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病毒/Selected outbreak/4
外觀
茲卡病毒疫情於2015年初爆發,由茲卡病毒引發的茲卡熱在巴西大規模流行,並傳播到美洲各國、多個太平洋島嶼和東南亞。2016年2月,世衛組織宣布疫情為國際公共衛生緊急事件。病毒主要由一般在熱帶和副熱帶地區生存的埃及斑蚊傳播和分布在美國五大湖地區的白紋伊蚊傳播。感染了寨卡的人可以將病毒轉播給他們的性伴侶,受感染的孕婦可將病毒傳播給胎兒,隨後造成嬰兒小頭畸形和大腦嚴重變形,成人感染病毒則可能出現格林-巴利症候群。疫情爆發前,寨卡被認為是輕度傳染病,大多數茲卡病毒感染症狀是隱性的,使得斷定病例準確個數非常困難。
鑑於疫情將顯著減少旅遊,許多國家頒布了旅遊警示。更有國家直接建議孕婦延期生產,直到獲知病毒及其對胎兒發育的影響。此外,疫情也引發民眾擔憂2016年里約奧運會上運動員和觀眾的健康安全。在巴西,寨卡疫情暴露醫療體系的結構性問題,尤其是公共衛生服務和基礎衛生設施方面。2016年11月,世衛宣布寨卡疫情結束。