国藩、淮军的李鸿章等人手中。
子孙
[编辑]- 伯彦讷谟祜(1836年2月26日-1891年11月16日),嗣爵,谥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