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文·理查森
- العربية
- مصرى
- Azərbaycanca
- تۆرکجه
- Беларуская
- Беларуская (тарашкевіца)
- Български
- বাংলা
- Bosanski
- Català
- کوردی
- Čeština
- Dansk
- Deutsch
- Ελληνικά
- English
- Esperanto
- Español
- Eesti
- Euskara
- فارسی
- Suomi
- Français
- Galego
- गोंयची कोंकणी / Gõychi Konknni
- 客家語 / Hak-kâ-ngî
- עברית
- हिन्दी
- Hrvatski
- Kreyòl ayisyen
- Magyar
- Հայերեն
- Bahasa Indonesia
- Ilokano
- Ido
- Italiano
- 日本語
- ქართული
- Қазақша
- 한국어
- Kurdî
- Latina
- Latviešu
- Македонски
- മലയാളം
- मराठी
- Bahasa Melayu
- مازِرونی
- नेपाल भाषा
- Nederlands
- Norsk nynorsk
- Norsk bokmål
- Occitan
- Polski
- Piemontèis
- پنجابی
- Português
- Română
- Русский
- संस्कृतम्
- Scots
- Srpskohrvatski / српскохрватски
- Slovenčina
- Slovenščina
- Српски / srpski
- Svenska
- Kiswahili
- Türkçe
- Татарча / tatarça
- Українська
- اردو
- Oʻzbekcha / ўзбекча
- Tiếng Việt
- 吴语
- მარგალური
- Yorùbá
- 閩南語 / Bân-lâm-gú
Sir Owen Richardson 欧文·瑞查森爵士 | |
---|---|
出生 | (1879-04-26)1879年4月26日 大不列颠及爱尔兰联合王国約克郡迪斯伯里 |
逝世 | 1959年2月15日(1959歲—02—15)(79歲) 英国漢普郡奧爾頓 |
国籍 | 英国 |
母校 | 劍橋大學 |
知名于 | 瑞查森定律 (Richardson's Law) |
奖项 | 诺贝尔物理学奖 (1928) 英語:Hughes Medal (1920) |
科学生涯 | |
研究领域 | 物理學 |
机构 | 劍橋大學 普林斯頓大學 倫敦國王學院 |
博士導師 | 約瑟夫·湯姆森 |
博士生 | 阿瑟·康普頓 柯林頓·戴維森 |
欧文·威兰斯·瑞查森爵士,FRS(英語:Sir Owen Willans Richardson,1879年4月26日—1959年2月15日),英国物理学家,他在熱離子學發射領域做出重大貢獻,特別是發現了瑞查森定律(英语:Richardson's law) (英語:Richardson's Law) ,因而榮獲1928年度的诺贝尔物理学奖(1929年頒發)[1]。
生平
[编辑]1879年4月26日 ,瑞查森出生於英國約克郡的Dewsbury,是 Joshua Henry 和 Charlotte Maria Richardson 夫妻所生的唯一的兒子。幼年時就讀於 Batley Grammar School 。畢業後,獲准進入劍橋大學的三一學院。於1900 年,拿到學士學位,並且得到自然科學第一級榮譽[2] 。瑞查森在卡文迪許實驗室找到一份工作,開始研究熱物體的電子發射現象。1902 年,遴選為三一學院的院士。從 1906 到 1913 ,在普林斯頓大學任職物理教授。於1914 年,他回到英國,成為倫敦國王學院的惠斯登物理教授。稍後,晉升為研究主任。 1944 年,瑞查森功成名就,開始退休生涯。
1906 年,瑞查森與 Lilian Wilson 共締良緣,生育兩男一女。 Lilian Wilson 是瑞查森在卡文迪許實驗室的同事哈樂德·威爾森(英语:Harold Wilson) (Harold Wilson) 的妹妹。瑞查森自己的妹妹嫁給了美國物理學家柯林頓·戴維森,是瑞查森在普林斯頓的博士學生,也是 1937 年諾貝爾物理獎得主。瑞查森不幸於 1945 年喪偶。後來,他又娶了物理學家 Henriette Rupp 。1959 年,瑞查森卒於漢普郡,Alton 。
學術成就
[编辑]於 1901 年,瑞查森證實,從受熱金屬線放射出來的電子,其電流量與金屬線的溫度成指數關係。這關係的數學形式類似阿瑞尼斯方程式。後來,這關係被稱為瑞查森定律:假若負射線是由金屬放射出來的粒子所構成的,則飽和電流應遵守方程式[3]
- ;
其中, 是飽和電流, 是與金屬線有關的瑞查森常數, 是金屬線的絕對溫度, 是金屬線的功函數, 是波茲曼常數。
瑞查森在光電效應、迴轉磁效應 (gyromagnetic effect) 、化學反應的電子發射、軟 x-射線、氫元素發射光譜等等物理領域貢獻良多。
榮譽
[编辑]1913年,瑞查森被選為皇家學會的院士。1920年,獲休斯奖章。因為他在熱離子現象的貢獻和發現因他命名的定律,瑞查森榮獲1928年度的諾貝爾物理學獎(1929年頒發)。1939年,英國王室頒授與他爵士頭銜。
參考文獻
[编辑]- ^ 諾貝爾獎得主簡介:欧文·瑞查森, Les Prix Nobel (Nobel Foundation), 1928 [2009-07-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4-08-04)
- ^ 劍橋大學校友數據庫, University of Cambridge [永久失效連結]
- ^ 瑞查森, 歐文, 瑞查森在諾貝爾獎頒獎儀式上的演講 (PDF), Nobel Foundation
外部链接
[编辑]- 瑞查森, Problems Of Physics., Science, 1921, 54 (1396): 283–2911921 Sep 30 [2009-07-29], PMID 17818864, doi:10.1126/science.54.1396.28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09) 请检查
|publication-date=
中的日期值 (帮助) - 瑞查森, The Emission Of Electrons From Tungsten At High Temperatures: An Experimental Proof That The Electric Current In Metals Is Carried By Electrons., Science, 1913, 38 (967): 57–611913 Jul 11 [2009-07-29], PMID 17830216, doi:10.1126/science.38.967.5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5-29) 请检查
|publication-date=
中的日期值 (帮助) - 瑞查森, The Laws Of Photoelectric Action And The Unitary Theory Of Light (Lichtquanten Theorie)., Science, 1912, 36 (915): 57–581912 Jul 12 [2009-07-29], PMID 17800821, doi:10.1126/science.36.915.57-a,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11) 请检查
|publication-date=
中的日期值 (帮助) - 瑞查森; 康普頓, The Photoelectric Effect., Science, 1912, 35 (907): 783–7841912 May 17 [2009-07-29], PMID 17792421, doi:10.1126/science.35.907.78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5-27) 请检查
|publication-date=
中的日期值 (帮助)
1901年-1925年 | 1901年:伦琴 / 1902年:洛伦兹、塞曼 / 1903年:贝克勒、皮埃尔·居里、玛丽·居里 / 1904年:瑞利 / 1905年:菲利普·莱纳德 / 1906年:汤姆孙 / 1907年:迈克耳孙 / 1908年:李普曼 / 1909年:马可尼、布劳恩 / 1910年:范德瓦耳斯 / 1911年:维恩 / 1912年:达伦 / 1913年:昂內斯 / 1914年:劳厄 / 1915年:劳伦斯·布拉格、亨利·布拉格 / 1917年:巴克拉 / 1918年:普朗克 / 1919年:施塔克 / 1920年:纪尧姆 / 1921年:爱因斯坦 / 1922年:玻尔 / 1923年:密立根 / 1924年:西格巴恩 / 1925年:弗兰克、赫兹 |
---|---|
1926年-1950年 | |
1951年-1975年 | 1951年:考克饶夫、沃爾頓 / 1952年:布洛赫、珀塞尔 / 1953年:泽尔尼克 / 1954年:玻恩、博特 / 1955年:兰姆、库施 / 1956年:肖克利、巴丁、布拉顿 / 1957年:杨振宁、李政道 / 1958年:切连科夫、弗兰克、塔姆 / 1959年:塞格雷、张伯伦 / 1960年:格拉泽 / 1961年:霍夫施塔特、穆斯堡尔 / 1962年:朗道 / 1963年:维格纳、梅耶、延森 / 1964年:汤斯、巴索夫、普罗霍罗夫 / 1965年:朝永振一郎、施温格、费曼 / 1966年:卡斯特勒 / 1967年:贝特 / 1968年:阿尔瓦雷茨 / 1969年:盖尔-曼 / 1970年:阿耳文、奈爾 / 1971年:伽博 / 1972年:巴丁、库珀、施里弗 / 1973年:江崎玲於奈、贾埃弗、约瑟夫森 / 1974年:赖尔、休伊什 / 1975年:玻尔、莫特森、雷恩沃特 |
1976年-2000年 | 1976年:里克特、丁肇中 / 1977年:安德森、莫特、范扶累克 / 1978年:卡皮察、彭齐亚斯、威尔逊 / 1979年:格拉肖、萨拉姆、温伯格 / 1980年:克罗宁、菲奇 / 1981年:布隆伯根、肖洛、西格巴恩 / 1982年:威爾森 / 1983年:钱德拉塞卡、福勒 / 1984年:鲁比亚、范德梅尔 / 1985年:克利青 / 1986年:鲁斯卡、宾宁、罗雷尔 / 1987年:贝德诺尔茨、米勒 / 1988年:莱德曼、施瓦茨、施泰因贝格尔 / 1989年:拉姆齐、德默尔特、保罗 / 1990年:弗里德曼、肯德尔、泰勒 / 1991年:德热纳 / 1992年:夏帕克 / 1993年:赫尔斯、泰勒 / 1994年:布罗克豪斯、沙尔 / 1995年:佩尔、莱因斯 / 1996年:戴维·李、奥谢罗夫、理查森 / 1997年:朱棣文、科恩-塔诺季、菲利普斯 / 1998年:勞夫林、施特默、崔琦 / 1999年:胡夫特、韦尔特曼 / 2000年:阿尔费罗夫、克勒默、基尔比 |
2001年-至今 | 2001年:康奈尔、克特勒、威曼 / 2002年:戴维斯、小柴昌俊、贾科尼 / 2003年:阿布里科索夫、金兹堡、萊格特 / 2004年:格娄斯、波利策、韦尔切克 / 2005年:格劳伯、霍尔、亨施 / 2006年:马瑟、斯穆特 / 2007年:费尔、格林贝格 / 2008年:南部陽一郎、小林誠、益川敏英 / 2009年:史密斯、博伊尔、高錕 / 2010年:海姆、诺沃肖洛夫 / 2011年:珀尔马特、施密特、里斯 / 2012年:阿罗什、瓦恩兰 / 2013年:恩格勒、希格斯 / 2014年:赤崎勇、天野浩、中村修二 / 2015年:梶田隆章、麥克唐納 / 2016年:索利斯、霍尔丹、科斯特利茨 / 2017年:魏斯、巴里什、索恩 / 2018年:阿什金、穆鲁、斯特里克兰 / 2019年:皮布尔斯、奎洛兹、马约尔 / 2020年:彭罗斯、根策尔、盖兹 / 2021年:真鍋淑郎、哈塞尔曼、帕里西 / 2022年:阿斯佩、克劳泽、蔡林格 / 2023年:阿戈斯蒂尼、克劳斯、呂利耶 / 2024年:霍普菲尔德、辛顿 |
注:年份不一定是實際獲獎時間,1917年、1918年、1921年、1924年、1925年、1928年、1932年、1943年的獎項都延後一年頒發。 |
- 自2018年1月带有失效链接的条目
- 条目有永久失效的外部链接
- 含有英語的條目
- 含有hCards的条目
- 本地相关图片与维基数据不同
- 引文格式1错误:日期
- 包含FAST标识符的维基百科条目
- 包含ISNI标识符的维基百科条目
- 包含VIAF标识符的维基百科条目
- 包含WorldCat实体标识符的维基百科条目
- 包含BIBSYS标识符的维基百科条目
- 包含GND标识符的维基百科条目
- 包含LCCN标识符的维基百科条目
- 包含NKC标识符的维基百科条目
- 包含NTA标识符的维基百科条目
- 包含PLWABN标识符的维基百科条目
- 包含CINII标识符的维基百科条目
- 包含MGP标识符的维基百科条目
- 包含Scopus标识符的维基百科条目
- 包含ZBMATH标识符的维基百科条目
- 包含DTBIO标识符的维基百科条目
- 包含Trove标识符的维基百科条目
- 包含SNAC-ID标识符的维基百科条目
- 包含SUDOC标识符的维基百科条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